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光芒集成灶維修(昆明集成灶售后維修電話)
前沿拓展:
【中國故事】
作者:徐剛,系作家、詩人,曾獲魯迅文學獎等
這是離開我們為時不久的滄海桑田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最美妙處,是這一片可以俯瞰江海交匯的土地,沒有成為高樓林立的商業樓宇。這里不缺現代化的氣息,但在水面、農田、草木之間,為自然包圍,它仍然是鄉村。村莊是生生不息的思想和精神的發源地,這里的寧靜,連接著古樸與荒野,也走向未來和亙久。
欲醉不能
崇明島的最東端有一個年輕的村子——瀛東村。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在長江口江海交匯處灘涂地上,農人圍墾所得的2.67平方公里土地上,新建的村落。灘涂地非瞬息之作,因著長江挾帶的泥沙被東海浪潮頂托,流速減緩,漸沉漸積,四時不息,日積月累,新沙新地,層壘疊加而成。其上有蘆葦荒草,有野生貝類等小動物,圍圩墾拓后,便是可以耕種的土地,所謂滄海桑田是也。圍墾者是陳家鎮農民六人,領頭的是支部書記陸文忠。那墾拓處就是大浪淘沙的發生地。長江挾帶的泥沙,沉淤在海邊,寒來暑往不知幾度春秋后,成為灘涂,可以說它是新地,但要讓這新地成為農田,就要有人的介入,要付出農人的血汗。1400年來,崇明島人就是在墾拓、坍塌、再墾拓的往復循環中,前仆后繼,成就了今天崇明島1413平方公里的疆域土地。陸文忠是墾拓者的后人,血液里涌動著一種渴望:拓荒造地,農人有了地就有了財富,“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17世紀英國人威廉·配第的話,崇明的農人不曾聽說過,卻一直在實踐中。不一樣的是,就連土地也是勞動之果。自1400年前崇明島成陸,便只有荒野灘涂,那是地嗎?是,但只是原始的、不時被江潮海浪淹沒的蘆蕩叢生的灘涂、鹽堿地,需要筑堤墾拓,引江水,排鹽堿,生田始成熟地。陸文忠趕上了好時候:他率領農民拓荒時,正值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時期;他們拼搏九個寒冬,終于在潮來一片水茫茫、潮去空余蘆葦蕩的灘涂上,創建了農業、養殖、旅游并舉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瀛東村。在這之后崇明的墾拓漸漸停止,崇明島要成為生態島,東灘荒野已是聯合國關注的濕地重點保護區。現在的瀛東村又站在了生態保護的第一線。
插圖:郭紅松
如果是凌晨,站在瀛東村的大堤上,看太陽從大海中沐浴而出,火紅鮮亮,卻沒有水滴,只有海浪的推送,和推送之后的依依惜別,濤聲依舊。俄頃,太陽升高,光芒照耀海邊,如遇退潮,會有一層細砂鋪就的極細膩、極光滑的新地出現,有細小的蘆葦出生,有細小的生物爬行其上。如果你想看望它們,你就得屏息靜氣,否則它們會迅即鉆進一個個小洞,隱身蟄伏。但在這時隱時現的新地上,留下了它們生命之初淺顯而又明晰的印跡。回望大堤內,別墅相接,另有專為腿腳不便的老人蓋的磚瓦平房。魚塘和農田比鄰,湖光與綠楊相擁,陽光灑落其間,成為金色斑點,跳躍在水面上。有游魚偶爾躍出水面,旋即落水,那金色斑點便融化在粼粼水波紋中,以同心圓的方式漸次擴大……這一切如詩如畫的情景,足以陶醉遠方歸來的游子,但一次又一次造訪陸文忠、瀛東村,我欲醉不能,何故?
血汗新地
因為我知道瀛東村的歷史,以及陸文忠身上獨特的魅力,他的語言,他的胸襟。他說他是個種田人,全國勞動模范也是種田人。他是帶著一伙農民從墾拓開始,真正走向共同富裕的種田人。他說一家富不算富,一人窮便是一村窮。他有天生的東灘農民的領袖氣質,他第一個倡議問東海要土地。1985年初冬,北風凜冽,陸文忠帶著六個農民進駐灘涂地。他們的全部家當是六根扁擔,六副泥筐,六把鐵鍬,一卷草繩,一缸咸菜,和拼湊而得的200元資金。先是刈蘆葦,搭“環洞舍”。“環洞舍”是崇明島先民最早的住舍,在蘆蕩中先辟出一塊地,鋪上一層干蘆葦又鋪柴草,再在四周以蘆葦環繞、攢頂,“環洞舍”成。舍外不遠處再以泥坯磚塊搭灶,農人稱為“行灶”、泥涂灶,可生火做飯。菜呢?咸菜是也。嚴寒風烈,灘涂地已凍結,挖泥挑泥筑堤,冬日的蘆根像尖刀一樣在灘地兀立,它不僅是掘泥的障礙,而且扎腳,陸文忠一不留意便扎到了右腳腳底,鮮血直流。草草包扎,把受傷的腳塞進沾滿爛泥的鞋,掘泥不止。七個農人,在寒風中鍬挖肩擔250多個日日夜夜,筑成一道堤岸,首戰獲得600畝土地。1987年3月,陸文忠他們一鼓作氣,又圍墾而得2000畝土地。堤岸在加長,土地在增加,崇明東灘只有放牧人和牛群的荒野,正在成為新的家園之地。這一消息不脛而走,轟動海上,1994年歲末,在當時崇明縣政府的支持下,陸文忠率瀛東人又開始了第三次圍墾,再獲1400多畝土地。
插圖:郭紅松
那些年,或者在更久的農耕文明的漫長歲月里,土地是農民的心肝寶貝,崇明尤甚。當瀛東村的事跡傳開,人們看到的是后來的風光,而陸文忠心里最難忘的是拓荒的經歷,是土地的來之不易,是守護家園的流血流汗。第三次圍墾大堤行將合龍,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合過眼的陸文忠,騎摩托車駛向工地時,中途翻車。他顧不上胸部的刺痛,在現場指揮,又扛起200多斤重的泥包沖向合龍口。大堤合龍,陸文忠被抬進醫院,檢查結果:右肋第三根肋骨骨折。村民告訴我:硬骨頭都是斷骨頭煉出來的。大堤合龍了,大堤的安全關乎一村人的生命財產。陸文忠不時在大堤上巡查,他在飛車堵截幾個不明身份的闖入者時,又一次摔倒,鎖骨、顱底等八處骨折。1997年夏,第11號臺風襲擊而來,護衛瀛東村的大堤被風浪擊垮了半條。陸文忠帶頭,村民蜂擁而至,抱來了家里所有的棉被,奔赴缺口處。青壯勞力由陸文忠領頭四人一組,在攝氏三十七八度的高溫下,扛起800斤重的鋼筋水泥樓板,從大堤下,一塊一塊扛到大堤上,填缺口筑護坡。
缺口堵住了,堤防安全了,陸文忠他們汗也流盡了。只有在這時候,坐在大堤上氣喘吁吁的農人,才想起抽一支煙,一摸口袋,空空如也,煙在風波浪里游。或者,煙盒尚在,卻皆已濕透。此刻,陸文忠也稍得寬余了嗎?是,又不盡然。
安居回想
他在回想這些年走過的路,琢磨一個話題。從筑岸造地到建村,從“環洞舍”到家家有新房,從單一種地到多種經營……這條路,是不盡平坦的路;這個話題,是近乎哲學的話題:守護家園。他對我說過:“徐老師,我喜歡你書里寫的那個外國人說的話,辛勤勞碌,詩意地安居。”陸文忠又說:“安居,首先是安全、安穩。加固、巡防大堤是第一位的。”瀛東村是陳家鎮離東海最近的村,它的大堤是當時最外圍的大堤,實際上也是崇明島在海陸邊緣,直面風浪的一處屏障。陸文忠在濤聲中長大,又在灘涂上墾得土地,他是這樣理解人與自然的:“自然給你一切,自然又可以輕易摧毀一切。就像我們的大堤要是垮了,海水涌進來,又是白茫茫大波浪。崇明人不怕苦不怕累,最怕海難。老祖宗留下古訓:火燒一半,海坍精光。”陸文忠格外重視堤岸的安全,并自己帶頭巡防,風雨無阻,四季皆然。堤岸穩固,便要造房子,有居始能安。于是建農戶住宅區,一家一別墅。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歲月倏忽而過,又有老人腿腳不良于行,上下樓不勝其力,便專為他們造平房,頤養天年。安居不是一蹴而就的,崇明冬天苦寒,瀛東村又位于江海前沿,海風強勁且腐蝕力強。從2018年開始,村里為所有村民住房進行了保溫改造,包括房頂、墻面和門窗。
安居已得,怎樣讓農民富起來?瀛東村的一個特點,崇明全島少有:地多人少。陸文忠和村支部議決:多種經營“三業”并舉。養殖業其一,利用灘涂資源,開挖魚塘,岸邊植柳,柳下種花。崇明興起“農家樂”時,瀛東村開辦“漁家樂”,鮮味遠揚。生態種植業其二,占地601畝的耕地上,種植各種蔬菜瓜果,除去外銷,自足有余。旅游業其三,與崇明生態島建設相呼應,鄉村旅游在保持東灘鄉土味的同時,轉型升級為集休閑、餐飲、會務、住宿為一體的生態度假村。2018年,瀛東村與旅游投資公司合作,投資1.2億元升級改造,統一管理。游人已很難分辨出這是浩渺水景?還是水產養殖?南湖北湖暢通后,是1000畝的水面。“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在湖畔柳下,看著這盈盈的水,稍遠處一只停泊的孤舟,對岸無邊的綠色,我有困惑:此岳陽樓乎?此瀛東湖也。2020年,瀛東村在籍人口243人,95戶,農民人均年收入38000元。
寧靜致遠
2020年夏天,我回鄉小住,再訪瀛東村,卻沒有驚動陸文忠。為何?我希望獨自感覺這一片新地,這一個新村;還有,三十多年后,我還能覓得荒野的氣息嗎?
遙想1994年春,我時隔十年后回崇明,瀛東村初創,陸文忠邀我到東灘走一趟。那時小路泥濘,蘆根尚存,我們是在灘涂地上,一個大草棚里見面的,握手,彼此都能感受到溫度和一種心情:在東灘荒野,我在尋找他,他在等著我。我倆相對而坐,喝茶。大草棚西側有個做飯的小草棚,正在熬魚湯,陸文忠說是一鍋雜魚,魚香蕩蕩,“中午請你吃魚,東灘魚。”然后閑談,就是說家常話,閑談富有情趣。我說老家在崇明島西北角,文忠說:“我要不請你來,你就少了一角。”他為這泥濘小路抱歉,我說我就是在田埂小路上走出去的。我們倆年齡相仿,雖說一個在島的西北角,一個在東南角,卻有相似的童年:拾蘆柴,割羊草,捉小魚,玩泥團。他說:“玩泥團時,渾不知泥土來之不易,筑堤圍墾后才懂得。”陸文忠告訴我,“你寫崇明的文章,總是離不開蘆葦和土地,還有長江,這種鄉土情懷,用我們種田人的話說,就是牽絲攀藤。”他又補充道,“比如黃瓜、絲瓜、扁豆,它們長在泥土里,卻牽掛很遠。”“或者在很遠處牽掛著。”
我們在灘涂上漫步。現在一切都平靜了。隱隱地,大堤外有江風海韻傳來,那是天籟之聲;有小片的蘆葦群落,長出了綠色的新葉,海風吹過時,那蘆葉便互相推擠,推擠出一只小鳥直飛云霄,在天上轉了幾圈,又滑翔而歸。我們為飛鳥所吸引,目光追著它上天,盤旋,飛落,歸隱。陸文忠說:“它知道一切。”然后,他指著腳下的灘涂地:“這里要掘出一個湖來,這片蘆葦就在湖岸水邊。”又指著西側一片荒灘,“那邊是一大片耕地,種農家菜,種花。”那一刻,我在灘涂上四顧,忽然想起一個詞語:荒野。梭羅說:“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護這個世界。”荒野帶給我們的是荒地,荒草,無邊的寧靜,荒野是大地的一部分。享受荒野的寧靜,同時,也享受荒野主人規劃這片荒地時的自信和夢想,是何等愜意!這荒野上會有湖,有水波粼粼,還有菜與花,離灘涂不遠處是農人的安居之地……但,它還是荒野嗎?它還有寧靜嗎?
去年再訪瀛東村,感慨良多。大草棚不見了,灘涂已成為大湖,大魚小魚在湖水中悠然自得。村里多了一處讀書室,書架上排列著科普和農耕技術書籍,也有時下的暢銷書,還可以喝咖啡。崇明土布的制作現場,幾個婦人在靜靜地做針線,柜子里有展出的成品,那些土布衣帽,男女圍巾,琳瑯滿目。鄉愁頓生:我是穿著土布長大的,兒時,母親的紡車聲、布機聲,是我的搖籃曲……據說,游客最鐘愛的是各式大包小包,式樣新穎,土布裁剪。它們是嫻靜的存在,淡泊,優雅、端莊,散發著鄉土氣息。從布料到成品,全是手工制作,歲月在其中吐露著日光和月光,讓人想起海德格爾所說的:“這種顯現在作品中的光亮就是美,美是真理顯現的一種方式”。我又走向湖濱,遙望著那一叢已經繁榮的蘆葦與大片岸柳,水面泛著陽光,都是光亮的美呵,她顯現的真理應該是:勞動,土地,財富。人因著大自然的恩賜,而有土地,但人必須在土地上辛勤勞作。不僅如此,人在有了土地后,除去獲得財富,還必須要再現大自然的風景,人永遠也離不開自然的滋潤。“水鶇的寧靜與歌聲,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它安撫著心靈;果園、陽光及歸來的牛群,是彌足珍貴的,因為它們溫暖著情感。”(梅布爾·賴特語)我在湖畔遙望對岸蘆葦叢時,偶遇一只小鳥站立在蘆葉上,時有鳴聲如問我:客從何處來?
這是離開我們為時不久的滄海桑田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最美妙處,是這一片可以俯瞰江海交匯的土地,沒有成為高樓林立的商業樓宇。游客或有不解,陸文忠說過,“為了留一處鄉村家園。”這里不缺現代化的氣息,但在水面、農田、草木之間,為自然包圍,它仍然是鄉村。村民們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各有分工,各司其職。與江海為鄰,遠離城鎮的喧囂,他們“種下去的是自然果實,長出來的是精神果實”,村莊是生生不息的思想和精神的發源地,這里的寧靜,連接著古樸與荒野,也走向未來和亙久。眼前的滄桑巨變離不開陸文忠——村民呼之為老書記——和他的農民弟兄。如今他們已經退隱,退隱在瀛東村的綠色家園中。朋友招呼我該走了,與岸柳蘆葦揮手再見時,驀然回首,何其幸運呵:那倒映水中的人影,正與天光云影共徘徊。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07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拓展知識:
昆明光芒集成灶維修
被坑了- 湖州比力奇熱水器官方維修電話10-15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南京浦口慶東壁掛爐售后電話(如何快速找到并聯系售后服務)
2024-09-12
-
三菱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24小時(三菱空調外機連接閥怎么開詳細步驟解析)
2024-09-12
-
特靈24小時人工電話(立式特靈空調排行榜2021前十名哪些品牌的產品值得購買?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中央美的空調變頻美的空調哪種更適合你的家
2024-09-12
-
ATLAS空調售后維修點查詢(如何查找ATLAS空調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點?)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