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空調萬能遙控代碼(空調遙控器代碼)
前沿拓展:
8月31日,黃埔區長嶺街道水西社區元貝社,隨著一聲號令,數臺勾機同時作業,一棟大樓轟然倒下,至此長嶺街道6個舊改項目總體拆除率達99%,成為全區首個率先實現城市更新“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的街道。
這標志著長嶺街道城市更新工作從精準“拆”向高質量“建”轉變。在接下來的建設過程中,長嶺街將全面統籌發展規劃“一張藍圖”,利用舊改騰挪出來的土地空間,高質量布局,打造現代化城市空間新地標,加大優質醫療、高端教育、智慧商圈等公建配套設施的投入,未來將成為“有山有水有風光,生產生活有生態”的宜居宜業宜游新長嶺,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將得到顯著提升。
每天拆除量達1萬平方米
長嶺街道地處廣州東部,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廣州科學城與中新廣州知識城的重要樞紐。未改造前,轄內村社集體經濟薄弱,收入來源單一,村莊面貌雜亂,人居環境較差,地質災害隱患多,山水林田規劃利用不充分,土地騰挪不出發展空間,與科學城、知識城的發展格格不入。
2020年5月,黃埔區率先在全市立下“軍令狀”,決勝三年完成66個重點舊村改造任務。其中,長嶺街道列入三年計劃的有6個城市更新項目。
今年以來,長嶺街道全體黨員干部蓄勢而發,亮身份,樹榜樣,帶頭簽約,帶頭拆除,給村民增信心,以每天拆除量達1萬平方米的速度全速推進拆遷工作,半年時間共計拆除房屋面積143.5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的198%,跑出“長嶺速度”,拆出“長嶺奇跡”。
在活動現場的不遠處,一排排白色房子錯落有致,老人們坐在門前歡聲笑語,不時與路過的社區人員打招呼。這是城市更新項目的老人安置區。“這里每人一個單間,有空調、電視機,環境干凈,住得舒服。”75歲的鐘伯說道。
目前,長嶺街水西社區(長龍片)、黃登社區城市更新項目率先啟動公建配套建設,各項目首開區、老人安置區均開始動工,6個項目總規化建設面積達215.33萬平方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協調核心功能服務區、產業研發區、文化休閑區等板塊發展,優先考慮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交通、教育、醫療等民生工程公建配套規劃,讓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更強。”長嶺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城市更新+鄉村振興”帶動集體經濟騰飛
“決戰決勝城市更新工作下半場,關鍵在于唱好‘建’這出重頭戲,讓城區功能進一步完善,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長嶺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動城市更新工作進程中,長嶺街道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滿足現實發展需要和統籌未來需求相結合,以內涵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路徑,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堅持“留改拆”并舉、以保留利用提升為主,嚴管大拆大建,加強修繕改造,注重提升功能,增強城市活力。
在盤活土地資源方面,長嶺街將充分發揮背靠科學城、知識城的獨特優勢,堅持拆遷與土地收儲并舉,加快規劃路、婦幼醫院二期、有軌電車1號線沿線重點路段土地的收儲工作,加強集約用地、點狀供地,三百米、五百米打造一個創新點,以點連線,盤活沿線小地塊,為建設發展騰出空間。
在經濟發展模式上,長嶺街探索“城市更新+鄉村振興”融合發展新模式,通過國家登山步道將山水人文資源“串珠成鏈、連線成片”,對于適合貫徹城市更新路徑的區域,建設居住生活區,全面提升人居環境水平,根本性解決地質災害風險隱患問題;對于適合堅守鄉村振興路徑的區域,打響“黃埔紅”紅茶創新園品牌,打造黃麻鄉村振興工作站、綠色記憶廣場等“金字招牌”,實現工農互補、城鄉互促。
在此基礎上,長嶺街以城市更新引入社會資本,著重布局科技創新、人才培訓、研學實踐等產業,加快推進廣汕路沿線10公里產業帶、“長嶺之門,未來城市”核心區、科技“微總部”等項目建設,加大優質醫療、高端教育、智慧商圈等公建配套設施的投入,不斷放大產業集群效應,帶動集體經濟騰飛。據介紹,6個城市更新項目改造完成后,相關社區集體年收入預計平均增長28倍,村民人均分紅收入預計至少翻兩番。
讓故鄉記住山水、留住鄉愁。在“拆建并舉”過程中,長嶺街最大限度地保留古樹、祠堂、歷史建筑等鄉愁記憶,對淹沒在雜亂無章握手樓間的古建筑、老房子加以修繕,結合片區發展定位,加以活化利用,融入現代藝術街區建設規劃中,將傳統建筑街區整體規劃成為一條古今融合,逐步過渡的文創產業軸線,重塑經濟生態并吸引人才匯聚。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瑞琪 繆璟 通訊員 焦嬋娟 李曉君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燁 通訊員 焦嬋娟 李曉君
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鉆瑩
拓展知識:
- 移動電源電路板維修(如何自行修復故障)08-01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
-
五洲空調售后維修網點地址(如何找到五洲空調售后維修網點的詳細地址?)
2024-08-25
-
山特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部(如何獲取山特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部的詳細信息和優質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