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方太燃氣灶維修點(方太煤氣灶售后維修服務)
前沿拓展:
看過《隋唐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個隋朝十八條好漢的故事,還搞了一個排行榜,每一個都是縱橫捭闔、馳騁天下的英雄人物。
這些好漢的綽號也非常響亮:
這里有西府趙王李元霸,天寶大將宇文成都,八臂哪吒裴元慶,紫面天王熊闊海,南陽侯伍云召,伍云召族弟伍天錫,
燕山公少保羅成,靠山王楊林,花刀大帥魏文通,四寶上將尚師徒,八馬將新文禮,雙槍老將定彥平,金刀殿帥左天成,鐵槍大將來護兒,掛錘莊莊主梁師泰,兵馬大元帥秦瓊,皂袍大將尉遲恭,赤發靈官單雄信。
每一位聽起來都身懷絕技,令人熱血沸騰。
后來讀了隋唐史的書籍,我才知道,原來里邊好多人物都是虛構的。比方說好漢李元霸,這就是個虛構人物。
在《隋唐演義》中,李元霸是大鵬金翅鳥轉世,12歲時就力大無窮、勇不可當。他一頓飯要吃一斗米,十斤肉。手使一對八百斤重的擂鼓甕金錘,坐下一匹萬里煙云獸,勇猛無敵。
一餐斗米,食肉十斤。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坐一騎萬里云,天下無敵。
可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并沒有李元霸這個人物,要說這個人物的原型,普遍認為是李玄霸,是李淵的第三子。
李淵和竇皇后一共生下了四個兒子,分別是大兒子李建成、二兒子李世民、三兒子李玄霸、四兒子李元吉。其中李元霸的原型,就是這個李淵的三兒子李玄霸。
關于李玄霸,正史中的記載很少,《舊唐書·列傳》:
“衛王玄霸,高祖第三子也。……高祖二十二男:太穆皇后生隱太子建成及太宗、衛王玄霸、巢王元吉……”
《新唐書·列傳》:
“衛懷王玄霸字大德。幼辯惠。隋大業十年薨,年十六,無子。武德元年,追王及謚,又贈秦州總管、司空。以太宗子泰為宜都王,奉其祀,葬芷陽。泰徙封越,更以宗室西平王瓊子保定嗣。薨,無子,國除。”
可以看到,正史中對于李玄霸的記載,加起來不到100字,可以說這個人物完全沒有存在感。從僅有的史料記載看,這個李玄霸在大業十年就早夭了,年僅16歲,沒有子嗣。后來李淵建立大唐,追封李玄霸衛懷王。并將李世民的四兒子李泰過繼給李玄霸。
通過李淵對李元霸的追封,可以推測李淵對于李元霸還是很喜愛的。不過16歲就早夭,可見李玄霸是個體弱多病的人,與《隋唐演義》里的勇猛無敵的李元霸有很大的反差。
還有朋友會問,既然原型是李玄霸,小說里為什么不直接用原名,而要改叫李元霸?這是由于《隋唐演義》這本小說是清朝人寫的,我們知道大清朝康熙皇帝叫“愛新覺羅·玄燁”,為了避諱康熙玄燁的名字,把李玄霸改為了李元霸。畢竟在大清朝如果不避開圣諱,可是會掉腦袋的。
至于排行榜里其他的英雄,比方說宇文成都,那也是虛構的人物。羅成,也是虛構的,原型是羅士信。裴元慶,也是虛構的,原型是猛士裴行儼。
但是也有不是虛構的,比方說秦瓊,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確實是響當當的一條好漢。可是《隋唐演義》里不知為什么,給他的排名太低了,與歷史不符嘛!通過查閱史籍資料和出土文物,可以這樣說,秦瓊,那是隋末唐初的第一猛將!
秦瓊,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正史中沒有記載過秦瓊祖父、父親的名字。1995年在濟南出土了一塊墓志,墓志主人正是秦瓊父親。墓志上記載說,秦瓊的父親叫做秦愛,祖父叫秦方太,都是北齊的官員。可見秦瓊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文官出身。可能是因為戰亂年代吧,秦瓊反而練出了一身武藝。
秦瓊使用的是什么兵器呢?小說《隋唐演義》里說秦瓊手拿雙锏,身負秦家絕學“秦家锏”。但是在《舊唐書·秦叔寶傳》里記載:
“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比刺之萬眾之中。”
“躍馬負槍”這說明秦叔寶平時使用的武器,就是長槍。
那秦瓊平時乘坐的是什么坐騎呢?據小說《隋唐演義》記載,秦瓊所乘的馬為黃驃馬,小說開頭就有一段“秦瓊賣馬”的故事,這段故事后來還被搬上了戲劇舞臺。但是根據《酉陽雜俎》記載,秦瓊坐騎不是黃驃馬,而是叫忽雷駁。據說這匹馬很奇特,經常要喝酒,而且雄武有力,每次月夜下測試,能奮力跨越三頂黑氈房,秦瓊去世后,這匹馬不吃不喝,悲傷嘶鳴不已,不久也去世了。
“秦叔寶所乘馬,號忽雷駁,常飲以酒。每于月明中試,能豎越三領黑氈。及胡公卒,嘶鳴不食而死。”(段成式《酉陽雜俎》)
秦瓊的一生,先后跟隨隋朝大將來護兒、張須陀,瓦崗軍首領李密,洛陽王世充和大唐的李淵李世民父子,一生參加過的傳奇戰役無數,說他是隋末唐初的第一猛將名至實歸,下面就將秦瓊人生的高光時刻介紹給大家。
參與戰役:攻打盧明月
大業年間,秦瓊在隋朝名將來護兒手下效力。
來護兒,字崇善,江都(今江蘇揚州)人,東漢名將來歙的后代。因為參與平定陳朝以及江南叛亂,被隋文帝封為大將軍。他手使一桿鐵槍,猶如蛟龍出海,勇不可當,江湖人稱“鐵槍將”,威猛無比。
少年從軍的秦瓊,便在來護兒帳下效力,雖然軍職不高,但秦瓊特別追求上進,再加上他的俠肝義膽,所以來護兒對秦瓊很是賞識。話說有一年,秦母去世時,來護兒特意派人前去吊唁。軍隊里其他的士兵都感到很奇怪,因為軍中常有喪事,主帥以前從不過問,為什么這回如此重視呢?來護兒對此解釋說:
“此人勇悍,加有志節,必當自取富貴,豈得以卑賤處之?”
來護兒認為,秦叔寶這人勇猛彪悍,又有凌云之志,日后必定成就斐然。事實證明,來護兒的眼光果然不差。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對內窮奢極侈,對外連年征戰,導致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秦瓊轉到齊郡通守張須陀帳下。
張須陀,字果,弘農閿鄉(今河南靈寶)人 ,他是隋末爆發農民起義時,官府軍隊這邊涌現出來的一顆將星。
當時各地農民起義進行得如火如荼,地方官員都無力鎮壓,不敢應戰。但是張須陀是一員悍將,打起仗來不要命,據說曾經帶著5個人挑戰兩萬人,因為作風勇敢,深受部下愛戴。
《隋書·張須陀傳》記載:
“性剛烈,有勇略。弱冠從史萬歲討,以功授儀同,賜物三百段。”
張須陀,可以說是一位“萬人敵”,兵鋒所指,叛軍無不膽寒。他不僅自身本事高,手下更是臥虎藏龍,有兩位日后的豪杰人物,一位是當時18歲的秦瓊,還有一位是15歲的羅士信。
就這樣,秦瓊跟隨著張須陀四處討伐叛軍。而秦瓊的成名之戰,要算是隋軍討伐盧明月這場戰役。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叛軍首領盧明月率軍十余萬進攻祝阿(今山東禹城西南),秦瓊隨張須陀一同前往征討。張須陀這邊只有一萬人,盧明月那邊有十萬人,兩軍人數相差懸殊,張須陀只好在敵方營外六七里下寨,對峙數十日后,隋軍出現糧食短缺、軍心動搖的情況,形勢十分不利。
這時張須陀立即召開緊急作戰會議,他提出自己的作戰構想:首先,自己率主力與敵軍正面交戰,佯裝敗北向后逃跑,敵軍一定會率主力部隊來追,導致大營空虛。然后,這時需要派出1000人,從背后抄了他們的大營,出奇而制勝。
這個任務非常危險,張須陀問誰敢去,結果眾將都不敢吭聲,不一會兒手下的羅士信站出來,說他愿意去,秦瓊也起身,說愿意一同前往。
(須陀)謂諸將士曰:“賊見兵卻,必輕來追我。其眾既出,營內即虛,若以千人襲營,可有大利。此誠危險,誰能去者?”人皆莫對,唯叔寶與羅士信請行。(《舊唐書·秦叔寶傳》)
張須陀這才第一次注意到秦瓊這個人。后來交戰的時候,秦瓊和羅士信率領1000人埋伏在蘆葦蕩中,當張須陀佯裝敗北的時候,盧明月在后面緊追不舍。
等到敵軍主力都過去了,秦瓊、羅士信直撲敵人的大營。見營門緊閉,兩人攀上城樓,各殺數人,導致敵營大亂。然后兩人砍開營門,迎接自家軍隊入城,縱火焚燒敵軍三十多座營寨,烈火濃煙、上沖霄漢。
盧明月隨即率部回去營救,這時張須陀率軍反擊,與秦瓊、羅士信形成兩股勢力,對盧明月進行前后夾擊,大破敵軍,盧明月率領數百名騎兵倉皇逃走,結果就失敗了。
這一仗張須陀能打贏,秦瓊可謂是功不可沒,秦瓊初出茅廬,可以說一戰成名,其作戰勇武已經遠近皆知。
“叔寶與士信馳至其柵,柵門閉不得入,二人超升其樓,拔賊旗幟,各殺數人,營中大亂。叔寶、士信又斬關以納外兵,因縱火焚其三十余柵,煙焰漲天。明月奔還,須陀又回軍奮擊,大破賊眾。明月以數百騎遁去,余皆虜之。由是勇氣聞于遠近。”(《舊唐書·秦叔寶傳》)
參與戰役:攻打宇文化及
大業十二年(616年),瓦崗軍在翟讓的領導下發展成為河南地區最強的一支叛軍。十月,曾隨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也投靠瓦崗軍。
此時瓦崗軍存在糧草不足的問題,李密建議先取滎陽(郡治在今河南鄭州),奪取糧倉,進一步壯大力量,然后再圖進取。翟讓同意了這條計策,率軍出發。
隋煬帝聞訊后,任命張須陀為滎陽通守,率其精銳萬余前往討伐翟讓,此時還在隋軍效力的秦瓊也一同前往。
這一年十一月,瓦崗軍的李密設計,將張須陀軍隊引誘至大海寺(今河南滎陽東北)一帶伏擊。張須陀陷入包圍圈,被李密、翟讓、徐世勣、王伯當等人斬殺,時年五十二歲。
張須陀身陷重圍力竭而死,秦瓊率殘軍投靠了裴仁基,裴仁基后來又投奔了李密,秦瓊就跟著投奔李密,成為瓦崗軍的將領。
見秦瓊來投,李密非常高興,史書記載:
“密得叔寶大喜,以為賬內驃騎,待之甚厚。”(《舊唐書·秦叔寶傳》)
一年后,到了大業十三年(617年),瓦崗軍內部發生兵變,李密取代翟讓,成為瓦崗軍的首領。李密一心想要打下洛陽,那時再稱帝。隨后李密發布檄文,發表隋煬帝十大罪狀,起兵攻打洛陽。
眼看洛陽受到了瓦崗軍威脅,隋煬帝楊廣想到了正在江都鎮守的愛將王世充,派他率軍支援東都洛陽。
王世充也是隋末一位風云人物,他的家族有胡人血統,本姓支,后來輾轉來到中原,才改成姓王。王世充喜歡研究經史和兵法,擅長辯論,但是他更擅長的是溜須拍馬,史籍記載他不遺余力滿足隋煬帝的奢華生活,搜羅珍奇玩物,因此煬帝非常信賴他。
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隋煬帝將王世充派到了東都洛陽,讓他指揮整個洛陽地區的戰斗。
王世充從江淮帶來了五萬親兵,再加上其他各路援軍,總共有十萬人供他調遣。結果王世充與李密在洛陽城下先后打了100多仗,雙方不分勝負,僵持不下。
不久發生一件大事。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發動兵變,殺死了隋煬帝楊廣。消息傳到東都洛陽的時候,舉城哀悼,然后大臣元文都和盧楚等人擁立越王楊侗(dòng)為新的皇帝,年號皇泰,后來被人們稱為皇泰主。
宇文化及殺掉隋煬帝后,率領著江都的十萬禁軍,浩浩蕩蕩也向中原進發,意圖攻克洛陽作為根據地。
此時洛陽城外的形勢非常微妙,城外既有瓦崗軍李密,又有遠方的宇文化及正趕過來,怎么辦?有一個叫蓋琮的人向楊侗上疏,建議招降李密,聯手對付宇文化及。元文都和盧楚也同意,眾人都覺得這是個好計策。于是楊侗也同意了,讓蓋琮攜帶皇帝詔書去游說李密。
李密這邊接受了,可能是因為他也存在兩線作戰的問題,這邊有洛陽,那邊有宇文化及,夾在中間。李密也是打算擊敗宇文化及以后,順勢再把洛陽拿下。
就這樣李密的瓦崗軍與宇文化及的軍隊交戰了,在戰場上,瓦崗軍奮勇沖殺,宇文化及被瓦崗軍擊敗。但是瓦崗軍這邊也是損失很大,李密甚至差一點就把自己的命給丟掉了。這個時候,有個人挺身而出救了他。不是別人,正是秦叔寶。秦瓊以一己之力,拯救了李密,然后又翻過頭來帶領大家,又把宇文化及給擊退了。這一仗,總算是勝利了。
“密與化及大戰于黎陽童山,為流矢所中,墮馬悶絕。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寶獨捍衛之,密遂獲免。叔寶又收兵與之力戰,化及乃退。”(《舊唐書·秦叔寶傳》)
李密征討宇文化及這一仗雖然取勝了,但是他的精兵駿馬多半戰死,剩下的疲勞困乏,整個瓦崗軍更是元氣大傷。
此時東都洛陽城內,也醞釀著巨變,主和的是元文都和盧楚等人,而王世充是不買賬的,結果他就發動了政變,殺死了元文都和盧楚等人,然后架空了剛登基不久的隋恭帝楊侗,獨掌了整個洛陽的大權。
王世充掌權后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想一舉打掉這個瓦崗軍。
王世充和瓦崗軍打了兩仗,第一仗瓦崗軍取勝后,內部出現了輕敵的情況,王世充抓住機會,在夜間派遣200多名騎兵秘密進行偷襲,沖向瓦崗軍的營地,放火焚燒他們的軍營,導致瓦崗軍的將士們陣腳大亂,四處奔逃,從這個時候起,盛極一時的瓦崗軍消失在了歷史中。
李密逃走后,倉促投奔關中地區的李淵。因為李淵跟李密是同根同種,都是西魏、北周時期關隴貴族集團的后代。而李淵的祖父和李密的曾祖父,當時同時官拜為八柱國大將軍,是八大將軍中的兩位,所以李密一失敗,就投奔李淵來了。
瓦崗軍的其他人,秦叔寶、程咬金、羅士信、裴仁基、單雄信等名臣大將,都投奔了王世充,王世充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勢力范圍擴展到整個河南地區。
三.效力王世充期間秦瓊轉投王世充以后,雖然王世充很敬重秦瓊,還封他為龍驤將軍。可是秦瓊對王世充并不信服,覺得這個人品德很差。首先,王世充是靠溜須拍馬,給隋煬帝送奇珍異寶起家的,這些瓦崗寨的舊將在戰場上廝殺慣了,難以信服他。其次,王世充說話很啰嗦,一句話反反復復說,史書記載:
“世充每聽朝,必殷勤誨諭,言辭重復,千端萬緒,百司奉事,疲于聽受。”(《舊唐書·王世充傳》)
對于王世充,程咬金形容他是老巫婆,程咬金這樣說:“王世充這個人氣量很小,很淺薄,而且好說大話,又愛賭個咒發個誓,這明明就是個老巫婆,這豈是撥亂反正之主,跟著他長久不了。”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王世充殺害了裴仁基和裴行儼父子。在瓦崗寨時期,裴仁基是秦瓊和程咬金的老上級,裴行儼過去也是瓦崗軍的重要將領。父子倆對王世充看不慣,想殺死王世充,然后把楊侗找回來,重新擁立為帝。結果事情敗露,王世充把裴家父子滿門抄斬,然把楊侗也給殺了。殺掉了裴氏父子,讓秦瓊和程咬金等人很憤怒。
綜合這三點,所以他們要離開王世充,密謀之后,他們下定決心找個機會要走。
不久機會來了,王世充的軍隊與唐軍交戰,秦瓊和程咬金等人出戰后,忽然騎上馬向西跑出一段距離,然后秦瓊下馬沖著王世充作了一揖,緊接著說:“雖然你對我們禮遇有加,但我們不想在效忠于你了,告辭告辭。”王世充傻愣在原地,知道秦瓊武藝高超,也不敢上來追,就任由秦瓊他們離開了。
“叔寶薄世充之多詐,因其出抗官軍,至于九曲,與程咬金、吳黑闥、牛進達等數十騎西馳百許步,下馬拜世充曰:“雖蒙殊禮,不能仰事,請從此辭。”世充不敢逼,于是來降。”(《舊唐書·秦叔寶傳》)
四.效力大唐期間參與戰役:美良川戰役
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秦瓊等人離開王世充,投奔了李淵。李淵接納了秦瓊他們之后,把他們劃歸到了秦王李世民的麾下,李世民得到了秦瓊,也非常高興。
“太宗素聞其勇,厚加禮遇,從鎮長春宮,拜馬軍總管。”(《舊唐書·秦叔寶傳》)
李世民很早就聽說過秦瓊的大名,他來之后,估計是羨慕秦瓊的騎術,就讓秦瓊率領自己的騎兵,當了馬軍總管。秦瓊不久就有了一次報答李世民的機會。
戰爭的背景是這樣的:
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當年十一月,李淵攻克長安,次年(618年)五月稱帝,建立唐朝。不過此時這個唐朝還很不穩固,占領的地盤只有關中和山西。
次年(619年)三月,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盤踞在晉北的劉武周舉兵南下,擊敗留守山西的唐軍,齊王李元吉棄守太原,逃回長安。劉武周大將宋金剛乘勝追擊,到十月,連續攻克太原、臨汾等重鎮。
李淵打算主動放棄山西,守衛潼關,眾大臣也一致贊同,只有二兒子李世民不同意:“太原是王業根基,河東富實,棄之太可惜也!”見李世民求戰心切,李淵將關中兵馬調給李世民,命他收復山西。
十一月,李世民率領3萬精兵渡過黃河,在柏壁(今山西新絳西南),與宋金剛軍對峙。一面調整軍隊,一面等待機會,伺機而動。
當時,因夏縣(今山西夏縣)呂崇茂反叛,李淵單獨派出永安王李孝基征討呂崇茂。
可見,唐軍分為兩個重兵集團,李世民集團在北,駐守柏壁;李孝基集團在南,圍攻夏縣。
十二月,呂崇茂向宋金剛求救,宋金剛派出手下大將尉遲敬德、尋相南下增援呂崇茂。因李孝基疏于防范,唐軍在夏縣被打得大敗,李孝基、工部侍郎獨孤懷恩、陜州總管于筠、內史侍郎唐儉、行軍總管劉世讓悉數被俘。
尉遲敬德和尋相在夏縣打了大勝仗,消滅了唐軍的李孝基集團,俘虜了唐軍高級官員就有五位,之后還有可能進攻夏縣身后的蒲坂。不過此時尉遲敬德打算稍作調整,把這些戰俘和輜重運回宋金剛所在的澮州(今山西翼城)絳縣一帶。
李世民打算主動出擊,以攻為守,在尉遲敬德和尋相北返途中,設伏截擊。
伏擊的地點選在哪里呢?
在夏縣的北面有一片山川,行三十里就到了一個叫美良川(今山西聞喜南)的地方,四周為低矮丘陵,中間平闊多澤,稷河橫貫其中,再向北行二十里過一山峰就到了澮州。
李世民選擇的伏擊地點就是美良川,派殷開山、秦瓊、秦孝通率軍埋伏在丘陵上,等到尉遲敬德運著輜重行至此處,忽然喊殺聲起,唐軍漫山遍野向他們沖過來。
看到唐軍沖殺過來,尉遲敬德異常鎮定,自己一挺馬槊,率軍向前沖去。
李唐部隊和劉武周的部隊對峙了很長時間,雙方所剩軍糧都不多了,再這么耗下去,雙方都耗不起。據《資治通鑒》記載,在李世民的建議下,希望兩軍的頭號名將,秦瓊和尉遲敬德,在美良川打一場,1對1單挑。宋金剛也不愿意久戰,就同意了李世民的建議。
關于這一場單挑的結果,《舊唐書·秦叔寶傳》和《新唐書·秦叔寶傳》都記載“戰美良川,破尉遲敬德”。《資治通鑒》則記載“大破之,斬首二千余級”。可見最后是秦瓊在這場決斗中取勝。秦瓊部斬首2000余級,大勝而歸。尉遲敬德奮力殺出包圍圈后,狼狽逃向澮州。在這場決戰之后,尉遲敬德“僅以身免”。
得知唐軍取勝后,大后方的唐高祖李淵聽說消息之后欣喜異常,他派人賞賜給秦瓊一個金瓶,并且說了這么一番話:
“卿不顧妻子,遠來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為卿用者,當割以賜卿,況子女玉帛乎?卿當勉之。”《舊唐書·秦叔寶傳》
意思是說,當初你不顧家小來投奔我,如今又立下如此大功,如果我身上的肉對你有用,我都會割下來送給你,何況財物?請將軍繼續加油!
緊接著,唐軍一面收復失地,一面繼續與宋金剛的軍隊對峙。一年后,宋金剛因為軍糧耗盡而退兵,李世民則全力追擊。宋金剛在無奈之下,率領2萬大軍部署在介休(今山西介休),背城布陣,與唐軍決戰。
唐軍大破敵陣,秦瓊、程咬金負責攻大陣北端,旌旗過處,所向披靡。最后劉武周、宋金剛逃往突厥,尉遲敬德見大勢已去,便歸順了大唐。
因此在我看來,隋末唐初的第一名將,不是虛構出來的李元霸,也不是尉遲恭,而是山東好漢秦叔寶。
而這一點,也在1974年出土的,秦瓊的兒子秦懷道墓志銘中得到了證實。在墓志中,有這樣一段敘述:
“祖叔寶,隋龍驤將軍,擒尉遲敬德于美良川。”
也就是說,在美良川戰役中,秦瓊在1對1的戰斗中拿下了尉遲恭,兩人誰的武藝更加精湛,這就是顯而易見的事了。
《資治通鑒》也有記載:
“秦王世民遣兵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斬首二千余級。傾之,敬德、尋相潛引精騎援王行本于蒲坂,世民自將步騎三千,從間道夜趨安邑,邀擊,大破之,敬德、相僅以身免,悉浮其眾,復歸柏壁。”
結合文物和史籍資料可以得出結論,秦瓊的武藝確實是唐初第一,無人能比。而演義中的秦瓊,簡直被黑慘了。
美良川大戰之后,秦瓊又參加了虎牢關等重要戰役,幫助大唐軍隊活捉竇建德、逼降王世充。由此中原主要地區落入唐軍的掌控。秦瓊受賜黃金百斤、帛七千段,因功進封翼國公。
武德九年(626年),秦瓊參加了玄武門事變,雖然不在進入城門的9個人之列,但是駐守在玄武門外,與太子府謝叔方、薛萬徹率領的軍隊發生了激戰,有記載說太子府的兵力多達二千,而秦王府的人數少很多,秦瓊率領這些人頑強抵抗,漸漸無法支撐,隨著尉遲敬德砍下太子李建成的頭,給城樓底下的人出示,太子黨的人才一哄而散。秦瓊也是不辱使命,完成了李世民交給自己的職責。
事變之后,李世民封賞有功人員,拜秦瓊為左武衛大將軍,食實封七百戶。
但是事變之后,秦瓊就很少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因為久經沙場的他,健康出現了狀況。秦瓊曾經對人說過這樣一番話:
“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余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后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舊唐書·秦叔寶傳》)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瓊因病去世,追贈徐州都督,陪葬昭陵。五年后,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獎勵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功臣,在太極宮東北方向修建了一座凌煙閣,唐太宗李世民親題贊詞,褚遂良題額,閻立本畫像,共繪畫開國功臣二十四人像于閣上,秦瓊也名列其中,成為名垂青史的大唐英雄。
拓展知識:
- 板集成灶維修(集成灶控制板維修)12-01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開利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熱線電話(中央開利空調故障代碼h4如何診斷和修復)
2024-09-12
-
特靈空調廠家維修號碼(家用中央特靈空調維修更換你需要知道的步驟和注意事
2024-09-12
-
蘇州張家港史麥斯壁掛爐售后電話(如何快速找到并聯系售后服務)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人工客服(美的空調h什么意思探究美的空調H的奧秘)
2024-09-12
-
三菱電子空調售后維修電話是多少(中央三菱空調出現故障E1全面解析:中央三菱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