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阪神冰箱維修服務怎么樣(江蘇阪神冰柜售后電話)_1
前沿拓展:
歡迎來到:自說自話的總裁
4個月前,日本爆出一條新聞。
說是,封印著九尾狐的殺生石突然碎了,九尾狐可是非常厲害的妖怪,據說,800多年前,日本12萬大軍圍攻九尾狐。
最終是靠鑒真和尚留下的法器才將它徹底封印,變成了殺生石。
這個故事我們原來分享過。
現在殺生石破了,而鑒真的名字,也突然被網友們又想了起來。
這是一位在盛唐時期,東渡日本的中國高僧。
在日本傳說中,他不僅精通佛法,還能降妖除魔,和我們課本里那個一帶而過的形象完全不同。
所以,鑒真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60多年前,有一個叫做井上靖的日本學者幫我們還原過一個真實的鑒真。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故事。
748年·中國東海公元748年,大唐天寶七年。
10月的海水格外冰冷,海面上沒有一絲風。
海船已經在署風山下停了一個月,這大概是舟山附近的一座孤島吧。
這天清晨,朝霞照射過來,日本僧人普照走出了船艙,大和尚鑒真也站在船頭。
鑒真說,自己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三個官人,一人穿著紅衣服,兩人穿著綠衣服,站在岸上和我們告別,想必是護國神官在為我們送行,這次渡海一定能成功。
《大唐和上東征傳》大和上云:昨夜,夢見三官人,一著緋,二著綠,于岸上拜別,知是國神相別也,疑是度必得渡海也。
果然,沒多久就起風了,但船家卻在嘀咕,奇了怪了,十月里向來都是逆風,這怎么突然吹起了南風?
不管了,風往北吹,不是正好去日本嗎?
船家決定啟航,到了中午,已經看不見陸地,鑒真一行闖入了東海,也就闖入了地獄之門……
地獄之門東海為什么是地獄之門?
因為,想當年(631年),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抵達長安。
唐太宗一高興,就跟新州刺史(高表仁)說,你也替朕去一趟日本吧。
被皇帝欽點肥差,刺史恨不得明天就走。
但看看日本大使,他好像欲言又止,非常難辦的樣子。
果然,直到兩年以后,刺史才返回長安,四艘海船出發,五百多人,只有他一個人回來了。
他在大海上漂了好幾個月,回來以后說,自己在東海上看到了地獄之門,門上有翠綠色的煙火,門里傳來鼓風爐燃燒的聲音、鋼鐵捶打的聲音,還有各種活人嚎叫的聲音……
《冊府元龜》則談虎色變:路經地獄之門,親見其上氣色蔥郁,有煙火之狀,若爐錘號叫之聲
刺史講得大家頭皮發麻,從那以后,唐朝就再也沒有送日本人回國的習慣了。
而日本那邊,200多年來,也只派出過16次遣唐使,每次四艘海船,能到一艘就算成功,而四艘全到的,200多年間,只有兩次。
這就是恐怖的地獄之門,而鑒真的船只,不到遣唐使大船的一半大小,卻就這樣闖了進去。
一下午風平浪靜,但到黃昏的時候,海風突然變得越來越急,眼看著海水變成了墨汁一樣的顏色,腳下的海潮也變成了巨浪。
船只一會兒被舉到山頂,一會兒又被扔下谷底。
載著70多人的船只,不過是一片木頭而已。
《大唐和上東征傳》去岸漸遠,風急波峻,水黑如墨。沸浪一透,如上高山;怒濤再至,似入深谷
船里的人又慌又暈,大徒弟祥彥坐在最前頭,領著大家一起唱念《觀音經》。
《大唐和上東征傳》人皆荒醉,但唱觀音
誦經聲被波濤聲掩蓋,還能聽見船家的吼叫聲,他在說,船都要沉了,還要經書干什么?趕快把貨物全部扔掉。
《大唐和上東征傳》舟人告曰,舟今欲沒,有何所惜
再看那邊,原來日本僧人普照正死死地護著裝經書的箱子,箱子上擺放著裝棧香(一種越南沉香)的籠子。
船家想要先扔香籠,再扔經書,但就在這個時候,狂風暴雨中突然傳來一個聲音——不準扔。
那聲音分明是從漆黑的天空傳來得——不準仍,又是第二聲,船家就像被什么東西擊中一樣,連同香籠,一起滾倒在船艙里。
《大唐和上東征傳》即牽棧香籠欲拋,空中有聲,言,莫拋!莫拋!,即止
到了午夜,風浪還沒有減弱,但船家卻說,不必怕了,你們看,船頭有兩個巨人武士啊,船尾也有兩個。
《大唐和上東征傳》中夜時,舟人言,莫怖!有四神王,著甲把杖,二在舟頭,二在檣舳邊
而僧人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船家指的地方分明什么東西都沒有,但又想到鑒真師傅的那個夢,也算是安心了。
船只就這樣在狂風中漂泊,而鑒真他們,為什么一定要去日本呢?
733年·日本奈良時間回到15年前,日本奈良的元興寺。
老和尚隆尊把兩個被選中的弟子叫到庭院中,一個叫做榮睿,一個叫做普照。
榮睿身材魁梧,懶得刮胡子,看上去像個四十來歲的武士,但其實只有30歲。
普照長得瘦小,比榮睿小兩歲。
那就去吧,榮睿幾乎是用一種不屑的口吻答應下來。
而普照則支支吾吾,還問了一句,去唐國要學什么?
老和尚說,學戒律,再請一位傳戒師來日本,施行戒律。
原來,100多年前,圣德皇太子在日本推崇佛教,搞了一個《十七條憲法》等于變相規定,當和尚可以不交稅。
于是,老百姓們紛紛出家,自己把頭一剃就算是皈依。
這樣100多年下來,日本的僧人吃肉、喝酒、賭博、斗毆、放高利貸那是樣樣精通,朝廷根本管不住,再這樣下去,怕是要完。
所以,日本當時急需從中國請一位精通戒律的高僧,來日本幫他們整頓宗教事務。
因此,榮睿和普照就被選中,帶著這項任務,坐上了遣唐使的大船。
這里補充一點,本來遣唐使之前還有五波遣隋使,他們走得是北線,通過對馬海峽、朝鮮半島、山東半島一路蛙跳過來,成功率100%。
但唐朝的時候,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國崛起,阻斷了這條北線。
于是,榮睿他們就只能勇闖南線,四艘船,又只到了兩艘。
接下來,到達唐朝以后,大胡子榮睿善于結交,小個子普照心思縝密。
他倆就大胡子帶著小個子,結識了很多大唐名流,有李白、王維這種中國人。
也有遣唐使阿倍仲麻呂、吉備真備這樣的日本人,而這當中,普照還認識了一個日本留學僧,叫做業行。
普照說,自己見過豪放的阿倍仲麻呂,見過自信的吉備真備,也見過被玄宗皇帝賜三品紫袈裟的日本僧玄昉,他們臉上都寫著唐人的大氣,但萬萬沒想到,這個和他們仨同船到中國的業行,30多年來,臉上竟然依舊是一副土包子模樣。
他既沒有周游盛唐的風景,也沒有結交過任何一個大唐名流,只顧著埋頭抄寫經書,是在土氣。
最開始,普照都有點為這樣的同胞感到害臊,但后來,普照自己,卻變得越來越像業行……
這是為什么呢?
故事,大概還要從普照第一次見到鑒真的時候說起。
十年以后……普照第一次拜見鑒真,已經是他來唐國的十年以后。
這天,他和榮睿趴在揚州大明寺佛經堂的地板上,鑒真帶著三十來個弟子坐在上座。
當時鑒真55歲,高大如山,普照覺得,就像看到日本故國的武將一樣。
絕想不到,這樣的身軀里竟然是一位名揚南方大和尚。
接著,榮睿跪坐起來,開始說明來意,并表示希望能邀請大和尚東渡日本。
為什么第一次見面就提出這么唐突的邀請?
大胡子榮睿不是善于交際嗎?
這樣邀請大師,不太禮貌吧。
其實,榮睿早就做好了準備,大概兩個月前,他在長安結識了一位精通戒律的高僧,叫做道航。
當時,榮睿就邀請道航東渡日本。
但道航聽了直搖頭,說自己不過是一粒沙,要請大和尚,就要得請像鑒真那樣的人物。
鑒真的大名如雷貫耳,但顯然像榮睿這種留學僧,恐怕連見上一面都高攀不上,更別說邀請他東渡了。
榮睿以為道航這是在推辭自己,但道航卻緊接著說,鑒真是自己師傅,師傅樂于傳法,邀請的事兒,就由自己來引薦。
同時,在帶著榮睿、普照去見師傅之前,道航還幫這兩個日本僧人辦了另一件大事兒。
那就是,當時唐朝實施嚴格的禁海措施,除了遣唐使回國的船只,其他民間船只,一律不準出海,抓住按叛國罪論處。
所以,榮睿和普照的任務,難度系數其實非常高,不僅要找到一位愿意去日本的高僧。
還必須事先買通朝廷,再同時準備好一艘海船,用來偷渡。
以至于10年來,幾乎就沒有什么進展。
但道航一出場立刻就把這兩個問題全解決了,他先是推薦了自己的師父鑒真,然后又幫榮睿去疏通朝廷。
原來,道航是李林宗的家僧,李林宗又是大權臣李林甫的哥哥,當時也在朝廷做官,權力也不小。
《大唐和上東征傳》航是宰相李林甫之兄林宗家僧
于是,李林宗就給榮睿和道航出了一個主意,說,你們就對外聲稱,朝廷派你們去臺州出差。
但是,臺州陸路不通,所以要走海路,出海以后,如果順風,你們就偷渡日本。
如果不幸被沖回大陸,那你們就用出差文件來證明身份。
說著,李林宗就寫了兩份公文,一份是出差證明,一份是給揚州倉曹參軍的命令,讓他建造海船,供榮睿一行出海使用。
《大唐和上東征傳》又請得宰相李林甫之兄林宗之書,與揚州倉曹李湊,令造大舟,備糧送遣
這個道航真是太給力了。
而這會兒在佛堂上直接提出邀請,也是道航的主意。
果然,大和尚鑒真聽完榮睿和普照的邀請,說了三句話。
第一句話是,我聽說禪宗二祖慧思禪師圓寂后托生倭國王子,興隆佛法;又聽說日本國長屋王子,敬重佛法,造了一千件袈裟,上面繡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看來日本是有緣的國度啊。
《大唐和上東征傳》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以此思量,誠是佛法興隆,有緣之國也
第二句話是問,你們這些在座的弟子中,有誰愿意去日本傳法?
《大唐和上東征傳》今我同法眾中,誰有應此遠請,向日本國傳法者乎?
弟子們當然都知道渡海的風險,一時之間佛堂里安靜的可怕。
過了好久,大弟子祥彥才說,師傅,太危險了,我聽說,一百個人渡海只有一人可以存活,另外《涅槃經》上不也說,不得人身,如何能學習佛法,不生在中國,如何能遇見佛法……
《大唐和上東征傳》彼國太遠,性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人身難得,中國難生。
祥彥說完,所有徒弟們都低下了頭,氣氛尷尬的可怕。
但就在這個時候,普照卻聽見大和尚說了第三句話,為了傳法,還在乎生命嗎?既然你們都不去,那我去好了。
《大唐和上東征傳》大和上曰,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
不一會兒,又聽見大弟子祥彥說,師傅要去,我也一定跟隨。
然后,鑒真開始叫弟子的名字,叫了21個,就不再叫了。
于是,鑒真與21名弟子東渡日本的事情,就這樣在半個時辰以內,決定了下來。
第一次渡海第一次渡海進展非常順利,倉曹參軍在看到李林宗的公文以后干活兒非常賣力,海船很快就準備好了。
與此同時,干糧、法器、經書也都在寺院里悄悄準備妥當。
但不巧,第二年春天,海上開始鬧海盜了。
于是,道航就跟大家琢磨,說,現在形勢緊張,我們有必要縮減出海人數,我看像如海那幾個學問淺薄的人,就不用讓他們去了。
結果沒想到,道航一回頭,如海正在后面聽著呢。
《大唐和上東征傳》僧道航云,如如海等少學,可停卻矣。
如海是個高麗僧人,一聽就怒了,還跑到官府去誣告,說那個叫道航的僧人,最近在勾結海盜,還在寺院里藏了好多干糧。
官府立刻緝拿道航,又搜查寺院,果然,發現了很多干糧,還正好抓到了偷運糧草日本僧人普照,還從水池子里逮到了一個會忍術的日本間諜,當時他仰臥在水池里龜吸隱藏,再一審問,原來是日本僧人榮睿。
《大唐和上東征傳》其榮睿師走入池水中仰臥,不良久,見水動,入水得榮睿師,并送縣推問
這是證據確鑿了,道航、榮睿和普照被關進大牢。
不得已,道航只能把李林宗準備的公文拿出來提前使用,說自己造船、備糧是為了去臺州出差。
官府把倉曹參軍叫來對質,果然屬實。
又去長安鴻臚寺核實了榮睿、普照的身份,的確是日本留學僧。
看來確實是抓錯人了,然后,重審案件,官府就把誣告的如海打了六十板子,遣送回高麗。
雖然榮睿、普照都被無罪釋放,但這前前后后,被關押了四個月,官府還沒收了海船。
于是,第一次渡海就這樣失敗了。
第二次渡海出獄以后,榮睿、普照又來見鑒真。
但沒想到,鑒真早有準備,已經通過自己的關系,從嶺南道采訪使手里買了一艘海船。
接著,鑒真讓榮睿、普照重新備足糧草,又讓道航、祥彥登入整理經書、法器,大部隊做好準備,隨時東渡。
這期間,老僧人業行也趕了過來,還帶著他那幾十箱子手抄本,他想把經書運回日本。
很快,一切準備完畢,但就在出發前的最后會議上,業行卻說,自己不愿與鑒真同船,要求退出。
榮睿和普照追問他為什么,他只是沉默不語。
然后,時間到了公元743年12月的某一天,第二次渡海開始。
起錨前,普照又問業行為什么不上船,業行也終于說出了實情。
他說,萬一海上遇險,大家肯定都會去救大和尚鑒真,沒人會去救他的那些經卷。
所以,只要鑒真在船上,他那些珍貴的經卷,就一定不能上船。
普照想想,這些經卷都是業行抄了30年的心血,確實對他來說太珍貴了,一時竟然也無法反駁。
上船后,普照又把業行的話告訴榮睿,榮睿想了想也說,鑒真和尚重要,業行的經卷也重要,如果真的是為了故國日本,那業行做得沒錯,這么珍惜的兩樣東西,必須分開放在兩條船上啊。
果然,業行的預感沒錯,起航以后,還沒走出長江,在江蘇太倉(狼溝浦)船只就被大浪擊破底板,船艙進水,所有人不得不在沙洲上靠岸修船,當時是一月,海水的冰冷可想而知。
修好船再出海,風浪直接把他們拍到了今天的馬鞍列島,又是靠岸、修船、等順風。
等到一個月以后,好不容易等來順風,但僅僅航行到今天的衢山列島那一代,海船就不堪重負,觸礁斷成了兩截,很多糧草、經卷、法器都被海浪沖走,一船人共185個被困在孤島上。
這當中除了僧人、船工以外,還有85個人是各種工匠。
所以,鑒真東渡和玄奘西游是真的不一樣,玄奘是一個人偷渡,而鑒真是帶著一家上市公司偷渡,難度可想而知。
就這樣,185人在荒島上斷糧五天以后,被巡防海岸的官兵發現,救回了寧波,安置在寧波阿育王寺中。
第二次渡海失敗。
第三、四次渡海寧波佛法昌盛,鑒真在這里備受尊敬。
于是,將計就計,鑒真很快又制定了一個新的渡海計劃。
那就是,表面上鑒真在阿育王寺不斷舉辦法會,讓徒弟們忙得團團轉。
而暗地里,又讓榮睿一行人開始繼續準備海船和物資,準備從寧波伺機出海。
結果沒想到,鑒真的名氣實在太大了,一下子杭州、湖州、宣州各個地方的僧團、信眾都來了……
人多口雜,到了第二年,事情竟然敗露了,榮睿被寧波僧團舉報,說這個日本妖僧誘騙大和尚鑒真東渡日本。
縣尉不敢怠慢,立刻逮捕榮睿,還用枷鎖鎖住,要押送到長安去審判。
但榮睿真的是不簡單,他走到杭州的時候,得了重病,治了好久都治不好,押送隊眼看著他已經斷氣了,就把他放了。
而事實上,榮睿又用忍術在裝死,被放掉以后,就悄悄的從杭州逃回了寧波。
看到榮睿歸來,鑒真很高興,于是,又立即制定了第四次渡海的計劃。
這次,他讓幾個貼身弟子先去福州,在那邊重新買船、準備糧草,然后,自己帶著大部隊前往福州,從那邊出海。
《大唐和上東征傳》乃遣僧法進及二近事,將輕貨往福州買舟,具辦糧用
計劃實施的很順利,不久以后,鑒真率領大部隊拜別阿育王寺,朝著福州出發。
但走到接近溫州的時候,突然有采訪使攔住了他們,采訪使說,大和尚,您揚州的弟子靈佑很擔心您的安危,已向官府報案,現在各州縣都在找您,您就跟我們回去吧……
就這樣,第四次渡海計劃也破產了。
回到揚州以后,鑒真還被特殊照顧,淮南道采訪使要求寺院里的三綱負責監督鑒真,禁止他再出國。
那個叫靈佑的弟子則每天站在鑒真門前謝罪,從晚上八點一直站到凌晨四點,站了60天,鑒真終于原諒了他。
《大唐和上東征傳》每夜一更立至五更謝罪,遂終六十日
經過了這么多事兒,鑒真再也不提渡海的事兒了,榮睿和普照一時也摸不著鑒真的想法。
住了幾個月以后,他倆就來向鑒真告別。
鑒真沉吟了一會兒說,也好,但你們隨時可以再來。
好一句,隨時可以再來,榮睿、普照懂了,大和尚是想用時間沖淡一切,當人們不再把鑒真和東渡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就是他們可以再來的時候。
四年以后……四年以后,風頭漸漸過去,榮睿和普照再次回到揚州,見到了鑒真。
大和尚沒有多話,再次拿出巨款,讓他們按照第二次渡海的規格,重新置辦海船、物資還有經卷和法器。
這一次的地下工作進行的很順利,榮睿在新河準備了一艘海船,新河是古代瓜州通往長江的一條秘密水道,官府在這里的看管并不嚴密。
事情籌備到九成的時候,普照又去找業行,提出先帶走他的一部分經卷,業行笑而不語。
又磨了三天,業行始終不答應,但就在臨走前,業行卻叫住普照,他坐在堆滿經卷的房間里說,太遲了,經典也好,經卷也好,現在日本最需要的就是這些一字不誤的抄寫本,你說得有道理,還是先運一批回國,風險會更小。
然后,業行把兩口裝滿經卷的箱子托付給普照,又說,箱子交給你,只因為你昨晚說過,萬一海船遇難,不得不拋棄貨物的時候,你本人愿意代替經書跳海。
業行的話像是托付,又像是威脅……
這次出海是第五次渡海,故事就接上了我們最開始的那場暴風雨。
當船家要丟箱子的時候,普照為什么會拼死護住經卷,因為那正是業行的囑托啊。
回到東海上的那場風暴,大海平靜下來以后,船只已經徹底失去了方向,船家說,似乎在往日本相反的方向漂流。
但這個時候,誰也不再奢求能到達日本了,不管什么地方,只要能平安登陸就好。
船只漂了三天,漂到了蛇海,海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長蛇,閃著各種顏色,小的一兩米,大的三四米。
又漂了三天,漂到了飛魚海,手肘大小的飛魚躍出海面,幾乎把整個天空蓋滿。
接著是飛鳥海,和人一樣大的飛鳥紛紛降落到船只上,船只都快要被壓沉了,而如果你去推這些大鳥,它們不但不下船,還會反過來啄你。
僧人們每天只在正午之前吃一餐飯,普照分給每人幾顆生米,大家就細細咀嚼,算是一天的伙食。
船上也已經斷水,又僧人渴得實在忍不住,就去和海水,但喝完海水,就會腹脹而死,所有人都快熬不住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海中突然出現四條金色的魚,在船四周打轉,榮睿說,這和自己夢中的景象類似,快下雨了,大家準備好鍋碗瓢盆。
果然,第二天午后,大雨連下兩天,所有人這才喝飽了。
到了第三天,又有四條白色的魚,在船邊打轉,白魚帶他們到了一座荒島,荒島上有一個小湖泊,僧人們補充完水源以后,第二天卻發現,湖泊已經不見了。
繼續啟航漂流,從10月漂流到11月,看到了前面有一座大島,島上竟然正在盛開鮮花,簡直和夏天一樣。
僧人們正準備讓船只靠岸,但突然遇到了四個唐人,唐人說,趕緊回來,那島上有食人族。
到了夜晚的時候,這四個唐人帶領著他們悄悄靠岸,果然,僧人們看見一個野人披發帶刀,血紅的眼睛正盯著他們,那四個唐人示意大家鎮定,然后,拿出食物扔過去,野人撿起食物,就離開了。
在食人島上又補充了一些物資,四個唐人也不敢停留,催促著大家連夜離開。
接著,在四個唐人的帶引下,又航行三天,終于靠岸,上岸一看,原來是海南島。
當時,海南島被冼太夫人的后裔實際控制。
雖然他們也接受唐朝的郡縣制管理,但從鑒真的記載里我們可以看出,海南島上各州的領主都相當獨立。
他們都姓馮,都是冼太夫人的后裔,如果往上刨,他們可能是從《山海經》時代就開始航海的羽人后裔,至于冼太夫人的故事,我們后面有機會再專門說。
總之,鑒真眼前的海南島,相當富裕,而且是國際化的海港。
三亞(振州)的海港里堆滿了南洋各國的特產。
萬寧(萬安州)的城市外,有波斯村,房屋一片連一片,南北要走三天,東西要走五天。
這里的領主叫馮若芳,他招待鑒真,是把價比黃金的乳頭香當蠟燭來燒的,一燒就是一百多斤,各種財寶,堆積如山。
到了海口(崖州)這里的領主給鑒真準備的見面禮,就堆滿了整整一個房間。
鑒真在海南島上逗留了一年多的時間,又經過桂林,前往廣州,因為,榮睿說,廣州可能有去日本的便船。
但就在走到肇慶(端州)的時候,榮睿去世了,鑒真悲痛的大哭。
第二天,僧人把榮睿的遺體葬在龍興寺后面的山崗上,先由普照撒上了第一把土,然后是鑒真、祥彥、思托,以及等等弟子……
大和尚一夜之間老了很多,事實上這個時候,鑒真也已經62歲了……
到達廣州以后,鑒真看到珠江里停滿了婆羅門船、波斯船、昆侖船,每一艘吃水都有二三十米深,這可都是一等一的海船啊,有去獅子國(斯里蘭卡)的,有去大石國(阿拉伯)的,還有去骨唐國(疑似索馬里)的,又有白蠻、赤蠻各種膚色的船工,但偏偏沒有一艘去日本國的船,各種膚色的船工們,也都沒聽過日本國的名字。
這期間,鑒真甚至都對外宣稱,自己要去天竺求法,但事實上,他是試探當地官員的反應。
果然,采訪使還是派人監督鑒真,不準他出國。
《大唐和上東征傳》欲將往天竺,采訪使劉巨鱗奏狀,敕留開元寺供養
看來從廣州也走不了了,于是,鑒真一行,離開廣州,繼續北上,走到江西吉安(吉州)的時候,大弟子祥彥突然問思托,大和尚睡了嗎?
思托是鑒真的貼身弟子,他說,睡著了。
祥彥說,我恐怕要死了,想和師傅告別。
思托叫醒大和尚,鑒真默默的起身,拿著墊子來給祥彥依靠,祥彥輕輕的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之后就再也沒有說話了……
榮睿、祥彥接連去世,鑒真自己的眼病也一天天加重,幾乎到了失明的狀態。
不久以后,普照也來告辭,經過這么多變故,他覺得東渡日本的愿望已經破滅了。
但鑒真卻拉著他的手說,為了戒律,我發愿渡海,不到日本,決不放棄。
《大唐和上東征傳》為傳戒律,發愿過海,遂不至日本國,本愿不遂
執著的意義辭別鑒真以后,普照去找業行,他似乎只有業行這一個朋友,因為普照覺得,業行很像鑒真。
——那是同樣的執著啊。
普照跟業行說,自己終究沒用生命保護好你的經書,但接下來的歲月里,我會幫你一字一字的抄回來。
然后,普照就變得越來越像業行,把自己關在經堂里,不停的抄啊抄。
時間一年又一年的過去,普照已經年過四十,而鑒真已經六十五歲,他們這一生還有再次東渡的機會嗎?
好消息突然就來了,公元753年,終于有遣唐使的船只來到中國。
大使叫做藤原清河,在阿倍仲麻呂的幫助下,藤原本來都和朝廷都協商好了,可以帶鑒真回國。
但臨到面圣的時候,玄宗皇帝突然提出,道士也好啊,你們同時也帶一個道士回去吧。
藤原清河拒絕皇帝的要求,皇帝笑了笑了,表面上一言不發,但所有人都懂——鑒真想要走,怕是只能再次偷渡了。
同時,揚州當局也在江面上布置了巡防船只,密切監視鑒真的動向。
這個時候,是日本國的副使提出,讓鑒真坐自己的第二船,這樣即使被朝廷追究,也與大使和日本國無關,自己承擔一切后果。
就這樣,鑒真帶上各種法器、經卷悄悄潛入副使的船只,開始第六次渡海。
這個時候,普照也幫業行把經書補抄完畢,業行也帶著他那十幾箱子手抄經坐上大使的首船,和阿倍仲麻呂坐在一起,就像40年前,他倆一同來中國的時候一樣。
突然,普照發現業行臉上那種糾結不清的神情消失了,眉宇間流露的自信,也和阿倍仲麻呂一樣。
普照登上了鑒真的第二船,后面還有兩艘船,是吉備真備在上面殿后。
出發以后,還是一樣的走走停停,在大陸沿岸等待順風,每次靠岸,業行總是不跟其他人一樣上岸游覽,只是坐在他那對經書當中。
普照望著日暮里的業行,不禁的擔心,他什么都不會,歸國以后,真不知道會是什么命運啊。
業行就像看透了普照的心思一樣,突然滔滔不絕的說,我的經書一旦踏上日本,就會自己走起來,丟棄他,走向各地,許多的僧侶會讀它們、抄它們、學它們,佛陀的心、佛陀的教誨也才能正確的傳布到各地。
接著,業行就像被什么東西附身一樣,繼續說,阿彌陀佛之前,內陣撒花象征25菩薩,在日本是菊花和茶花,象征五如來吊下五葉幡,還有……等等等等。
業行就像一口氣要把30多年沒說的話全部說完一樣,而普照聽著,也不知道是驚是喜。
再次起錨,四艘船闖入東海,這是地獄之門……
然后,彼此失聯。
后來,只有鑒真的第二船和吉備真備的第三船抵達日本。
很久以后,普照才得到消息——第一船遭難,漂到了越南,被土人襲擊,生還者名單中并沒有業行……
傳燈法師來到日本,天皇用鮮花瓣和無數僧眾的頭頂迎接鑒真,這是佛教最高的禮儀,從港口到京城,400多公里,鑒真大師腳上不沾染一絲塵土。
天皇賜鑒真傳燈法師的稱號,這也是來自古印度的佛教典故,叫做一燈傳萬燈。
接著,天皇登臺,以鑒真為師,受菩薩戒,皇后、太后、諸皇子也都依次登臺受戒。
有日本僧人不滿,他們認為,鑒真以三師七證授戒,等于只有鑒真才能審批日本僧人的身份,這不符合教義,他們信心十足,要求用古印度辯經的方式來擊敗鑒真,當然,就像我們在玄奘故事里說過的一樣,古印度辯經,也決生死。
這天,奈良福興寺維摩堂,學者、官員、僧眾上百人擠滿了房間,那邊是日本真言宗的賢璟法師,法師錚錚有名,真言宗又以掌握大量艱澀的密宗經典聞名。
這邊是大和尚鑒真,鑒真身前坐著普照。
辯論用日語進行,開始不久,賢璟就拋出《占察經》中的論據,普照則以《瑜伽論·抉擇分》應答,再反問。
賢璟無法作答,普照再問,賢璟身后的九位法師也都無人應對,堂內安靜到了極點,普照像一個武士一樣端坐,像是當年那個高大的榮睿回來了一樣。
辯論結束,鑒真示意,不必自裁,然后,賢璟等80多個僧人放棄舊戒,遵從新戒。
后來,賢璟還繼任了鑒真大僧都的官職,相當于管理全國宗教事務的長官。
幾年以后,天皇再賜給鑒真一塊親王宅第,供鑒真營建寺院,這座寺院就是今天的唐招提寺,由鑒真帶去的唐朝工匠設計,是目前世界上存世不多的唐代建筑之一,也是日本國寶。
在招提寺快完工的時候,普照想起了長安的九街十二衢,路邊有榆樹。
當年在樹下初見業行,他滿臉的土包子氣和盛唐的風景格格不入。
而今天,普照打算在招提寺內也種滿榆樹,一顆一顆的親手種植,就像當年一字一句抄經的業行一樣。
第二年,遣渤海國使來拜訪普照,說渤海國有一個老僧人讓自己轉交兩個大箱子給普照,不知里面裝得是何物。
普照拆開箱子,原來是一對鴟尾之甍,這是寺廟頂端的裝飾,傳說是大海中鯨魚的尾巴,可以鎮壓火邪,防止火災。
但是,誰會送這么奇怪的禮物呢?
也許是業行吧……
最后的故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很多現代建筑倒塌,而1200歲的唐招提寺金堂卻屹立不倒。
到了2000年,日本官方決定維修這座金堂。
維修方法特別大膽,就像我們前面節目里說的一樣,中國古建筑都是一個騎在地坪上的巨型手辦。
所以,唐招提寺也不例外。
因此,日本人決定把唐招提寺金堂全部拆了,然后重新組裝。
拆下來以后發現,房頂上的那兩只鴟尾之甍,有一只真的是1200多年前的古董。
唐招提寺中,還有一尊1200歲的古董,那就是鑒真大和尚的干漆像,這是鑒真坐化時的樣子。
史書上記載,鑒真在日本傳法十年以后,在76歲這年,面向西方坐化,坐化后三天,頭頂還有溫度。
《大唐和上東征傳》化后三日,頂上猶暖,由是久不殯殮;至于阇維,香氣滿山
這期間,眾弟子就按照鑒真的模樣制作了這具干漆像,1200多年來,它一直是日本國寶。
1980年4月,這尊干漆像,代表著鑒真,在闊別中國1227年以后,重新回到揚州……
當時有人說,一燈傳萬燈,不是光明戰勝了黑暗,而是光明點亮了黑暗,包容了黑暗。
就像愛與恨的關系一樣。
而傳燈法師鑒真,就是用一生的執著點燃黑暗的那第一盞燈。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里,謝謝大家。
最后夫人說,鑒真坐化,那干漆像會不會真的是他的肉身啊。
(完結)
【玄奘】真實的唐僧到底有多強悍?一切真實的故事,從一場考古發現說起
拓展知識:
- 湖州比力奇熱水器官方維修電話10-15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南京浦口慶東壁掛爐售后電話(如何快速找到并聯系售后服務)
2024-09-12
-
三菱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24小時(三菱空調外機連接閥怎么開詳細步驟解析)
2024-09-12
-
特靈24小時人工電話(立式特靈空調排行榜2021前十名哪些品牌的產品值得購買?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中央美的空調變頻美的空調哪種更適合你的家
2024-09-12
-
ATLAS空調售后維修點查詢(如何查找ATLAS空調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點?)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