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克斯空調p8什么意思(奧克斯空調f8是怎么回事)
前沿拓展:
━━━━━━━━━
1973手機館| 數(shù)碼文化
手機歷史 未來發(fā)展
深度好文 全面詳細
━━━━━━━━━
華為成立已經(jīng)33年,而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也已經(jīng)76歲,縱使一些人對華為的手機產品有所意見,但也不影響華為成為可以代表中國科技實力的國際企業(yè)。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華為位列49,不管是排名還是營收還是在研發(fā)投入,華為都遠高于阿里、騰訊、聯(lián)想、京東、百度等國內巨頭。
本文為華為手機發(fā)展史,只側重于華為手機的發(fā)展歷程。通訊、芯片及華為的管理不多贅述,關于華為的書籍數(shù)不勝數(shù),感興趣的可以另行查閱。
任正非早期經(jīng)歷1944年10月25日,任正非出生于貴州省安順市鎮(zhèn)寧縣,是家里的老大,還有6個弟弟妹妹。
父親任木生出生在浙江,隨戰(zhàn)事在貴州定居,是北平民大經(jīng)濟系畢業(yè),是當時村里唯一的大學生。
任正非高中就讀于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都勻一中,自己的父親,就曾當過都勻一中校長,雖然如此,但戰(zhàn)亂時期,生活依舊窘迫。
11歲的任正非(最后一位站立小男孩)與母親和兄弟姐妹
1963年,19歲的任正非進入重慶建筑工程學院暖通專業(yè)就讀(現(xiàn)已并入重慶大學),1968年畢業(yè)之后任正非直接應征入伍,參加的是基建工程兵。
同時畢業(yè)后的任正非和孟軍結婚,而岳父是前四川省副省長孟東波,這也就是很多人疑問的女兒孟晚舟為什么姓孟的原因。
入伍之后,任正非所在部隊奉調參加在貴州安順代號011的軍事工程,后來華為在國際業(yè)務上被外國懷疑與軍方有聯(lián)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段經(jīng)歷。
在部隊的任正非
1974年,30歲的任正非跟隨部隊,調去參加遼陽石油化纖廠建設,一直從工程開始到建完生產,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副所長(技術副團級)。
但遺憾的是,任正非一直沒有軍銜,1983年,國家撤銷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復員轉業(yè),1988年軍隊才正式實施新的軍銜制度。
轉業(yè)之后,任正非隨妻子孟軍來到深圳,孟軍做了南油集團的高管,任正非成為南油集團下的一家電子公司的副總經(jīng)理。
在這期間任正非嗅到了交換機市場,向董事會申請投入研發(fā),公司下?lián)芰?00萬,一年之后項目失敗,任正非又說服領導追加了200萬,結果被騙,自己也被南油集團開除。
處于集團公司領導層的老婆和他離婚,自己還要承擔200萬的債務損失,一家人擠在深圳的棚屋里,任正非不得不重新開始創(chuàng)業(yè)掙錢。
創(chuàng)立華為當時深圳要求注冊公司最低要有兩萬元資本,1987年9月,任正非和5位朋友一起湊了兩萬一千塊,南油新村一個居民樓里注冊成立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寓意中華有為,為中華的崛起而為之。
華為早期的辦公地點
雖然聽著是華為技術公司,但起初做的都是貿易生意,倒賣電子產品、減肥藥、保健品、火災報警器,甚至墓碑生意。
偶然的機會,遼寧省農話處的一位處長介紹任正非幫他賣些設備,華為就這樣做起了代理香港鴻年公司的HAX交換機的生意。
之后正非一直憑借深圳特區(qū)信息方面的優(yōu)勢,向政府和企業(yè)銷售電話專用的自動交換機,從香港進口產品到內地,賺取差價。
代理的過程中,任正非積累了經(jīng)驗,同時看到了中國電信行業(yè)對程控交換機的需求,國內通訊設備都依賴進口。
于是43歲的任正非,決定自己做研發(fā)。首要目標就是人才,華為在和高校的合作中,隨時在挖人才。
1988年,任正非從華中科技大學挖來了21歲還在讀研究生郭平,郭平又舉薦了在清華讀博士生的鄭寶用,為了研發(fā),鄭寶用放棄了自己的博士學位。
幾個人硬是研發(fā)出了華為第一款自主交換機HJD-48(BH-03U),到1991年華為已經(jīng)研發(fā)出了3款交換機。
鄭寶用在華為地位毋庸置疑,任正非是1號員工,鄭寶用是2號員工,華為自建的樓房,最頂層一套任正非住,一套鄭寶用住。
1991年9月,華為租下了深圳寶安縣蠔業(yè)村工業(yè)大廈三樓作為研制程控交換機的場所,五十多名年輕員工跟隨任正非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路。
1991年的任正非
1991年12月,首批3臺BH-03U交換機包裝發(fā)貨。1992年,華為的交換機批量進入市場,當年產值達到1.2億元,利潤過千萬,公司員工達到了200人。
1993年10月,華為大型數(shù)字程控交換機C&C08研發(fā)成功投入使用,為了擴大生產,華為被迫借借高利貸,利息高達20%-30%。
1995年,C&C08交換機通過郵電部的生產定型鑒定,同時我國“村村通”計劃出爐,華為把C&CO8作為自己的拳頭產品,獲得了13億元的訂單。
1996年,華為與李嘉誠長江實業(yè)旗下的香港和記黃埔簽訂合同,進入香港。之后又進入獨聯(lián)體市場,開始了國際化之路。
1997年9月5日,華為第一代GSM系統(tǒng)研發(fā)成功,第一通電話在華為大廈的實驗室中打通。
同時華為話機事業(yè)部研發(fā)了國內最早的數(shù)字電話機,本想拓展業(yè)務線的電話機業(yè)務,由于生產外包,質量不穩(wěn)定,返修率極高,和運營商業(yè)務比,十分雞肋,不僅賺不到錢,還影響了華為的口碑,于是任正非就停掉了電話機業(yè)務。
1997年,華為銷售收入41億人民幣,位列中國百強前十名,員工人數(shù)超過5600人。此時,任正非已經(jīng)感覺偌大的企業(yè)難以經(jīng)營,技術為本團隊管理開始出現(xiàn)問題。
1997年底,任正非去美國取經(jīng),一口氣考察了休斯頓電子、朗訊、惠普、IBM。其中IBM的管理體系令任正非記憶深刻,任正非發(fā)出邀請,請求協(xié)助為完成轉型。
19983月,一部起草3年的《華為基本法》正式實施,這是中國第一部總結企業(yè)戰(zhàn)略、價值觀和經(jīng)營管理原則的“企業(yè)憲法”和制度體系。
1998年10月,70位IBM顧問到達華為,幫助華為優(yōu)化管理、人力、財務、供應鏈等等問題,經(jīng)過了改革和重整,華為的管理走上了正軌。
華為的寒冬1998年1月,小靈通正式開通,中興和UT斯達康因為率先布局小靈通,成為中國電信僅有的2家供應商,任正非看不上短暫掙錢之道,拒絕投入小靈通,使得中興和UT大賺特賺。
小靈通請?zhí)D國產手機發(fā)展史(16)UT斯達康
除了錯失小靈通業(yè)務,華為認為2000年左右2G業(yè)務飽和,3G時代會到來,于是任命余承東提前預研3G技術,結果過早判斷,直到2008年中國3G才落地。
中國通訊發(fā)展史(六)1G到5G(超詳細)
長遠來看,放棄小靈通,不算失策,后來證實了小靈通只是曇花一現(xiàn),而華為提前研發(fā)的3G業(yè)務,也收獲了長遠的利益。
真正一系列的苦難是伴隨2000年互聯(lián)網(wǎng)寒冬一起到來的,手機、PHS、CDMA業(yè)務都被華為錯過,同時投資了大量研究項目,收入下降,開支劇增。
為了擺脫純粹的依賴運營商,同時減少開支,2000年,華為推出的內部創(chuàng)業(yè),其中少帥李一男北上創(chuàng)業(yè),另起爐灶,并華從研發(fā)部門挖走了大批人馬。
2001年,任正非母親在昆明被車撞身故。2001年年初,任正非發(fā)布了名為《華為的冬天》的公開信。
2002年,華為出現(xiàn)了第一次負增長,在內部會議上,員工張利華建議華為立項3G手機,這位提議做手機的張利華就是《華為研發(fā)》這本書的作者。
但建議被任正非一口拒絕:華為公司不做手機這個事,已早有定論,誰又在胡說八道!誰再胡說,誰下崗!
2002年,任正非創(chuàng)業(yè)老搭檔鄭寶用,患上腦癌。2003年,華為遭到了美國思科公司知識產權起訴。
任正非后來回憶:2002年前后是華為可能會崩潰的一年,公司內外矛盾交織,他自己卻對控制公司無能為力,因此有半年時間經(jīng)常在夢醒時分痛哭不已。
2003年,中興、UT、華為的收入都在200億左右,隱隱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掙了錢的中興、UT開始投入3G、軟交換、寬帶、傳輸,給華為主力產品帶來極大的壓力。
2003年12月,任正非甚至考慮到了出售華為,已經(jīng)和摩托羅拉首席運營官的邁克·扎菲羅夫斯基達成意向,摩托羅拉同意以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華為,就等董事會批準。
任正非和摩托羅拉CEO在海南島洽談收購
歷史就是這么偶然,一家偉大的中國公司差點沒落,或許是冥冥中注定,華為要肩負中國使命,不允許它隕落。
新上任的高管放棄了收購華為,理由是花費75億收購一家不知名的公司太貴了。
諷刺的是2010年,當巨頭摩托羅拉面臨困境時,華為提出了收購,不過由于某些原因,最終被谷歌拿下,谷歌宣布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的第二天,小米發(fā)布了首款手機。
2003年即將到來之時,在內憂外患的時期,華為管理層開始審視自身,糾正錯誤,任正非帶頭進行自我批評。
走出困境面對國內貼山寨廠商和國際巨頭的壓力,華為決定另辟蹊徑,運營商定制機,一款手機,雖然凈利潤大概只有5個點。
2003年7月,成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手機業(yè)務部,之后研發(fā)出了第一款手機D208,但開模模具只花了區(qū)區(qū)26.8萬元,手機質量沒有得到任正非認可,也沒有上市。
2004年到2010年,這是華為手機的初創(chuàng)階段,給運營商做的貼牌機不賺錢,支撐活下來的是固定臺電話和3G數(shù)據(jù)卡。
變革的其中一項首先就是當初放棄的小靈通業(yè)務,為了打擊UT和中興在小靈通上獲得的巨大利潤,任正非決定華為要盡快進入PHS系統(tǒng)設備和手機市場,華為的想法很簡單,拿京瓷的方案來貼牌,不求高利潤,不虧本,迅速拉低UT的利潤。
運營商是華為的強項,打開銷售渠道非常容易,很快華為小靈通手機的市場占有率就增長到了25%, 華為的參與,使小靈通手機的價格迅速下滑,但對于老百姓來說當然是很歡迎的。
技術研發(fā)是刻在華為骨子里的,打算做手機開始,華為就奔著自主芯片而去。2004年,華為在ASIC設計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海思半導體。
2004年,華為A616小靈通PHS手機上市。同年2月份,華為U626作為中國第一款WCDMA手機參加法國戛納3GSM大會。
華為A616、華為U626
2005年,深圳華為、青島海信、大連大顯泛泰、寧波奧克斯一起獲得了手機生產牌照。
2007年,華為手機的發(fā)貨量達到了2000萬臺,2008年成為CDMA定制手機全球第三大供應商,2009年發(fā)貨超過3000萬臺。
不過在任正非看來,運營商定制機業(yè)務仍然雞肋,不賺錢還影響名聲,華為的logo只有拆開手機才看得到。
2008年,定制機利潤率大幅下滑,華為思想有所動搖,華為準備效仿聯(lián)想將手機業(yè)務賣掉(出售49%股權)。
貝恩和銀湖最終報價只有華為預期的3/4,過程中剛好金融危機來襲,任正非放棄了出售,手機業(yè)務便保留了下來。
2009年,華為海思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公開市場的手機終端處理器K3,華為打算賣給山寨機市場,因為產品不成熟,沒有成功。
2009年2月,華為在西班牙MWC首次展示首款Android智能手機pulse(脈沖),并宣布與T-mobile合作推廣。
2010年,華為布局全系列Android智能終端,推出了全球首個支持HSPA+網(wǎng)絡的智能手機華為U8800。
Pulse、華為U8800、C8500
緊接著推出了C系列幾款佳作,C5600、C5700、C5900、C8500、C8500s、C8300、C8800備受好評,其中C8500銷量突破了兩百萬臺。
但是華為手機始終局限于運營商的3G定制市場,因此2010年華為手機出貨量僅僅300萬臺左右。
2010年華為凈利潤238億人民幣,相比于剛做手機的2003年,利潤漲了20多倍,有了實力進行進一步的嘗試。
建立自主品牌2010年12月,華為召開了一場扭轉戰(zhàn)局的會議,確定不再主做運營商定制機路線,而走開放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被稱為華為終端的“遵義會議”。
2011年2月,余承東從歐洲回到深圳總部,之后的時間里華為手機雖然有了品牌,但80%的渠道仍然依賴運營商,利潤低,自主性差。
華為手機真正的突破來自2011年,當iPhone和安卓大獲成功時,華為意識到手機市場大有可為。
2011年11月,三亞會議召開,任正非在會上提出把最終消費者作為方向,建立自己的品牌終端公司,CEO由來自無線業(yè)務部門的余承東坐鎮(zhèn),就此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時代。
2009年到2011年,是華為積累準備全力進軍手機的摸索期,真正的蛻變是2012年。
余承東1969年出生在安徽六安霍邱,農村戶口,高考以全縣工科第一考上了西北工業(yè)大學自動工程控制系。
1991年,大學畢業(yè)后的余承東在留校做了兩年老師之后,又通過自學考上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
1993年,研究生的余承東,在利用去深圳做項目的機會,加入了只有200多人的華為,華為正在開發(fā)交換機,自動控制系畢業(yè)的余承東是華為急需的人才。
沒錯余承東在華為是技術出身,多的勵志故事不多贅述,余承東之后主動請纓研發(fā)無線通訊業(yè)務,研究華為的GSM產品。
幫助華為打敗愛立信拿下歐洲份額第一的第四代分布式基站的第一發(fā)明人就是余承東。
余承東實現(xiàn)突破余承東接手華為終端以后,雖說大的方向有了,但對于一直做toB業(yè)務的華為來說,toC業(yè)務還需要一步步嘗試。
2011年,小米手機爆發(fā),華為借鑒小米模式,余承東當時除了榮耀,還計劃推出“遠見”、“火花”兩個品牌。
最后只推出了榮耀手機,2011年9月25號發(fā)布了首款榮耀U8860,但在性價比、內存、芯片、營銷、體驗上都落后小米,市場反應慘烈。
中低端打不過小米,而且利潤低下,華為轉而走高端路線。
余承東直接砍掉了很多低端機和功能定制機,遭到內部管理層很多人的反對,還得罪了不少電信運營商,歐洲14家中止了跟華為的合作,出貨量一下少了千萬臺,收入銳減。
2012年1月,余承東主導研發(fā)的第一款手機Ascend系列上市,產品分為P、D、W、G幾個型號。售價2999元的P1的銷售量不到100萬臺。
而定位偏高端P2、D1、D2、Mate1、Mate1也反映平平,2012年全球銷量只有300萬臺左右。D系列、P2首次采用的華為海思芯片用戶體驗非常差,連余承東都有所動搖,但任正非還是堅持要用。
不如意的業(yè)績,使得公司元老開始發(fā)動“倒余運動”,還好任正非力挺:不支持余承東的工作就是不支持我,余承東才得以繼續(xù)執(zhí)掌華為終端,并借此機會整頓調整了終端部門。
有了任正非的支持,余承東開始全力打造下一代Ascend P6,但徹底擺脫運營商和低端定制機,需要的不僅是戰(zhàn)略的改變,同時更需要品牌的建設,理工技術突出的華為,缺少人文的加持。
2012年10月,余承東從三星中國挖來了楊柘,之后華為手機品牌風格立馬發(fā)生了很大轉變。華為早期的廣告風格是簡單粗暴的說出賣點,楊柘的到來為華為加入了中式哲學的營銷概念。
華為早期的廣告
華為之前的宣傳方式,楊柘稱之為老狗熊掰棒子,隨著產品周期結束,大家就遺忘了,下一款產品又得另起爐灶,楊柘要做的就是讓營銷和品牌有持續(xù)性。
楊柘改造過后的華為手機廣告
這是華為Ascend D2廣告,宣傳口號語是“境界”,仔細看文案會發(fā)現(xiàn),楊柘的虛實概念立馬有了展現(xiàn)了,在手機對應的功能上添加了想象,營造了美學空間。
如果說之前都是試點和嘗試,直到華為P6,華為和楊柘才發(fā)起了全球總攻。“君子如蘭”、“爵士人生”這無疑是華為手機品牌的經(jīng)典。
P7的君子如蘭,空谷幽香,語出《孔子家語·在厄》,原意是蘭花生長在無人的幽靜的山谷中,即便無人欣賞,仍然芳香四溢。這句口號很符合當時默默“修身養(yǎng)性、準備走向世界”的華為。
2013年,終于迎來了轉機,定價2688元的P6,突破中端價位,達到了400萬臺的銷量,P7達到600萬臺銷量。
華為P1、P2、P6、P7、P8系列
楊柘在華為只服務了三年,為華為手機品牌注入了靈魂和情感標簽,使得成功華為擺脫低端形象,從茫茫的諸多國產廠商中脫穎而出,走向高端。
隨著P6、P7穩(wěn)住了陣腳,余承東開始計劃讓針對線上市場讓榮耀獨立,2013年12月,余承東成功了把榮耀做成了新系列。
華為手機的另一次崛起是Mate7的成功,2014年9月,Mate系列的第三代產品Mate7與三星Note4只差一天發(fā)布,搭載了麒麟925,這時的麒麟芯片已經(jīng)被消費者接受。
華為根據(jù)4萬多個樣本調研,把目標人群定位為商務人士,針對性開發(fā)了EMUI、大電池、大屏、按壓指紋、金屬機身、雙卡等特性,對標當時的note4和S5。
起初期望較小,初期備貨只有30萬支,預計三個月的量三天被賣光,很多CEO級別的客戶打電話找余承東買Mate7。 之后推出的Mate7尊爵版,定價4300元,也被炒到五六千元。
Mate7后續(xù)3個月的銷量突破150萬臺,6個月累計發(fā)貨400萬臺,最終出貨量超過700萬臺。
Mate7成功后,華為渠道影響力提升,不僅提升了華為手機品牌認知,也帶動了麒麟芯片的發(fā)展。
2014年開始,華為手機經(jīng)過余承東兩三年的探索,開始走上正軌,榮耀系列成立,主做2000千元以下市場,華為則專注于中高端市場。
2015年4月,發(fā)布的旗艦機型P8青春版銷量突破一千萬臺,2016年發(fā)布P10,因為“疏油層門”和“內存門”,慘遭消費者吐槽,但最終的銷量也突破了600萬臺。
華為P9、P10、P20、P30、P40系列
如果說Mate7是華為站穩(wěn)腳跟的爆款,那2016年的P9系列和Mate9系列,則讓華為的高端之路更上一層樓。
華為Mate1、2、7、8、9、10、20、30系列
P9系列華為開始了影像之路的探索,第一次嘗試了和萊卡合作,發(fā)力手機攝影。而Mate9系列則首次帶來了保時捷設計,打開了華為招牌的高端商務旗艦。
在高端之路大獲成功后,華為只留下了Mate、P、nova、麥芒、暢享四個系列。
2012年到2018年,6年的時間,華為從0到中國市場第一,從B端到C端,成功打造了榮耀和華為兩個品牌,而銷量扶搖直上,節(jié)節(jié)攀升。
從時間上來看,2015年是華為手機站穩(wěn)腳跟的一年,國內銷量突破一億臺,第二僅次于小米,全球銷量達到第三,僅次于三星、蘋果,余承東成功實現(xiàn)了當初做手機吹下的牛皮。
2019年的世界500強公司,科技公司方面,蘋果排名第11,亞馬遜排名第13,三星電子第15,微軟第60,華為第61。
2020年,華為上升到49名。
之后華為被打壓、以及鴻蒙系統(tǒng)的事,大家都有聽聞,不做贅述,榮耀手機故事放到下期講述。
最后來看看國內幾大巨頭公司2019年的營收情況:
華為:營收8588億,凈利潤627億
騰訊:營收3772億,凈利潤933億
阿里:營收3768億,凈利潤867億
聯(lián)想:營收3892億,凈利潤36億
《國產手機發(fā)展史》持續(xù)更新
歡迎關注[1973手機館]
大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大部分數(shù)據(jù)來自網(wǎng)絡
拓展知識:
- 冰箱管路圖片(如何正確理解和維護)?04-11
-
美的電磁爐eb什么故障(標題:美的電磁爐EB故障解決方案:診斷與修復步驟陳述
2024-08-25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如何利用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5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