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集成灶維修全套視頻(美大集成灶怎么清洗)
前沿拓展: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整理
立夏已過,雖然國內部分地區的博物館與藝術機構因疫情封控暫時閉館,但仍有不少展館呈現了大型藝術展覽:
歷經10余年建設,陜西考古博物館目前試行開放,展出文物囊括石峁遺址、楊官寨遺址、蘆山峁遺址等的考古發掘項目;備受關注的顏真卿書丹墓志和上官婉兒墓志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在海外,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2022正式拉開帷幕;因疫情推遲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拉斐爾展”已經開放;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將馬蒂斯《紅色工作室》中所出現作品中的六幅現存的繪畫、三件雕塑和一件陶瓷作品會聚一堂,促成這些作品時隔一百多年后的首次重聚。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以“云觀展”的方式,與讀者朋友一起走近世界各地的展覽。
上海
盛世芳華——上海博物館受贈文物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暫停開放)
展期:2022年3月10日—9月4日
展覽匯聚195件/組受贈文物,包括王南屏、房淑嫣捐贈的北宋王安石《行書楞嚴經旨要卷》,何鴻章捐贈的春秋晚期吳王夫差盉,翁萬戈捐贈的明代沈周《臨戴文進謝安東山圖軸》等。展覽是上博繼去年舉辦“鼎盛千秋”和“高山景行”之后的又一受贈文物大展,亦是今年上海博物館七十周年館慶的精彩篇章。
奈良美智
地點:余德耀美術館(暫停開放)
展期:2022年3月5日—9月4日
展覽通過70余件重要繪畫、雕塑、陶瓷、裝置,700余幅大量未曾展出手稿,回顧奈良美智跨越37年的多產藝術生涯。此次展覽不僅是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展,也是他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大規模回顧巡展。
《畫與相》“中國植物畫第一人”曾孝濂個展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暫停開放)
展期:2022年3月5日—5月22日
精選了藝術家曾孝濂的40幅代表作,他的作品描繪出自然萬象與草木榮枯。曾孝濂是我國植物科學畫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被譽為“中國植物畫第一人”。展覽還包括荒木經惟、劉野、喬瓦尼·歐祖拉等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
水之域
地點:浦東美術館(暫停開放)
展期:2022年2月28日—6月5日
展覽以古今對話的形式展出來自兩家法國藝術機構的藏品100余件,從社會空間、祭祀儀式、地理疆域、技術工具等多角度講述水與人、與社會文化的關系。
北京
何以中國
地點: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2年1月25日—5月4日
展出130多件文物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等各種門類,包含何尊、長信宮燈、藏文《四部醫典》等聲名遠播的國寶重器。展覽將跨越壬寅年春節、北京冬奧會、清明節等重要節日。展覽概括而鮮明地呈示華夏大地何以中國,中華民族何以偉大,中華文明何以不朽。
北京大學考古100年考古專業70年
地點: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5月3日—2023年5月10日
展覽主體部分按時間順序將北大考古100年發展史分作四個單元,內圈展線為學院大事記,回顧北大考古崢嶸歷史;外圈展線則通過考古發掘標本、老檔案、發掘報告、器物卡片、老照片等百余件組展品與圖文展板,展現北大考古參與的重要考古工作。
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4月2日-7月3日
展覽展出聞一多及其子聞立鵬的藝術作品,展現父子二人在美術方面的成就。展覽標題取自聞立鵬1979年創作的同名油畫《紅燭頌》,致敬以聞一多為代表的學者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異彩紛呈:古代東西文明交流中的玻璃藝術
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1月25日—5月5日
展覽呈現了日本平山郁夫絲綢之路美術館所藏325件套世界古代玻璃,也有多件來自中國文博機構難得一見的文物參展。
共同的現場:UCCA 15周年理事收藏展
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展期:2022年4月16日-7月3日
2022年是UCCA成立15周年,亦是UCCA理事贊助體系建立10周年。展覽從尤倫斯藝術基金會理事的收藏中,精選呈現由52位(組)國內外藝術家創作的近100件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作品。
重新聚焦媒介:東亞錄像藝術的興起
地點: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展期:2022年3月5日—5月8日
展出來自中日韓三國17位藝術家的31件錄像媒介的實驗性實踐作品,這些作品年代跨度較大,旨在重新審視東亞藝術家對錄像這一媒介的處理方式。
布魯斯·瑙曼:OK OK OK
地點:木木美術館(錢糧胡同館)
展期:2022年3月11日—6月12日
木木美術館將與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和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合作,呈現美國藝術家布魯斯·瑙曼在國內的首次機構個展。展覽在回溯藝術家逾50年藝術實踐的同時,著重探討和梳理了他的行為表演藝術、霓虹燈“標識”以及基于聲音和移動影像藝術的創作。
加埃塔諾·佩謝:人無完人
地點:今日美術館
展期:2022年3月20日—6月30日
展覽呈現意大利設計師加埃塔諾·佩謝(Gaetano Pesce)的近100件家具、產品設計、建筑模型、樹脂畫、裝置和影像復刻、文獻資料,回顧他過去50年間的創作歷程。展品亮點包括 UP5_6 扶手椅、人無完人椅、藝術家自畫像書架等。
陜西
陜西考古博物館
地點:陜西考古博物館
展期:2022年4月28日-7月31日
陜西考古博物館展示內容涉及考古項目138個,囊括石峁遺址、楊官寨遺址、蘆山峁遺址、梁代村遺址等這些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考古發掘項目;展出的4218組文物中,九層以上文物是首次與觀眾見面。其中備受矚目的是全國首例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書丹墓志,2013年在咸陽發掘出的上官婉兒墓志均為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治世之光——西漢帝陵考古成果暨致敬考古百年展
地點: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時間:近期
由陜西省文物局主辦,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等聯合承辦這一展覽,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江村大墓也就是漢文帝霸陵考古出土的23件(組)文物首次向公眾展出。《西漢帝陵考古成果暨致敬考古百年展》回顧了西漢帝陵百年考古史,呈現西漢帝陵百年考古成果,展出精品文物百余件。
浙江
麗人行——中國古代女性圖像展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
展期:2022年3月8日—5月8日
展覽精選浙博館藏的古代女性圖像畫作,同時配套展示相關的古代女性飾品、服飾、生活用品等實物,以及當代女藝術家的作品,通過160余件(組)展品,邀觀眾一起看畫中麗人千姿百態,品畫外麗人百味人生。
乘興看山多——黃賓虹紀游山水展(上期)
地點:浙江博物館孤山館區
展期:2022年1月1日—5月29日
紀游山水是黃賓虹繪畫的重要畫題之一。黃賓虹一生南北往來,遍賞名川靈岳,常以黃山、雁蕩、蜀山、嘉陵、西湖為題作詩作畫贈答同道。展覽上期以賓老的四類山水典型為線索,以賓老家鄉新安起首,跟隨畫家之眼,游新安、浙東、蜀江、粵西。
海上絲路的中國與英國:從杭州到倫敦
地點:杭州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18日—5月22日
展覽以時間為脈絡,精選162件展品,通過“中國情調”“東方伊甸園”“璀璨中國造”“風情匯東西”四個單元,再現18至19世紀中國與英國的社會生活,探討該時期中西方文化之間的異同。
失落的古鄞城:奉化白杜考古文化展
地點:奉化博物館
展期:2022年1月26日-7月5日
展覽共陳列超過200件文物,呈現奉化白杜鄞縣故城的考古發掘成果。展覽分為兩個部分,“從傳說到史實·古鄞縣人”主要介紹先民的生活遺跡、燒陶制瓷技術、飲食信仰、墓葬等信息;“從聚落到城市·古鄞縣城”著重展示古鄞縣治的城市規模制度和城市布局。
江蘇
畫壇正統 “四王”天下:南京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精品畫展(下)
地點:南京博物院
展期:2021年12月—2022年6月
此次展覽為“四王”及后學者的作品展,遴選名家精品,力圖勾勒、展示清代“四王”正統畫派的發展脈絡和藝術特色。
雋逸書藝 絕妙好辭——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對聯特展
展覽從南京博物院豐富的書法收藏中遴選數十位清代名家的對聯名作,聯語、書法俱佳,既有帖學書風,亦有碑學趣味,且五體兼備,以之展示清代對聯書法的發展輪廓和藝術成就。
江南佳麗——蘇州博物館藏仕女畫展
地點:蘇州博物館本館(暫停開放)
展期:2022年3月8日—6月8日
遴選出館藏清代以來仕女畫23件。畫面構圖或取庭園一角,或狀閨閣之內,或在芳草之地,或行山水之間;配之以梧竹蕉石之景,點綴春柳與梅花之屬;或對鏡梳妝、或觀梅賞月、或嬉戲、或女紅、或采菱……鉛華之飾,粉澤之態,不一而足,也有取歷史故事立意者。
河南
龍門石窟研究院“云上龍門”小程序正式隆重首發上線
“云上龍門”小程序的功能列表里涵蓋了“漫游”“探索”“院藏”“外展”“微痕識別”“流散遺珍”“石窟保護”等8個熱門欄目。信息豐富、學術內容權威,線上視頻音頻學習資料隨手可得。通過小程序,觀眾可以足不出戶云游龍門。
湖南
王者歸來——中國古代青銅器巡禮
地點:湖南省博物館
展期:2021年12月30日—2022年5月18日
展覽薈萃了280件(套)青銅器珍品,既有中國國家博物館眾多寶藏,也有湖南省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等典藏青銅瑰寶。它們是古代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從中可以窺見商周青銅器的莊重典雅,以及漢至明清青銅器的傳承和變化。
蔣鵬奕:我的生命貫穿好幾個憂郁的月份而活躍地發出火花
地點:謝子龍影像藝術館
展期:2022年4月21日-7月21日
蔣鵬奕目前作品主要以攝影、錄像為媒介,通過制造超現實的景觀以及對景物的微妙敘述,呈現出個體生命的內外障礙與疑惑。展覽展出藝術家三組系列作品,包括《幽暗之愛》、《太陽!太陽!》和寶麗來移膜系列作品《導體》。
廣東
莊嚴萬象——中國水陸畫藝術精品展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15日-7月17日
展覽由廣東省博物館策劃,遴選全國各地博物館具有相當代表性的70幅水陸畫,分為以法相會、藝苑奇葩、水陸萬象、水陸余音四個部分,從藝術背景、藝術特色、藝術內涵以及藝術的保護和傳承等方面全面呈現,為廣大觀眾了解和研究這一獨特的文化寶藏、領略水陸畫的藝術魅力提供了難得契機。
絲路光華——粵隴文物聯展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24日-6月26日
甘肅是“陸上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廣東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此次展覽共匯集廣東和甘肅地區超過500件文物,結合最新考古發現及史料文獻,介紹甘肅河西走廊與廣州通海夷道的重要作用,探索絲路變遷對中國歷史的深刻影響。
藝海藏珍——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歷代繪畫精品展·花鳥篇
地點:廣州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4月26日—7月25日
“花鳥篇”為該系列展的終篇。展覽以“梳理藏品、挖掘藏品,精選一批不常展出、不為觀眾熟知的院藏佳作進行展出”為基調,從院藏歷代花鳥畫中挑選了40余件號(實物展品125件)舉辦此次展覽,展出作品包括觀眾們較為熟悉的元代佚名《金盆浴鴿圖》、明代陳淳《花觚牡丹圖》、清代朱耷《雜畫冊》等。
德化之美——館藏明清德化白瓷展
地點:廣州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2日—5月25日
展覽從廣州博物館館藏的300余件明清時期德化白瓷中精選了134件(套),分“佛教塑像”、“陳設器用”、“飲食器皿”、“文房雅意”四個部分,展現德化白瓷莊重恬靜的獨特魅力和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生活掠影。
盡精微, 致廣大—— 徐悲鴻臨摹倫勃朗《婦人倚窗像》修復研究展
地點:廣東和美術館
展期:2022年3月8日-6月5日
徐悲鴻經好友之邀臨摹了倫勃朗《婦人倚窗像》。在歷經廣州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油畫系材料與油畫修復工作室修復后此次特展也以技術與人文交織的視角,帶領觀眾走近徐悲鴻的藝術。
云南
在`野:云南建筑傳統研究展
地點:昆明當代美術館
展期:2022年4月2日-6月26日
展覽借助云南建筑學者的多元視角,結合豐富的學術實踐材料,呈現云南建筑傳統的獨特魅力和對這種傳統的研究成果。
臺北
國寶聚焦:仇英《秋江待渡圖》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2年4月2日—6月29日
為什么明代仇英的《秋江待渡》是中國書畫史的國寶之一?《秋江待渡》展露了哪些高超畫技?歷代有哪些人收藏過《秋江待渡》?臺北故宮“國寶聚焦”專室迎來換展,展出的《秋江待渡》圍繞這些問題給出了解答。
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
展期:2022年4月2日起
展覽一方面從山水、人物等內容、物象的布局配置及技法,說明緙絲與刺繡工藝的特色及技藝之妙;另一方面,又從宋元明以來工藝家的創作,闡釋作品的時代風格與藝術成就,展現緙繡多元面向。
亞洲織品展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展期:2022年3月12日—9月11日
展品中有珍貴的南亞傳統刺繡,有中東地區傳統男性服飾、東南亞地區的儀式用布等,均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獨樹一格的院藏織品服飾文物,呈現亞洲多元文化。
人氣國寶展
地點: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展期:2022年1月25日—2023年1月29日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正在舉辦“人氣國寶展”,聚焦于臺北故宮典藏的藝術史上的名品,所展文物皆為備受喜愛的人氣國寶,如臺北故宮的鎮院之寶清翠玉白菜、被認為是唐玄宗傳世唯一墨跡的《鹡鸰頌》、西周晚期的青銅器鄂侯簋、宋《蘇氏一門書法冊》等。
海外
意大利
第59屆威尼斯雙年展
地點:威尼斯
展期:2022年4月23日-11月27日
展覽以出生于英國的墨西哥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利奧諾拉·卡林頓的短篇故事《夢想之乳》(The Milk of Dreams)為題,探討后人類、變形、生態等議題,而展覽本身也如同一場超現實主義在這個時代的復興。
本屆雙年展主題展有來自 58 個國家的 213 位藝術家參展,以及81個國家參展。據悉,這一屆雙年展的參展藝術家數量將是2005年以來最多的一次,相比上一屆的人數翻了一倍。同時,本屆雙年展創下了女性藝術家參展人數之最,超過80%的參展藝術家為女性。
多納泰羅:文藝復興
地點:斯特羅齊宮&巴杰羅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19日—7月31日
“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掩蓋了其他藝術家的輝煌,多納泰羅(Donatello,1386-1466)便是其中之一。展覽從材料、技術和流派等方面討論多納泰羅的藝術成就,柏林國家博物館、倫敦V&A、紐約大都會、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巴黎盧浮宮、維也納藝術歷史博物館、烏菲茲美術館等機構提供了借展,部分展品600年來首次移動。
法國
上下埃及的法老:古埃及史話中的非洲篇章——納帕塔國王
地點:盧浮宮
展期:2022年4月28日—7月25日
公元前8世紀,古努比亞人在首都納帕塔附近建立起一個王國。約公元前730年,庫什國王皮耶征服埃及,創立了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來自庫什的君主、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的法老們統治埃及五十多年,地域涵蓋從尼羅河三角洲到白、藍尼羅河交匯處之間的大片地區。庫什人法老中最著名的無疑是塔哈爾卡法老。
這個龐大的古王國位于現蘇丹的北部。本展通過展示盧浮宮博物館考古隊在蘇丹的發現,凸顯這一古王國在古埃及歷史中的重要作用。盧浮宮在穆韋斯遺址的考古研究歷時十年,如今考古地點北移30公里,在離麥羅埃金字塔群不遠的哈薩繼續進行。
喬爾喬·瓦薩里:素描圖冊
地點:盧浮宮
展期:2022年3月31日—7月18日
瓦薩里編撰了首個基于歷史邏輯的素描圖冊,這本圖冊在1568年出版的《藝苑名人傳》第二版中被廣泛提及,也成為識別藝術家風格的一種手段。但瓦薩里去世后不久,素描圖冊便神秘消失了。此次展覽由盧浮宮和瑞典國立博物館共同舉辦,目前“素描圖冊”中有162幅現藏于盧浮宮,83幅藏于瑞典國立博物館。
商博良冒險:象形文字的秘密
地點:法國國家圖書館
展期:2022年4月12日—7月24日
今年是古埃及文字破譯二百周年,展覽展示商博良的研究方法和迷人的埃及文明,正是商博良破譯了古埃及俗體文字及象形文字的含義,為沉默的文明賦予生命。
博物館中的伊夫·圣羅蘭
地點: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
展期:2022年1月29日-5月16日
展覽由蓬皮杜中心 、巴黎現代藝術博館、盧浮宮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巴黎畢加索博物館以及巴黎伊夫·圣羅蘭博物館共同舉辦,通過一些新穎的類比、承接手法,讓圣羅蘭設計師的標志性作品與這些不同博物館的藏品之間建立對話。
日本
2022越后妻有大地藝術祭
地點:越后妻有
展期:2022年4月29日—11月13日
本屆大地藝術祭中,有逝世的克里斯蒂安的《森の精》,有自第一屆起就參與的俄羅斯藝術家卡巴科夫夫婦新作《牽手之塔》,也有烏克蘭藝術家詹娜·卡德羅娃渴望日常與和平的“石頭面包”;而日本本土藝術家們的作品則體現出了在地文化和對日常工具的利用。
未來的國寶:東京國立博物館書畫逸品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2年4月12日-5月8日
展覽以“未來的國寶”為主題,呈現東京國立博物館研究員從逾萬件繪畫、書法和史料中遴選出的逸品佳作。展覽共分為12期,每期展出一件(組)作品,首期將介紹菱川師宣的《美人回眸圖》。
東南亞陶瓷:收藏與研究的軌跡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23日-5月15日
展覽呈現26件東南亞陶瓷藏品,收藏年代跨越明治、大正至昭和初期,以此追溯近代日本陶瓷收藏與研究的軌跡,呈現東南亞陶瓷的造型特點與藝術魅力。
空也上人與六波羅蜜寺
地點:東京國立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1日—5月8日
京都六波羅蜜寺以“普陀落山普門院”為號,作為西國三十三所的第17座名剎而知名。此次展覽匯集平安至鐮倉時代與六波羅蜜寺有關的佛教雕像,包括空也上人立像、六波羅蜜寺創建時所制作的四天王立像、相傳為定朝所作的地藏菩薩立像等。
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產
地點:京都市京瓷美術館
展期:2022年3月25日-5月22日
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此次展覽以秦始皇陵兵馬俑為核心,匯集約200件文物,主要出土于秦漢兩朝的中心地區陜西省,以此展現秦漢時期的輝煌文明。多件文物為首次在日本展出。
英國
沃爾特·西克特
地點:泰特不列顛美術館
展期:4月28日—9月18日
這是60多年來英國泰特美術館首次為西克特舉辦大型回顧展,展覽探討了他如何以激進、獨特的方式處理作品。他在新聞攝影中汲取靈感,繪制詳細的草圖,并將繪畫作為表達生活觀點的工具。
跨越國界的超現實主義
地點: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
展期:持續至8月29日
通過大量不可思議的作品的并置,展覽展現了這一運動在法國之外的發展和影響。女權主義者、爵士音樂家、黑人運動活動家……展覽匯集了不同身份和國籍的人們,他們因為超現實主義而聯結在一起,時至今日,他們的作品仍然看起來新鮮而讓人稱奇。
霍克尼之眼:描繪的藝術與技術
地點:劍橋大學菲茨威廉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15日-8月29日
展覽“霍克尼之眼:描繪的藝術與技術”展開了一場跨越500多年的對話,并試圖探討霍克尼對于透視與投影描繪器等技術的想法和理論。
巨石陣的世界
地點:大英博物館
展期:2022年2月17日—5月8日
這是英國境內首次舉辦以“巨石陣”為主題的特展,通過超過430件來自歐洲各地的文物,包括北意大利阿爾卑斯山的石斧、愛爾蘭金屬器等,講述關于巨石陣的謎團與民間傳說。
拉斐爾展
地點:英國國家美術館
展期:2022年4月9日—7月31日
這是首個探索拉斐爾完整職業生涯的展覽之一,展覽云集了英國國家美術館和法國盧浮宮、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意大利普拉多博物館、烏菲齊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等機構的藏品,讓人一睹拉斐爾技藝、創造力和獨創性。
重訪卡納萊托的威尼斯
地點: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
展期:展至9月25日展覽展出來自英國沃本修道院及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館藏的繪畫、版畫、照片等,以此呈現意大利畫家卡納萊托對18世紀的威尼斯城市景觀,并反映了當下的威尼斯所面臨的社會和環境挑戰。在策展人看來,在卡納萊托筆下,威尼斯幾乎被打造成了一座戲劇之城,以大運河為舞臺,以建筑為幕布。
惠斯勒筆下的白衣女子:喬安娜·希弗南
地點: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
展期:2022年2月26日—5月22日展覽圍繞著惠斯勒與喬安娜·希弗南的故事展開,講述后者作為惠斯勒的朋友、模特、愛人和工作伙伴,在其生活和工作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藝術評論家喬納森·瓊斯看來,這是藝術史中的革命性時刻,惠斯勒和希弗南打破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繪畫,生活的本質令虛偽和矯飾被一掃而空。
河鍋曉齋
地點:英國皇家藝術研究院
展期:2022年3月19日—6月19日河鍋曉齋最初師從浮世繪畫家歌川國芳,后經過狩野派的訓練,創造出可怕可敬、可愛諷刺的形象,尤其在莫奈等印象派畫家向東方學習時,同時代的河鍋曉齋卻反過來望向西方。展品為藝術品商人高曼私人收藏,他的收藏涉及了不同時代和門類,是河鍋曉齋和浮世繪的重要藏家之一。
梵高自畫像
地點:英國倫敦科陶德美術館
展期:2022年2月3日—5月8日展覽展出超過15幅梵高自畫像作品,以此追溯其繪畫表現力的轉變。
畢沙羅:印象派之父
地點: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
展期:2022年2月18日—6月12日
畢沙羅可謂是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其作品表現了純凈、簡潔、敦厚、柔和、自由、自發性和新鮮感。他對許多藝術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包括克勞德·莫奈、保羅·塞尚等。
畢翠克絲·波特:情系自然
地點:倫敦V&A博物館
展期:2022年2月12日—2023年1月8日畢翠克絲·波特是20世紀最受歡迎的兒童小說作家之一,其筆下的比得兔更是家喻戶曉。展覽將分四個篇章,展示超過240件與畢翠克絲·波特有關的個人物品,包括難得一見的信件、手稿、草圖、密碼日記、家庭照片、商業產品和個人手工藝品。展覽將展現她與生俱來的講故事的天賦、她的商業頭腦和她對自然界科學研究的迷戀,以及她對養羊和保護自然的熱情。
雄姿萬象:男裝的藝術
地點:倫敦V&A博物館
展期:2022年3月19日—11月6日這是 V&A 博物館首次舉辦大型男裝藝術專題展,匯集約100套時尚造型和100件藝術作品。展覽通過當代知名時裝設計師作品與歷史服飾,配合古典雕塑、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照片、影像和表演,探索過去數百年來設計師、裁縫師和藝術家如何構筑和表現男性魅力。
美國
惠特尼雙年展“保持安靜”
地點: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2年4月6日—9月5日展覽以“保持安靜”為主題,共有63位/組藝術家參展,探討美國與墨西哥的邊境、藝術如何在危機時代展現其影響等議題。
骨肉:解剖的藝術
地點:洛杉磯蓋蒂研究所
展期:持續至2022年7月10日在數個世紀中,解剖圖一直是藝術與科學的交叉點。展覽展出了從16世紀至今的150幅人體圖像,其中包括1543年維薩里的《人體的構造》一書初版,以及不同時代藝術家對于人體的演繹。
獨立項目:南亞非殖民化建筑,1947—1985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展期:持續至2022年7月2日展覽聚焦南亞國家獨立后的建筑師和工程師如何體現政治和社會抱負以及新的國家身份,他們利用有限甚至貧瘠的資源來建設新的城市。策展人馬蒂諾·斯捷里(Martino Stierli)希望將那些長期處在“歷史等候室”的南亞建筑師們重新推向更廣闊的視野中。
幽居有伴:中國畫中的隱逸與交游
地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期:持續至2022年8月14日特展共呈現自11世紀至21世紀1000年間的120余件書畫器物珍品,探索中國文人如何用藝術表達自我的內心世界。“隱逸”還是“交游”?展覽試著探討這個抉擇,反映人們尋求避世或與他人溝通的原因和方式。
古埃及的生命與來世
地點: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展期:常設展展覽由博物館2020年重組后獨立的“非洲藝術部”策劃,展品均來自博物館的藏品,通過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創造的藝術品,遙想當時的生活與文明。
荷爾拜因:肖像捕捉
地點: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
展期:2022年2月11日—5月15日小漢斯·荷爾拜因 是16世紀初最多才多藝和最具創造力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肖像畫帶有耐人尋味的屬性,其對畫中人身份的視覺陳述,讓人看到了博學、奢華、智慧的文藝復興文化。展覽展出30余件荷爾拜因的繪畫和素描作品,這也是美國首次展出這位文藝復興藝術家如此數量的作品。
從莫奈到莫里索:歐洲藝術中的真實與想象
地點:布魯克林博物館
展期:2022年2月11日-2023年5月21日展覽共遴選約90件油畫、雕塑和紙上作品,呈現莫奈、庫爾貝、莫里索、馬蒂斯、畢加索、康定斯基等人的藝術風格與技巧,聚焦19至20世紀歐洲社會變遷下的藝術發展。
編織的故事
地點: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1年12月17日—2022年5月2日展覽匯集了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數十個社區的近45件杰出的紡織品,其中大部分來自 19 和 20 世紀——絕大多數以前從未展出過。
弗雷德里克·布魯利·布阿布雷:無垠世界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展期:持續至2022年8月13日這是該館歷史上的第二個非洲藝術家回顧展。斯威尼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貝德字母表”,他將書寫與繪畫相結合,在展現西非傳統與本土生活的同時,試圖與整個世界展開溝通。
馬蒂斯:紅色工作室
地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展期:2022年5月1日—9月10日展覽將《紅色工作室》中所出現作品中的六幅現存的繪畫、三件雕塑和一件陶瓷作品會聚一堂,在展覽中呈現——在馬蒂斯繪制《紅色工作室》時,它們就在馬蒂斯的工作室里。據悉這是時隔一百多年后,這些作品的首次重聚。
責任編輯:顧維華
校對:張艷
拓展知識:
大正集成灶維修全套視頻
你家用什么牌子的啊?我家是火星人X7,售后很快的,有點小問題,一打電話馬上就來了!- “深海一號”:深海重器勇往直“潛”09-30
- 廣州市煤氣灶維修點(廣州燃氣灶維修中心)02-24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三菱重工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電話(中央三菱空調E9報警如何解決常見故障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客服電話人工服務(美的空調網拆下來后怎么安裝安裝步驟詳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人工客服(中央美的空調關了風機運轉可能的原因和解決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維修號碼(美的空調lock是什么意思啊美的空調的鎖?)
2024-09-12
-
開利中央空調24小時人工電話(開利空調顯示運行限制中什么意思開利空調運行限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