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色婷婷日日躁夜夜躁|亚洲一区欧美一区在线播|久久久久久性高|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歡迎來到同城快修-附近家電維修、家電清洗、家電安裝服務平臺

24小時家電維修熱線:

400—1558638

當前位置:主頁 > 空調 > 維修資訊 >

昆明lg燃氣灶附近上門維修(昆明燃氣灶售后維修)

發布日期:2022-10-04 22:05:39 瀏覽:
昆明lg燃氣灶附近上門維修(昆明燃氣灶售后維修)

前沿拓展:


(報告出品方/作者:興業證券,李雙亮,姚康,姚丹丹,仇文妍)

1、電子行業綜述:景氣度呈現結構分化,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地位

進入 2022 年后,電子行業下游需求呈現景氣度結構分化,消費電子尤其是手機、 PC 等細分領域受疫情、去庫存等因素影響,終端銷量出現疲軟態勢,而新能源 汽車、工業控制、數據中心、光伏等下游領域依然維持成長趨勢,拉動相關電子 產業鏈需求向上,同時國資背景晶圓廠加速擴產推動設備材料國產化進程,受此 影響,與國內晶圓廠產業鏈、新能源汽車、工業控制、光伏、數據中心等相關的 A 股電子公司 2022 年 Q1 業績呈現結構性高增速趨勢。

2、半導體:堅定看好設備材料國產化趨勢,功率、模擬等景氣持續

2.1、半導體行業景氣度結構分化,關注國產替代主線&中長期景氣度向上細分領域

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持續創新高。受益于下游 5G、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 物聯網等領域對于芯片的需求持續提升,半導體行業市場不斷創新高,據 IHS Markit 統計,2021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產值達到 5868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并預 測 2022 年將繼續增長約 9%至 6400 億美元左右。

按照下游終端需求來看,半導體在計算及數據中心、手機、汽車、工業控制、消 費電子、通訊等領域占比分別為 35%、30%、10%、10%、9%、6%。進入 2022 年后,全球半導體市場受下游需求變化影響,行業景氣度呈現結構性 向上趨勢,其中汽車電子、數據中心、工業控制等領域持續向上。 汽車電動化大勢所趨,滲透率提升疊加硅含量提升拉動半導體芯片需求。 全球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據 EV tank 預計,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 量將超過 2200 萬臺,滲透率將超過 25%,2021-2025 年 CAGR 增長超過 35%。

新能源汽車相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講,對于功率半導體、MCU、模擬芯片的需求 量更大,據英飛凌測算,純電動車的平均半導體 BOM 成本約在 834 億美元,相 較于燃油車增加一倍以上。且伴隨著汽車電動化同時,智能化也在快速推進,英飛凌測算,L2、L2+、L4/5 級別的智能汽車增加的硅含量分別為 160-180 美元、280-350 美元、1150-1250 美 元。

疫情疊加去庫存影響,智能手機銷量短期下行,后續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下行趨勢將逐步收斂,并有機會重回增長軌道。 全球只能手機銷量受疫情及去庫存影響,短期處于下行趨勢,據 GFK 統計, 2022 年 Q1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3.04 億部,同比下滑 5%左右,但 5G 滲透率依 然處于增長趨勢,同時預計全球 2022 年 Q2-Q3 智能手機出貨量逐漸企穩。

其中國內市場受疫情影響更大,從 3 月份開始至 5 月份,同比下滑較多,但隨著 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國內手機銷量同比下滑速度逐漸收斂,展望未來隨著 疫情進一步好轉疊加國內新機發行,國內手機銷量有望逐漸好轉。疫情后周期時代,PC 銷量將逐漸穩定。 從 2020 年 Q1 疫情爆發開始,居家辦公及在線教育較大幅度的拉動了全球 PC 的 銷量,2021 年全球銷量接近 3.5 億部,在經過了兩年的采購周期后,居家辦公及 在線教育等新增需求得到較好滿足,全球 PC 銷量預計逐漸企穩。

2.2、國產化趨勢不改,堅定看好半導體設備板塊

國內國資背景晶圓廠持續擴產,資本開支預計未來仍將保持 25-30% CAGR 增 長。國內晶圓廠存儲廠龍頭中芯國際、長江存儲、長鑫存儲擴產規劃仍然積極, 未來 2-3 年擴產持續加速。 中芯國際自 2020 年被美國加入實體清單后,戰略方向逐漸向成熟制程擴產傾斜, 2021 年先后三次發布公告將分別在北京、深圳、上海加大投資進行成熟制程擴 產,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基地均已經啟動,未來 2-3 年擴產將進一步提速,資 本開支持續增長。

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是國內在存儲芯片 3D NAND、DRAM 等領域的代表廠商,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后,正逐漸縮小與海外龍頭的技術差距,長江存儲已經實現 128L 3D NAND 工藝的量產,長鑫存儲已經實現 19nm DRAM 工藝的量產,伴隨 著新一代節點的持續突破,我們預測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都將加速擴產,推動資 本開支持續向上。

2.3、晶圓廠產能持續落地疊加國產替代份額持續提升,半導體材料板塊迎來黃金發展期

伴隨著資本開支落地,國內晶圓廠產能將快速增長,中芯國際規劃在當前產能基 礎上增加 40-50 萬片/月 12 寸產能,長江存儲截至 2021 年底約 9 萬片/月 3D NAND 產能,遠期規劃擴產至 30 萬片/月產能,長鑫存儲截至 2021 年底約 6-7 萬 片/月 DRAM 產能,遠期規劃擴產至 36 萬片/月產能。國資背景 12 寸晶圓廠&IDM 總產能有望從 2021 年底 44.5 萬片/月增加到 2024 年 底的 134.5 萬片/月,增加接近 200%,而存儲器領域 3D NAND & DRAM 總產能 有望從 2021 年底 16 萬片/月增加到 2024 年的 49 萬片/月,增加也是約 200%,產 能的快速增加會帶動半導體材料的需求快速增加。(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半導體材料種類較多,其中硅片、電子氣體、光刻膠及配套試劑、掩膜版等細分 領域市場空間較大,其中硅片超過 120 億美元,電子氣體 50 億美元,光刻膠及 配套試劑 40-50 億美元。國內半導體材料公司經過數年的技術積累,疊加客戶的積極扶持,近年在較多細 分領域實現突破,部分領域已經成為國內主流晶圓廠的第一梯隊供應商,甚至第 一供應商。

2.4、功率器件:電動車、風光儲拉動需求快速增長,國產替代加速

根據 Yole 的數據,2020 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大約 175 億美元,2026 年將 增長至 262 億美元,復合增速達到 6.9%。其中,增量較大的主要是 IGBT 模塊、 SiC 模塊、MOSFET 和 GaN 產品。

其中,硅基 MOS 市場規模將從 2020 年的 75 億美元增長至 2026 年的 94 億美元, 復合增速為 3.8%,IGBT 市場規模將從 54 億美元增長至 2026 年的 84 億美元, 復合增速為 7.5%,SiC 模塊市場規模從 2020 年的 5 億美元以下增長至 2026 年的 20 億美元以上,而硅基 MOS、IGBT 和 SiC 模塊主要增長的下游驅動均來自于 電動車和工業(主要是光伏、風電和儲能)領域。

燃油車功率器件價值量大約 70 美元,插電混動和純電汽車由于新增功率器件具 有高壓、大功率的特點,價值量提升較大,根據英飛凌測算,純電和插電混動汽 車半導體價值量 834 美元,增量 438 美元中 330 美元來自于功率器件。在全球市 場,特別歐洲地區,48V 混動系統仍有一席之地,其 176 美元的增量中 90 美元 來自于功率器件。2021 年,根據中汽協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超過了 350 萬輛,同比增長 超過 150%,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接近 650 萬輛,同比增長超過 100%,均實現了 高速增長。我們測算出國內和全球 2021 年新能源車用功率器件市場規模分別為 11 億和 23 億美元,隨著未來新能源車滲透率持續提升,預計 2025 年國內和全球 新能源車用功率器件市場規模分別達到 28 億和 72 億美元,復合增速分別為 25% 和 33%,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中,風能發電,光伏發電市場快速發展,因為直接產生的電能 不能直接并入電網,因此需要通過變流器、逆變器等進行電能轉化,進行儲存或 者并入電網,儲能領域也是如此,儲能變流器需要控制儲能電池組的充放電,進 行交直流變換,功率器件作為其核心電能變換器件,需求迎來大幅增長。 在碳中和、碳達峰趨勢下,全球風電、光伏新增裝機量持續快速增長,2021 年 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達 175GW,同比增長超過 21%,風電新增裝機量約 94GW, 同比基本持平。隨著風力和光伏發電設備裝機量的增加,電網在輸配、波動性調 控方面難度加大,儲能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我們測算,2021 年光伏逆變 器、風電變流器、儲能變流器需要的功率器件市場大約 114 億元,2025 年有望 增長至 255 億元(按照 6.7 的匯率折算為 38 億美元),復合增速達到 22%。

競爭格局方面,全球功率器件競爭格局相對集中,以歐美,日系企業為主。英飛 凌是全球行業龍頭,根據 Omdia 數據,2020 年英飛凌市占率近 20%,安森美和 ST 緊隨其后,市占率微 8.3%,5.5%,前三均為歐美企業。前十中有五家日本企 業三菱、東芝、富士電機、瑞薩和羅姆,市場占比分別為 5.0%、4.6%、4.6%、 2.6%及 2.5%。

在主要細分領域中,英飛凌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在功率 MOSFET,IGBT 單管, IGBT 模塊市場份額分別為 24.4%,29.3%,36.5%,接下來便是安森美,意法, 東芝,瑞薩,三菱等歐美日系企業。可喜的是,功率 MOSFET 市場,華潤微、 安世、士蘭微躋身前十,IGBT 單管市場士蘭微、IGBT 模塊市場的斯達也都進入全球前十,目前市場占有率還較低,但也說明了產品力在持續提升。 功率器件市場長期由國際大廠主導,主要在于行業壁壘高,特別是在制造、封裝 工藝上,需要有深厚的積累,同時又有很高的認證門檻。功率器件在半導體行業 中屬于特色工藝,并不追求先進制程,除了光刻之外,溝槽、減薄、能量注入, 背面金屬化等,這些獨有的工藝加深了行業的壁壘。

2.5、汽車芯片需求將持續,模擬景氣無憂

模擬芯片市場作為市場規模高達 600 億美元的大賽道,下游應用領域廣泛,覆蓋 消費類電子、通信、工業、汽車、醫療等,用量大、波動小,多年來市場規模呈 弱周期性穩定增長態勢。而隨著汽車、工控等領域需求持續帶動,預計未來仍將 保持穩定增長。

中國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巨大且穩定增長,但自給率較低,替代成長空間大。根據 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8 年中國模擬集成電路市場規模為 2273.4 億元,同 比增長 6.23%,近五年復合增速為 9.16%。而 2018 年中國模擬集成電路的自給 率僅約 15%,國產替代可行性強且空間大。而格局方面,全球模擬芯片市場份額主要由海外歐美企業占據,國產替代空間巨 大。根據 Statista 數據顯示,全球前十大模擬芯片供應商主要來自國外,占全球 市場份額的 60%以上,絕大部分國內模擬集成電路廠商起步較晚,研發投入相對 較低,產品以中低端芯片為主,而且在價格上競爭激烈。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積 累和政策的支持,部分國內公司在高端產品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逐步打破國外 廠商壟斷,面臨著廣闊的國產替代空間。

具體來看: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領域模擬芯片應用廣泛,覆蓋手機、可穿戴設備、筆記本電腦、TWS 耳機等產品,模擬芯片產品使用類型以電源管理產品為主,包括:電池充電管理、 USB 電流過流保護、LDO、Buck、Boost、Buck-Boost DC/DC、負載開關、LED 背光驅動等產品。

部分消費電子領域已成紅海市場。因消費電子領域產品質量要求較低,產品通常 1 年左右迭代一次,同時行業空間大,品類多,短期收入容易激增,因此目前該 賽道部分中低端模擬產品已經進入價格戰狀態,如小電流 LDO/負載開關等產品, 單品類產品均有 5-6 家國產供應商競爭;高端產品如充電管理芯片等產品目前仍 是藍海態勢,國產競爭少,主要以替換歐美大廠為主,且該類型產品單價高,也 是未來國產模擬 IC 公司發展方向。行業層面盡管部分消費電子賽道景氣度一般, 下游需求較為一般,但高端模擬芯片市場需求以及價格依舊穩定。

工業

工業行業整體復蘇,國產替代進程加速,模擬芯片需求持續提升。工業可分為工 廠自動控制(變頻器,伺服,傳感器,PLC 控制技術等)、工業機器人、樓宇自 動化、電機驅動、測試設備、電/氣/水表等細分領域。根據 IHS Markit 數據顯示, 2018 年工業領域的模擬芯片市場大約為 150 億美元,預計隨著工業 4.0、智能建 筑、物聯網邊緣等的發展,2022 年模擬芯片規模有望超過 190 億美元,年復合 增長率約為 8.20%,為模擬芯片市場增長較快的領域。與消費電子不同,工業領 域對模擬芯片可靠性、性能要求相對較高,產品認證周期長于消費電子,工業賽 道競爭壁壘高于消費類賽道。目前工業賽道景氣度平穩,行業需求穩定且無波瀾, 模擬芯片整體需求依舊緊張。

通信

通信行業是高性能、高壁壘的模擬芯片聚集地,通信行業包括基站、小站、路由 器、網關、通訊模塊、光模塊等細分領域。通信行業要求高速率、低延遲、低功 耗的對大量信息數據進行交換處理,對信號處理和電源管理芯片要求較高,屬于高性能模擬芯片聚集地。隨著 5G 基站建設持續推進、逐漸進入高峰期,也將拉 動通信市場模擬芯片需求。目前通信市場國產模擬芯片廠商布局較少,部分優質 龍頭有一定布局。

汽車

汽車行業是未來模擬芯片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模擬芯片在汽車行業的使用 領域主要包括車身控制、ADAS、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照明和 BMS 電池管理系 統,主要使用產品以高壓、高性能、低功耗的電源管理類為主。隨著汽車電動化 趨勢加速推進,汽車領域有望成為模擬芯片未來五年增速最快的下游。目前汽車 行業模擬芯片需求仍緊張,部分高端模擬芯片依舊處于嚴重缺貨狀態。

2.6、DDR5 時代即將來臨,拉動內存接口芯片量價齊升

中長期來看,我們已經進入了數據爆炸的時代,未來對數據的存儲和計算的需求 增長是持續且不可逆的,對服務器的需求量也將會持續增長,根據 IHS Markit 預 測,未來四年全球服務器對于 DRAM的容量需求年復合增速均超過 29%。

服務器對于存儲數據的需求增長,一方面體現在服務器出貨量的增長,據 IHS Markit 預測,未來四年服務器出貨量將維持 10%以上的 CAGR 增長,另一方面 體現在單個服務器存儲容量的持續提升,未來四年也將保持 15%以上的 CAGR 增長。(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Intel 支持 DDR5 內存標準的 CPU Sapphire Rapids 預計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正 式量產,Intel 即將推出的第四代至強可擴展處理器 Sapphire Rapds,采用 intel 最 先進的 intel 7(10nm+ SuperFin)技術,數據插槽接口標準 PCIe 也升級為 Gen 5.0,同時內存規范升級到 DDR5,支持單通道傳輸速率提升至 16GT/s,而內存 方面將內存規范升級到 DDR5,同時支持 8 通道 DDR5,由于每通道支持兩個內 存模組,這意味著每顆 CPU 支持內存模組 16 根。

預計 DDR5 將在未來兩年快速滲透。歷史經驗來看,從新的 DDR 規范開始問世, 滲透率有個逐漸爬坡的過程,一般來講,第一年滲透率達到 20%-30%,第二年 達到 50%-60%,第三年有望達到 80-90%。國際內存模組廠商美光也在近期投資 者交流中提到預計 2022 年 DDR5 滲透率快速提升,內存接口芯片廠商 Rambus 預計 2023 年 DDR5 滲透率有機會過半,和之前 DDR歷代產品滲透演進趨勢類似。

3、消費電子:下半年需求有望改善,把握創新周期主線

3.1、iPhone 熱銷,榮耀快速上量

全球手機銷量連續多年窄幅波幅,今年下半年有望重回增長態勢。根據 GFK 數 據,今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預計將達到 13 億部,同比預計持平。全球智能手機 市場自 2014 年銷量增長 25%到 12.64 億部以來,連續 8 年銷量增速/降速在 10% 以內,處于存量波動的態勢。 上半年手機銷售承壓,蘋果是 TOP5 中 Q1 唯一正增長品牌。今年上半年俄烏戰 爭、疫情及通脹、缺芯(4G SoC)等影響手機供需,根據 IDC 數據,2022 年 Q1 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3.14 億部,同比-8.9%,前五大智能機品牌中蘋果是唯一正 增長品牌,Q1 銷量 5650 萬部,同比+2.2%。

下半年手機銷量同比增速有望轉正,新興市場仍處于增量市場。二季度部分國內 地區受疫情影響仍有壓力,前期被壓制的需求預計將在三四季度得到釋放,且去 年下半年銷量基數較低,今年下半年全球手機銷量增速有望轉正。分地區而言, 新興市場仍是智能手機的主要增量市場,根據 GFK 預測,中東/非和亞洲新興市 場(不含中國、日本、韓國)今年智能手機銷量有望同比+2%和+7%。

國內手機銷量承壓,下半年降幅有望減小。根據 GFK 數據,2022 年國內手機銷 量預計為 3.02 億部,同比-5.5%。疫情反復對智能手機的生產和銷售帶來一定拖 累,國產安卓手機缺乏創新也影響消費者換機欲,根據 IDC 數據,今年 Q1 國內 手機銷量 7420 萬部,同比-14.1%,其中小米、OPPO 和 vivo 降幅較大,榮耀受 益于低基數快速增長,蘋果 Q1 國內份額繼續提升。二季度上海疫情對行業有一 定沖擊,目前上海加速全面復工復產,而深圳已出臺多項政策刺激需求,其他地 區有望跟進,下半年國內手機銷量降幅有望減小。

主流安卓手機廠相繼推出折疊機,全年折疊機銷量有望翻倍。2022 年 1 月榮耀 發布折疊機 Magic V,4 月 vivo 發布首款折疊機 X Fold,vivo 作為安卓龍頭中最 后推出折疊機的品牌,其吸收前期其他品牌的優點,在屏幕折痕優化、鉸鏈耐久 性等方面均重點提升,市場反響熱烈,公司官微宣布“預售 1 分鐘售罄”。折疊 機能實現平板電腦的部分功能,且交互頁面探索空間更大,根據 DSCC 數據,今 年 Q1 全球折疊機銷量 222 萬部,同比+571%,預計全年出貨量將翻番達到 1600 萬部。

iPhone14 系列將首次發布兩款大屏機型,反響值得期待。根據集邦咨詢,今年下 半年蘋果新機除了常規升級外,產品規格預計將再次調整,mini 系列將換成 max 系列,即用 6.7 寸 iPhone 14 MAX 替換之前的 mini,蘋果在中端 14 系列也配置 大屏機,有望更好地滿足大屏愛好者的需求。iPhone 今年預計繼續受益于華為高 端機用戶的“更換陣營”,全年銷量有望到 2.5 億部。 新品推動銷量,AirPods 銷量重回增長。由于兩年沒推新品+競品的快速跟進, 2021 年蘋果 TWS 下滑較大,2021 年 Q4 蘋果發布 AirPods 3,蘋果 TWS 銷量開 始重回增長態勢。根據 Canalys 數據,2021 年 Q4 蘋果 TWS(含 AirPods 系列和 Beats)銷售 4040 萬部,同比+17.8%,今年 Q1 同比+13.6%。下半年蘋果預計將 推出 AirPods Pro 2,Pro 系列一直是蘋果最受歡迎系列,新機推動下全年 AirPods 系列銷量預計今年將實現兩位數增長。

3.2、XR 是下一輪行情主線,板塊估值將迎催化

VR 去年銷量破 1000 萬臺,預計今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根據 IDC 數據顯示, 2021 年全球 VR/AR 頭顯出貨量 1123 萬臺,同比增長 92.1%,VR 設備出貨量 1095 萬臺,其中 Oculus 的市場份額高達 80%,預計 2022 年 VR 銷量將達到 1573 萬臺,同比增長 43.6%。 Pico 在字節加持下銷售火爆,PS VR2 和 Quest 新款值得期待。2021 年字節收購 Pico 后加大了推廣力度,今年春晚期間 Pico 品牌成交額與去年農歷春節同期相 比增長 50 倍,今年京東 618 開場 10 分鐘,Pico VR 成交額同比增長超 20 倍,全年預計 Pico 銷量有望超百萬部。此外,索尼 GDC2022 上展示的 PS VR2 和 Quest 新款 VR 值得期待。

Steam 平臺 VR 設備中 Oculus 遙遙領先,Pico 份額提升空間大。2022 年 4 月 SteamVR 活躍玩家占 Steam 總玩家數量的 1.89%,活躍前四大品牌分別是: Oculus、Valve、HTC 和微軟 WMR 系列,其中 Quest 2 在 4 月的份額達到了 47.97%,是份額最高的機型。Valve Index 高分辨率和高刷等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份額達 15.35%。國產品牌 Pico Neo 3 份額為 0.64%,提升空間大。 VR 內容不斷豐富,內容與硬件相互促進。據青亭網統計,2022 年 4 月 Steam 平 臺上支持 VR 的內容為 6464 款,在 Steam 平臺中占比約 5.5%。其中 VR 獨占內 容(游戲+應用)共計 5388 款,環比增加 28 款,VR 定制的內容越來越豐富。 截至 4 月底,Oculus Rift 平臺上應用數量為 1381 款,Quest 平臺應用數量為 357 款。VR 內容的豐富,進一步促進 VR 設備的銷量增長。

4、被動元件:消費類應用觸底,新能源應用持續景氣

被動元件主要包括電容、電阻、電感、晶振等,電容又包括了 MLCC、鋁電解電 容、薄膜電容和鉭電容等。根據下游應用不同,我們簡單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 以 MLCC、電感、電阻為代表的被動元件,下游手機、家電等消費類應用占比較 高,目前景氣度低迷;另一類主要是薄膜電容和鋁電解電容,下游沒有手機應用, 電動車、風光儲等新能源應用拉動較強,目前景氣度較高。

4.1、MLCC&電感:中長期需求穩步增長,短期靜待景氣復蘇

中長期來看,隨著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加速,電容、電阻和電感等被動元件 的需求仍是穩步增長的趨勢。以應用最廣泛的基礎電子元件 MLCC 為例,汽車 電子化驅動車用 MLCC 用量 3-8 倍提升,價值量 5-10 倍提升。根據村田披露數 據,傳統燃油車 MLCC 用量在 3000 顆左右,LV2 等級的 HEV 用量在 6000 顆以 上,而 LV3 等級的電動車 MLCC 用量在 10000 顆以上,超過傳統燃油車的 3 倍, LV4 等級及以上的電動車用量在 20000 顆左右。

其中,動力系統、ADAS 系統是用量最大的兩個部分,安全、娛樂和其他模塊則 具體看配置。根據我們測算,在電動化、智能化帶動下,車用 MLCC 需求量有 望實現 23%左右的復合增長,在 2025 年達到 1.3 萬億顆左右。

在具體要求上,車用 MLCC,特別是新能源車動力系統和 ADAS 系統,以大尺 寸、高容值、高可靠性產品為主。車用 MLCC 尺寸基本在 0603 以上,1005 和 1608 是兩種主要規格,Tesla 的 Model 3 中則大量使用了 2012 規格的產品,村田 也推出了 3216M/47μF 和 3225M/100μF 車用高容 MLCC。

MLCC 行業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已經經過三個季度下行周期,表現為廠商稼動率 和產品價格的下滑,目前大部分公司盈利能力已經和 2019 年周期底部接近。我 們認為,行業景氣度目前已經處于底部,繼續下行空間已經不大,未來隨著行業 景氣復蘇,稼動率和產品價格均有彈性。

4.2、薄膜&鋁電解電容:新能源應用拉動需求,成本有望改善

新能源汽車、風光儲市場的快速增長能夠大幅拉動薄膜電容和鋁電解電容的用量。 以薄膜電容為例,新能源汽車的三電系統包括電機、電池和電控,其中電控需要用到逆變器,逆變器中包含一個 IGBT 模塊和一個與之匹配的直流支撐電容器。 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薄膜電容在體積越做越小的同時,產品的耐壓水平還能保 持在相當的水平,因此薄膜電容器逐漸成為逆變器的主流方案,例如第二代豐田 Prius 車型和比亞迪 F3DM等均使用薄膜電容作為直流支撐電容。

5、PCB:PCB 行業穩步增長,利潤率有望改善

5.1、汽車電子+數據中心驅動,PCB 行業穩步增長

根據 Prismark 數據,2021 年全球 PCB 產值大約 804.49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4%, 2021-2026 復合增速為 4.8%,保持穩步增長,未來汽車電子、數據中心等領域是 主要增長動能。

車用 PCB 主要用在汽車電子系統中,一般將汽車電子系統分為兩類:車體電子 控制系統和車載電子系統。在這些系統中,動力引擎控制系統用量最多,占比 32%,用于電子燃油噴射控制、引擎管理、變速系統、鋰電池等;還有車身控制安全系統,占比 25%,用于自動駕駛、車道偏移等,車載資通訊系統占比 23%, 車室內裝系統和照明系統各占比 11.5%和 8.5%。

車用 PCB 規模大約為 500 億元,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帶動下,有望迎來 快速增長。傳統燃油車單車 PCB 價值量大約 500 元,新能源汽車單車價值量在 2000 元以上,其中電動化增加 1000 元左右(電池、電機、電控等),智能化增 加 500 元左右(ADAS 系統、毫米波雷達等)。(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同時,未來車用軟板也有非常廣闊的成長空間,目前車用 FPC 市場規模還不到 100 億元,根據我們測算,至 2025 年,全球汽車 FPC 產值將超 180 億元,2021- 2025 年 CAGR 達 20%,成長空間廣闊。

此外,云計算和數據中心高速化驅動,高多層板需求持續增長。數據中心是通信 PCB 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根據北美五大云巨頭(谷歌、Facebook、微軟、蘋果、 亞馬遜)的資本開支情況,2021 年五個廠商資本開支高達 1322 億美元,同比增 長 34%左右,2022Q1 資本開支合計 368.23 億美元,同比增長 28%,保持較快的 增長速度。我們認為云計算、存儲需求的增長是不可逆的,未來云相關資本開支 有望持續增長。

高速化能夠帶動數據中心用 PCB 價值量大幅提升。今年底或明年初英特爾將推 出新一代服務器處理器芯片 Sapphire Rapids,將服務器平臺升級至 Eagle Stream。 相應地,服務器使用的 PCB 價值量將大幅提升:1)PCB 平均層數將從 12-16 層 增加至 16-20 層;2)PCB 使用的 CCL 板材需要從 Low Loss 級別提升至 Very Low Loss 級別。我們預計,單服務器價值量提升幅度超過 50%。今年 1 月,PCI- SIG 正式發布 PCIe 6.0 標準規范,傳輸速度達到 64GT/s,未來高速化趨勢將十分 持續。

5.2、原材料價格企穩,PCB 利潤率有望改善

覆銅板(CCL)是 PCB 的核心原材料,而覆銅板的主要原材料為銅箔、玻璃纖 維布、樹脂等,電子銅箔占覆銅板材料成本的 40%左右,玻纖布占 27%左右, 樹脂占 23%左右。因此銅箔、玻璃布、樹脂價格的波動會影響到覆銅板的價格,進而影響 PCB 的成本。

這一輪銅價、樹脂等價格從 2020Q2 開始出現大幅上漲,帶動覆銅板價格大幅上 升,對 PCB 廠商的成本也產生了較大影響。2021Q3 開始,銅價、玻璃布價格已經企穩,覆銅板價格也相對穩定,PCB 廠商 前期價格傳導有一定的滯后性,在成本端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進行價格傳導,利潤 率逐漸企穩,2021Q4 開始,部分覆銅板產品價格開始松動,我們判斷 PCB 廠商 今年利潤率具備較大彈性。

6、面板:行業逐漸觸底,關注車載增量

6.1、全球產能向國內龍頭集聚,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LCD 產能向國內企業轉移,龍頭市占率進一步提升。韓企面板產能的缺口會由 國內新開出的產線彌補,京東方位于武漢的 10.5 代線 B17 從 2020 年一季度開始 投產,當下基本滿產。華星光電在建的 10.5 代線 T7,惠科昆明 11 代線和綿陽的 8.6 代線已經投產,夏普位于深圳的 10.5 代線也逐步投產。經過行業激烈的競爭 和調整后,龍頭企業占有率明顯提升。從 Omdia 提供的 2021 年數據來看,在大 尺寸面板出貨量方面,京東方排名第一,份額為 36.5%,群創排名第二,份額為 14.4%,樂金顯示排名第三,份額為 10.9%。友達光電排名第四,份額為 10.1%, 華星光電排名第五,份額為 9.5%。在出貨面積方面,京東方在大尺寸面板方面 的出貨面積份額排名第一,份額為 28.5%。華星光電隨后,份額為 18.7%。樂金 顯示第三,份額為 10.9%,惠科顯示和群創分別排名第四第五,份額為 10.6% 和 9.6%。

6.2、LCD 價格逐漸筑底

從價格的反應來看,2021 年 7 月,各種尺寸的面板價格從峰值開始回落,到 2022 年 6 月,根據 witsview 數據表明,75 英寸的面板降為 223 美元,32 英寸的 面板降為 28 美元。目前價格大多回到上輪周期低點的價格,且對面板廠商來說, 價格已經位于現金成本線附近,6 月開始面板價格筑底,下半年有望進入新一輪 的上漲周期。

6.3、關注面板新增量,IT 及車載顯示市場火熱

疫情對人們生活辦公學習方式產生了很大程度的影響,其中一部分保留了下來, 面板市場中,IT 類產品受此影響,需求強勁。疫情時期形成的學習和居家生活 習慣帶動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明顯增加,“宅文化”的形成又使得人們對液晶顯示 屏的要求更高,遠程教學和線上教育的蓬勃發展讓很多學生開始接受平板電腦聽 課做筆記。并且考慮延續性情況,雖然居家辦公的比例會隨著疫情情況好轉而出 現明顯下降,大多數人會回歸辦公室。但是筆記本電腦在疫情期間體現出“隨時 隨地解決問題”的功能,平板電腦對于觀看線上課程的方便程度,都會有利于其 需求的延續,即選擇的是一種新型辦公模式——“線下為主,遠程為輔”。并且對 于互聯網公司等,遠程辦公與線下辦公效率差距不大,富士通、Square Enix 和 Twitter 都向員工明確表示可以在疫情后仍保持居家辦公的習慣。

從 IT 類產品 2022 年出貨量數據也能看到,每月均保持在前一年的較高水準,預計全年的總 量仍會有一定增長,具備延續性。 整車規模恢復疊加汽車智能化推動車載顯示市場火熱,預計成為未來顯示市場 增長點。傳統的車載顯示一般尺寸較小,應用的技術較為低端,隨著新能源車的 發展,智能車概念被廣泛接受被逐步開始落實推廣。對應的車載顯示開始使用 Side Mirror/DMS 新應用,形態創新和多聯屏幕的可能性也顯著擴大。當下火熱 的 Mini LED、AMOLED、in-Cell 等布局加速。根據群智咨詢的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前裝車載顯示面板的需求規模約為 1.6 億片,同比增長約 21.2%。其中天 馬以 2620 萬片的出貨量引領車載顯示市場, 同比增長約 16.3%。

6.4、國內企業競爭 OLED 市場,逐步提升占有率

OLED 仍主要應用在手機市場,全球市場總量逐步擴大,國內企業高速發展。 跟據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21 年全球 OLED 顯示面板的營收規模約為 407 億美 元,同比增長約 34.6%。據 GIR (Global Info Research)調研,按收入計,2021 年 全球 OLED 收入大約 215 億美元,預計 2028 年達到 502 億美元,而我國 OLED 產 業 規 模 增 長 明 顯 快 于 全 球 , 多 條 6 代 AMOLED 產 線 進 入 量 產 , 我 國 AMOLED 面板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帶動產業規模快速增長。未來以京東方、 TCL、維信諾及深天馬為代表的國內企業,會進一步挑戰韓企原有的 OLED 權威, 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為有利的地位。(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7、應用領域拓展,下游產品提供 LED 新動能

7.1、Mini LED 市場前景廣闊,產業進入發展元年

LED 的應用場景較為廣泛,主要包括顯示、照明和紅紫外等。其中,顯示和照 明規模較大,在顯示端,面板行業周期繁榮,價格仍處于歷史高位區間。新興顯 示方案 Mini LED 加速落地,使用芯片數量大大增加,同時為產業鏈上下游帶來 增量。在照明端,植物照明及汽車照明等高端細分領域為行業帶來變化,產品毛 利率相對較高,國內企業迅速布局。

Mini LED 現階段主要應用于高清電視、筆記本電腦、液晶顯示器、車載和平板 領域。各領域下游終端巨頭針對 Mini LED 推出新的產品吸引消費者,帶動整體 產業鏈在 2022 年迎來高速發展,產能快速擴張。

電視市場:隨著平板電視大尺寸化超清超亮趨勢的持續發酵,加上國內 5G 技術 的興起,8K 超高分辨率面板產業鏈逐漸建立。目前,TCL、華為、三星、LG、 小米、飛利浦等主要電視廠商都發布了自己的 Mini LED 電視。2021 年 9 月創維 發布 MiniLED 高端電視——創維鳴麗屏 SmartMiniLED 電視 Q72。創維 Mini LED 電視 Q72 采用了京東方全新量產的 Mini LED 主動式玻璃基顯示屏,集成了 20736 顆 Mini LED 燈珠,2304 個物理分區,每個分區可實現 4096 級階梯變化, 擁有 1,000,000:1 高對比度,1500nit 高亮度,120Hz 刷新率、低功耗等特點,畫 質表現出色,穩定性更高。

2022 年 5 月,TCL 發布 MiniLED——Q10G,Q10G 全系標配微米級點陣式控光技術,最高 448 的背光分區數。共有 55/65/75/85 英 寸四個版本,新品首發價分別為 4499 元、6499 元、8499 元、12999 元。索尼宣 布了其 2022 年 Bravia XR 電視系列的全部價格和供應細節。該系列由旗艦 8K MiniLED 系列引領,這是索尼第一年生產 MiniLED 電視機。5 月 24 日,在臺北 電腦展上,三星推出了新款 Odyssey Neo G7 和 G8 4K MiniLED 顯示器。 根據 Omdia 預測,全球 Mini LED 背光 TV 產品銷量將由 2020 年的 50 萬臺增長至 2025 年的 2530 萬臺,占總電視比重的 10%,年均復合增速 119.19%。

筆記本、平板和顯示器市場:Mini LED 破冰 IT 類產品。三星在 CES 2022 推出 采用 Mini LED 背光技術的曲面游戲顯示器“Odyssey Neo G8” 。AOC 旗下專業電 競品牌 AGON 愛攻全球同期推出旗艦新品 AG274QGM,據稱是首款搭載 NVIDIA G-SYNC ULTIMATE 和 NVIDIA Reflex 延遲分析器的 Mini LED 電競顯 示器。該產品擁有 576 個分區,獲得了 VESA Display HDR 1000 認證,并具備 300Hz 高刷新率, 1ms GtG 響應時間,AGON PRO AG274QGM 在國內將于 7 月 上市。

5 月 17 日,華碩發布搭載 16 英寸 MiniLED 屏幕,具備 512 分區 MiniLED 背光,可以 360 度可翻轉屏幕設計的 ROG Flow X16。5 月 17 日,冠捷全球發布 了新款 AGON 4 Pro 顯示器,AGON 4 Pro 采用了一塊 27 英寸的 2K 240Hz MiniLED 屏,擁有 576 個直下式背光分區,240Hz/1ms 灰階響應時間,最高亮度 可達 1200 尼特,并有 DisplayHDR 1000 認證。 車載顯示市場:Mini LED 性能貼合程度更好,逐步替代 LCD 和 OLED。由于 LCD 本身顯示效果不足,OLED 成本較高壽命難以滿足車用,Mini LED 成為未 來車用顯示的關鍵技術。包括華星光電、群創、深天馬和京東方等巨頭都在努力 推廣 Mini LED 在車載的使用方案,其中,ICDT 2021 上,京東方展出了 75 英 寸 Mini LED 背光顯示產品,采用燈珠 1 萬多顆,實現 1500nits 亮度、100 萬:1 動態對比度,可應用于車載顯示等消費級高端顯示領域。

在 2022 SID 顯示周上, 錼創首次展出 9.38 英寸透明 Micro LED 顯示器,穿透率提升至 65%~70%;其次是全新的 11.6 英寸 24:9 的 2.5K 高分辨率車用 Micro LED 顯示器,能滿足車用顯 示器往更大尺寸的需求。調研機構 Yole Research 表示,車用市場的 Mini LED 出 貨量將在 2023 年增長至高達 3570 萬,將成為最大的應用領域。 終端廠商的認可帶來整個產業鏈的快速擴張,中上游包括器件廠商加碼。 上游芯片廠商:對 Mini LED 響應活躍,和面板廠達成緊密良好合作關系。Mini LED 上游技術仍存在難點,如芯片微縮化提出的更高的生產要求;芯片倒裝技 術的良率;芯片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由于投資較大,龍頭融資相對容易,產業的 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有利于關鍵技術的突破。目前上游主要廠商包括:三安光 電、華燦光電、晶元光電、乾照光電和兆馳股份。 中游封裝廠商:封裝技術種類較多,不同廠商各有所長。Mini LED 封裝技術包 含 POB、COB、COG 和 IMD,其中 POB 成本低,COB 可以做到超薄及精細分 區,COG 對于巨量轉移技術友好,IMD 技術底蘊深厚。龍頭廠商加大量產 POB 的同時,積極對其他封裝技術進行布局,以占據 Mini LED 時代先機。中游企業 包括:鴻利智匯、瑞豐光電、兆馳股份、隆達電子、隆利科技和聚飛光電。 根據 Yole 數據表明,Mini LED 在 TV、顯示器、平板、手機、車載、VR 及可穿 戴產品上均發展迅速,TV 產品 2020-2024 年 CAGR 達到 234%,為增長最快的 市場。中尺寸產品中,顯示器和平板電腦的 CAGR 分別為 99%和 78%;小尺寸 手機的 CAGR 達到 121%。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下降,Mini LED 的滲透率會進一步提升。我們假 設: 1.根據 LED inside 數據推測,從 2022 年-2025 年 Mini LED 在電視、車載顯示和 VR 端的滲透率分別提升至 10%、20%和 20%; 2.電視芯片、封裝及模組價值量為 200 元/臺、400 元/臺及 1000 元/臺;車載芯片、 封裝及模組價值量為 80 元/臺、160 元/臺及 500 元/臺;VR 芯片、封裝及模組價 值量為 50 元/臺、100 元/臺及 200 元/臺; 3.電視、車載顯示及 VR 出貨量采用 Omdia 及群智咨詢的預測值;得到 Mini LED 顯示不同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估算數據,同時 Mini LED 還會在 平板、筆記本電腦等 IT 類產品上快速滲透,總體規模或比預計更大。

7.2、LED 照明細分領域火熱,為行業帶來新機會

LED 細分領域市場規模逐步擴大。由于日前北美大麻合法化和國內名貴中草藥、 花卉養殖需求的迅速擴張,植物照明用 LED 規模增長較快,毛利率相比傳統照 明高出很多。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從植物照明生長燈類型結構來看,LED 燈占據明顯優勢,占比達到 61%。根據 QYResearch 數據,2021 年全球 LED 植 物燈市場規模大約為 79 億元,預計 2025 年將達到 159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 19%。同時,伴隨著新能源車景氣度空前,其對于能耗要求較高的特點會使得 LED 照明在其中占據主要位置,產品毛利率高,為上游廠商帶來利潤。

8、安防:傳統需求下半年有望復蘇,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開行業空間

據中安網,2021 年我國安防行業總產值約 9020 億元,同比增長約 6%,主要因 為公共安全市場需求旺盛,疊加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帶來的強勁需求,安防行業 持續保持穩健增長。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顯現,同時疊加今 年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傳統安防需求放緩。我們判斷,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政府加大基建投入,傳統安防需求下半年有望逐步復蘇。(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縱觀安防行業的發展,歷經數次變革。早期的視頻監控系統(模擬時代)主要是 以模擬攝像機、同軸電纜、視頻矩陣轉換器、磁帶錄像機以及顯示器為主;2000 年左右,隨著編解碼技術的發展,后端 DVR 替代了磁帶錄像機,安防行業由模 擬轉向數字化;2008 年左右,由于 SoC 技術的成熟,前端 CMOS 替換了 CCD, IPC SoC 替代了 ISP,行業進入高清化;2012 年解決方案的出現,使行業市場蓬 勃發展;2016 年,AI 開始滲透,深度學習算法逐漸成熟,智能化安防打開行業 邊界并不斷拓寬。

其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空間巨大,包括自動化和信息化兩個方面,特別是 疫情之后,迎來加速增長。自動化方面,由于人口老齡化趨勢顯現,人力成本不 斷提高,以及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安全問題的需求愈發迫切,工廠中越來越 多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勞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 年中國工業機器人 的產量為 36.6 萬套,同比增長 45%,未來需求有望持續增長。

其次,在信息化方面,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高,大企業數量逐漸增長,產業規 模也不斷擴大,企業管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全方位、全天候、全局的視頻監控 系統則能夠顯著降低管理成本、實時反映生產運營情況,讓管理者能夠準確掌握 產能狀況,從而更好地制定生產戰略。目前,企業信息化建設逐漸鋪開,未來成 長空間較為廣闊。

海康威視作為安防龍頭,公司管理層戰略眼光前瞻、執行力強,算法能力強,對 技術理解深刻,成功抓住每次行業變革。近年來,海康威視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 將研發下沉到區域中心,中央負責架構開發維護,主要針對 PBG 和 EBG,而區 域則負責模塊/組件的開發,成熟的組件也可以入庫供調用。這樣的調整具有三 個優勢:1)提高效率,利于加快項目進展;2)二是提升規模效應,帶動人均創 收、創利提升;3)被調用次數多的區域給予更多支持,資源分配更為合理。隨 著架構搭建完畢,公司效率大幅提升,以更充足的準備應對多元化的需求。同時基于對物聯感知業務的戰略定位,形成在可見光、毫米波、遠紅外、X 光、聲波 領域的五條技術主線,構成公司多維感知技術的主架構。

中長期看,公司推動的 AI Cloud 云邊融合計算架構、物信融合數據架構持續落 地,不僅大幅增加原有業務的附加值,而且通過智能物聯網與信息網之間的數據 交互,也夯實在深度學習、大數據、智能物聯網、數據應用等領域的發展基礎, 不斷挖掘有助于社會效率提升的新市場、新需求,公司將業務領域定位為“智能 物聯 AloT”,未來伴隨智能物聯網的發展,公司將繼續快速成長。

9、投資分析

行業投資策略: 半導體:半導體投資主線聚焦核心國產替代環節&結構性景氣度向上領域。核心 國產替代環節,我們堅定看好半導體設備材料等領域的國產替代趨勢,中美科技 博弈將進一步加速半導體設備材料的自主可控。整體下游需求呈現結構性景氣度 向上,汽車電子、數據中心、工業控制等細分領域景氣度較高,我們看好相關領 域的半導體公司將持續受益下游需求拉動,主要包括功率半導體、模擬芯片、服 務器相關內存接口芯片等。且展望中長期,我們堅定看好半導體設備材料、功率、 模擬芯片等長坡厚雪賽道的相關龍頭公司。

消費電子:成本和匯率端壓力緩解,果鏈迎來業績修復期,隨著疫情得到控制, 手機銷量有望逐漸回正迎來邊際拐點,同時蘋果 MR 將于今年年底左右推出,有 望進一步催化行業情緒,建議重點關注以下方向:1)蘋果 MR 等新產品的創新 周期受益公司;2)上游缺芯和成本緩解利好的中下游品牌公司;3)積極開拓新能源/智能汽車市場的公司。

被動元器件:汽車電子、風光儲等新能源領域持續拉動行業需求,中高端產品國 產替代空間廣闊,同時消費類下游需求領域對被動元器件去庫存接近尾聲,有望 觸底反彈。該行業也充分受益于國產化+汽車電子化的景氣共振。我們看到陸續 有更多的優秀供應商切入到車規級等高端市場,國產化份額未來有望大幅提升。

PCB:上游原材料價格松動,PCB 企業利潤率逐漸恢復。汽車電子和數據中心作 為未來 PCB 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帶動細分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建議關注國 內車用板和數通板占比較高的公司。

面板:各尺寸面板價格開始筑底,下半年有望迎來新一輪上漲周期,后續對行業 中各大企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行業集中度的提升使得強者恒強,市占率高 的企業會有明顯的話語權,同時,產能優勢對控制成本有明顯作用,具備高世代 線的面板企業會占據有利地位。除此外,需要關注高速發展的細分領域和新興顯 示技術。

LED:Mini LED 乘風而起,未來市場前景廣闊。關注上中下游龍頭企業。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拓展知識:

昆明lg燃氣灶附近上門維修

上門維修煤氣灶多少錢呢?

1、如果是上門維修更換電磁閥總共收費50-80很正常,品牌不一樣收費有差別。 電磁閥本身大概30元。
2、看是不是電池沒電了,更換電池,
3、看打火頭處有沒有火花,沒有火花多半是打火頭距離遠了或者太近了,調整一下打火頭。
4、燃氣灶維修價格在100元左右,首先確定燃氣灶具適用燃氣是否與你家管道燃氣相符。就是天然氣灶具不能用在人工煤氣上,反之亦然。排除1原因后,請具體觀察不能點火的狀態。有這樣幾個可能,不能點火但是有爆鳴聲,不能點火且無爆鳴聲。
5、煤氣灶上門維修價格應該是20-100元之間,看你的需求而定,里面還有一些附帶的需要加錢的東西,你可以自由選擇進行搭配后再核算價格,這個里面的價格是浮動的,看地方而定。

總結,各地的消費水平不一樣,所以上門維修燃氣灶得費用也是有多有少,具體費用誰也說不準,材料費用應該都差不多,主要看人工,想在一線城市工人上門服務一次最少也要一百到兩百,這還不包括交通工具。如果燃氣灶有問題了看看是不是小毛病,自己能弄得花最好是自己弄,因為現在的人工真是貴的要上天。

昆明lg燃氣灶附近上門維修

閃電家修專業上門維修燃氣灶師傅說,燃氣灶可以說跟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燒水做飯,都離不開燃氣灶。由于是經常使用的電器產品,在試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或是那樣的小故障, 故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必要學會一些電器自檢的方法,今天快益修專業燃氣灶維修師傅給大家帶來的就是燃氣灶常見故常及解決方法,大家一起來關注關注吧。

燃氣灶最常見的故障:1、燃氣灶打不著火:當家里燃氣灶打不著火的時候,大概會出現這些原因:如果是脈沖點火灶,很有可能是因為電池沒有電了,這個時候只需要更換電池就能解決;如果是點火針方向傾斜,則需要把點火針方向對準火蓋的出氣口;如果是內焰火的蓋子距離過遠,則需要旋轉內焰火到合適的位置;還有一種可能是點火針內部生銹,這時則需要露出金屬鐵片跟內焰火相接觸就可以了。2、燃氣灶火焰不持久:燃氣灶火焰不持久,也是挺煩人的,總是得不斷的開關才行。一旦遇到這種情況,首先先檢查電池是否有電,旋轉開關旋轉是否到位。如果這兩點都沒有問題的話,那就可能是因為調節風門過大的原因,從而導致氧氣太多,燃氣灶脈沖出現損壞。要是風門的問題,檢查調節就行了。可要是脈沖損壞的話,就只能請維修師傅來維修了。3、燃氣灶出現紅色火焰:有人遇到過燃氣灶出現紅色火焰的問題,很大的原因是沒有充分燃燒。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調節燃氣灶風門來改變氧氣進入的量就行了。另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噴嘴或火蓋上有異物,檢查一下并取掉就可以了。4、燃氣氣味較重:這一個問題萬萬不要忽視。如果我們在做飯的時候,能聞到濃濃的燃氣氣溫,一定要先檢查是不是天燃氣的管道出現松動和漏氣。這個時候就需要找到專業的師傅來更換管道了,以防止家中出現管道泄漏等危險。

天燃氣灶如何安全使用:在使用時,要觀察燃燒狀況,不應出現黃焰、離焰及冒黑煙現象,如天燃氣灶安裝出現上述現象,請調節灶具內的風調節板,直到出現清晰的藍色火焰為止。在點火時,應先按下點火旋鈕,稍停頓一下再旋轉打火保證點火的可靠性。使用時檢查減壓閥上壓力表上氣源的供氣壓力是否與機殼參數銘牌上的額定壓力一致。打開氣源,用肥皂液檢查膠管與減壓閥,燃具的方向進氣口,或三通管接口處是否有燃氣泄漏。嚴禁明火試漏!試漏合格后開機,目測燃燒工況,把風門的進氣口調整致最佳位置。點火十次,檢查其點火率;點燃各燃燒器,把一個燃燒器的外環火調小,吹熄其中心火,檢查旋鈕以后燃氣通道是否關閉,另一個燃燒器的火焰是否在設定的時間內,現在一般的離子感應式熄火保護8秒

昆明lg燃氣灶附近上門維修

你好,燃氣灶上門維修的費用不是固定的,具體要看是什么原因損壞的才能確定價格。燃氣灶正常會出現不打火,火焰小等問題,你可以先聯系正規專業的燃氣灶維修點,問好價格,一般是不會出現亂收費的情況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小少呦萝粉国产| 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亚洲小说|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免费|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蜜芽五月|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午夜大片男女免费观看爽爽爽尤物|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视频|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青草线焦综合|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亚洲视频国产一区| 国色天香社区在线视频| 国产男女98精品观看亚洲一区a|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性欧美欧美巨大69| 欧美日韩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 麻豆果冻国产剧情av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视频| 久久精品第九区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少女韩国电视剧在线观看完整|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人妻|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亚洲aⅴ无码成人网站国产| 亚洲成年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妲己|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一区| 日本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 亚洲 欧美 日韩 国产综合 在线| 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星空视频| 丁香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