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維修燃氣灶(楊凌老板牌燃氣灶專賣店)
前沿拓展:
不出意外,這將是退伍軍人張國軍34個深夜奔波中的最后一夜。送完最后一個卡點——渭河大橋口的湯面片,已是凌晨一點,張國軍或許今天可以睡個安穩覺。
1:15,我站在小區門口,頭頂的天空混沌高遠,無星無月的夜,若濃墨潑灑。前兩天連續降雪,空氣中滿是清冽的霜寒氣息,沒有風,寒意卻沁入骨髓,上下牙不由得打起架來。掏出鑰匙,凍僵的手指怎么也找不到門禁卡。抖索著打開家門,一股暖意撲面,這一瞬間,突然理解了幸福的含義,如此簡單卻又久違,而我也不過離開家才五個小時。
緣起
時間回到昨天,農歷小年前一天。
三天前大寒節氣,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在這個滴水成冰的時節,堅持給楊凌示范區八個防疫卡口送餐,對堅守在執勤一線的防疫人員來說,是漫漫寒夜里的一絲溫暖期待,對于退伍軍人張國軍來說,則是34個路線相同天氣不同的來回往復。而這樣的堅持,從全區設卡開始到今天,已然過去了一月有余。
從知道他堅持每晚給八個卡點送餐從無中斷開始,對這位退伍軍人,我心里除了充滿敬意,更多的卻是好奇,好奇他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又是什么樣的動力促使他堅持到底?要知道,災難面前,會看到更多秘而不宣的人性底牌,而真善與偽善之間,往往只隔一層窗戶紙。于是,就有了這次采訪。
準備
21:00,楊陵區揉谷鎮石家村里的金誠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院內。
三樓食堂里燈火通明。張國軍帶著他的三位員工,在灶間忙碌著。四個人手腳麻利地洗菜、擇菜、切絲或者切丁,芹菜、豆腐、黃花、木耳、胡蘿卜、包菜等等一一入鍋翻炒,攤雞蛋餅、出湯汁,廚房里從寒氣清朗到漸漸煙火濃郁,水汽、香氣漸漸圍攏,滾燙鮮紅的湯汁,油潑辣子的爨香,在這個靜寂的黑夜透出熱火朝天的人間溫暖。
今晚是燴面片。需要提前炒好面片里要用的蔬菜,調制好酸香可口帶有西府特色的湯汁——張國軍是寶雞人,口味上偏西府味,裝上切成菱形的雞蛋餅、切碎的蔥花。21:35,一切準備停當,四個人抬著裝好湯汁的大鐵桶、拎著四包干面片,直奔樓下停著的面包車。我跟在后面,聽著他們彼此招呼著要帶油潑辣子、一次性飯盒、筷子等零碎物件兒,車子已經發動了起來。原本一輛面包車坐四個人剛好,今晚我要跟車采訪,張國軍安排另開了一輛車,那輛車暖氣好一些。
35分鐘的熟練操作,看得出他們之間配合老練,幾乎不用多余的話,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手上的活兒,銜接緊密,絲毫不亂,這樣程序化般的操作,默默地倒敘出過去33個夜晚的慣常操作。
21:45,出發。今晚出發時間提前了15分鐘,往常都是十點整從公司開車走,十點多到達楊凌高速西出口。我的采訪,讓他們“有點緊張”,所以話都不敢多說。車行在石家村的村路上,車燈映著張國軍的臉,模糊又有些許靦腆。
說起12月22日晚上開始送第一餐,張國軍說,突發的疫情,讓廠子業務也暫停了下來,幾個人守在廠里值班。21號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喝茶、看電視,退伍軍人出身、又是黨員的張國軍突然想起,這么冷的天,楊凌八個口的駐扎執勤人員晚上吃什么?有沒有人給他們送口熱乎吃的?這么隨口一問,有人提議說,既然我們也沒有業務,不如給他們晚上送飯去,也是盡盡心。
金誠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6名員工中有23名退伍軍人,公司成立之后就組建了公司黨支部,作為企業法人代表兼黨支部書記,這個提議得到了張國軍的爽快贊同。他們說干就干,放下茶杯,立即奔到三樓食堂操作間一看,蔬菜糧油都有,可是沒有煤氣罐、小鍋灶,做飯的家具也不齊全,他們又去采購了相應的灶具,預備著第二天晚上早早送餐。
第一站:楊凌高速西口
22:00,楊凌高速西口。
說著話,車子已經駛入楊凌高速西口。夜幕下,楊凌西幾個大字在霧氣的包圍中紅光閃爍,執勤人員正在換班。送餐車停穩,張國軍和三個工人,麻利地從車上搬下灶具、支起桌子,點火開始燒湯。湯汁剛從公司運出來,加上有厚鐵皮桶保溫,很快就沸騰起來,煮面、放菜、撒雞蛋餅和蔥花,張國軍在旁邊招呼人,其他兩個工人配合煮面,另外一個負責拆飯盒遞筷子。十來分鐘,一鍋熱騰騰、香噴噴的燴面片就出鍋了。執勤的交警小馬說,每天晚上這個時候能吃上一口熱乎的燴面片,真是太舒服了,執勤再晚都扛得住,要不然后半夜太難熬。
高速西口有零星車輛駛過。雖然西安已經全部降為低風險地區,可是該查驗的核酸檢測報告、健康碼、行程碼還得查驗,張國軍招呼著抽調的各個部門執勤人員趁空過來吃飯。
22:13,收起鍋灶裝車,彼此打個招呼、擺一下手,張國軍開著面包車駛向下一個目的地。
12月22日下午,張國軍帶著公司六位員工早早地就在灶間忙碌。他們包了餃子,素餡的大餃子一鍋鍋煮好,裝到大鐵盆里,調好酸湯汁,搬到車上。第一次這么操作,冒著熱氣的餃子一上車瞬間讓小面包車成了溫室大棚,糊得車窗都看不清,打開車窗人坐在里面又冷。加上之前的小面包車暖氣壞了,吹著冷風,八點左右送到楊凌高速西口,餃子坨成一疙瘩,值勤的人也剛吃過飯,第二天,張國軍他們吃了一天剩餃子。這樣送了兩回,發現送去的餃子有弊端,上面的餃子涼,下面的又坨住了,張國軍覺得這樣不行,于是就改成麻食。也順帶著知道了值班人員的規律,調整了送餐時間。麻食提前煮好,用熟好的菜油拌勻,提前煮好湯汁,到了卡點,熱一下就能吃。就這樣又送了幾晚,發現有人胃不好,麻食不好消化,回來一合計,還是送餃子。這次把餃子改成蒸餃,在廚房蒸好、晾涼,一個個碼在鐵桶里,既保溫又可口,于是就這樣一晚蒸餃一晚燴面片地輪流起來。
第二站:西寶中線西
22:21,西寶中線西卡口。
這是扶風縣絳帳鎮和楊凌的中線交界處,也是楊凌的西大門。執勤點位于西寶中線渭惠渠邊,冬日的楊樹高大枯索,渠水無聲地流過,帶著冬日獨有的濕冷。
看到送餐車進到卡點停車處,執勤人員上來招呼張國軍他們,說晚上剛吃過了,就不麻煩再做了。張國軍合上打開的后備箱門,招呼著我們上車,揮揮手,執勤人員目送我們離去。
這輛面包車是張國軍他們送餐時開過的第三輛車,和前兩輛車相比,雖然同是舊車,可稍微還有些許暖氣。之前的兩輛車,本身暖氣就壞著,跑著跑著,一輛車發動機壞了,另一輛電瓶壞了沒法修。換了這輛,雖然也是破舊不堪還四處漏風嘎嘎直響,可是暖氣還有些暖和氣,不至于太冷。張國軍說,一開始,他們給四個卡口送餐,楊凌高速西出口、東出口、中線西口和中線東口,也慢慢根據執勤人員的換班情況掌握了送餐規律,這樣送了大約三天左右,聽說還有小靈山執勤點。送餐加送小靈山卡點,執勤人員偶然提及還有馬超嶺崗點,第二天就增加了馬超嶺這個點。到了馬超嶺,得知還有畢公村執勤點,于是,就這樣一個點一個點的延伸到了周至大橋等另外四個卡點。到了第十個晚上,按照路線遠近,就把八個卡點都跑了一遍。作為一個對楊凌不熟悉的外地人,因為每晚送餐,倒把楊凌這八個重要進出口全部了解了一遍,“也算是給以后跑業務打基礎”,張國軍胖乎乎的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第三站:畢公村
22:54,楊陵區五泉鎮畢公村防疫點。
畢公村距離楊凌城區十七公里,在楊凌城區的西北方向,比馬超嶺還偏遠,溫度也比城區低。從這里可以進入扶風縣,是楊凌防疫的西大門,也是所有卡點中最遠的一個卡點。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時,著名的伏波將軍馬援的老家就在這里,馬援曾留下馬革裹尸的戰場傳奇。
送餐車開進執勤點,執勤人員熱情地招呼著張國軍他們。一位華姓警官告訴我,這家企業堅持每晚送餐,基本上都是這個時間點前后到卡點,不管是蒸餃還是麻食、面片,味道都非常可口。大半夜的,能吃上一碗湯煎味美的可口飯,心里很溫暖,執勤更有信心。
張國軍他們麻利地卸下鍋灶、條桌,很快一鍋泛著酸香、冒著熱氣的燴面片就遞到了執勤人員手里。彼此笑一笑,打個招呼,算是心里謝過。跑了這些天,張國軍他們儼然已經和各個卡點的執勤人員混熟了,所到之處,總是忙著支鍋灶,甚至沒有多余的話語。一群陜西男人,在這個時候也依然保持了內斂木訥的性格,可那笑容里,卻有著對彼此的感謝、打氣,以及發自內心的關愛。
端著熱乎的燴面片,打聲招呼,張國軍他們快速地收拾好鍋灶家具,駛向馬超嶺。一路上,途經的各個村口都搭著防疫帳篷,影影綽綽的執勤人員來回走動、跺腳,帳篷口的一點微光,成為這輛夜晚奔襲的面包車的路標。路上偶有車輛經過。邊開車,張國軍邊說,今晚上可能周邊解封了,路上還有幾輛車,之前跑了這一個多月,晚上很少有車。我問他害怕不害怕,他說,大男人還怕啥,還有這么多人。
最開始送餐的時候,張國軍他們一共有七個人,除去張國軍不放心人、車和用氣安全,每晚堅持跟車或者開車之外,其他六個人間或幾天歇班。跑到十五六天的時候,有位工人家里有事回家去了,就這樣余下的六個人又堅持送了一陣子。兩天前,家住陜北的工人回陜北過年走了,這幾天就剩下他們四個人送餐。之前人多的時候,也是這種小面包車,兩個工人蹲在后備箱里,后來發現人多了也礙事,就讓其中一位輪換倒班。而他則是每晚必到。我問他累不累,他說,“累倒不累,就是后半夜瞌睡,我瞌睡多。”問他瞌睡了咋辦,他說,“執勤點要戴口罩,只能坐車上抽煙提神。”一晚上能抽多少?他說,“一個卡點一根。”
1983年出生的張國軍,不是一個善談的人,胖乎乎的中等身材,看上去就透著憨厚本分,加上話不多,一路上都是我問他答,大多數時間彼此沉默。
第四站:馬超嶺
23:13,到達馬超嶺。
車子還沒駛入卡點,遠遠地就聽見執勤人員說,這幾個又來了。語氣里透著熟悉后的默契,更有寒夜里的期盼。馬超嶺大橋是楊凌的北大門,負責南向切斷病毒的輸入。我曾在這里采訪過,對這里高地勢、大風口的環境頗為熟悉,所以還沒下車,我心里不由自主地顫了一下。
下了車,一如上回的風大。盡管一路走來,并沒有刮風。和執勤點上的工作人員打著招呼,鍋灶、條桌已經支好。馬超嶺執勤人員告訴我,他們和全區其他卡點一樣,四組人三班倒,夜班的人總能在零點前后吃到張國軍他們送來的晚餐,在這個風口執勤,這碗燴面片實在是太及時了。
煮好面片,一一遞到執勤人員手里,張國軍他們麻利地裝好灶具桌子,準備離開。車子發動的那一瞬間,隔著窗玻璃,外面不知誰喊了一聲“謝謝”。路燈下,警燈閃爍,一群人身著反光馬甲,端著碗在寒風中低頭站立就餐。
坐在車上,問起每晚的開支,張國軍說,每晚蔬菜、調料、面片、車加油,不算人工,也就150塊錢左右,“成本不大,還能承受”。算一算,這一個多月下來,至少得五千來塊錢,而人的辛苦卻不是錢能衡量的。每天晚上熬夜,張國軍一度時期嚴重上火,嘴上起泡。
“要是明晚不送了,習慣不?”我問。
“好像,不習慣吧,一個多月熬慣了。”張國軍明顯不確定地說。“明晚看,聽說實行常態化執勤,到時候看情況,看執勤人數再定。”他補了一句。
車過崔西溝村,等紅燈的時候,抽著煙的張國軍突然自信地說,現在肯定不到12點(零點)。我說為啥?他說,一到12點,這個村子路口的紅路燈就變成黃燈了,這陣子還是紅燈。我默默地看了一眼手機,23:33,確實不到12點。
第五站:小靈山
23:37,到達小靈山卡點。
小靈山卡點是除過中線東卡口以外的另一條去往武功縣的必經之路,這個崗點位置特殊,既通往武功鎮,還可以由此進入武功縣、乾縣等多個縣區。加之來往武功鎮和楊凌城區居住、工作的人也多由此經過,因此,這個卡點的值守就顯得尤為特殊。
趁張國軍支鍋灶的空隙,我和執勤的工作人員聊了起來。盡管周邊縣區疫情防控形勢逐步放松,可是楊凌的政策依舊以嚴防為主,畢竟這個卡點每天過往車輛仍有四五百輛之多,勸返、查驗“一證兩碼”,工作量還是比較大。相對來說,這個卡點的車流量大,尤其是臨近漆水河,加上三畤原川道里過風,條件也就更為艱苦。零點交接班,每晚能在這個時間點吃上一口熱乎飯,接班回去的同志就能睡個安穩覺,值班的人也能暖暖和和的,否則這天氣還真受不了。
說著話,面片已經端在了執勤人員的手上。盛完飯,張國軍他們麻利地裝車、發車,揮揮手,又繼續趕路。
2002年10月,21歲的張國軍在新疆和田縣當兵,武警部隊熏陶了兩年時光之后,轉業回到老家寶雞,先后干過電焊工、打過零工。2010年金誠汽車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成立,從修建廠房開始,張國軍便從這個廠的員工干到車間主任,直至2018年升任總經理。退伍軍人的干練、爽直,在今晚的送餐中讓我體會深刻。
第六站:中線東卡口
0:04,到達西寶中線東卡口。
依舊是見面點個頭,干活,無話。張國軍他們熟練地支鍋煮面,這個崗點正好交接班,這口熱乎飯顯得及時而重要。
跑了這么多個夜晚,張國軍儼然對每個卡口的交接班時間非常清楚。為了給這些每三天值一回夜班的防疫人員換花樣,張國軍堅持蒸餃和面片輪換著來,盡量不讓夜間執勤人員連續吃某一種食物。這點上,話不多的張國軍是個心里有數的人。
經過城區的時候,正好零點,大部分人已經進入了夢鄉。坐在車上,車里若有若無的暖氣讓我有些發困。張國軍點起一根煙,默默地抽著。這輛四面跑風的面包車孤單地行駛在城區路上,跑了一晚上的農村城郊,連城市里疲憊不堪的燈光也格外親切。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時間點,在過去的33天里,是張國軍他們的常態,這一刻,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叫真正意義上的“不易”。
張國軍說,昨晚十二點半從馬超嶺往小靈山走的時候,中途燴面片的湯不夠用了,人員分成兩組,一組人回公司煮新湯,一部分朝小靈山趕。等送來湯,跑完剩下的三個點,回到公司已經凌晨兩點多。這種情況經常有,因為吃飯人數不固定,中途加面加湯沒法預計。“只要能讓他們吃上口熱飯,我們跑一跑沒啥。”張國軍緩緩地說。
第七站:楊凌高速出口
0:21,楊凌高速出口。
一位山東過境車拉滿了一車蔗糖經過,司機在查驗完一證兩碼之后,停好車醒醒神以便繼續趕路。圍過來的年輕司機問,這咋半夜還有飯吃?張國軍笑瞇瞇地說,“你沒吃了,也來一碗?”司機一聽,驚訝地說,“我也可以吃嗎?”“飯有呢,想吃了給你也下一碗。”端上熱乎乎的面片,司機不住地點頭稱贊。
查驗完幾輛大車后,執勤人員圍過來,哈著手。零點多的四九天氣,確實冷。來的時候,我特意換了棉靴、厚運動褲、戴著手套,可依舊擋不住深夜的凜冽寒氣。香噴噴的一碗熱面片,在這個時候確實溫暖又踏實。
張國軍說,他們經常在送餐的時候碰到這種情況。沒飯吃的司機、被勸返的過路人、送客的出租車司機,遇到了就給做一碗,“加湯加面的事,不費啥。”
第八站:渭河大橋
0:41,渭河大橋卡點。也是今晚最后一個送餐點。
這是通往周至縣境內的必經之處。這個卡點設在渭河大橋的北頭,渭河大橋一橋飛架南北,連接周至楊凌兩地。防控剛開始的時候,周至、楊凌蔬菜運輸車、人員上班往來,讓這里的執勤人員費盡口舌。就在我們來之前幾個小時,周至方面已經撤掉了硬隔離,橋口看著豁然開朗許多。
過橋的車輛不多,執勤人數依舊保持著這之前的常態化,今晚所到之處,也都是一如往常地值守,越是疫情形勢向好,越不能虎頭蛇尾,否則功虧一簣。
照例是程式化般的支鍋灶和條桌,開火煮面。執勤人員說,知道他們每晚都來,所以都等著呢,他家面片確實好吃。
大橋上霧氣彌漫,渭河水想必已經結冰,聽不見響動,鄰水執勤,讓這個點相比別的卡點更顯得濕冷奇寒。我站在風里了解執勤情況,牙齒有些不聽使喚,腿上猶如鉆進了小刀子,刮得生疼。困意卻格外頑強,冷風也吹不跑似的,膠著在腦海里,有些站立不穩。不知道這幾次降雪,八個卡點上的執勤人員是如何度過這格外寒冷的冬夜的?而每個卡點的冷又有些許不同。于我,僅此一夜,已經深深體會。
謝謝你們。收拾攤子的時候,我聽見有人輕輕地說了一聲。
返回的時候,已經凌晨一點。這個時間對于張國軍來說,是所有夜晚中最早結束的一晚。平常送完餐回去,都在一點四十分左右。路上問起他,這么累,有沒有想放棄的時候?他說有過。怎么又堅持下來了?他沒吭聲。
揮揮手,我也告別張國軍和他的送餐車。想起跑西寶中線西卡口的時候,張國軍讓我跑完那個點就回家,說天氣太冷,也太累,肯定受不住。我謝絕了他的好意。我想陪陪他們,雖然他們與我而言是一群陌生人,我不知道他們背后的故事,甚至喊不上他們的名字,記不住他們的面孔,可我愿意在他們溫暖他人的時候,給他們一絲陪伴。
尾聲
站在小區門口的路燈下,想起今天是農歷北方小年夜,也是祭灶的日子。按照楊凌這一帶的民俗,今晚要闔家團聚,要等灶王爺灶王婆點數各家人口,以便來年按照人頭數下撥口糧。這當然是民間傳說,但是表達了人們對來年豐收的美好祈盼,也表達著人們渴盼團聚的心愿。
這樣的愿望,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刻,顯得格外珍貴。沒有一群不知名姓的堅守者和張國軍這樣心無私念的人的執著守望,這樣的愿望何其奢侈。
祝五谷豐登,也祝好人平安。
作者:李慧
編輯:王晴晴
拓展知識:
- “深海一號”:深海重器勇往直“潛”09-30
- 廣州市煤氣灶維修點(廣州燃氣灶維修中心)02-24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三菱重工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服務電話(中央三菱空調E9報警如何解決常見故障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客服電話人工服務(美的空調網拆下來后怎么安裝安裝步驟詳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24小時人工客服(中央美的空調關了風機運轉可能的原因和解決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維修號碼(美的空調lock是什么意思啊美的空調的鎖?)
2024-09-12
-
開利中央空調24小時人工電話(開利空調顯示運行限制中什么意思開利空調運行限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