江寧區松下燃氣灶維修(上海松江燃氣灶維修)
前沿拓展:
中國三十六詩仙圖·王昌齡
說起王昌齡,我們都背誦過他的“秦時明月漢時關”“一片冰心在玉壺”等,也熟悉“旗亭畫壁”的故事,話說有一天,邊塞詩人王之渙、高適、王昌齡酒樓聚會,最美的歌女唱了《涼州詞》,于是大家認為王之渙比較厲害。其實在這個故事里,王昌齡有兩首七絕出鏡,一首是《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一首是《長信秋詞》(奉帚平明金殿開),比另外兩位都多。他的七絕在當時被譜曲的頻率很高,被譽為“七絕圣手”,和李白齊名,兩人又合稱“七絕雙雄”。
盛唐詩壇星光璀璨,王昌齡也是光彩奪目的一顆。疫情期間,他“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詩句出現在日本舞鶴馳援大連的物資包裝箱上,一下就驚艷了千年之后的互聯網世界。詩與愛的力量碰撞,讓當時惶恐不安的我們頗為心動。
這兩句詩出自王昌齡《送柴侍御》。王昌齡被貶龍標(今湖南黔陽)時,朋友柴侍御要從龍標前往武岡,作者寫了這首詩為他送行,借助青山一道、明月與共的意象,含蓄地表達了對朋友的深情安慰,意味悠長。青山和明月的意象在王昌齡的詩中隨處可見,如“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等等。
[明]《京江送別圖》(局部)
送別詩在王昌齡詩集中占很大比重。王昌齡雖中進士,卻仕途坎坷,先被遠貶嶺南,又被貶到江寧,晚年再被貶往龍標。迎來送往之間,與朋友飲酒餞別,不覺就寫了60多首送別詩,《送胡大》《送魏二》《送張四》《送李五》《送程六》《送竇七》《留別郭八》《送十五舅》,看看這些可愛的題目,雖然這些人的名字多數已無法追蹤,僅以排行留存在王昌齡的詩里,但那份朋友間的惜別之情卻千古不變: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送吳十九往沅陵》
王昌齡以被貶之身,在龍標送朋友往沅陵,卻安慰朋友,朝廷的恩澤或許像雷雨一樣不期而落,明年春天就可以一起回到家鄉了。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送胡大》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送郭司倉》
深的哪里是春潮,而是夜復一夜的思念。思念之愁苦無可寄托,只有望穿那當空的皓月。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送魏二》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送狄宗亨》
天長夢無隔,月影在寒水。——《送李邕之秦》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送張四》
王昌齡長于運用比興、烘托等傳統手法,將豐富的意蘊熔鑄在短小的形式之中。而寫了這么多傷感的送別詩,似乎只有朋友李白可以回應王昌齡婉轉的心緒。一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也是把愁心托付給了萬古不變的月亮:“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詩仙”與“詩家天子”如此惺惺相惜,令人欣喜。
充滿悲憫之心的邊塞詩王昌齡中進士前,曾有過幾年漫游西北邊塞的生活,到過涇州、蕭關、臨洮、玉門關一帶。他是盛唐著名邊塞詩人,雖然只有20多首邊塞詩,卻寫盡了塞外的寂寞和鄉愁。不同于一般邊塞詩歌僅停留在邊地景色的刻畫上,王昌齡著力揭示征戍者的內心世界。
在他的邊塞詩中,我們當然可以讀到昂揚奮發的“盛唐氣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從軍行》之五
也可以讀出英雄俠士氣勢干云的豪情,聽到錚錚馬蹄,聲聲戰鼓: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干。——《出塞》其二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從軍行》之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之四
這等豪邁壯闊,似熊熊燃燒的烈火,毫無滯澀;然而沈德潛的一句點評卻令人黯然傷神:“作豪語看亦可,然作歸期無日看,倍有意味。”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歸期無日,舉目蒼涼,大漠無邊際的風塵沙場,淹沒了多少將士的血肉之軀。正如《塞下曲》之三所言:“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臣愿節宮廄,分以賜邊城。”王昌齡還揭露了邊地戰爭犧牲的慘重,訴說將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為他們呼吁和抗爭,如《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也正因為王昌齡詩中的悲憫之心,他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才讓人感覺于平鋪直敘中有“雷霆萬鈞之勢”,而“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又埋藏著多少遺恨和無奈……大唐盛世的繁華,開疆擴土的自豪,都令人無限神往,但也總有一些人,會為此負重前行,頭破血流。
題材和風格的多樣化除了氣象宏闊的邊塞詩和意味深長的送別題材,王昌齡還寫過很多表現婦女命運和心靈的“閨怨”詩。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
春色撩人,無端感慨,少婦的心理坦誠直白,作者的描寫渾然天成。
他的《長信秋詞五首》寫得婉轉曲折,“含蘊無窮,使人一唱而三嘆”。
奉帚平明秋殿開,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如花容顏比不過照過日影的寒鴉,宮女的命運可悲可嘆。輾轉反側的比興,令人意難平。
他還寫過歡快的《采蓮詞》:“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清新的《越女》:“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這些少女或少婦泛舟湖上,戲水采蓮,活潑爽朗,言笑晏晏,堪稱“盛唐江南水鄉絕妙的人情風俗畫”。
豆瓣網友@S.攝
另外,在體裁上,除了七絕,王昌齡還寫過七言排律、五古、五絕等,他的五言也同樣精彩。
手攜雙鯉魚,目送千里雁。——《獨游》
朝飲花上露,夜臥松下風。——《齋心》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氛氳。——《送別》
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寄歡州》
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少年行》
這些短小的詩句,需反復吟詠,才能細細品味出其中的惆悵、意氣、深情或志向。王昌齡的詩歌,也大都是這樣繞梁三日、耐人尋味的。
安史之亂爆發后,王昌齡離開龍標,避亂至江淮一帶,然而,不知是何原因得罪了濠州刺史閻丘曉,竟然莫名其妙地被他殺害了。
唏噓之余,我們似乎想起他早已留下的殷殷囑托: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遺憾之余,我們不妨從他的詩集中尋找詩人的足跡和心路歷程吧。
此次推出的《王昌齡詩集》,囊括了王昌齡存世的全部作品——181首完整詩篇及若干殘句。無論是古籍整理,還是今人注本,目前市面上“王昌齡詩集”的版本都幾乎處于空白缺失狀態,所以這一版的《王昌齡詩集》是為數不多王昌齡全部作品的合集。
《王昌齡詩集》是在老輩學人李云逸《王昌齡詩注》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全書分為四卷,書稿以《全唐詩》所收王昌齡詩為底本,對詩篇原文做了精細的校勘、甄別、輯補,并對詩篇涉及的字詞典故做了精準的注釋,同時搜羅前人品評王昌齡詩的評箋近百條,分別附在詩末,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前人品評詩歌之風貌。
我們把《王昌齡詩集》納入了“中華經典指掌文庫”系列,其開本小巧,易于攜帶,一指可翻,一掌可握,堪稱一個“小而全”且“小而美”的《王昌齡詩集》校注本,方便您隨時閱讀賞味。畢竟,品讀古詩詞,還是紙書更有溫度。
拓展知識:
- 移動電源電路板維修(如何自行修復故障)08-01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
-
五洲空調售后維修網點地址(如何找到五洲空調售后維修網點的詳細地址?)
2024-08-25
-
山特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部(如何獲取山特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部的詳細信息和優質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