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亚洲一区欧美一区在线播|久久久久久性高|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歡迎來到同城快修-附近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安裝服務平臺

24小時家電維修熱線:

400—1558638

當前位置:主頁 > 空調 > 維修資訊 >

格力空調 故障 u8

發布日期:2023-01-09 15:27:15 瀏覽:
格力空調 故障 u8

前沿拓展:


幾個年輕人東拼西湊借來5萬塊,如今市值近500億!于是才有這一幕:北用友VS南金蝶……

巨頭之間的商業邏輯和競爭邏輯,往往都只在毫厘之間。

恒瑞VS復星,恒生VS金證,SAP和甲骨文,溫氏VS牧原,美的VS格力。之前我們做過一些對比,今天,輪到了這對有趣的冤家:

盡管是競爭對手,但其實體量差距巨大。它倆的收入規模,一家收入63.44億,一家收入23億,這差距接近3倍。截止本報告發布時,用友的市值已經高達490億。

盡管是競爭對手,但各自面對不同的用戶人群,基本相安無事。一家面對大中型企業,一家面對中小型企業,各有各的用戶,誰也干不死誰。

這對冤家,就是:用友VS金蝶。

很多學會計、財務、管理的朋友,對此一定不會陌生,因為,大學必考的會計電算化,使用的便是用友的考試模擬系統。

上世紀90年代,國內會計信息化發展迅速,用友、金蝶崛起,到了2001年初,兩家公司紛紛登陸資本市場,用友登陸A股,定位高端大型客戶;而金蝶選擇了港股,主要定位中小型客戶。

此后,它倆不滿足于簡單的、純粹的財務軟件開發,接著瞄上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是個巨大的市場,在整個TMT領域算是頂尖的好生意。在這個賽道上,橫亙著SAP、oracle巨頭。不過,在這個賽道上,本土化企業有不少優勢,2002年,用友一舉超過SAP,奪下了國內ERP第一的寶座。

在實現逆襲之后,用友的發展十分順利,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國家加快扶持企業的信息化,迎來了ERP管理軟件行業的黃金時代。

可是,生活就是這么怪,總是來把玩笑開。接下來的4年時間,突然之間,整個ERP管理軟件行業陷入了離奇的怪圈,收入陷入停滯。

對,沒錯,不管怎么使勁,收入就是不漲了,甚至還險些下跌。來看圖:

怪了,這到底是啥情況?問題是,美股的巨頭Oracle和SAP,還在漲啊。

當時,市場上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一是,歐債危機,全球裁員潮,中國也受到波及;二是,更關鍵的在于技術迭代,國內云計算、大數據來勢洶洶,用友和金蝶,會不會被技術替代、拍死在沙灘上?

更關鍵的是,企業ERP軟件服務商這門生意,到底是不是一門常青的好生意?

今天,我們就通過用友VS金蝶,來研究一下,企業級軟件行業的發展路徑、研究邏輯及其相關的財務密碼。

— 01 —

會計的歷史源遠流長

誕生了兩大財務IT龍頭

用友VS金蝶

會計,恐怕是人類最源遠流長的工具之一。在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開始設“司會”官職,專門核算官方財賦收支,到了西漢,出現了名為“計簿”或“簿書”的賬冊,用以登記會計事項。

此后,會計的內容不斷豐富,形式越來越嚴謹,從單式記賬法,過渡到復式記賬法。

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會計學家,盧卡·帕喬利所著《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公開出版,標志著近代會計的開端。

隨著經濟活動的不斷多樣、復雜化,對會計信息的處理要求越來越高。

1954年,美國通用電氣,率先使用計算機進行單項工資數據處理,開創了利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數據處理的新起點。

在中國,會計電算化專業的發展較晚。1979年,在財政部的支持和直接參與下,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開展了會計電算化的試點工作。

1984年,“政企分開”和“兩權分離”為國企改革帶來新的契機,迎來國企改革的高潮。但是,由于大多數國企的財務應用軟件都是自主研發,研發周期長、成本高,并且,格式不一、維護也比較麻煩。

就在這個全國會計電算化的風潮下,1988年,一個名叫王文京的年輕人,創立了用友軟件。

王文京,1964年生,江西上饒人。趕上1977年的高考改革,考進了江西財經大學,學的是當時的熱門專業——會計。

1983年畢業,被分配到高層機關工作,那年他18歲。雖然很年輕,但干成了兩件大事:一是,起草了國家機關行政會計制度;二是,實施國家機關行政會計電算化。

在這段時間內,他接觸到了計算機,深受震撼。并且,會計電算化這玩意,是個巨大的機會。1988年,中關村科技園區建立,王文京一直蠢蠢欲動。

于是,他辭了職,帶著借來的5萬塊,拉著睡在同屋、同在機關共事的蘇啟強,租了中關村居委會9平米的房間,創立了用友財務軟件。

1990年,王文京開發了90版用友賬務軟件,蘇啟強則開發了UFO財務報表軟件,解決編制財務報表的問題,被會計人員譽為“中國第一表”。

同年,用友財務軟件(DOS版)通過財政部評審,這可相當于全國的通行證,此前只有先鋒集團(不過后因和用友、金蝶競爭中,缺乏資金倒閉了)通過。

1991年,用友的財務軟件市占率第一,并連續保持17年

而這時,財務軟件市場進入成長期,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在90年代期間,成立了眾多的財務軟件公司。比如,金算盤(1992年)、金蝶軟件(1993年)、新中大(1993年)、小蜜蜂(1995年)。

金蝶軟件,創始人徐少春,畢業于南京工學院(現為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之后考上了財政部科研所財會電算化研究生,師從楊紀琬教授。楊教授是我國四大會計泰斗之一,曾起草了新中國的第一部《會計法》。

徐少春畢業后,被分配到稅務局,但干了幾年,覺得沒勁。1990年,徐少春決定下海:帶著360元南下,進了一家會計事務所,擔任電腦部經理。

1991年,徐少春借了5000元,買了一臺286電腦,創辦“深圳愛普電腦技術有限公司”。并獨立開發愛普電腦會計系統V1.0版,并通過了深圳財政局的評審,打破了依賴外資企業財務管理軟件的局面。

1994年,金蝶推出V3.0版財務軟件,楊紀琬教授為金蝶題詞:“賬海無邊,金蝶是岸”。

于是,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深圳,一北一南,用友VS金蝶,各自開啟了技術研發之路。

最初,兩者的競爭領地是財務軟件,隨著經濟發展,到了1997年,兩者都開始從單純的財務軟件,向管理軟件ERP轉型。

用友,1997年,率先研發出第一款ERP軟件——U8。并于1998年,研發了高端管理軟件NC系列產品,定位集團大型企業,該軟件采用JSEE技術和大型數據庫,全面支持集團管理。

而金蝶,1999年,研發出首款基于互聯網平臺的三層結構ERP——金蝶K/3,該產品受到中小企業青睞,奠定了金蝶在中小企業的地位。

2001年2月,金蝶在港股創業板上市,后于2005年轉主板。2001年5月,用友在A股上市。

2002年是個重要的年份,用友在ERP市場以21.6%占有率,首次超過國外SAP,奪得國內ERP軟件第一位,并維持至今。而金蝶,則在中小企業應用軟件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

2005年,用友的收入規模突破10億,為13億,金蝶的收入規模為5億。

到了2008年,國內ERP管理軟件行業,更是迎來了利好。

2008年金融危機后,政府迅速推出救市政策,某種意義上也加快接受扶持企業的信息化,因此2009年至2011年,是管理軟件行業的黃金三年。

可是,好景不長,在2012年,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全球跨國企業爆發了裁員潮,同時,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國內企業不得不注重節省成本開支。

之前用友和金蝶的發展都是粗放擴張,結果在這時遭到痛擊。之后,2012年至2015年,發生了本報告開頭的一幕:連續3年,收入停滯。

收入魔咒,死活就是做不上去。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責怪外部環境的變幻,比如,oracle同為erp提供商,但它在這段時間卻過得比較滋潤,這是因為早在2011年,它就開始大量收購基于云計算的企業級軟件和服務公司,并高調進入云計算領域。

云計算,伴隨著大數據,從2011年開始爆發式增長,2014年為1315.8億元,行業增速在40%-50%左右。[3]

而傳統的ERP,在技術革新的浪潮下,也必須向“云ERP”進化。

云ERP,在傳統ERP的基礎上,不僅成本低,企業不再需要購買服務器、硬件等設備,也無需配備相關維護人員,使用簡單、方便擴展、更好的實現決策功能。

就在Oracle已經開始插上云計算翅膀的同時,以用友、金蝶為代表的國內管理軟件行業,卻還在傳統技術上打轉,較為落后,因此,在外部環境沖擊下,急需轉型。

2011年,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蝶,提出“云管理”戰略,開始布局轉型,2012年推出金蝶K/3 Cloud(核心產品,后升級為金蝶云)。

2017年,金蝶云服務已經轉型成功,占營收的比例達24.66%,約為5.68億;用友的云服務還是擴張階段,占營收比為6.4%,為4.08億。

也正是因為技術倒推企業革新,在轉型陣痛之后,兩者的收入在2016年,又恢復了快速增長。

綜上,用友VS金蝶,兩者的發展歷程,關鍵在于幾點:

1)會計專業背景,深刻感知會計信息化的市場需求;

2)IT技術第一,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3)一南一北,一大一小,形成對峙;

— 02 —

用友VS金蝶

客戶定位不同

一個大客戶,一個中小客戶

用友網絡成立于1988年,控股股東為用友科技,而實際控制人王文京,通過用友科技、用友咨詢、用友管理合計實際控制28.64%。

其上游,主要是底層軟件提供商和設備提供商,如Intel、IBM、微軟等;而其下游,主要為高端大型客戶,占比80%,如海航集團、首都機場、五糧液、萬達等,采用的是直銷模式。此外,這個領域的中小型客戶,則采取區域分銷模式。

其主要提供財務軟件、ERP軟件服務,產品應用在財務、審計、人力資本、項目資產等領域,產品包括:NC系列(如NC6、U9,適用大客戶)、U系列(如U8+、PLM,適用中大客戶 ),以及T系列(如T+、T1,適用小微客戶)。

而金蝶的定位則不同,與用友形成了幾乎互補的格局。

金蝶國際,成立于1993年,比用友網絡晚了5年。其控股股東和實控為徐少春,持股比例26.89%。

其下游客戶主要面向中小型企業,采用區域分銷模式。代表產品有:KIS 系列(適用小微企業,如:圣凈櫥柜、力雄電機、科凡家具),也有適用中大型企業的K/3 系列、EAS系列,大客戶有萬科、中國中車、青島海爾。

值得注意的是,財務軟件只是二者的初級產品,隨著技術迭代,產品不斷升級,二者在管理軟件領域不斷深入,從財務軟件,做到了ERP(企業資源計劃),而現在,最新一代的產品,叫做云ERP

云ERP,乍一聽感覺有點虛,但是,這在管理軟件領域,是非常重要的技術進化。

云ERP,指的是通過互聯網,提供動態可伸縮的虛擬化的資源計算模式。

傳統的ERP大抵按“人頭”收費企業里面使用的人越多,收費越高。云ERP,則主要按年收取使用費與人數無關,但收入的可持續性高。

用友2012年開啟云ERP,產品包括:領域云、U8 cloud、暢捷通、行業云等;

金蝶稍早一些,2011年開啟云ERP,產品包括:金蝶云ERP、管易云、精斗云、云之家、行業云、車商悅等。

在電子商務領域,用友攜手阿里、華為、滴滴、騰訊等多家企業;金蝶則牽手京東(且京東為公司第三大股東)、航天信息等;在云計算領域,用友采用阿里云,金蝶則采用亞馬遜和華為云。

目前,在云ERP上,金蝶已實現盈利、用友這部分業務還處在虧損中。

盡管二者的產品不同、定位不同,但生意流程幾乎一致:研發→預收款項→培訓、安裝→應收賬款→售后服務。

最終,二者也都從一個開發財務軟件的公司,成長為國內企業管理軟件的ERP巨頭,對標國外知名ERP巨頭,Oracle、SAP。

不過,巨頭的成長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挑戰和危機。

— 03 —

宏觀變化、技術革命

倒推用友、金蝶,陣痛升級

財務報表是個神奇的東西,它就像一本故事書。從用友和金蝶的財報上,你也能讀出一些有趣的事。

先來看兩組數據:

2015年到2017年,用友網絡的營收分別為44.51億元、51.13億元、63.44億元,凈利潤3.43億元、2.44億元、5.60億元,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5.50億元、8.87億元、14.30億元。銷售毛利率為67.85%、68.64%、71.43%;銷售凈利率分為7.71%、4.78%、8.83%

2015年到2017年,金蝶的營收分別為15.86億元、18.62億元、23.0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6億元、2.89億元、3.24億元,經營活動凈流量為5.56億元、6.12億元、8.24億元,銷售毛利率分別為81.46%、81.31%、81.46%,銷售凈利率為6.65%、15.52%、14.05%

注意,用友的收入三年復合增速為19.3%,凈利潤三年復合增速為27.8%;金蝶,收入三年復合增速為20.5%,凈利潤三年復合增速為74.8%。

這么看,整個管理軟件市場的增長還是不錯。可是,你并不會想到,用友和金蝶,能夠出現這種高速增長的格局,是經歷了魔鬼般的考驗。

為什么這么說?如果將時間軸向前推移10年,你們應該懂了:

注意圖中的一個時間段:2012年至2015年。

2012年-2015年,用友和金蝶,收入陷入了停滯狀態。用友的收入增速極慢,只有1.7%,而金蝶則出現了收入下滑,收入增速為負,為-6.4%。

如果是一家公司出現了異常變化,這倒沒什么,但是,用友和金蝶神同步地出現異常,這事就很怪了。那么,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原來,在2012年,中國、甚至全球,發生了一件事關整個宏觀經濟的大事——裁員潮。

2012年,歐洲多國深陷債務危機泥潭,美國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加之成本不斷上漲,2012年2月28日,全球裁員潮來勢洶洶。

金融業首當其沖,萊斯銀行、勞埃德銀行以削減開支為由,宣布裁員計劃。匯豐、巴克萊銀行、蘇格蘭銀行緊隨其后。

很快,各行各業、各國各地的跨國企業,相繼卷入,裁員規模巨大:諾基亞西門子全球裁員1.7萬人;美國航空公司全球裁員1.3萬人,占總員工數16%;百事可樂裁員8700人;阿斯利康全球裁員7300人;寶潔裁員4100人……

而這,最終蔓延到了IT行業,在中國,以用友、金蝶為代表的管理軟件公司,受到猛烈沖擊。金蝶在2012年,首次出現-1.64億虧損。

為什么軟件IT行業會受到沖擊?原因有三:

一是,從商業模式上看,用友、金蝶所提供的IT服務,太過傳統,仍然是賣軟件為主,使得企業端的IT支出成本很高。

比如,一套ERP賣出去,企業還要自己配置服務器、個人終端、組建網絡等硬件成本,以及高額的人工成本(實施ERP系統需要大量人員參與,涉及到各個管理方面的人員,軟件公司一般按照人頭收費)。

當經濟不景氣,企業裁員、削減IT支出時,就會牽連到IT服務商的收入縮水——你看,很明顯,這是一門周期性生意。

二是,軟件行業雖說是高科技行業,但本質仍是服務行業,對人依賴性很大,由于售后還有系統維護、升級等服務,所以人力成本是大頭。

2008年以來,用友不斷并購,兩年內共計并購20余家公司,耗資近4.5億元。2011年,分拆八大子公司,新設30多家分公司,導致經營費用大幅上漲。同時,競爭對手金蝶,也在大規模擴張,從40多家擴充到90多家,人數最多時達到1萬多人。[2]

三是,受到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新技術沖擊,IT技術和使用效率亟待更新。

下游需求收縮,本身人力成本高企的情況下,用友和金蝶也被迫開始裁員,壓縮成本。同時,也被倒逼進行技術革新,必須開啟云ERP的轉型。

最終,直到2016年,才實現了突破。

— 04 —

凈利率差異大

研發費用的處理大有不同

用友的研發,更為穩健

除了營業收入,對企業級軟件領域,還有一組數據很關鍵——銷售凈利率。

2015年到2017年,用友網絡的銷售毛利率為67.85%、68.64%、71.43%;銷售凈利率為7.71%、4.78%、8.83%。

金蝶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81.46%、81.31%、81.46%,銷售凈利率為6.65%、15.52%、14.05%。

注意,凈利率差距很大,且金蝶的凈利率近三年飆升,這是為啥?

問題出現在研發費用上。

2015年到2017年,用友網絡為A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科目的金額,分別為8.89億元、10.72億元、12.97億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0%、21.0%、20.5%。

2015年到2017年,金蝶國際為港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計入“研究及開發成本”科目,金額分別為2.35億元、2.84億元、3.45億元,占營收比為14.80%、15.23%、14.99%。

這里要說明一點,金蝶國際采用的是國際會計準則,研發費用可以資本化。其會計科目“研發及開發成本”,實際包括兩部分:研發支出(指的是費用化部分)+研發費用資本化后的每期攤銷。

所以,在這里,我們需要對金蝶國際的“研發費用”進行調整,剔除攤銷,調整后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75億元、3.02億元、4.04億元,占收入比為17.3%、16.2%、17.5%。

可以看到,用友研發投入金額是金蝶的3倍多,且投入占比高。另外,我們再對比一下雙方的研發費用資本化的會計處理:

2015年到2017年,用友網絡的研發費用資本化金額為1.27億元、1.38億元、1.88億元,占研發總投入的比重為:14.3%、12.9%、14.5%。

而金蝶的研發費用資本化金額,分別為2.58億元、2.88億元、3.55億元,占研發總投入的比重為:93.8%、95.7%、87.9%。

90%的研發費用資本化,這是什么概念?

如果將資本化部分與凈利潤對比一下,其資本化金額占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243.42%、99.82%、109.52%。試想下,如果不進行資本化操作,凈利潤會縮水不少。此處留個筆算題,你可以大致測算一下,如果刨除資本化影響,金蝶的利潤還剩下多少。

數據自己會說話,用友的研發投入更高,且會計處理更為謹慎。

— 05 —

產業話語權對比

金蝶面向中小客戶

話語權表現強勢

由于客戶定位層次不同,用友VS金蝶,話語權表現也不一樣。

對于用友和金蝶來說,在軟件研發之前,會形成“預收賬款”,然后分階段付款,就會形成“應收賬款”。

先來看看預收賬款情況:

2015年到2017年,用友網絡的預收賬款分別為7.80億元、8.03億元、8.55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17.52%、15.71%、13.48%。

2015年到2017年,金蝶國際的預收賬款分別為2.59億元、3.08億元、4.37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16.32%、16.54%、18.98%。

這里說明一下,金蝶的預收款項主要來自于兩部分,一部分是應付客戶合同款,一是遞延收入中屬于客戶的預付的那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屬于政府補助)。

其中,“應付客戶合同款”,是針對定制款產品,預收客戶的款項形成的。而遞延收入部分,是針對標準化產品形成的。

對比可見,金蝶的預收賬款占比高,且在不斷上升,說明對下游的話語權在不斷增強,但用友的預收款卻在逐漸下降,看樣子話語權在下降。

再來看看應收賬款情況:

2015年到2017年,用友網絡的應收賬款分別為15.20億元、16.09億元、14.95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34.1%、31.5%、23.6%。

2015年到2017年,金蝶國際的應收賬款分別為5.23億元、5.22億元、5.59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33.00%、28.02%、24.26%。

對比可見,用友和金蝶的應收賬款都在小幅下降,而金蝶整體比例要低于用友。

這個數據的差異,其實還要考慮客戶群體不同的情況:由于面向中小客戶的金蝶,在對下游的話語權上,要強于面向中大型客戶的用友。

既然說到應收賬款,就必須來看看賬齡和壞賬計提:

從應收賬款賬齡看,用友一年以內的應收款占比為48%,而金蝶一年以內的應收款占比為77%;從壞賬計提的比例來看,用友是按照年限來計提,而金蝶是按照月份來計提,超過90天就開始計提(但,計提比例未披露)。

就應收賬款的質量來看,用友的應收賬款賬齡,以及壞賬計提準備的比例,不如金蝶謹慎。此處,金蝶加分。

— 06 —

品牌效應

用友大客戶、品牌影響力強

金蝶小客戶、品牌有待加強

一直都說南金蝶、北用友,這倆“活冤家”,在客戶心中到底誰的影響力更強。換句話說,誰的品牌更好。

所謂品牌,其實很虛。如果落實在財務語言上,就是:花更少錢,獲取更多的客戶。這,體現在財報就是銷售費用。

2015年到2017年,用友網絡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1.85億元、13.13億元、14.17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26.6%、25.7%、22.3%。銷售費用率的復合增速為-8.40%,收入的復合增速為19.38%。

2015年到2017年,金蝶國際的銷售費用分別為8.55億元、10.02億元、12.36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53.9%、53.8%、53.7%。銷售費用率的復合增速為-0.21%,收入的復合增速為20.50%。

銷售費用率降低,而收入增長,意味著兩家企業的品牌影響力都在正向加強。從銷售費用率的增速和收入增速來看,用友的品牌效應明顯強于金蝶。

綜上,本文的研究邏輯如下:

1)之前我們研究過軟件行業的衛寧健康,在軟件行業中,市場天花板較高的是ERP金融制造業這幾個賽道。在金融行業里,恒生電子寡頭壟斷,預收賬款占比超高,話語權強。今天,我們對ERP服務商這個領域,再來做一下分析:用友網絡VS金蝶國際。

2)研究軟件這門生意,必須留意技術迭代。用友、金蝶都經歷了兩次重大的技術迭代:一次是從單一財務軟件進化到ERP系統,然而再進化到ERP云。

3)用友起步早、定位中高端用戶,收入規模63億;金蝶,起步晚、定位中小客戶,收入規模23億。雖然體量差距較大,但是二者誰也很難干死對方,形成了“一北一南,一大客戶一小客戶,一A股一港股”的對峙局面。

4)企業級軟件,盡管容易被資本市場爆炒,比如近期在港股漲幅巨大的金蝶軟件,但是大家要認清行業特征:這,是一個明顯的周期性行業。2009-2011年,受政策扶持,整個企業管理軟件行業迎來了黃金三年。但是,隨著2012年的歐債危機、中國經濟放緩、全球裁員浪潮等宏觀因素影響,用友、金蝶都出現了明顯的收入停滯。

5)并且,不僅受經濟周期影響,還受IT領域技術革新周期影響。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用友、金蝶經過痛苦轉型,終于從技術周期中恢復并反彈,特別是金蝶,營收提前走好,股價接著大漲。為啥金蝶能在瓶頸期恢復占據先機呢?和其服務的客戶相關,中小企業居多,更容易感受到市場脈搏。而用友面向的大型企業,船大調頭慢。很多人罵用友,說為啥反應速度那么慢——其實這很正常,用戶特性決定。

6)接著估計你還會有一個疑問:云計算領域國內最牛逼的是阿里,并且,阿里之前還出了面向企業級市場的釘釘——那么,會不會搶掉用友和金蝶的市場?

7)首先,云計算是底層技術,阿里云牛逼,且做了釘釘,但并不意味著阿里做針對中大型企業的ERP也會牛逼。就像發電很厲害的長江電力,未必會去生產電冰箱一樣。一個是底層技術,一個是終端應用,不同的領域。

8)此外,還需要注意前面提到的幾個細節:阿里云和用友是上下游合作關系,為其提供底層的云服務,充當的是供應商角色。而金蝶的股東中有京東,并且其云服務提供商是亞馬遜云、華為云。你看,還是有比較明顯的產業鏈站位傾向。

9)不過,在企業級服務市場,阿里其實也在重點布局,力推釘釘。可見其對這塊賽道的看重,并且,未來不排除繼續在這個賽道滲透。考慮到阿里云是用友的重要供應商,且面臨華為云、亞馬遜云等的競爭,阿里不大可能去碰用友的領域,否則阿里云可能會流失用友這樣的優質客戶。如果未來阿里還想繼續在企業級應用領域滲透,那么,考慮到之前阿里在二級市場“多點開花”的布局,那么,不排除會參股用友。這個猜想乍一聽可能會覺得有點不靠譜,但你聯想一下京東參股金蝶、阿里大筆參股恒生電子,那么,這個猜想還是有邏輯的。

10)綜合來看,用友和金蝶的賽道,是強周期行業,且受宏觀經濟、技術革新雙周期影響。并且,其所在的IT軟件行業,容易受到概念資金爆炒。幾個要素綜合起來,表現在股價上就是幾個字:暴漲暴跌、彈性很大。

11)如果考慮國內整個軟件領域值得研究的標的,自然是兩大賽道,ERP和金融分別對應龍頭用友網絡和恒生電子。

12)除了以上對比,按照以往的經驗,本文另作出風險提示:一是質押風險,用友的控股股東質押所持股本的35.78%,占總股本的20.61%;二是,用友和金蝶,分別在A股和港股上市,市值分別為456億人民幣和284億港元,靜態PE分別為107倍、44倍,PB分別為5.35倍、3.14倍。

作者:小鳴666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a5fa4e4de88d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并注明出處。

拓展知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久久影院一区二区| 人妻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国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不卡 | 永久免费看一区二区看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99精品日本二区留学生|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免费 | 日本两人免费观看的视频| 丰满人妻被公侵犯完整版| 蜜桃臀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果冻传媒av在线观看| 淑女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免费| 国语高潮无遮挡无码免费看| 久久av青久久久av三区三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捆绑av一区二区三区|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成人| 日本精品3p视频一区二区| 奇米在线7777在线精品| 无码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二区| 久久本色成人综合网| 99ri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精品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 东京热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乱中年女人伦av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毛片|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视频| 午夜无码免费福利视频网址 | 成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亚洲精品av在线动态图| 美女18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黄的韩国| 亚洲一区欧美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