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經濟學家海聞:今年完成GDP增長5%的目標沒有問題
每經記者:陳浩 每經編輯:文多
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全力拼經濟”與“高質量發展”則是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個高頻詞。2023年即將結束,這一年的經濟復蘇情況如何?
12月13日,北大匯豐—劍橋嘉治全球創新創業大賽2023賽季總決賽暨北大—劍橋灣區創業創投論壇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舉行。會議間隙,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的專訪。
海聞表示,今年的經濟復蘇是正常現象,完成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的目標沒有問題。但消費者信心和生產者信心的恢復速度,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快。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以下為記者與海聞的訪談摘錄——
談創業與就業:需求拉動和技術革新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創業趨勢NBD:您認為這次創新創業大賽對促進創新、推動創業來說,有哪些作用?
海聞:對于初創企業來說,之前他們可能需要跟投資機構一家家地去談,現在我們把這么多的投資機構都集中到這里了,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融資。對于投資機構而言,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已經幫他們篩選過企業了,能讓他們更有效地找到合適的企業。另外,大賽也吸引了很多學生來觀賽,很多學生對社會不太了解,聽完以后可能會有所啟發,對他們會起到激勵的作用。
NBD:今年對很多創業公司來說是比較艱難的一年,您認為現在還是創業的好時候嗎?
海聞:如果你有一個好項目,它仍然可以獲得很好的融資,對于好項目來講,沒有什么好時候和壞時候的區別。在投資環境不好的時候,一些普通的、沒有什么亮點的項目,可能就會比較艱難。但對于有前景、有吸引力的項目來說,創業和發展還是會得到支持的。
NBD:據您觀察,這兩年國內在創業這塊有何新變化、新趨勢?
海聞:這兩年創業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驅動。一是技術上的驅動,用新的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哪怕是傳統行業,也可以用更有效的方法來替代傳統的生產模式,用技術改進傳統行業。二是新行業的產生,前些年的創業項目很多是互聯網應用方面的創新,但今年的創業項目更多是為了未來的產業發展需求。時代不同了,未來創業能否成功,會越來越取決于能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可以這么說,一是需求拉動的創新創業,二是技術革新推動的創新創業,這是越來越重要的趨勢。
NBD:青年就業問題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您對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畢業生都有哪些建議?
海聞:大學生就業更多是在服務業,不是在制造業。制造業要發展,但對大學生來講,制造業就業機會是不多的。而且當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實業不僅僅指制造業,也包括許多服務業,很多服務業也是生產性的,為制造業增加附加值。
要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第一,還是要推動民營企業的發展,因為民營企業的發展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不能指望大學生畢業后都到政府機關去工作,現在大學生都去考公務員,這不是個好現象。第二,要保障大學生在民營企業工作的穩定性,比方說失業救濟,不要讓他們覺得在民營企業工作不穩定,生活沒有保障。企業是允許解聘的,但是社會保障系統要做好,讓學生敢到民營企業工作。第三,要支持各種各樣服務業的發展,這是未來大學生的主要就業方向。
現在有人把就業問題歸咎于大學擴招,我覺得這個完全是錯誤的歸因。現在的問題不是教育過度了,而是如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另外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要逐漸改變,畢業后不是非要到研究機構、辦公室上班,將來上大學會是找工作的基本要求。
NBD:有人說文科都是服務業,也有很多人對服務業抱有偏見,認為服務業不入流。據您觀察,社會上有這樣的心態嗎?
海聞:有。這跟教育導向也有關系,一方面說我們要大量發展職業學校,培養理工科技術工人,另一方面說我們要大力發展AI,這是互相矛盾的,因為人工智能在某種程度上是排斥人工的。將來大部分人的就業是在服務業,這也是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趨勢。發達國家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超過70%,中國服務業占比剛剛超過50%。將來農業也好,制造業也好,自動化程度都會越來越高,都不需要太多人,真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是服務業。
談經濟復蘇:核心問題是如何真正讓民營企業有信心NBD:您多次提到要提振民營企業的信心與活力,今年國內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您認為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
海聞:這些措施的效果會逐漸顯現。過去幾年,輿論中有些聲音把民營企業說成資本家,這對民營企業的打擊比較大,不是一兩個文件就能夠馬上恢復信心。而且不光是看文件,更多要看實際的做法,要看一些具體措施的落實。
NBD: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來提振民營企業的信心與活力?
海聞: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那些詆毀民營企業的言論;只要是不違法的東西,就不能用行政手段去追究,要從法律上保障民營企業的正常經營;產業上要公平競爭;金融方面要一視同仁;管理上要有服務意識,政府對民營企業應該是服務,而不僅僅是監管。在這方面,“晉江經驗”中的“四到”服務很值得提倡,所謂“四到”,是指政府在服務企業的過程中,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
NBD:今年中國外貿面臨挑戰,但10月和11月,中國貨物外貿進出口總值連續兩個月同比正增長。您認為未來幾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是否將延續修復改善走勢?
海聞:我覺得負增長不是正常現象,恢復到正增長是正常趨勢。從長期趨勢來看,正增長的年頭遠遠超過負增長的年頭,就像經濟有波動一樣,大部分年頭經濟是正常的,但少數年頭會出現衰退。
我個人感覺明年外貿應該會好一些,因為國際關系在改善,疫情算是過去了,經濟也在復蘇。全球化是人類發展的趨勢,誰不參與全球化,誰就會被淘汰。全球化仍然對企業有吸引力,企業一定要找最便宜的資源、最有活力的市場,這是由企業的本能和經濟發展規律決定的。
為了促進外貿更好地發展,我覺得還是要行動,有幾個方面需要努力:第一,要淡化政治,要求同存異。第二,要堅持開放理念,不要過分強調自力更生。
中國還是要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我們還沒有到不需要發展的地步,我們離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距離。我們的人均GDP不到美國的五分之一,不要僅看GDP總量。雖然我們現在擺脫了貧窮,但是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擺脫貧困,還是要努力發展經濟。
NBD:2023年馬上就要過去了,您如何總結這一年經濟復蘇情況?
海聞:今年的經濟復蘇是正常現象,但是并沒有完全達到我們的預期。今年完成GDP增長5%的目標沒有問題,但5%的增長不算高,因為去年只增長了3%,兩年平均下來只增長了4%。原因就是消費者信心和生產者信心的恢復速度,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快。
NBD:您如何預判2024年的中國經濟走勢?
海聞:我覺得明年還是要看信心。盡管明年會出臺很多新的政策,但是現在的問題不是宏觀問題,不是貨幣供給不足或財政政策不足。現在關鍵的是微觀問題,是民營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問題,所以核心問題是如何真正讓民營企業有信心。
每日經濟新聞
- 等離子電視y板故障(如何自行修復)08-27
- 1海爾空氣能故障代碼大全處理方法(如何快速排查空調故障)
- 2怎么知道燃氣表電池沒電了(三種簡單判斷方法)
- 3格力故障代E5(格力故障代E5:解析最常見故障及排查方法)
- 4格力空氣能常見故障(格力空氣能常見故障解決方案)
- 5樂堡保險柜開鎖(樂堡保險柜解鎖指南)
- 6富強勝防盜門售后-400全國免費咨詢熱線(“領先防盜門品牌-400全國熱線,為您提
- 7內開內倒窗戶常見故障維修(如何自行修復窗戶卡頓、玻璃破損等問題)
- 8立方保險柜廠家電話(立方保險柜廠家電話:方便快捷安全的通信方式)
- 9上海方太燃氣灶24小時客服熱線(如何快速聯系并解決問題)
- 10能率燃氣灶售后全國維修電話號碼查詢(全國能率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
-
Daikin空調售后中心(如何有效地聯系Daikin空調售后中心以解決常見問題和獲取支
2024-08-26
-
格力空調故障顯示大全(全面解析格力空調故障顯示:一站式解決方案指南)
2024-08-25
-
美樂柯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24小時(如何聯系美樂柯空調廠家24小時售后服務電
2024-08-25
-
施耐德優力空調24小時人工服務熱線(如何聯系施耐德優力空調24小時人工服務熱
2024-08-25
-
惠康空調售后服務電話(如何獲取惠康空調售后服務電話并解決常見問題?這個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