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老板油煙機售后維修(洛陽老板油煙機售后維修服務)
前沿拓展:
作者:言羽
出品:婚姻與家庭雜志
最近,有一位素人作家登上了熱搜,她就是楊本芬。
2003年,花甲之年的她趴在灶臺旁開啟了寫作之路,80歲后陸續出版了《秋園》《浮木》《我本芬芳》3本暢銷書,合稱“女性三部曲”。
八字當頭的年紀,楊本芬收獲紛至沓來的圖書獎項。
有讀者評價,“《秋園》好像女性視角的《活著》”“一口氣讀完了。輕輕的一本,沉沉的一生。”
鼓勵和贊譽從四面八方涌來,人們稱贊楊本芬是“真正的寫作者”,也有人感慨“天下文筆,獨真誠不破”。
楊本芬今年82歲,見過她的人都說她不像耄耋老人:思維清晰,語速很快,笑聲爽朗,一身素雅的連衣裙,白色的玉墜垂在胸前……整個人神采奕奕。
這兩年,楊本芬變得忙碌起來,采訪、拍攝不斷,熱心的粉絲還結伴去她的故鄉尋找她與家人往日的居所。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位高齡的女作家楊本芬和她筆下那些人與事。
01
花甲之年,用筆重走漫漫人生
母親去世后,楊本芬陷入難以化解的悲傷。她不斷回想母親顛沛流離的一輩子:一個衣食無憂的小姑娘如何變成大家庭的頂梁柱,又如何在風雨飄搖的年月帶著兒女奮力生存。如果無人記錄,像母親這樣的普通人,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徹底遺忘,“像一層薄薄的灰塵被歲月吹散”。
寫作的念頭從楊本芬腦海里浮現出來。彼時,她已經60多歲,除了年輕時在文化館的刊物上發表過一篇散文,從未正式寫過什么。
但這一回,她決心寫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只要提起筆,過去那些日子就涌到筆尖,搶著要被訴說出來。我就像是用筆趕路,重新走了一遍長長的人生”。
楊本芬自小愛讀書,可因為家里窮,直到12歲才念小學。和老師商量后,她直接插班到4年級。她萬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除了上茅房,總是釘在座位上看書做題。
放學后,她得趕回家做飯,和母親一起搓麻繩、納鞋底、絞衣邊,每天都要忙到深更半夜。即便饑寒交迫,她依然成績優異,順利畢業。
楊本芬的父親是個彬彬有禮的書呆子,五谷不分,體弱多病,做不了重活兒。母親白天做民辦教師,晚上替人做針線活兒。大哥外出求學,楊本芬平日除了帶兩個弟弟,還要洗衣、做飯、種菜、撿柴……家里家外就靠母女倆支撐著。
土改時,父親被劃為舊官吏,隨后被關了起來,母親也丟了工作。好在父親做鄉長時清正廉潔,不久就被放了出來。然而,家里依然窮得揭不開鍋,楊本芬出門討過好幾次飯。1960年,父親在貧病交加中去世。母親不愿耽誤女兒的前程,堅持讓楊本芬考學。
楊本芬考上了外地一所工業學校,從此,有機會整日在教室和圖書館流連忘返。她尤其喜歡借閱小說,常常沉浸在故事情節里又笑又哭。
求學的時光快樂得猶如做夢。萬萬沒想到,讀到第三年,學校突然停辦,學生一律回原籍。每學期都考第一的楊本芬不愿回鄉下種田,輾轉來到江西銅鼓縣,在建筑工地搬運沙子。沒干多久,她就累散了架,手腳疼痛,雙肩滲血。
一位好心的技術員告訴她,附近一所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在招生,她趕去報名,入讀一年制師范班,半工半讀。畢業前,學校鼓勵學生走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楊本芬如實填報父親是舊官吏,結果下放名單的第一個名字就是她。
再次失學的楊本芬不得不去鄉下耕田。經友人介紹,她結識了在縣醫院工作的章醫生。
沒過多久,章醫生向她求婚,承諾若有機會就供她繼續讀書。懷著幾分忐忑和一絲期待,楊本芬匆匆踏入婚姻。然而,孩子接二連三地降臨,打破了楊本芬的幻想,求學之路被迫中斷。
接下來的幾十年里,她盡心盡力撫養3個孩子,兩度放棄了做教師的機會。直到小兒子學會吃飯,她才放心走出家門。
因為教子有方,楊本芬還被請到家長會上介紹教育經驗。她娓娓道來和孩子們相處的點點滴滴:自己既是母親也是朋友,不罵孩子更不打孩子,喜歡夸贊孩子,習慣以身作則。
幾年后,3個孩子陸續上了大學,一輩子沒念夠書的楊本芬心底充滿了夙愿得償的喜悅。
兒女們相繼結婚生子,楊本芬又擔起照顧孫輩的重任。二女兒章紅是出版社編輯,也是兒童文學作家,楊本芬趁著帶外孫的間隙重拾年輕時的愛好,讀了不少女兒家的藏書。
有段時間,她恰好讀到一位作家回憶母親的散文,深受觸動。心懷對媽媽的思念,楊本芬坐在廚房的一張矮凳上,以另一張略高的凳子為桌,開始書寫記憶里的母親和家鄉:
“洗凈的青菜晾在籃子里,灶頭燉著肉,在等湯滾沸的間隙,在抽油煙機的轟鳴聲中,我隨時坐下來,讓手中的筆在稿紙上快速移動。在寫完這本書之前,我總覺得有件事沒完成,再不做怕是來不及了。”
02
一顆露珠,也是一個宇宙
“1914年,世上有了‘秋園’這個人。1918年,漢語有了‘她’這個字。秋園,她來過,掙扎過,絕望過,幸福過。今天,她80歲的女兒,把普普通通的她,講給世界聽。”
這是印在《秋園》書封上的一段話。楊本芬以母親為原型,講述了秋園這個普通中國女性的一生以及女性身上特有的生生不息的堅韌與美好。
1914年,秋園出生在洛陽一戶小康之家,父慈母愛,還有兩個哥哥護佑。但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中斷了她幸福的童年時光。長大后,秋園嫁給了文官楊仁受。她先隨丈夫從洛陽搬至南京,抗戰爆發后又隨丈夫回到他的老家湘陰。在那里,秋園生兒育女,辛勤勞作,竭力應對來自命運的種種考驗。
丈夫仁受長期纏綿病榻,秋園必須用柔弱的身軀為丈夫、兒女遮風擋雨。丈夫過世后,秋園帶著兩個幼子流落湖北,再嫁他人。第二任丈夫病故后,秋園從湖北返回湖南。89歲那年,秋園去世。她的口袋里放著一張紙,上面寫著:1932年,從洛陽到南京;1937年,從漢口到湘陰;1960年,從湖南到湖北;1980年,從湖北回湖南;一生嘗盡酸甜苦辣,終落得如此下場。
《秋園》被稱為女性版的《活著》。事實上,秋園經歷的人間疾苦絲毫不亞于《活著》的主人公,少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人生三大悲都讓她趕上了——12歲失去了父親和兩個嫂嫂;結婚后生下5個孩子,只活下來3個;46歲埋葬了第一任丈夫;66歲送走了第二任丈夫。每當至親離世,秋園都恨不得隨之而去,可她無法拋卻肩頭的責任,必須為了活著的人苦苦撐下去。
動蕩險惡的環境未能磨滅人性的良善。某年除夕夜,一個男人偷偷摸到秋園家偷東西,兒子操起棍就要打,卻被父親仁受阻止。原來,男人的老婆臥病在床,孩子餓得奄奄一息,他這才跑出來偷東西。仁受裝了20多斤米,又拿出一塊咸肉、一條咸魚,塞給這個男人。后來仁受挨整被抓,秋園和孩子們遭受惡鄰欺辱。當年行竊的男人趁著傍晚安靜,偷偷送來兩袋米,接濟當年的恩人。
除了秋園一家,四處勸人信佛的老和尚、游手好閑的滿寶生、霸蠻的滿娭毑……在楊本芬筆下,這些鄉間小民的頑強與脆弱、高貴與貧賤、善良與丑陋均得到栩栩如生的呈現,“普通人的經歷不寫出來,就注定會被深埋”。
小說集《浮木》延續了《秋園》質樸動人的筆調和對普通人命運的關切,描繪了中南腹地那些鄉間人物的生生死死,譜寫了一曲“珍貴的平民史歌”。
天生麗質的文秀是深山里生長的金鳳凰,嫁給了方圓幾十里數一數二的好篾匠。婚后,夫妻倆恩恩愛愛。某天,懷孕的文秀獨自上山砍柴,不留神滾下山坡,后來養好了傷,卻也毀了容。她擔心鄰里嘲笑,恐懼家人嫌棄,三番兩次尋死覓活。而且,她執拗地認為,自己是為了保護肚中的女兒才來不及蒙住臉。因此,文秀妒恨秀麗乖巧的女兒,最后硬是毀了女兒的美滿姻緣。
定坤叔知書達理,因修水庫軋斷了一條腿。兒媳一面嫌棄定坤叔是個拖累,逼他出去單過,一面要他幫忙種菜和照顧孩子。但凡兩個孩子有點小傷,兒媳就指著定坤叔的鼻子數落一番。某日,兩個孩子溜去池塘邊玩耍,溺水身亡。兒媳不依不饒,定坤叔自責又心痛,一夜白了頭,隨后悄悄離家出走,再無音訊。
老李夫妻倆勤勞能干,唯一的遺憾是膝下無兒無女。之后,倆人迎來了6歲女孩秀蓮,把她視為己出,第二年就送她去讀書。哪知放學路上,秀蓮摘野果時不慎碰到了蜂窩,一周后匆匆離世。自此,其樂融融的三口之家墮入深淵,老兩口幾乎連門都不出,不到60歲就雙雙辭世。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些底層百姓生得卑微,死得安靜,在時代浪潮中載浮載沉,在命運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唯有用文字記錄下他們對苦難的承受與抵抗,賦予他們尊嚴與光芒。這也是楊本芬寫作《浮木》的初衷:
“如同我愿意寫下平凡如草芥的母親,我也愿意寫下平凡如草芥的與我有過交集的鄉民……這是一顆露珠的記憶,微小、脆弱。但在破滅之前,那也是閃耀著晶亮光芒的,是一個完整的宇宙。”
03
她若不寫,無人能寫
在講完了母親《秋園》和鄉親《浮木》的故事后,楊本芬將目光投向婚姻。
今年2月,《我本芬芳》出版,楊本芬細致入微地刻畫了一個女人不被看見的孤獨、不被欣賞的失落、不被尊重的委屈,掀起了討論中國式婚姻的熱潮:
“想起了父母輩與祖父母輩的婚姻和家族中所有女性的一生。”“想到我的外婆和奶奶生命中大部分都是為他人活,沒有自己,多希望她們也能夠像楊奶奶這樣表達出來呀,寫下來就是一種吶喊和抗爭……”
誠如讀者所感,《我本芬芳》講述的婚姻往事在上一輩人中絕不算罕見。主人公惠才不滿20歲,品學兼優,但因出身不好,即將被學校下放。好友勸她嫁給正在追求她的呂醫生,這樣就能留在縣城。呂樣貌堂堂,工作穩定,還答應婚后送惠才上學,或是幫她找工作。就這樣,惠才匆匆和相識兩個多月的呂結了婚。
惠才雖不愿早婚,卻也滿懷信任與同情,認定呂與她同為天涯淪落人。呂兩歲多時被收養,養父母待他不薄,省吃儉用供他讀書。但好景不長,解放后養父母被劃為地主,雙雙自盡。呂自此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長大后參了軍,轉業后做了內科醫生。
婚后,惠才勤儉持家,賣力干活,希望和呂相互扶持。然而,婚前尚有些許溫情的呂婚后仿佛變了個人:對惠才不聞不問,遇到問題拒絕溝通。有一回,家里養的兩只雞被偷走了,結果,呂整整兩個月對惠才愛答不理。多年后,惠才終于得知真相:呂懷疑她偷偷賣了雞,用錢補貼了娘家。
后來,惠才養了只兔子給女兒當寵物,招了賊。惠才膽子小,加上懷了孕,不敢開門或喊叫,生生聽著兔子被擄走了。呂知道后非但沒有安慰惠才,反而責問她:“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好人怎么會怕賊?”
懷孕期間,惠才讓呂幫忙把洗澡水倒進尿桶里。呂答:“自己的事自己處理,不要搞得嬌生慣養。”生完大女兒的第一晚,惠才想讓呂睡在身旁,一起照顧女兒,呂拒絕了。傷口疼痛的惠才坐不下去,只能跪在床上撫慰啼哭的嬰兒。
惠才和呂一共生了3個孩子,但從始至終,呂都極少插手,力不從心的惠才主動結了扎。呂心中不滿,不愿照顧動了手術的妻子。惠才母親前來照顧,燉了母雞給她補身子。呂卻指責岳母偏心,沒主動讓他吃雞。母親擔心影響女兒和女婿的關系,第二天就回老家去了。
呂或自私或冷漠或逃避的言行深深打擊著一腔熱情的惠才,她有苦難言,時常以淚洗面。她想過自殺,卻不忍舍棄幼小的孩子,只好自我排解。
其實,呂說不上是壞人。他沒有任何惡習,慷慨大方,又樂于助人。只是,兒時的經歷讓他警覺多疑,生怕被人傷害;年輕時得過肺結核讓他異常惜命,不敢勞累。呂帶著創傷結了婚,完全不知如何應對婚姻里的問題,也是個可憐人。而作為他的妻子,惠才的壓抑與痛苦也是實實在在的。
很難想象還有多少這個年紀的女性,有意愿、有能力、有機會公開言說內心的苦與痛,袒露婚姻中的齟齬與不適,坦誠地表達對親密關系的遺憾與困惑。這份直面人生的態度喚起了許多女性心底的共鳴,帶給她們慰藉,也令她們反思:委屈求全還是勇敢前行?忍辱負重還是活出自我?
《我本芬芳》出版前,楊本芬也猶豫過,擔心自己筆下的婚姻故事會引起不必要的猜測,也擔心別人品頭論足影響家庭和睦。
她和章紅訴說自己的擔憂。章紅深知母親內心的苦楚,也了解婚姻的復雜,她一如既往地支持母親,鼓勵母親訴諸文字。
同為作家的章紅深信《我本芬芳》是個好故事,它將超越私人領域,抵達更為深廣的境地:啟發讀者去思索婚姻的曖昧難解與人性的豐富斑駁,提醒更多人關注周遭女性的處境,改變也會由此發生。
已經出版了三本書的楊本芬并沒有停筆的打算。每每收到讀者溫暖而用心的反饋,她都備受鼓舞,也有了更大的創作動力。
她陸續寫完了回憶媽媽、哥哥的長文,正在寫一位鄰居的故事。恰如她在《秋園》的自序里所寫的:
“人到晚年,我卻像一趟踏上征途的列車,一種前所未有的動力推著我轟隆轟隆向前趕去。我知道自己寫出的故事如同一滴水,最終將匯入人類歷史的長河。”
本文摘自《婚姻與家庭》雜志
拓展知識:
- “深海一號”:深海重器勇往直“潛”09-30
- 廣州市煤氣灶維修點(廣州燃氣灶維修中心)02-24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三菱重工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電話(中央三菱空調E9報警如何解決常見故障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客服電話人工服務(美的空調網拆下來后怎么安裝安裝步驟詳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人工客服(中央美的空調關了風機運轉可能的原因和解決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維修號碼(美的空調lock是什么意思啊美的空調的鎖?)
2024-09-12
-
開利中央空調24小時人工電話(開利空調顯示運行限制中什么意思開利空調運行限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