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回爐讀職校,你怎么看?
最近,“越來越多本科生回爐讀職校”的新聞登上網絡熱搜。據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統計,近兩年,學院招收“回爐”考取技術技能證書的本科及以上畢業生累計超過150人,培訓方向主要是心理咨詢師、公共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等。多名“回爐”畢業生表示,技能學習可以給他們的職業生涯拓展新空間。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本科學歷+技能證書”成為不少大學畢業生求職時的標配。“文憑”不等于“手藝”, “卷學歷”不如“卷技能”,本科畢業再去職業學校讀個專科,這一現象的背后又折射出怎樣的社會現狀呢?江蘇新聞廣播新聞晚高峰《左右》欄目,今天熱議。
大學生回爐技校,究竟是什么造就了這一現象?毫無疑問,是就業壓力。據教育部統計,2024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179萬,比去年還要多21萬。2023年,如果你感覺找工作已經很難了,那么2024年,同樣不會輕松。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在我們全國人口中,有本科畢業證書的人,不過才4.4%,但是在美團的外賣大軍里,本科占比卻超過了30%?!倍巫又袛祿恼鎸嵭?,我們沒有調查、無法確認,但“高校學歷”不再是“金飯碗”的敲門磚,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市民觀點
市民1:現在感覺就業壓力大,比如你大學學的專業,畢業以后發現,學這個專業的人非常多,你要找一個對口的,而且還比較好的崗位非常難。相反一些技術工種很吃香,你到人才市場去就會發現,技術工種是不怕找不到工作的。
沒錯,就業市場存在結構性失衡,也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高校教育注重學科知識的傳授,而職業教育更加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畢業生因為結構性過剩,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而職業教育作為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方式,卻存在較大的用人缺口。人社部統計,2022年中國技能人才僅占就業人口總數的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28%。數據顯示,到2025年,僅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技能人才缺口將達到近3000萬人。當技能證書成為職場競爭的籌碼和晉升的法寶,高校畢業生積極到職校學習相關技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市民2:打個比方說,我原來在4s店里面工作的時候,同樣是一個維護部的工作人員,你要是自己懂一些汽車基本故障的處理,你在客戶眼里就和那些只會幫你對接維修部門的員工就不一樣,在領導眼里也不一樣,這個就是直接的例子。
而在網絡上,對于“越來越多本科生回爐讀職?!边@一現象的另一個討論熱點在于:是否“丟人”,當然,丟人二字是打引號的,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在采訪中聽到的是幾乎一致的答案。
市民3:這個我覺得純粹是一種很可笑的說法,網上怎么說的,我只要認真努力工作養活自己有什么丟人,我找不到工作,天天躺平才丟人。
網友觀點
在我們節目的大藍鯨互動專區,支持大學生“回爐”讀職校的網友占壓倒性多數,并且還提出了很多補充性的建議。
本科生“回爐”讀職校表明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選擇走差異化路徑。那么借著這股東風,職校可以做些什么?社會各界又可以為大學生回爐提供哪些便利?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所所長張春龍:
“大學生的回爐為職業教育帶來了更多機會,創造了更廣空間。社會各界尤其是職業學校應該給予他們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的教育水平和內容存在差異,高校畢業生雖然缺乏技術技能的系統性訓練,但理論水平相對較高;另外,對于想要‘回爐’的高校畢業生來說,如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資金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時間和經濟成本過大會令‘回爐’的效果大打折扣,這就要求職業學校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適應他們的實際需求。政府部門不妨針對回爐大學生出臺一些扶持政策,比如,提供獎學金、貸款和其他形式的資助,降低大學生的學習成本和經濟壓力;同時鼓勵、支持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推動職業教育的多元化與市場化發展。”
而對于我們的普通高等院校來說,本科生回爐讀職校,是不是也應該給他們帶來更多的思考?《左右》特約評論員,江蘇新聞廣播官微《南說》專欄作者泊南是這樣認為的:
“本科生讀職校聽起來好像很有落差感,但看看現在的就業市場,有多少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是三無人員,沒頭腦,沒技術,沒經驗,上了4年大學唯一的收獲就是把高中學到的知識也忘光了。雙一流高校尚且如此,一般的本科院校的問題更是可想而知。否則,為什么這么多本科生要去讀職校呢?因為大家走入社會后漸漸看明白了,這街上一磚頭下去能砸到三個本科生。而在現在的就業市場上,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依舊很大,誰有真本事,誰就有鐵飯碗。
我們再說回來,本科生能力低下的問題,他們自身是有責任,但更多的責任是學校的,特別是一些地方的本科院校本身也是職業教育定位,但卻為了把學校招牌從學院升格成大學,貪大求全,妄圖一口吃成胖子,不停地擴招,增加專業,師資力量上不去,管理能力也跟不上,搞出一堆水課水專業不說,自己看家的本領也弄丟了。最后,學校得了名頭地位,學生們卻成了可憐的犧牲品。有多少本科生就讀職校,其實只是為了找回他們被浪費的4年。”
沒錯,也正如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所說,如果這些回爐畢業生是從進行通識教育的本科院校畢業,那就有一定的合理性,這些畢業生在畢業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就業需要,進行一定的職業培訓;但如果是從本來就進行職業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畢業,那就表明這些地方本科院校沒有堅持職業教育定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這要求地方本科院?;貧w職業教育定位,以就業為導向,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其實,我們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此輪引發關注的“回爐”學技術,嚴格來說更是一種改善型的學習。無論是就業后準備轉行,還是用職業證書增加求職競爭力,都不是丟掉過往學歷從零開始,而是一個自我提升和積累的過程。終身教育,本就應該貫穿在人一生中的各個年齡階段,對于一些步入社會的本科生來說,重讀職校,有利于彌補過去的實踐技能學習空缺,有何不可?
我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能決定教育價值的不再只是學歷,而是能否讓所學知識有用武之地,能否滿足個人長期發展的需求,社會對成才的標準也更為包容多元。這些觀念和需求的變化,應該被更多看到和回應。
來源: 江蘇新聞廣播
- 廣州歌嘉諾冰箱報修電話(冰箱制冷弱)03-28
-
TECKA空調售后服務網點查詢地址(如何查找TECKA空調售后服務網點的詳細地址?
2024-08-25
-
GCHV空調售后中心(如何有效地聯系GCHV空調售后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個問
2024-08-25
-
SUNUSA空調維修服務電話(如何獲取SUNUSA空調維修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5
-
CITEC空調24小時人工電話(如何獲取CITEC空調24小時人工客服電話?)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