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亚洲一区欧美一区在线播|久久久久久性高|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歡迎來到同城快修-附近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安裝服務平臺

24小時家電維修熱線:

400—1558638

當前位置:主頁 > 空調 > 維修資訊 >

夏普e6-11怎么處理(夏普e7-61怎么消)

發布日期:2023-01-16 12:29:30 瀏覽:
夏普e6-11怎么處理(夏普e7-61怎么消)

前沿拓展: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軒窗

春節后,隨著三星、華為、OPPO等手機廠商紛紛宣布將在本月內推出折疊屏手機,A股市場隨即刮起了一股柔性屏概念股熱潮。

其中,京東方A連續兩天放量漲停,2月12日成交超過60億元,13日全天成交50億元。截至13日收盤,漲停板上仍有超過155萬手封單,即仍有超5億元資金在排隊等待買入。今日,京東方A半日成交過百億,截至午間收盤,京東方A 漲4.23%,成交額達100億元!

這種千億級別市值股票的連續漲停,在近一年的A股當中,都是非常罕見的。

而京東方股票的大漲,除了柔性屏概念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近日,有外媒報道,京東方現已取代韓國公司LG,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和顯示器面板供應商。據Sigmaintell咨詢公司的數據顯示,英國石油公司出貨了5430萬臺電視面板和3730萬臺顯示器面板。相比之下,LG的數字分別為4860萬和3450萬。

盡管,京東方在液晶電視和顯示器面板上沖上了第一的位置,但在手機屏幕領域,京東方則不得不直面三星這個強悍的對手!

在OLED屏幕領域,三星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占據著90%以上的市場份額。隨著主流的智能手機廠商三星、蘋果、華米Ov等旗艦機都采用OLED屏幕,OLED屏也成為旗艦手機的標配。與此同時,既做選手又做裁判的三星也穩穩坐全球智能手機廠商的頭把交椅。除巨頭三星外,目前業內還有LG Display、京東方、天馬、JDI等企業。它們之間的競爭,相比于手機廠商,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智東西深度到產業鏈中調查后發現,三星在供應鏈上圍追堵截,企圖占據研發的時間優勢,不惜砸下重金買斷OLED屏研發所需的核心材料和生產設備。而受到三星圍追堵截的屏幕廠商,敲破腦袋想從三星的重重包圍中突圍。

為什么三星可以以這種近乎碾壓的方式霸占著手機屏幕市場?京東方等眾屏幕廠商又是如何突破三星設下的層層阻礙的呢?

OLED屏產業當前格局:日韓企業分天下,中國企業全力突圍

2018年OLED屏以其自發光、可彎折、顯色效果好的特性迅速占領了旗艦手機市場。

▲注: 圖片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

據全球顯示領域權威資訊機構DSCC(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今,全球OLED面板銷售額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2017年AMOLE面板銷售額達233.3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6.42%;預計2018年全年OLED整體銷售額將超過270億美元,仍將保持在15%以上的增速,2016-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4%以上。

從那時起,OLED屏就已成為了智能手機行業發展的新生力量。

不過,第一臺搭載OLED屏的手機也確實出于三星。2009年6月三星發布“Anycall Haptic AMOLED”手機,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OLED屏幕正式走向到了消費者的面前。

此后,陸陸續續有手機廠商嘗試推出OLED屏產品,但卻未在行內激起太大水花。

直到2017年,蘋果發布iPhone X時首度采用OLED顯示屏,才給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帶來了強大的示范效應。隨后,LG、三星、華為、OPPO、TCL等國內外電子產品廠商在2017年加緊布局OLED相關產業。

作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OLED屏的前景雖廣闊,手機廠商們也在其上打得不亦樂乎,但其背后的產業鏈卻相對單一。

OLED產業鏈上游包括材料制造、設備制造、零件組;中游包括面板制造、模組、驅動芯片等;下游則主要是以手機、電視為代表的電子設備,各種終端應用。

從目前的產業格局來看,OLED屏絕大部分的上游材料配件如驅動IC、導電玻璃、封裝玻璃、有機材料、精密掩模板等都掌握在日本、韓國企業手中。

在設備制造領域,日本廠商Canon Tokki和愛發科(Ulvac)在蒸鍍等關鍵設備領域絕對領先。

材料領域則是日韓歐美的天下,主要掌握在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簡稱“出光興產”)、保土谷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美國UDC公司以及一些韓國公司的手中,其中日韓廠商約占80%的市場份額。

OLED材料占OLED屏體產品總成本的30%,相比于LCD屏材料占總成本的70%,OLED產品在良率低下的問題后,有足夠的成本下降空間,使其成本低于LCD,更具有成本優勢。

在中游領域,三星、L G等巨頭把持中端面板方向。全球量產的OLED顯示面板地區主要以韓國為主,其中三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小型OLED面板生產商。LG Display(簡稱LGD)最先主攻方向為大尺寸OLED,在中小尺寸OLED上落后于三星。

因此,日韓企業在手機屏幕領域有著絕對的優勢地位。其中,三星更是有著絕對的優勢,不論是技術水平還是出貨量,三星都牢牢占據了全球第一的寶座,幾近壟斷。

OLED屏的優勢:可彎折、顯色更清晰

為什么整個業內都在追求OLED屏?智東西發現OLED屏具有四大優勢,這是碾壓其他屏幕的關鍵。

讓先從屏幕的顯示原理說起:屏幕實際上是由無數個像素點組成的,每一個像素點由三個子像素——紅綠藍組成,屏幕呈現出的不同顏色就是通過調節這三原色的配色比例來呈現的。

▲注:圖中AM表示屏幕驅動方式為主動式

此前手機屏幕最廣泛使用的就是LCD屏,這種屏幕的發光主要靠背光層。在背光層中有大量的LED背光燈,可以發出白光。在背光板的上面還有一層有顏色的薄膜,光線通過這個彩色薄膜就有了顏色。為了調解三原色的比例,在這兩層之間又加入了一層液晶層作為控制閥門。

這就好像是你拿著白色手電筒,前面放著一個可轉動的不透明板子,板子前面再放一個彩色塑料薄膜。

在OLED屏幕沒出現之前,LCD屏是最常用的手機屏幕。不過,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液晶層不能完全關合。所以當LCD顯示黑色時,實際上會有部分光穿過顏色層的。也就是說LCD的黑色實際上是白色和黑色混合的灰色。也正因為背光層的存在,LCD顯示器的背光非常容易從屏幕和邊框間的縫隙漏出去,也就是所謂的顯示器漏光。

此外,由于LCD屏有背光層和液晶層的存在,其厚度比OLED厚很多,不可能進行大幅度的彎曲,因此不適合生產折疊手機、曲面屏手機。

相比之下,OLED屏則較為簡單,由于二極管內填充著有機物,在通電下就能夠發光,因此不需要背光層和液晶層。打個比方,OLED屏就像是有著無數個小的彩色燈泡組合的屏幕。

正因為其結構簡單,OLED屏可以進行大幅度彎折,甚至可以像紙一樣對折。由于每個像素點都可以被單獨點亮,OLED屏可以進行熄屏提醒,節省電量。同時,在顯示黑色時,可以直接關閉黑色區域的像素點,達到幾乎純黑的效果。

不過,OLED屏也有一些劣勢。由于其采用的是有機材料,老化速度比LCD屏采用的無機材料更快,同時有可能出現老化不均勻的情況,因此更容易出現燒屏、頻閃等現象。

三星防守:買斷OLED研發核心材料和設備

本文開篇,我們說到,三星憑借在OLED屏產業鏈上的優勢,迅速上位,登頂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榜首。為什么三星僅憑一個屏幕就能牢牢占據全球智能手機行業老大的位子?其他的屏幕廠商為什么會差這么多?

三星的第一塊AMOLED屏始于2007年,此時在智能手機領域三星也只是剛剛起步。當時三星推出的Galaxy i7500還曾因通話質量、實體按鍵操作不佳等原因不溫不火。巧合的是,就在當年,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也正式發布了第一代iPhone,自此將手機行業帶入智能機時代。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后,AMOLED屏幕可以說是三星可圈可點的亮點,三星自然不愿意放貨給手機大廠。

最典型的例子是,2010年HTC發布安卓旗艦手機HTC Desire (G7),本計劃采用三星的AMOLED屏。但當時三星自家的旗艦機型Galaxy S也正在上市,未了避免自己產品受到沖擊,三星不惜直接中止了合約,“戰略性地減少”屏幕產能。這也導致臨時換屏的HTC Desire,遭受了不少麻煩和難題。

盡管有HTC的教訓在前,但是智能手機廠商又找不到更好的屏幕可以替代三星AMOLED產品,同時AMOLED屏幕的性能確實比LCD優秀很多,這讓手機廠商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為什么手機廠商們找不到第二家可以替代三星的屏幕供應商?

為了保證其在OLED屏上的市場壟斷地位,三星為后來追趕企業設置了層層阻礙。

首先是卡產能。

在OLED顯示屏生產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蒸鍍,想要完成這道工序,只能采用日本Canon Tokki公司生產的蒸鍍機才能完成。據了解,三星買斷了這家公司三年的設備出貨量,讓其他企業無法購買到這一設備,產量無法保障。

業內有傳言說,因為當年開發OLED蒸鍍工藝時,由于工藝復雜,良率太低。一開始投資的幾十家廠商紛紛退出,繼續LCD屏的開發。這也導致Canon Tokki公司差點破產,當時只有三星咬牙繼續下訂單幫Canon Tokki公司續命。最終工藝改良后OLED屏良率上升。

此后,Canon Tokki公司生產的蒸鍍機,都優先銷售給三星。直到2017年,Canon Tokki公司擴充產能,每年能生產7臺蒸鍍機,但其中5臺都要銷售給三星,其它公司只能爭搶剩余的兩臺。沒有設備,產量就無法保障。因此,手機廠商都會優先考慮和三星合作。

其次是卡產品良品率。在蒸鍍過程中,除了蒸鍍機還需要一個蒸鍍掩模板,這一部件可以直接影響著產品的良品率。在供應鏈的這一環,同樣是一家日本企業——大日本印刷,掌握著生產高精度可達到QHD分辨率的蒸鍍掩模板。而這家企業的產量此前也一直被三星壟斷,其它競爭對手根本無法生產QHD等級分辨率的OLED。

直到2017,大日本印刷和三星獨供合同期滿,京東方才趕快和大日本印刷簽訂了供應合同。可即便這樣,京東方所能買到的掩模板也只能達到30微米等級,遠低于三星的10~20微米等級的掩模板,屏幕分辨率仍無法趕超三星。

在生產掩模板的過程中,想要生產高等級的產品需要一種特殊的金屬原材料,超因瓦板。沒有這一材料就不能生產2K以上的屏幕。這一材料也剛好只有一家公司才能生產——日立金屬。三星與日立也簽訂了獨家供貨協議。

因此,三星掌控了OLED生產的重要核心技術和裝備、尖端的材料。其余的廠商只能比三星差一個等級。

除了在屏幕研發中壟斷,三星還在推動AMOLED屏的落地。

2012年三星Galaxy S3兩周訂單超900萬,成為史上銷售最快的手機之一,奠定了三星手機在業內的地位。此時三星有了底氣,開始轉變策略,向小手機廠商提供屏幕。

隨后,諾基亞、Moto都成為了三星AMOLED屏幕的強力助攻者。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0.04億部,三星占據三分之一。此時,三星開始向大一些的手機廠商供應兩代前的OLED屏。

從2014年開始,智能手機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國產手機廠商開始狂刷機身厚度,手機厚度也從5.55mm一路降至4.7mm。在這背后,OLED屏幕功不可沒,也隨機身厚度的不斷輕薄化走紅。去年蘋果發布iPhone X時,就向三星砸下了一大筆OLED屏幕訂單。

過去兩年,三星依然是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最大的廠商,銷量領先蘋果。在供應鏈頗有心得的蘋果,不愿受被三星鉗制,在采用三星屏幕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開始尋找第二、第三的屏幕供應商了。

在蘋果需求的帶動下,屏幕企業也迎來了白熱化的競爭階段,這也間接帶動了屏幕廠商在OLED屏領域全力突破三星的重重封鎖。

眾屏廠攻城突圍:中韓企業單刀直入,日企抱團取暖

在屏幕領域,屏幕面板廠商處于產業鏈中游位置,是屏幕進化中最核心的推動力。而屏幕領域的發展,則非常有趣地呈現出了地區式的特征,中國、日本和韓國在屏幕領域有著較強的產業優勢。其中,韓國有三星、LG;日本有JDI、夏普等企業;中國則有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廠商。

盡管三星在手機OLED屏領域占據著絕對優勢,但其他的屏幕廠商的發展勢頭強筋,其中中國企業的表現尤為亮眼。

據研究機構IHS預測顯示,到2020年三星的OLED面板市場占有率將從鼎盛時期的95%快速下滑到52%;而京東方將以15%躍居第二;LGD則以11%居第三;中國大陸天馬及華星光電則以5~6%左右之市占分居第4及第5名。

1、LGD——借大尺寸OLED面板優勢

三星在手機屏等小尺寸OLED面板制造上的近乎壟斷地位,同為韓國企業的LGD則在電視屏等大尺寸OLED面板領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但在小屏OLED領域,LGD之路走得并不順利。

去年,使用LGD旗下P-OLED顯示屏的谷歌旗艦手機Pixel 2 XL,就因燒屏問題一度被評選為2017年最令人失望的電子產品。此前,屏幕顯示效果不斷被人詬病的小米note2,也同樣是因為入了LG的坑。

不過,LGD并沒有計劃放棄與三星在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的競爭。

去年,韓媒就曾爆料稱,LGD計劃為蘋果2018年新款iPhone搭配OLED屏面板,規劃數量超過1500萬片。雖然這一數字,相比于業內透露的,三星為蘋果供應約2億塊OLED屏面板相差較遠,但對蘋果來說,屏幕供應商由一家獨大走向兩家競爭,足以提升自己在產品生產上游的議價空間。

2018年7月,韓媒報道,LG DIsplay與蘋果簽署協議,將在2018年為蘋果提供300-400萬塊OLED屏幕和2億塊LCD智能手機屏幕。該報道還指出,LG Display將在坡州的E6 6G工廠生產這些OLED屏幕。

而一直以來,在LCD屏幕產品上,LGD和蘋果的合作由來已久,如果能繼續順利成為蘋果手機在OLED時代的屏幕供應商之一,對LGD補足自己在小尺寸OLED面板短板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除了LG、夏普(富士康旗下)也在加強OLED面板生產,設法獲得蘋果公司未來訂單,為新iPhone供應OLED面板。

除了E6工廠良品率的提高,LG Display可能將在2019年獲得為蘋果提供大部分6.5英寸OLED屏幕的訂單,并因此將在2018年把公司的OLED屏幕出貨量提高到1000萬臺。

2、日本企業成立JOLED聯盟成型

在供應鏈的上游占據著絕對優勢的日本企業,也看好了OLED屏的發展前景。在日系企業中,由INCJ創新網絡、JDI、松下、索尼合資成立于2014年的JOLED聯盟公司,同樣選擇主攻小尺寸OLED面板的研發和制造。

值得注意的是,JOLED采用的蒸鍍技術與三星和LGD不同,其通過高精度噴嘴,直接將發光材料“噴”在指定位置上的印刷技術。JOLED也一度被日媒認為是世界唯一具備研發下一代面板生產技術的力量。

2018年6月,JOLED獲得日本汽車零組件巨擘DENSO公司4.4億美元的投資,以及來自松下和索尼兩大企業,分別高達3.9至7.8億美元的計劃注資。此外,豐田通商出資100億日元,住友化學、半導體設備商Screen Holdings也對其進行了出資。據日媒報道,JOLED的目標是生產出能對抗在OLED市場上擁有高市占率的韓國廠商以及正在擴大投資OLED的中國廠商。

3、以京東方為首的中國廠商

在全球前十的智能手機廠商中,中國企業已經占據了6名席位,而在供應鏈方面,中國的企業也在快速追趕。在OLED屏幕領域,中國廠商也也奮力推動其國產化。

2017年10月末,京東方在成都舉行了國內首條、全球第二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的量產交付儀式,良率在70%以上,2018年有望在超過80%,并宣布向華為、小米、OPPO等十余家終端廠商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與此同時,京東方在綿陽的6代柔性AMOLED線在2018年也開始投產。

除此之外,京東方在重慶興建第3條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投資金額達人民幣465億元,據悉該生產線已于12月8日正式開工。

京東方在OLED面板方面投資巨大,據了解京東方在OLED面板的累計投資金額高達1395億元,每月設計產能近15萬片基板,每片基板可切割6英寸屏幕200片。

業內也有消息稱,京東方從韓國挖來了不少工程師。

另一家中國屏幕企業,華星光電也不甘示弱。

2017年6月華星光電在武漢投資54.6億美元,代號T4的第6代OLED生產線正式動工,預計2019年開始量產。業內消息透露,華星光電的第6代OLED工廠已開始試量產,第1期產線產能為1.5萬片,T4產線設計總產能每月4.5萬片。

去年11月,中國主要面板制造商京東方被稱想要獲得蘋果的訂單,計劃向其生產設施投資70.4億美元來生產柔性和可折疊OLED面板。目前還不清楚這些投資是應蘋果的要求,還是根據京東方自主計劃實施。

2017年上半年國內天馬和京東方的兩條6代OLED面板廠宣布投產,目前來看國內已經有3個6代線的OLED工廠。今年華為Mate 20系列采用了京東方的OLED面板。

折疊屏量產最大門檻:可卷曲OLED屏良率待提升

相比于LCD屏來說,OLED在成本、應用表現上都有著較強的優勢。在應用領域仍有較大的滲透空間,目前手機產品中OLED的使用較多,但在電腦、顯示器、電視、車載大屏上OLED屏還處于初期滲透階段,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三星的屏幕比其手機更具優勢,尤其在產能領域一直處于壟斷地位,在AMOLED領域更是形成了行業標準。其他的屏幕廠商也一路追趕,目前也已經突破了三星的技術封鎖,但在產能和良率上依然與三星有較大差距。

明年,隨著折疊屏手機的出現,智能手機將進入到屏幕供應鏈之爭。從目前的形勢看,京東方和LG在突破三星封鎖的路上走得較好,也因此獲得了頭部手機廠商的訂單。下一階段,這些企業會在OLED屏領域深入挖掘產能,進一步縮短與三星的差距。

而三星方面,在早年的技術封鎖時期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也早已開始了新領域的布局。

有消息稱,隨著中國面板企業紛紛布局OLED屏,三星已經開始為下一代產品線鋪路。受iPhone銷售低迷影響,2018年上半年三星的OLED A3廠稼動率下滑50~60%左右。同時根據韓媒ET News報導,三星A4廠二條生產線雖已完成量產準備,但目前只會先用其中一條線生產。在電視面板方面,三星在整合全部資源集中在生產成本較低、但在技術上能夠解決OLED老化問題的QD-OLED。

由此可以看出,OLED屏下一步的競爭將會在更大尺寸的屏幕領域以及用新技術解決OLED老化快的痛點問題。因此,圍繞OLED的屏幕產業鏈大戰仍將繼續。

折疊屏產業需要使用可卷曲OLED面板,與普通OLED面板相比,成本差異并不大。2月13日,市場調查機構IHS Market發布資料顯示,普通OLED面板和可卷曲OLED面板材料費分別為394美元和488美元。但由于較低的良率導致了費用損失,以及較高的間接費用,可卷曲OLED的整體成本高出了許多。普通OLED因良率導致的費用損失僅為76美元,可卷曲OLED則為1037美元。

不過,相比之下可卷曲OLED面板的利潤卻高出很多,這有利于提高企業收益。如果,屏幕供應鏈企業能提高可卷曲OLED良率的話,兩者之間的成本差異將會進一步縮小,折疊屏產業才能真正走向量產。

結語:智能手機進入屏幕供應鏈之爭

2019年一開年,繼全面屏后,智能手機產業在折疊屏、柔性屏領域的競爭呈現白熱化之態,而在供應鏈領域,屏幕廠商之間的產能、良率大戰早已經打響。

三星憑借在OLED領域擁有先發優勢,一騎絕塵,依然保持著在供應鏈和智能手機產品領域的優勢。從目前的行業形勢來看,三星在產能和良率方面的競爭優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然而,韓企LG、京東方等國內屏幕廠商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它們逐步突破了三星設下的層層封鎖,逐步縮短了與三星之間的差距,也為下游企業提供了更多的合作選擇。

與此同時,產業鏈的突破進展也給智能手機行業帶來新的活力,智能手機行業的競爭也正式進入到了屏幕供應鏈之爭。

拓展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成人综合网亚洲伊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动漫|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sw0060 |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国产av偷闻女邻居内裤被发现| 免费男人下部进女人下部视频| 日韩精品专区在线影院重磅| 老熟女 露脸 嗷嗷叫| 国产农村妇女高潮大叫| 午夜福利视频国产一区| 高清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网一区二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花传媒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三根一起进三p|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丰满人妻一区二区|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久久亚洲粉嫩高潮的18p| 久久久久欧美国产高潮|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片一区二区| 看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电影| 久久无码成人影片|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三寸|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 在线视频免费无码专区|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国色无边 | 精品av国产一二三四区| 午夜福利在线一区|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 久久se精品一区| av黄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