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燃氣灶維修(金山燃氣灶維修)
前沿拓展:
明代杰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次游歷江山,在其傳世經典著作《徐霞客游記》中留下了不少江山史料。如今,清湖碼頭、江郎山、仙霞古道及關隘、廿八都古鎮、浮蓋山北麓江山片區等五處,被認定為第一批“徐霞客游線標志地”,大大促進了江山旅游業發展。《徐霞客游記》中的《閩游日記后》,還清楚地記載著一個名為“左坑”的景點:
過江山,抵清湖,乃舍舟登陸。循溪覓勝,得石崖于北渚。崖臨回瀾,澄潭漱其址,隙綴茂樹,石色青碧,森森有芙蓉出水態。僧結檻依之,頗覺幽勝。余踞坐石上,有劉對予者,一見如故,因為余言:“江山北二十里有左坑,巖石奇詭,探幽之屐,不可不一過。”余欣然返寓,已下午,不成行。
左坑在哪里?
左坑又有什么可游?
左坑有沒有開發價值?
帶著懸念,筆者開始查找史料,并實地探訪。
▼
▼
▼
《閩游日記后》這篇日記寫于崇禎庚午年(1630)七月三十日,記載的是徐霞客第三次到江山,他在清湖下船后,順著溪流尋訪到北面水邊的一石崖名勝,遇到一個叫劉對予的人,兩人盤坐在一石頭上,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從交談中劉對予得知徐霞客的愛好,便向他推薦江山縣北的左坑景點,并稱左坑很適合探尋,徐霞客對此十分感興趣,只可惜時間不夠,沒能成行。
據《閩游日記后》記載,崇禎庚午年,徐霞客本不想外出旅游,而在福建漳州當司理的叔叔多次托人邀請前往,才于當年七月十七日啟行,其目的地為福建漳州,在江山沒有安排長時間停留,只是閑散時間順路停下旅游。他在清湖過了一夜,第二天就匆匆冒雨南行了。
左坑雖然未成行,但從徐霞客借用劉對予的話“不可不一過”,可以看出徐霞客對左坑非常向往,沒成行也是留下遺憾的。
志書記載中的左坑
左坑在哪里?百度地圖可找到大陳鄉大唐村有個地名叫“左坑洞”,可江山也很少有人知道這一地方,難道這還是個景點?要是景點,怎么沒名?
查閱史料,令我大吃一驚,左坑在衢州舊府志、江山舊縣志均有詳細記載。查衢州現存最早、編于明代弘治十六年(1503)的《衢州府志》,左坑洞記載如下:縣北二十里。初,有巖竇,時聞樂聲,民扶土,得嵌空處傴而入,洞六七所,有石佛、石乳、石田,至者如聽龍吟虎嘯,轍怖欲出。歲旱則祈,安定郡王令矜名其洞以顯應。有定庵在其前。再查江山現存最早、編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江山縣志》,翻開便有一張江山疆域總圖,圖中標有江山的44個都及一些重要的橋梁和景點,圖的左上角就清楚標注著“左坑”,還畫有兩間房子。該志記載:左坑洞,知縣汪浩改名“左窩”。在縣北二十里翁巖山之下,有巖竇,時聞樂聲。居民尋聲而上,得嵌空數處,環拱如帶;巔有兩涌壁,工巧絕倫。前結定庵,祀觀音大士,余若寶蓋石、蓮花臺、趺坐龕、十丈屏、洗缽泉之類,其景甚多。其縣志主纂、江山教諭宋俊贊曰:陰崖萬竅,龍蟒所居。廣嚴音樂,大文以舒。該志卷一輿地志·山川,還有左窩的勝景圖。
再查1564年編的明代嘉靖《衢州府志》、1623年編的明代天啟《衢州府志》、1711年編的清代康熙《衢州府志》、1813年編的清代嘉慶《常山縣志》,都對左坑有記載。1873年編的清代同治《江山縣志》除文字記載外,在卷之首第10頁也有江山縣志勝景圖之左坑!
▲康熙《江山縣志》江山勝景左窩圖
實地探尋左坑
查到《徐霞客游記》和衢州舊府志、江山舊縣志的記載,筆者對左坑的好奇心與日俱增。為探個究竟,2015年冬,先后三次慕名前往探尋左坑。
第一次正值柑橘采摘時,駕車從市區出發,經大陳,至常山縣青石鎮硯瓦山,右轉到大唐村方家自然村,大約行駛20公里,停車一問左坑洞,老少皆知,下車再走幾百米就到了。洞在半山腰,是個石灰巖溶洞群,呈帶狀分布,洞口有形狀各異的鐘乳石,洞內有流水。
正在山腳下橘地里采柑橘的老爺爺,停下手中的農活,向筆者介紹起左坑洞來。一打聽,老爺爺姓方,名汪家,曾任村領導。方爺爺在介紹了巖洞之后,邊嘆惜邊搖頭地說:“我這塊橘地,文革前便是規模宏大的左坑寺舊址,明朝皇帝朱元璋曾到過這里,并賜名為寶陀寺,這是塊風水寶地啊!以前香客不斷,特別是每年廟會農歷6月19日,全村農戶家桌子都被寺廟借用。杭州的靈隱寺曾仿造該寺建造。只可惜寶陀寺文革時給毀了,村里還有寺廟的舊石碑、石匾呢。寶陀寺的匾在村原加米廠里。”據《康熙江山縣志》記載:寶陀寺,即左坑。元至正八年(1348)建,尋毀。明萬歷間(1573-1620)重建。四方祈福者甚眾。該志共收錄江山41座寺廟,唯有該寺加注“四方祈福者甚眾”,可見當年香火之旺。村原加米廠就在村徐氏宗祠后面,回到村中我們就急著找人開門尋找,可什么也沒找著,時間不早,只能回城了。方爺爺還告知,以前方家人去縣城全都走新塘塢的,很近。雖寺廟已不在,但左坑洞確實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關于寺廟的說法我只能半信半疑。
幾天之后的一晴天,筆者再次駕車前往探尋,這次經新塘塢,車停嶺里自然村,步行經烏龜石頭根,翻過方塘嶺,沿清澈小溪下行一公里,左坑洞就到了。這條步行的山路和田間小道不寬,但全程均有石頭鋪設,令人驚奇的是還有三座古石拱橋,其中左坑寺下的兩座分別稱長老棚橋和水碓橋,古道的感覺油然而生。一路上奇山怪石隨處可見。半路正遇70歲的村民毛金良,他一邊為我們引路,一邊為我們介紹。他說,左坑洞正位于一條龍的龍頭位置,兩條路正好是兩條龍須,龍身是經常山青石到衢州,而龍尾在柯城區航埠鎮。左坑洞對面的山分別有一面大鐘和一面大鼓,傳說龍聽到鐘鼓聲就停在這里了。在方家自然村村口,左邊為獅子山,右邊為象鼻山,方家村有獅象把門,十分吉祥。臨別時,毛老自信地對筆者說,“這地方總有一天會熱鬧起來的!”
兩次從不同的路線探尋左坑,給了筆者直觀的感受,可這些都是口口相傳的。為尋找更有說服力的本地文字記載,去年底,筆者第三次進村探尋。方汪家爺爺對左坑寺很了解,因事先便同方爺爺取得聯系,來到村里查找十分順利。很快就在村中一小寺廟找到了一塊“重修寶陀禪寺碑記”的青石碑,又在廢棄的加米廠里挖出已磨損嚴重的寶陀寺青石匾,還在村委辦公室查到了一些當地家譜。這些對筆者來說如獲至寶!均認真地一一拍了照片。
皇帝敕封的左坑寺
回到單位,急切開始對碑文進行研究,左坑寺也即寶陀寺一段被人遺忘的歷史,漸漸清晰起來。
從廢棄的加米廠里挖出的寶陀寺青石殘匾,長170cm,寬86 cm,厚5 cm,右上角已破損,中間大字也磨損嚴重,但慶幸的是還留下很多文字。匾額上方中間“敕封”兩字特別清晰,匾名繁體的“寶陀”兩字依稀可見,而“寺”已基本被磨平,落款“訪士徐國光敬書”也清楚,最可惜的是右上角的破損沒能找到時間信息。令筆者興奮的是“敕封”兩字,敕封是皇帝頒詔書封賜臣僚爵號、官位、財物、奴婢、妃妾、其它頭銜,是帝王制度的專屬詞匯。這可讓筆者產生更加濃厚興趣,難道正如方爺爺說的同皇帝有關?是哪個皇帝敕封的?答案就在“重修寶陀禪寺碑記”中!
“重修寶陀禪寺碑記”青石碑,碑高175 cm,寬60 cm,厚8 cm。據方爺爺介紹,此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村里出錢100元,從農戶家收購回來放在現小寺廟里的。小寺廟里供奉著四尊佛像,靠墻擺放著的青石碑就在佛像邊。碑額重修寶陀禪寺碑記字體為小篆體,抬頭為“賜進士方林郎知江山縣事辛酉(1740)……邱肇熊文”,邱肇熊,字西重,江西宜黃人,乾隆丙辰(1736)進士,辛酉至癸亥(1742)任浙江江山縣令,升云南嵩明州轉黑鹽井提舉、瑯鹽井提舉。落款為“浙江處州府松陽縣儒學教諭毛廷梓篆額,浙江衢州府學生員戴圣紳書開,乾隆八年(1742)癸亥新秋月吉旦敬立。”碑文上部清晰,下部有些破損脫落,共15行,每行約50字,文中寫道:“邑中林壑之勝著名者十而為之冠……,左坑一名左窩,取邵子安樂之義,明永樂時敕建寶陀寺。”至此,寶陀寺的來歷找到答案了,是明成祖朱棣永樂年間敕封的。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為朱元璋四子,1402年至1424年在位,年號永樂,人稱其為永樂皇帝。左坑同皇帝有關,這并不只是民間傳說,而是有歷史依據的。對于左坑的名勝地位,乾隆六年時任江山縣令邱肇熊稱為“邑中林壑之勝著名者十而為之冠”,左坑徐霞客沒能成行,確是三次江山之行的最大遺憾。
古詩文中的左坑
三次左坑探尋,找到了很多新線索,再翻查史料,又發現有很多左坑、左窩、寶陀寺等在古詩文中記載,大大豐富了左坑的內容。
在江山縣志中找到一篇重要記文《左窩記》,為康熙五十二年(1713)江山縣令汪浩所撰。記文按語曰:左窩者即舊志之左坑也,坑為深塹,人方慮其墜陷,奚名勝,為是山下峻不矗,狀類馎飪,中敞豁如箕,康節所為以安樂名窩也。余故易坑以窩云。這就是縣令親自改名的原因,并道出其洞與寺所在地形像只簸箕。對美景的描寫更是惟妙惟肖,觸景生情。記曰:巋然南向,山脊勻圓如彎弓,脊下有泉一泓,為士人取水雩禱處。面山孤挺一峰,如香爐,與寺門對峙……心怡者久之,傴僂達閣后,筼筜森翠,鮮碧一洗塵容。仰視則巖崿繡錯,瑰瑋萬狀,常聞滴瀝聲不絕。中方幅石壁如大璞,兩旁有洞如艇,深廣如之,夏秋水渴可通人行。壁高二三丈許,結為華蓋,如大士之寶座。左壁有孤石,秀削如人立,俗謂為大士現身,將無然。其間窟窈下垂者,復疏密有度,蒙茸陸梁之狀,蔑如也。而其玲瓏奇詭,則固難以言似。
至于巖石的形狀,記中說有像方珪的,有像圓璧的,有像馬面的,有像象首的,有像龍蛇蛻骨的,為玄熊蚺舕的,有像蛟虬盤屈的……汪浩還引用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中的“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詩,提問:“若此者十日五日能之乎?”“此真畫者也,然則真畫者其將能之乎?”借以贊嘆大自然造化而成的左坑如一幅山水畫。文末汪浩還感嘆:“所惜以泉石勝賞處,荒村野落中,為白葦黃茅所湮沒,而仙客騷人不聞托跡也。”
300年前汪浩縣令親自為左坑改名,并撰寫600多字記,足見此地、此寺、此山、此水的非同尋常了。左坑還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詩文。明施幼學《寶陀寺》詩中寫道:薜蘿巖石古,風雨佛堂幽。清錢塘金紹昌《左坑寶陀寺》詩中寫道:玲瓏窺乳竇,空響時滴瀝。洞壑沓然深,仙靈邈難覿。王錦霆《左窩寺》詩中寫道:數仞翠屏和月臥,一泓香缽帶云移,幻態巖邊看不盡,留題深愧色絲辭。劉佳《左窩寺》詩中寫道:再拜擲靈筄,吉語賜第一。劉佳歷任江蘇奉賢、溧水縣知縣等,嘉慶十三年參加鄉試,舉全省第六。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徐霞客旅行只帶“一杖、一袱被”,旅伴只有顧姓仆人和僧人靜聞,外出常宿營在寺廟里。徐霞客對洞穴情有獨鐘,僅在其游記中記載的洞穴就有357個,其中他親自入洞考察的達306個。至此,左坑有洞、有寺,就不用為劉對予向徐霞客推薦左坑景點找原因了。
靜待開發的左坑
結合史料、碑文和實地探訪,左坑是“不可不一過”的勝地,其開發價值很大。
左坑位于大陳鄉大唐村,該村溶洞較多,洞壑幽深,鐘乳石累累,千姿百態,引人入勝。離左坑洞不遠有大唐洞,《康熙江山縣志》記載:去左坑洞二里,歷石磴而下,可坐百余人,石床丹灶具在,旁開一竇,執炬而入,有石佛、石獅、石象、石傘、石田,田限上有仙跡,至深杳處,石塞其門,人不敢入。該村還有湖山坑洞,據1990年編的《江山市志》記載:1981年5月,縣文管會與浙江省博物館自然部共同發掘,獲豪豬、熊、大熊貓、中國犀、巨獏、鹿、水牛、豹、羊等12種動物化石牙齒116顆,確認為第四紀晚更新紀大熊貓、劍齒象群動物沉積。大唐村還有保存較好的徐氏宗祠,抗戰時期,300多人的江山北鄉保甲自衛委員會在此開會宣布成立,并于1943年受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令褒獎。大陳鄉境內除豐富的石灰石外,還有石煤、紫金石等礦產資源,青石和景觀石豐富。大陳鄉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中國村歌發祥地、中國美麗鄉村、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A級景區大陳村。
左坑也位于江山—蓮塘—新塘塢—大唐的古道上,沿途旅游資源豐富。有四億多年前的寒武——奧陶紀遺址,該遺址已于2011年7月被國際地科聯批準建立為我國的第十枚“金釘子”,稱之為江山階“金釘子”,在國內外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價值。有民國四年(1915)曾獲世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的石灰石、石灰窯舊址。有華市林、石棺、象鼻石等形狀各異的“海底世界”景區。沿途村莊民風淳樸,民俗突出,并有千余畝觀光林,游人可體驗夏摘枇杷、秋摘柑橘的農家樂趣。目前,從新塘塢到大唐的礦山公路也已打通,也為游線開辟打下基礎。
左坑及其周邊可以說旅游資源豐富,當前江山市正在大力推進旅游富民二次創業,2015年江山市領導多次提出,江山旅游要在做好核心景區建設的同時,加大發展以大陳為中心的北部休閑旅游,啟動全市域的國家地質公園建設,而左坑的保護與開發正好可與江山旅游發展設想一致,可為豐富江山旅游資源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左坑,這是大自然留給江山人民的財富,是歷史積淀深厚的寶地,是徐霞客江山之行留給后人的懸念,也該被認定為“徐霞客游線標志地”,讓當年旅行家徐霞客的遺憾成為當今江山旅游的又一寶貴資源。
作者:徐青
編輯:周丹丹
江山新聞網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拓展知識:
- 預示癌癥的20個表現,一旦發現必須重視!10-29
- 冰箱冷凝器接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04-09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三菱電子中央空調廠家維修服務電話(三菱空調一開就跳閘怎么修怎樣自行排除
2024-09-12
-
三菱電機中央空調廠家售后服務電話(掛機內風機怎么接線詳細步驟解析)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24小時人工客服(美的空調器故障代碼與維修資料如何正確排除故障
2024-09-12
-
三菱重工中央空調總部熱線電話(三菱空調不制冷解決方法有哪些視頻快速學習
2024-09-12
-
三菱電機空調廠家24小時人工服務(三菱空調代碼不顯示該如何解決)?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