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西門子維修點(攀枝花西門子冰箱售后服務電話)
前沿拓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0月21日下午,2019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19)上舉行了CWP2019企業家論壇。企業家論壇(II)以“敢問路在何方?”為主題,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主持,發言嘉賓有:
龍源新能源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范子超;
協合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余維洲;
新疆金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裁曹志剛;
遠景能源有限公司副總裁田慶軍;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沈忠民;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金孝龍;
維斯塔斯風電集團高級副總裁Morten Dyrholm;
西門子歌美颯亞太區陸上風電CEO朗睿誠;
以下為發言內容:
秦海巖:進入到了平價的時代,我們最自豪的可以說,在談起風電的時候,為什么要使用風電,不是因為它的清潔,也是因為它更便宜,在平價時代,無補貼時代我們下一步怎么走?我們討論的主題是敢問路在何方,希望在座的幾位嘉賓一起討論在未來一段時間,到底我們的困難在哪,我們的出路在哪,我們路怎么走下去,走的更好。
我給大家看一下為什么到平價時代,還有一些企業做了中國的風電平價的地圖,大家看綠色的部分基本上是可以實現平價的區域,黃色的是接近平價區域,土黃色這些部分可以平價,資源好的局部地區可以實現平價,還有一些部分實現不了,紅色的部分很難實現的,現在看中國大部分地區是可以實現平價的,一會大家要討論一下,那我們這張圖你們認為做的,大部分地區有沒有問題,那對我們實現平價,在這些地區有沒有難度,制約我們發展的問題在哪。
還有海上,一個大的主題,海上的價格國外下降非常快,基本上很多地區,今年的英國幾個招標下來,也是不需要補貼了,最低到了三毛多錢,四五毛錢還是很便宜,中國還是8.5毛錢的定價,中央政府2021年開始就想取消海上的補貼,中央政府至少不出錢,希望地方政府來接手,我們中國的海上風電怎么辦?可不可以做到平價?關于平價大家有什么看法,在中國你怎么實現平價,困難在哪?2021年開始,我們這個市場會是什么樣的情況,還有海上怎么辦?
沈總先說,廣東省要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如果不給補貼,廣東怎么辦?明陽怎么辦?
沈忠民:廣東省在領導下,在海上風電做了很多非常有益于行業發展的工作,我們也是多年根植于廣東,也做了我們應有的貢獻,特別在技術進步,研發這方面,但是如果真的是像秦總講的情況,今天中國在海上風電平價是沒有可能性,這一點是非常清楚,所以你寫的文章已經涉及到所有觸及的點,寫的非常好,從國家到地方到這個企業,反過來說我們在風電引導很多市場發展的情況下,未來幾年還需要從各個角度,叫補貼也好叫支持也好,這個事要延續下來。
余維洲:我談談平價,我們企業不大,我們今年風電平價還拿了五六十萬,全國是600多萬,我們拿的比例比較大。我們新拿的是黑龍江那一塊,另外是把以前的老項目都轉到平價,平價項目電網優先接跟以前不一樣,以前是政府核準節目,今年倒過來,電網平價比政府還政府,電網不出意見你什么都干不了,所以我們今年拿到平價比較多。
我們也在拼命干,秘書長說的這個圖我是認可的,因為我們公司不太大,但是各個省我們都有公司,這個圖是對的,但是有一個問題,風機還是維持上半年年初時候的價格,我們最最擔心的兩大問題:第一風機價格,一個漲的話你平價的圖也要變。第二個現在標桿定價,我們現謀定的平價是拿標桿作為火電謀定的。一出文所火電的標桿電價也松動,一松動這個就沒有底了。
我們有幾大問題,一個是拿項目,整個是國進民退,所有的基地招標都是你有多少裝機容量,多少凈資產作為評價,是國進民退。現在我們平價就是謀定火電,火電不固定,我們沒有底線。第三個風機,我們明年年底只要把存量,國家發改委核準的6000萬直接干了都是一個價格,大家都去搶,也是一個偽命題。我們搶了你說電價補貼會拿到嗎?我們大家也會算賬,一致要求降電價,中國的電價比國際上高,降電價是一個大趨勢,你現在你說你平價,你風機一漲,所以后面你說補貼,一度電1分9,按照總體降費,變成2分3,那么1分9,每年提的額度和每年需要支出的,每年都有缺口,年初的時候公布大概欠了2000多億,你今年加上還有兩年的時間,6000多萬都搶了,所以我覺得后面的補貼也很難,即使你搶了也沒有什么需求。我非分機廠商提一個建議,大家都是弟兄們,過去煤炭緊張的時候,電廠求著煤炭,煤炭富裕,煤炭求著電廠。我們單位就是這樣,公司全部去催貨,我把平價項目催它趕緊裝。再不行就往太陽能轉,明年的風機價格還不出現下降,你弄的是風電的圖,我把各個省的光伏又模擬測算了一遍,光伏如果明年降一下,我覺得平價光伏比平價風電更有優勢。
秦海巖:現在馬上電力市場化改革,沒有火電的標桿電價了,我們跟能源局溝通準備給他們寫一個建議,將來沒有標桿電價兩個問題,一個是原來帶補貼的項目,原來標桿電價電網直接給補貼的差那部分國家給,將來火電沒有基準,那怎么辦?也隨著兩個之間在變,所以我們建議對補貼項目,你電網公司還是按照當時規定的火電標桿電價收,國家還是按照這個補,你電網公司多少你自己平衡。
第二個對這些平價項目,是跟著火電的浮動還是怎么辦?我們也提建議,至少電改的前段時間還是給火電的標準電價,我們希望這個平價也是按照火電的標桿電價來走,這樣操作起來也方便,希望我的建議能得到能源局的認可,也希望在座的開發商支持我們的建議,因為固定電價對我們風電來說太重要了,因為我們邊際成本是0,你鎖定價格,對投資也好,不確定性對我們傷害最大,這樣可以提高確定性,減少不確定性對貸款融資的妨礙。
第二個我們在座的四個整機廠很高興,現在天天有人找我,找各種關系說曹總能不能賣兩臺風機,華能的開發商也在里面都應該像余總一樣你搶有什么用,多一分錢還欠著你補貼。第二個你也拿不到,現在價格那么高,風機不漲錢咱們也不差補貼這點錢,所以對余總這個表態,四個整機廠,你們是不是應該想想怎么辦呢?
田慶軍:我談談平價,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如果想走的更遠,應該呼喚平價早點到來,其實我們的開發商在過去的一年,因為補貼的拖欠是吃了很大的虧,尤其是我們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現金流你自己要承擔的,和央企可能還有一些區別,找一點平價讓風電回歸它的本質,回歸它新能源的本質,是對我們行業巨大的利好。
這個地圖,平價地圖也有我們遠景的一些貢獻,我們也做過很深入的研究。去年在內蒙的技術論壇上我們就推出了風電的平價地圖,供行業的開發商參考。我們預測即便是用現有的風機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實現平價,當然這個平價是一個理論的平價,可能跟咱們的開發商真正的落地的時候,有一些差距,我把它分兩類,一類是在傳統的陜北地區,這一類地區的風資源是非常好的,大家也關注到了,遠景說在內蒙這樣的地方,如果搞百萬大基地,有了一定的規模效應,7到8米的平均風速,我們可以把度電成本做到兩毛以下,這是理論值,拋開政府給你提的要求,兩毛錢以下是以前想象不到,我們內蒙一年是2000多出頭,未來是可以3000多,到4000,在風機側沒有。
還有中東南部的低風速區域,平價有很大的價值和意義,我走很多的縣城,有河北,河南,山東的,在平價以后他們看似不好的風資源,通過高塔筒的技術,通過我們超低風速的技術,仍然可以達到接近3000小時左右的發電量在河北館陶的,非常典型。
第一個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平價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大家要有信心。
第二個回應秦秘書長講的,開發商要理性,中國明年是不支撐那么多的訂單要同時裝機的,現在據我們了解,市場上已經發標了大概7000萬的項目,這些項目都要求在明年年底之前把它調裝并網,這是不可能,中國不僅風機整機供應鏈不支撐,調裝也不支撐,運輸也不支撐,大家要理性。像風資源比較好的地方,大家不要做這個,要轉成平價的標準。產能這兩年被擴張以后,2021年一定是產能過剩的。
秦海巖:遠景準備降到多少啊?
田慶軍:我們根據余總他們的需求來進行降價,按照項目的投資收益確定風機的合理價格,整機漲價,是上游的供應商漲的太兇,
曹志剛:首先我特別喜歡這張圖,這張地圖我們畫了五年的時間,因為從2015年開始政策明確之后由五年的風電退坡,每一年都在看這張地圖上哪一些地方從紅色變成了黃色,黃色變成了接近平價的淺黃色的區域,哪些從淺黃色變成綠色,五年的時間評價的區域越來越多。
第二個這張地圖可以做一個延申,接下來五年的時間海上風電延展到沿海的區域一定會有一張地圖在五年左右的時間也會從現在,應該叫深黃色,有一些是紅色,也會慢慢變成每一年會有進步,接近平價,五年之后會達到平價上網的條件。
我記得2006年1月1號可再生能源法實施到明年年底是15年的時間,技術不斷地迭代進步,明年完全可以實現平價上網,我們開玩笑說關上一扇窗,打開更大的門。海上風電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出臺了相應的海上風電的路線圖和白皮書,海上風電最難的其實不是技術,不是質量,最難的是時間,確實需要五年的時間。
海上風電發展這么多年,我們看裝機容量的數據,去年是一個大增長,裝了160萬,今年又是一個大增長裝到260,280萬,但是和陸地風電整個總的用電規模相比,和中國整的盤子是不到五分之一,我想有五年的時間,在陸地上的技術進步可以在海上做技術性的延展和技術性的借用,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個平價的話題。
第二個話題,7000萬千瓦,我們也有一個數據,經過核準沒有并網的可以有補貼的項目,相關還有6000多萬千瓦,這里面還有一些6000萬千瓦以外的平價項目,在今年也有比較大量的招標,其實給市場給了很大的信心,7000多萬這樣總的規模。反過頭來講現在價格的推高,更多的是恐慌情緒把價格推高,6000萬千瓦的容量,我們說五年一個輪回,2010年一個高點,1892萬,2015年一個高點3050萬,2020年又是一個高點,會超過3500萬,余總不用特別的擔心更多的是情緒的影響在現在的階段起了非常不好的作用。所以看到的是價格特別高,反過來說更嚴峻的是這么大的需求,大家怎么樣高質量的去做保障。
最后我想講一點,這個話題里面,講到我們怎么樣去應對平價,我們已經做了這么長時間的工作,針對下一步有可能,還要和常規能源去做競價,我記得今天王仲穎講到的說我們第一步是平價,和常規能源一樣,常規能源如果沒有標桿電價,就是不同能源之間的競爭對比。有兩個我們現在做的事,這個不是打廣告,行業里面也會有人做,第一個做的事情,怎么樣持續做風能的研究,風能和其他的發電相比非常不一樣,其他的能源都是把不可控的能源變成可控的能源,然后轉化成機械能,轉化成電能,或者是化學上的轉換,風能要研究的是風始終是變動的,而且是不可控的,只能學習適應最大化的利用。
秦海巖:我們請兩位國外的企業,Morten Dyrholm,剛才GE的高總上他們今年的訂單已經拿滿了,維斯塔斯怎么樣?你們是不是國內的供不應求,你們能不能為國內的市場做一些貢獻?以前老是愁賣不出去,現在是愁買不到。
Morten Dyrholm:我想簡單的評論一下剛剛的討論,關于電網平價的問題,我不想具體的聯系中國的背景,從歐洲和其他市場來看,我們已經非常快速進入到了商業市場,補貼沒有了。這個結果首先我們所有行業內的企業都看到利潤空間縮小了,我并不是說要支持補貼,但是沒有補貼,就覺得我們沒有什么可以為之奮斗的,戰斗的,因為以前我們到世界各地去,要獲得各種各樣的補貼,現在作為一個行業就要停止這種戰斗了,為什么我們一下子就沒有了這些補貼?
我們下面的路就是要跟化石能源進行競爭,我們進行價格的競爭,他們又產生污染的,為什么現在我們的綠色的能源和化石能源相比,我們只是價格上的競爭,我覺得這里面涉及到我們最終能否成功勝出,在這方面像政策制訂者提出一些要求,在這樣的世界我們綠色能源怎么樣才可以具有競爭力?作為這個行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思考這個問題,這方面是有一些經驗教訓,
聯系中國的背景,為什么黑色能源不能為他們的排放付出代價了?為什么這里面沒有成本呢?為什么我們就不能考慮一下人類有史以來面臨最大的污染方面的問題,排放方面的問題?我覺得這方面,我們做了那么多的工作,把度電成本降下來,但是我們要考慮我們提供的電的質量是很高的。所以我們給市場提供真正有質量的能源,我們必須誠實面對這個問題,他們的成本是多少,我們成本是多少。這方面有一系列的機制可以引入進來,在商業市場怎么進行成功,怎么樣實現盈利,我們不能夠只是坐在那里坐等,不再去戰斗了。
所以給大家所有人的建議,我們不能夠就此不為我們行業說話,不再游說,就坐下來什么都不做了。我們剛剛推出新的產品,適合市場的產品,我們不會在任何方面縮減我們在中國的業務規模,但是有一點很明確,對維斯塔斯和其他的企業來說,國際的廠商來說都是一場戰斗,我們肯定還會繼續在這個市場上進行發展。
秦海巖:剛才Morten Dyrholm講的第一點非常好,我們還要強調自己的環境的價值,抗爭。實際上我們現在的現狀你可能不太理解,我最近跟人大可再生能源執法檢查,我們面臨的輿論環境面臨的外部環境比前十年惡劣得多,你說的環境價值,從政府部門從新能源司幾個領導說支持風電,其他的價格司,電力司,有誰說你風電承認你的環境價值,都是煤電也是很清潔的,碳的爭論更大,又是陰謀論,川普都不承認碳的問題,我們發展到今天不容易,開始他們嘲笑你,輕視你,現在到你反對你最后你就贏了,沒有辦法我們也出了很多的報告,但是好在還有其他的輿論不說,好在有丹麥走在前面,證明100%的可再生能源是可行的,德國2038年要把所有的煤炭關掉,我們就是這樣的現狀。
再提幾個問題,過去的幾年大家都知道,我們坦誠的說維斯塔斯,GWEC,GE,國外的市場在中國下降,我們在上升。國外的企業沒有趕上中國的發展紅利。從這塊的搶占潮來說,我們一直討論本地化,研發的本地化。我們聊中國大范圍的搶裝很多都是低風機,有2.5,141的風機,你們有2.5,141嗎?你們說了這么多年的本地化,怎么研發本地呢?
朗睿誠:我覺得我們現在在中國已經有30年,我們一直認為自己是本土的公司,也許我這么說有的人不是很高興但是我們愿意這樣想,我們歌美颯會有在中國生產更多的電能。
我們最近也是新的產能的建設,在實現本土化的六個月之后,非常好的一個現象,九個月之后我們有更多的產品也要實現本土化,可能在世界其他的國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比如說我們在印度,我們的風機是有不同型號的,在中國風機的話適合本地的情況,在中國市場上已經有30年,西門子在中國也是廣受人尊重的公司,我們非常努力,試圖在中國賣出我們的風機,我們已經賣了總量達到8個GW的產品,我們非常盼望著明年能夠進一步銷售我們的產品。
我們認為自己就是我家一家本土公司,我不是很喜歡這樣的討論,我們大部分的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中國銷售的,在中國沒有抓住的就是,有關電力方面其他領域的發展,但是我們風機主要是為中國的市場生產的。所以在未來,我們會進一步適應本地的需要,降低成本,進一步加大對創新和研發的投入。
剛才Morten Dyrholm先生也提到,在有些地方風速比較低,但是對于在中國市場看的情況,上海電氣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推動,以后的補貼就沒有了,我們需要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
另外在第二個項目,專門開發的大型風機,在海上風機的生產上是每天就可以生產一架,在中國我不知道速度是什么樣的,在世界上其他的市場都沒有我們這么快,我們創新是做的非常好,但是創新的前提是要有補貼,所以我想支持我同事的觀點,如果取消補貼,要進一步投資研發以及在設備供應上面你就難以為繼,可能取消補貼的工作有點太快了。
秦海巖: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朗睿誠講了很多,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工作,西門子的本地化確實做的比維斯塔斯做的好,記得V80的故事,維斯塔斯的G90,葉片長10米,你的V80賣不出去,然后你們干V100。我問的這個問題是說我真的希望維斯塔斯在中國能有市場,因為我講丹麥對中國的風電產業市場做出巨大的貢獻,中國第一臺風機就是維斯塔斯,我們在討論維斯塔斯的問題,這一輪是不是沒有趕上?為什么沒有2.5,141?
Morten Dyrholm:在中國我們犯過一些戰略錯誤,也做了正確的決策,比如說本地化,我們做了很長時間,在丹麥也是這樣,在中國也是做了很多本地化。我們在運營的方式上面也有25000人都是中國員工,我們有這樣的適應低風速地區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風機,所以這對今后來說也是好消息,我們也是盡可能減少以前犯的戰略錯誤,我們也在努力學習,也在改進。
秦海巖:金總你把我們上半段講的總結一下。
金孝龍:我個人的意見來說,如果回顧我們中國風電發展來說,我認為兩個特點,一個是中國特色,因為中國特色,在我們的風電發展過程當中大家歷史上面是非常清楚的,政府一鼓勵我們就上,一旦地區不行我們就停下來,我們發現中東部地區,低風速區域有發展的空間我們就推出低風速機型,這是中國的特色。第二個我們有制造的能力在,我們有大量的資金在,一個行業好我們就投向一個行業,這是我們整機廠競爭的一個表現。第三個為什么中國特色?中國特色像維斯塔斯,西門子歌美颯是適應不了中國特色,因為他們是歐洲企業,他們血脈里面永遠是按照歐洲的節拍和思維做,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可以成功從長遠的角度是不可能成功,無論它是本地化,它的思想永遠不可能本地化,所以它不可能成功。這是中國特色的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商業邏輯,因為我們這么多年來我們風電發展都是靠補貼的,實際上一個補貼的市場來說,是行不成真正的商業邏輯。我們電價高,有很多的開發商是要去投資,播放這兩年的搶裝潮來說,因為它是靠補貼的,明年、今年,為什么有6000萬千瓦,原來它為什么不開發到最后兩年理念大家拼命上,為什么沒有形成真正的商業邏輯。商業邏輯沒有,我們的商業邏輯是靠國家的補貼撐起來的,補貼撐起來一個市場,從某種在行業程度上來說在市場發展過程當中,沒有形成一種共生的生態,沒有形成行業的生態,在行業的生態里面,在行業發展過程當中主機廠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壓力,降本,定價降下來主機廠要降價,當時收益好的項目來說,在主機廠并沒有整個項目開發的收益,技術進步靠我們主機廠在投,出了質量問題,我們主機廠來承擔,現在貨交不出來,供需失衡的情況下主機廠要漲價,又是一片的聲討。這個說,我們沒有形成真正的商業邏輯。
中國風電要發展,必須是將來這兩點,我認為一點是還會繼續存在中國特色。為什么?這是針對我們國家走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決定的,我們現在的平價上網,我個人認為平價上網來說,現在是基于各地的整個的火電的標桿電價出來的,因為我們標桿電價不是一個電價,是各個區域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電價,現在我認為平價上網來說,還有這么多區域可以實行。但是我們一定要意識到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的能源結構是不是合理,我們國內的電力結構是不是合理,我們怎么樣理解我們習總書記說的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與我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那我們要充分意識到我們各個國家里面,中東部地區跟西北,跟東北的發展的不平衡,這個發展不平衡,那我們將來從發展平衡的角度,從振興東北,振興西北的角度來說會出臺一系列什么樣的政策,因為東北和西北,只有發展能源,能源是他們最佳的資源。怎么樣綜合平穩發展,所以這是中國特色,還會繼續執行下去。包括我們海上風電的發展,我們海上風電的資源稟賦和歐洲完全不一樣,但是我很遺憾,我們在前面幾年,發展幾年,把整個市場都推向了一定要大容量大兆瓦的,大容量大兆瓦的機組在某些區域肯定是對的,但是在很多北方的區域里面,是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平價上網也好這個問題,我認為這些問題都要值得探討。所以說發展風電,必須走中國特色的道路,無論是路上還是產業上。
還有一句話在發展過程當中怎么樣能夠形成一個真正的市場化的商業邏輯?這是擺在我們風電人面前的必須要解決的題目。
范子超:我想把前面的問題都一起說說我的想法,好幾個問題。我先說兩位外國的同事的觀點,為我們平價仗義執言說應該有補貼,應該考慮風電良好的外部性,對他們的仗義執言表示傾佩。這個問題秦秘書長沒有很好的解釋,也很難給出一個很好的解釋。
我呼吁一下,能不能以后咱們風電界達成一個共識,以后咱們風電良好的外部性,節能減排對全球的貢獻咱們不提,但是咱們風電對電網的波動性影響也不提,以后把這兩件事扯平,咱們統一在一個平臺下討論這個事,風電的好處壞處抵消掉,從價格上來說事,我覺得這可能扯相處,相當于是一個號召。
金總剛才其實是講了,你們和開發商的問題,我覺得我們是一條產業鏈上的,這個行業好不好絕對不會說一個餅被一家拿過去了,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風電長期來看平價不是一個重點,是臨時一站,平價的下一步應該是地域平價,我特別同意秦秘書長的觀點政府做的事是盡量減少不確定性。
德國也是電價也是逐漸減的,但是規定是以十年為一個周期,時間比較長,讓干這個事業的單位,有只爭朝夕的時代感,又不會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的搶裝潮。我的意思是我們制定電價政策的時候盡量平緩一些,不要設突然的臺階,
Morten Dyrholm:我想要澄清一下,我不是要說要爭取更多的補貼,是需要有一個框架減少行業風險,這樣才可以建立良好的商業市場,你要是允許我們進入一些其他的業務的市場,允許我們進入其他的可再生能源市場,那這也是更好的,我們不是要求更多的補貼,我們要求比較穩定的框架。
秦海巖:我非常同意金總的看法,也希望生態建立起來,我的觀點,這次搶裝,回去你們真的6000多萬,你們回去好好梳理,今年國網同意多少區域網,2500他們覺得壓力都很大,你怎么干到2500呢,你這6000萬里面有多少不具備并網條件的。第二個你轉平價以后對你影響很小,你為什么不轉平價呢?第三個這個沒有記者,說完就完,能源局的并網標準里面也沒有說要全部并網,到底什么是并網標準是可以5協調的,我們整機廠和開發商之間能坦誠相待,榮辱與共,商量好哪一個先來哪一個后來,哪一個是必須要裝的,哪一些是可以放一放,這個矛盾就沒有那么大了。其實我最擔心的是洗牌,中國的產業是需要洗牌的,尤其是整機制造企業,本來2013年,2014年如果再堅持兩年這個洗牌就很好,我們產業就建立起來。但是剛要洗牌,突然又是開發商有問題,偏要玩命說什么都買,造成了洗牌的停滯,所以這一輪可能現在沒有辦法,又出現這樣的問題,所以希望今天的開發商大領導沒有來,希望能轉達我們這個會,前兩天我們開開發商座談會也說這個問題,大家真正坐下來協商,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不可以解決的,沒有那么大量,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恐慌,認真的盤點一下我們可以緩解很多這樣的矛盾。
時間關系,我本來想說生態的問題,我們下一步問題價格不是問題了,出了這么多限制我們發展的政策,最主要的說你這個東西,一會兩位國外的專家可以講講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說你破壞生態,是認為你不好看,我知道在英國為什么搞不起來陸上的呢?是認為大家覺得這個困難很難看,德國的陸上也停滯,不是說沒有地方是你這個東西這么高,是不是影響景觀。
我看一下圖片消除一下這個歧視,我怎么影響景觀了,這個羊多喜歡這個風車,在下面曬太陽。你看山上沒有什么經濟價值,沒有路也上不去,就是因為按上風機,很多人去旅游,給當地老百姓帶來收入。我覺得非常美,人造的機器和大自然多和諧啊。這是江陰的,分散式遠景,這是分散式。這是金風在攀枝花,把他們的圖騰畫在風機上。
是不是在德國,在丹麥發展中,跟生態的景觀影響問題,也是矛盾比較大,你們是如何化解的呢?
Morten Dyrholm:如果我們看一下丹麥有多少個人是非常反對風能的話,實際上人數非常有限,但是這幫人的聲音很大,大部分的人還支持風電,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我覺得看到過的比較有效的,其實就是讓當地的社區有主人翁感覺,能夠認為這些風機的安裝能夠給當地帶來好處,他們就根本這個風機看上去很美麗。
朗睿誠:我覺得在歐洲,這個好像不是一個問題,在歐洲的話,原來有些人是反對風能,但是現在特別是年輕人特別支持風能,特別是可再生能源,大部分人并不是反對風能,幾年前比如說在荷蘭南部,有些人在投訴風廠的噪音等等,但是我們跟當地的人進行溝通討論不同的解決方案,比如說我們通過解決技術手段減少噪音,解決他們的關注。
尤其是海上風電,我們通過跟當地的相關群體的溝通,消除了他們的顧慮,尤其是在風廠附近,我們主要通過和當地社區的良性的互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秦海巖:如果這個風機自己掏錢建的,每轉一圈是兩毛錢,就算有噪聲聽起來特別香,哪一天不轉了就睡不著覺了,沒有兩毛錢。所以我們下一步用風電還是太封閉了,應該讓更多的人來享受風電發展的紅利,讓更多的人有利可圖,這樣才是風電發展最重要的一個解決方式,尤其是分散式,田總是不是可以講講你最近的體會,你跑了很多縣,怎么讓分散式這么難的事在中東部發展起來。
田慶軍:我非常贊同剛才秘書長的觀點,現在實際上很多發展中的縣域,它現在在經濟增長是乏力的,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國家環保越來越嚴,以前經濟落后的縣域是引入大量的高污染的項目拉動它的經濟,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房地產以前也是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柱,房地產也不景氣,很多的縣長縣委書記很苦惱,要面對國家的綠色發展,在我接觸的過程當中大部分政府是非常歡迎風電和光伏新能源的,尤其是風電,風電占地面積非常小,平原的例子,用3兆瓦的風機占10兆瓦的風電場,大概就16畝土地,在這些平原縣意味著什么?一年的收入就一兩萬人民幣,10風電場六年以后稅收減免結束以后可以帶來1000萬的稅收,縣里面非常歡迎。
最后還是電網消納的問題,但是分散式搞的非常有限,一個發展中的縣域,大概能搞五萬分散式就不錯,那經濟發達的地區,對這個可能又不是那么迫切,所以我覺得電網的接入,未來國家的開發權,國家給這些縣域的開發權,實際上就是變相給這些縣域經濟的發展權,這是我們的感覺,一定要把利益捆綁起來。
秦海巖:我們最后討論一下,2019年,2020年,2021年我們每年新增多少,到2021年以后這個市場會不會一下掉下去對整個產業有什么樣的影響,最后一個問題,大家暢所欲言。談怎么辦也行。
沈忠民:我們在座的都是做風電的,橫著比較一下太陽能的發展,我們應該對風電充滿信心,也真的覺得自己哪些事做的不好,前一個討論講到每年投入在風電和太陽能的研發費用的差距其實很說明問題,真正企業采用新能源,通過買電廠,通過用電的綠色化,他們是發展很快的,而且今年海上風電有十幾個兆瓦做,很說明一個問題我們怎么樣把行業做到今天,秦主任你剛才講除了自己說自己好以外,都覺得人家有問題了,連景觀都成問題了,以前是一個風景,所以金總剛才講生態也好,商業邏輯也好,我們得反思這個問題,其實大家在一個圈里,大家互相支持,應該是越做越大。
回到最后剛才講到海上風電,我們中國在這件事情上是可以做出一張名片,是可以做好的。曹總也講到這個問題,是有一個退坡過程的,這是我們行業的共識。
秦海巖:時間關系,最后幾分鐘的時間每個人結合我們今天的主題討論,敢問路在何方,你們都說說路在什么地方,從我們朗睿誠開始。
朗睿誠:我覺得這個討論非常好,我們是原來有補貼的,補貼慢慢減少,最后要沒有了,我覺得我們要確保的是要有透明度,政策需要透明,我們看到不同的國家,現在這些情況都在發生,我們關注的是業務的連續性,政策的透明度,以及權力下放,也許我們可以從德國這樣的國家進行借鑒,我們可以進行一站式的建設,同時可以抓重點,比如說在某些國家可以重點建設電網,有些國家可以做別的重點的建設,我們可以重點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等等,我覺得德國有些做法可能能夠為中國進一步發展風電提供借鑒。
Morten Dyrholm:我其實參加所有的風能大會的討論,我覺得你們每次都邀請我,我非常感謝,我想說的是從我們角度來看,我們非常愿意參與中國的市場,特別是電網平價的中國市場,作為一個行業我們需要進一步改善我們運營的框架條件。
金孝龍:我覺得風電的發展關鍵還是在于我們自己,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為將來風電的平價上網時代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路在腳下。
沈忠民:其實路在腳下,做好自己和大家一起做好生態圈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對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非常充滿信心的。
田慶軍:我之前講過,中國的新能源無論是風電還是光伏,將來如果想走的更遠,規模做的更大,一定不能完全依賴電網,要擺脫目前電網對我們的束縛,一個是中東南部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地區大量推進分散式,減少電網的傳輸。
在陜北地區,風速好的想辦法把電力轉變成其他的力量,把電力轉變成算力,全世界對云需求很大,每年都在成倍的增長,現在世界有一個預測,未來全球的電力有10%將供給數據中心,IDC,中國是5%左右,還在增長,能把電力轉變成算力,減少對電網的依賴,我們新能源將來發展的空間非常廣。
曹志剛:深耕細作,追求創新,和大家一起面臨挑戰,持續追求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余維洲:我給秘書長提一個要求,秘書長和我們能源圈的領導們在一塊,可以代表我們企業說點話,我提一個建議復雜問題簡單化,也別說平價不平價,給價格提一個建議,就是2018年各個省的火電的標桿上網電價加上五塊錢的對癥,就是作為以后的十年之內不變,能干就干,不能干就別干,這符合國際慣例,我希望秘書長給我們呼吁一下。
范子超:我最近看一個電影《攀登者》有一句話說我們為什么爬山?因為山就在那里,我們搞可再生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風和光就在那里,風和光是為我們所有人,煤炭不一樣,煤炭也是為我們所有人,但是煤炭包含了所有的纖先輩子孫后代,但是我們風和光是為我們這代人準備,我們先輩沒有技術,沒有這個可能。我們子孫還需要我們省下的煤和石油。盡管有平價,各種技術的問題補貼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可再生能源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秦海巖:感謝各位嘉賓,地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路在何方?路在我們風電人自己的腳下,我們深信風電一定是光明的,我們一定能克服眼界的障礙,謝謝各位,謝謝在座的嘉賓,謝謝參會代表。
(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嘉賓審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系電話:010-65367817,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拓展知識:
- 冰箱管路圖片(如何正確理解和維護)?04-11
-
美的電磁爐eb什么故障(標題:美的電磁爐EB故障解決方案:診斷與修復步驟陳述
2024-08-25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如何利用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部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5
-
Hidros空調廠家保養加氟(如何正確進行Hidros空調廠家的保養和加氟服務?)
2024-08-25
-
CITEC空調廠家售后網點(如何找到CITEC空調廠家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網點?)
2024-08-25
-
有圖像無伴音故障部件(解決有圖像無伴音故障的部件問題:一步步排查與修復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