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到大滸路金華路怎么走(錢江路到杭州站)
前沿拓展:
原創:木一凡 一點兒杭州
NO.004 - 浙江省的第一條鐵路始于何處?
全文5115字,閱讀約10分鐘
作者:誰溫酒一壺
制圖: 水大母 / 編輯:沈幕河 / 設計:開朗的火龍草
校稿:木一凡
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后,拱宸橋畔游人如織,運河兩岸古色古香。當人們徜徉在拱宸橋頭看著京杭大運河里穿梭往來的船只時,很少有人知道古橋畔曾經有過蒸汽火車的轟鳴聲。
當人們漫步在寬闊筆直的紹興路上時,也極少有人知道他腳下踩著的曾是浙江省首條鐵路——江墅鐵路的路基。
▲ 游人如織的拱宸橋 攝影 @水大母
▲世紀之交的紹興路
1920年代拱宸橋站
1907年8月,浙路江墅線建成通車時啟用
浙路與蘇路接軌后,艮山門至拱宸橋一段改為支線
1944年被日軍拆除
圖源 @杭州鐵路博物館·知青紀念館
浙江的第一條鐵路
江墅鐵路是浙江歷史上的第一條鐵路,始建于1906年,全長約16.135公里。
線路沿當時杭州的老城墻外由南而北,從江干閘口一直到拱宸橋,沿途設閘口、南星、清泰、艮山和拱宸五個站。
江墅鐵路
自錢塘江北岸的江干閘口起
循杭州城而過
經南星橋、清泰、艮山門、北抵京杭大運河東岸的拱宸橋湖墅
是銜接錢塘江和大運河的重要通道
1912年12月11日,孫中山曾從閘口乘經江墅鐵路的火車到拱宸橋。到1937年抗日戰爭前夕,拱宸站的年進出旅客近60萬人次,當年的興旺景象可見一斑。
2008年,江墅鐵路遺址公園建成并向市民免費開放,公園依據歷史資料還原當年的鐘樓、候車室、火車頭和部分鐵軌等設施,是杭州市獨具特色的鐵路遺址公園。
▲今位于江墅鐵路遺址公園內的火車頭 攝影 @水大母
▲今位于江墅鐵路遺址公園內的火車頭 攝影 @水大母
力爭國權,鐵路開工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十四日,天邊剛剛見光,風吹過來清冽冽的,直往脖子、袖口里鉆。躲在杭州城里還好,出了城門,在開闊地帶,風吹得人眼睛都要瞇起來。
然而這天偏偏出城門的人還不少,大家都聚到了鳳山門外的羅木營。這個地方平常除了巡撫衙門的兵丁,很少能見到老百姓,除非那天有軍事操練。而這一天早晨沒操練安排,但除了一排排站得齊刷刷的兵,邊上還圍了好幾層的老百姓,一個個東張西望,像是正在等待著什么。9點鐘左右,人群開始攢動起來。“來了,來了……”一陣低聲騷動后,大家都凝神屏氣地盯著一頂轎子,只聽得一面面旗幟迎風獵獵作響。
轎簾一掀,出來一個身著布衣短褂、足蹬蒲鞋的“土佬兒”,看上去像是“十足的莊稼人”,他就是湯壽潛——浙江鐵路公司總理、四品京卿兩淮鹽運使。
▲光緒三十四年(1908)除夕,湯壽潛像
只見他二話不說,搓搓手,帶頭舉起一把鐵鍬掘了一抔土,宣告:江墅鐵路開工了。話音剛落,只聽得嘩啦啦掌聲雷動。圍觀的老百姓哪能不激動呢!這不僅僅是杭州,也是浙江的第一條鐵路。
更重要的是,這條鐵路是一條大長中國人志氣的鐵路,而且鐵路的籌建資金里也有老百姓的股份。
▲江墅鐵路舊影像
自清光緒二年(1876)英國人修建了中國最早的一條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后,英國又向清政府提出要修建滬寧及蘇杭甬(后改為滬杭甬鐵路)鐵路,并在之后簽訂了《蘇杭甬鐵路草約》。
中國的路權,為什么要交給外國人!江浙兩省的各界人士憤憤不平,拒絕承認合同。
中國最早的鐵路——上海吳淞鐵路
與之后的滬寧、滬杭甬鐵路
線路大致示意圖
1905年7月,江浙兩省紳商及民眾要求廢約,英國人不同意。兩省紳商遂分別組成商辦公司籌集資金來修筑鐵路。清政府為民情所迫,同意收回自辦。浙江省率先成立了商辦浙江鐵路有限公司,并推選湯壽潛為公司總理,著手籌辦浙江的鐵路建造事宜。
圖源 @杭州鐵路博物館·知青紀念館
浙江興業銀行舊址,清光緒31年(1905年),由修建滬杭鐵路總理湯壽潛等創辦浙江鐵路公司,自辦滬杭甬鐵路,次年10月附設鐵路銀行
時年50歲的湯壽潛就這樣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他頂住來自清政府和列強的重重壓力,通過動員“工商各界、縮衣節食、勉盡公義”來公開募股。各地從紳商到普通百姓認購極為踴躍,至1906年5月,浙江鐵路有限公司共籌集了400多萬銀元的資金。
遷墳風波,鐵路易道
浙江鐵路有限公司本來是想跟江蘇省合建蘇滬杭甬鐵路的,可惜籌來籌去,資金還是差老大一截。
于是湯壽潛決定,先造杭州境內的江(干)(湖)墅鐵路,然后再從江墅鐵路的一個支站,造一條鐵路到楓涇,跟上海造過來的鐵路匯合。先造江墅鐵路不僅可以與錢塘江和運河的水運交通銜接,還可以為今后建造滬杭鐵路積累經驗。
連接錢塘江與大運河的江墅鐵路
以及
滬杭甬鐵路(艮山-楓涇段)
為此,浙江鐵路有限公司邀請了曾參加過關內外和蘆漢兩路建設的中國工程師前來,負責勘測、設計和施工。初測后,有兩條線路方案備選。
▲初測后,江墅鐵路的兩條線路方案
最初一條是繞西湖而行,越萬松嶺抵閘口,其規劃的路線從拱宸橋西大關出發,從珠兒潭一帶轉松木場,經青芝塢,大小麥嶺,繞出西子湖畔,再由南屏山麓轉至鳳凰山下,直達江干。
然而這條穿城而過的路線遭到了杭州市民的強烈反對。原杭州松木場及大小麥嶺一帶,沿途都是墓葬。1897年秋,當人們聽說八月即將開工的江墅鐵路穿城而過,沿途將拆遷大量的墳墓和建筑時,頓時謠言四起。
▲ 現如今大小麥嶺附近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墳墓
杭城的風云引起杭籍御史陳其璋的重視,立即上奏,反映情況,要求朝廷下令,讓浙江巡撫廖壽豐停辦此筑路方案。如果江墅鐵路必須要建,建議改走第二條方案的繞城線路。
第二種是靠杭州郭外而行。為了保護前人古墓及西湖風景,浙路公司于光緒三十二年(1906)決定采用繞城之方案,“現經股東會議,擬自清泰門左右分支路入城,另開便門,出入均由于此。于上下城適中之處,度地設站,車行定有晷刻,照派官兵守門,隨時啟閉,可無他慮”。
從此以后,江墅鐵路的建設一直按照繞城線思路加以設計和發展,也為西湖景區留下了現在的靜謐。
從獅峰眺望西湖與杭州城
靜謐的西湖群山
與隱藏在山谷里的村莊
攝影 @HiJay!
鐵路通車,轟動杭城
江墅鐵路造路資金由浙路公司在籌建滬杭甬鐵路杭楓段的經費中撥付,全部建設費用為168.62萬元(銀元)。
1906年11月,在杭州鳳山門外羅木營開工典禮,全線設拱宸、艮山、清泰、南星及閘口5站,線路繞城垣外而行。因線路沿城郊而行,地勢相對平坦,建造過程頗為順利,工程于次年 8 月 23 日即宣告完工并投入運營。
▲ 閘口 - 拱宸的江墅鐵路 攝影 @HiJay!
江墅鐵路連通滬杭的第一天,整個杭州城都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背著條凳,帶著干糧和涼茶,去看這個從來沒見過的鐵皮“怪物”。鐵路沿線擠滿了人,連快要收割的絡麻地也踏平了。人們在盛夏的烈日下曬了兩個多鐘頭,好容易看到一列火車從北面開來,隆隆的車輪聲和人們的呼喊聲溶成一片……
只見這個龐大的鐵家伙,輪子慢慢轉起來,咔嚓咔嚓,像老牛拉車一樣。接著輪子越轉越快,火車吭哧吭哧地喘著氣,一會兒就跑出了眾人的視線。
▲ 江墅鐵路通車典禮
1909 年 8 月,江墅鐵路由艮山門向北延伸形成杭楓(杭州—上海楓涇古鎮)段鐵路,與江蘇方面修建的滬楓段鐵路接軌,全長187.17 公里的滬杭鐵路由此誕生。此后,人們往來滬杭之間,大多依賴于該鐵路線。
▲杭楓段與滬楓段接軌形成滬杭鐵路
鐵路的開通,大大方便了杭州人的出行,坐火車的不僅有商人、官員,也有普通百姓。客車分頭、二、三等車廂,票價也依次不同。
據考證,江墅鐵路早期的三等票價如下:拱宸橋至艮山門、杭州、南星橋、閘口的票價分別為5分、1角、1角、1角五分。列車每天運行六七對,除了夜晚單發客車外,白天都是客貨混裝車。從拱宸橋站至閘口站,全程需1小時15分鐘。
▲江墅線列車行車時刻表(1927年4月)
1.本表原文所涉時間均為12時間進制,在此皆改為24時間進制,便于觀察;
2.《國民快覽》由上海書業公所印行,屬于年刊
1912 年 12 月 11 日,第二次來杭州的孫中山先生也乘坐江墅鐵路火車,從閘口到拱宸橋,借此觀光。
兩天前,孫中山先生在馬坡巷政法學堂演說,闡釋民生主義四大綱領:節制資本、平均地權、鐵路國有、教育普及。這一年,剛剛卸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決心“專心致志于鐵路之建筑”。
▲孫中山與江墅鐵路 圖源 @杭州鐵路博物館·知青紀念館
車站進城,拆墻伊始
然而,從上海至杭州,只能在清泰門站下火車。但清泰門站在清泰門外,離杭州城還有一段較長距離。麻煩的是,這城門早、晚得開門、關門,乘客一律要等到城門打開才能進出。清泰門晚 7 時就關閉城門,如果 7 時之后下火車,就進不了杭州城。
▲今位于金衙莊公園的清泰站遺址
事有湊巧,1909 年末,湯壽潛聽聞女婿馬一浮已在上海回杭州的火車上了,就囑咐家人籌備晚餐。沒曾想到飯菜燒好,女婿還未到家,只能把飯菜熱了一遍又一遍。
▲ 千年國粹,一代儒宗——馬一浮先生
曾應縣試名列榜首
浙江社會賢達湯壽潛見其文章,大加贊賞
以愛女湯孝愍妻之
直到很晚,馬一浮才到家。他向家人解釋:“清泰門下車至家還要走很長一段路呢。”隨后他建議:“火車站在城外,人們進出趕火車多不方便啊。為什么不在城里設個火車站呢?”
湯壽潛覺得有理,但在城內設火車站,就意味著要把城墻開個洞,再將軌道接到城里來。所幸這個設想并未遭到清廷的反對。1910年,清泰門車站移入清泰門內,改名為“杭州站”。因為車站在城內,所以杭城百姓將它稱之為“城站”。
江墅鐵路拆墻改道遷站示意圖
▲建于1909年的西洋巴洛克建筑風格的杭州城站火車站
山河色變,鐵路停運
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鐵路橋建成通車,江墅鐵路艮山門至閘口段遂與浙贛鐵路相連,而艮山門至拱宸橋這一段逐步停運。
▲ 錢塘江大橋建成通車,江墅鐵路艮山門至閘口段遂與浙贛鐵路相連,而艮山門至拱宸橋這一段逐步停運。
1937年12月,日軍入侵杭州,為阻止日軍迅速南下,江墅鐵路跨越的兩座橋梁——沈塘灣橋和萬年橋,也跟著錢塘江大橋一聲巨響,被炸得不成模樣。從此,杭州城里再也不見了火車頭,聽不到一句“咔嚓”聲。
位于余杭塘河上的 萬年橋
上塘河上的 沈塘灣橋
錢塘江上的 錢塘江大橋
位置大致示意圖
▲ 為阻止日軍南下而被炸毀的錢塘江大橋
杭州淪陷后,江墅鐵路就完全不通車了。不通車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當時江墅鐵路擔負了一部分運送中國軍隊,特別是傷病員的任務,日軍對鐵路進行了狂轟濫炸,致使鐵路多處遭到破壞;二是當時鐵路沿線特別是沈塘灣一帶土匪很多,經常騷擾列車的運行。
列車停運后,鐵路慢慢荒廢,如此過了7年,日軍又將江墅鐵路的北段,即艮山門至拱宸橋段拆了個精光,硬邦邦的路基逐漸被改建成了一條公路。解放之后,這段筆筆直的寬闊馬路被正式命名為“紹興路”,以沈塘灣大橋的正中間為分界,分屬于拱墅區和下城區。
▲ 以沈塘灣大橋的正中間為分界,分屬于拱墅區和下城區
兩個鐵路公園,一段故去鐵路
位于拱墅區金華路與登云路交叉口的“江墅鐵路遺址公園”,就是當年拱宸站的位置。園內再現了鐘樓、候車室、老火車頭和部分鐵軌等設施(鐘樓高19.06米,候車室有140方,火車頭重達125噸,兩條鐵軌長45米)營造出濃郁的歷史氛圍,并通過藝術加工的手段來展示江墅鐵路的歷史。
▲ 江墅鐵路遺址公園入口 攝影 @水大母
▲江墅鐵路遺址公園內的鐘樓 攝影 @水大母
離這不遠處有一個“大滸東苑”住宅小區,當年,此地有一個很大的機車轉盤,是用來給機車調頭的。繼續往東南方向,現在是紹興路。仔細觀察會發現,紹興路的路基比旁邊的地面要高,數千米長的紹興路,簡直就是一條直線,這是因為紹興路就是當年江墅鐵路的路基。現在,它已是一條現代化的通衢大道,絲毫看不到當年鐵路的痕跡了。
而位于老復興路,毗鄰錢塘江的白塔公園,除了有公園內的核心白塔,其還是一百多年前江墅鐵路南端的起點——閘口站。
▲ 今位于白塔公園的閘口站遺址 攝影 @HiJay!
在白塔公園內,還有兩列火車,一個是公園內陳列的還原閘口站風貌的蒸汽機車(火車頭),只能用來欣賞,另一個觀光小火車也是蒸汽的,則可以買票乘坐。小火車從西面月臺往東開,縱觀整個公園,行駛到白塔為止,游客在園內乘一次來回大約20分鐘。
▲ 位于白塔公園的觀光小火車 攝影 @HiJay!
閘口火車站的堆場也得到保留,標志建筑就是龍門吊,在堆場里吊運貨物用,如今,其中一座龍門吊換上了藍灰色的新裝,改造成了登高望景的好去處。沿著臺階爬到最高處,西面能遠眺雄偉的錢塘江一橋、六和塔;東面,可以眺望白塔。
▲ 今位于白塔公園內的龍門吊 攝影 @HiJay!
兩個鐵路公園,一段故去鐵路。如今,江墅鐵路的遺跡雖已難辨,但它曾經的輝煌卻是抹不掉的印記。
▲ 兩個鐵路公園,一段故去鐵路 攝影 @水大母、HiJay!
參考資料:
1.《武林新說》第29期
2.《中國檔案報》
3.《浙江省歷史上的第一條鐵路——江墅鐵路》
4.楊寶林.浙江境內第一條鐵路——江墅鐵路建造始末[J].今日浙江,1998(20):3-5.
5.羅堅梅. 杭州江墅鐵路曾經的輝煌[N]. 中國檔案報,2019-09-20(004).
…THE END…
拓展知識:
- 林內熱水器故障(如何自行檢修和維修)09-23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特靈空調廠家24小時人工電話(中央特靈空調室內機怎么檢修詳細步驟與注意事項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24小時熱線(美的空調加著氟注意什么美的空調使用氟注意事項)
2024-09-12
-
特靈空調24小時人工服務(特靈空調風機電容怎么接詳細步驟解析)
2024-09-12
-
特靈廠家售后服務官網熱線(中央特靈空調匹數和面積分配如何合理選擇匹數以
2024-09-12
-
開利中央空調總部售后維修熱線電話(開利空調高壓堵塞是什么樣現象開利空調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