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清理編外人員,哪些醫生“鐵飯碗”不保?
(了解更多,請關注“醫學界”微信公眾號yixuejiezazhi,在手機端下載醫學界醫生站App)
連日來,關于“醫院清理編外人員,醫生‘鐵飯碗’不保”的消息在醫療圈引發熱議,激起了部分醫生的焦慮情緒。
消息與“精簡編制”的大方向密切相關。3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提到,要優化機構編制資源配置,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制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地方黨政機關人員編制精減工作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方案》發布四天后,哈爾濱市率先“動刀”。哈爾濱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通知,市級機關事業單位開展編外用人清理規范工作。其中提到,醫院等用人主體要結合專業和實際需要,自主開展自聘人員清理規范工作,并逐步將已自聘人員轉化為社會化服務外包形式。
這是今年以來,首份將“醫院”納入編外人員清理規范并寫明實施細則的文件。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告訴“醫學界”,在很多醫院里,包含臨床醫生在內的非編人員已占一大半。對這些人而言,他們會受政策影響、被清理出醫院嗎?
擔憂也在向醫院編制內人員蔓延。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地方政府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原主任魏娜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清理編外人員是信號,先從清理編外人員開始,然后逐步精減編內人員。
醫院編外人員眾多,會被清理嗎?
按照哈爾濱公布的《哈爾濱市級機關事業單位編外用人清理規范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編外用人清理規范工作從3月開始到6月底結束,分自檢自查、組織實施、檢查督導三個階段實施,計劃在5年內精簡完畢,每年精簡不少于本單位編外用人員額的20%。
《方案》提到,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對象為市級機關、市屬事業單位現有雇員、行業專職人員、工勤人員和單位自聘人員,統稱為“編外用人”。而醫院作為國家衛生單位之一,屬于事業單位,也在此次清理工作的范圍之內。
醫改專家徐毓才向“醫學界”介紹,醫療機構的編外人員主要集中在護理、醫技、行政、輔助等崗位,“編制外的護理人員占比最高,其次是行政后勤人員,還有很多醫院的臨床醫生也是沒有編制的。”
多名來自不同地區的醫生向“醫學界”證實,其所在的醫院編外聘用人數超過了 50%,甚至達到80%。有業內人士稱,編制內和編制外“雙軌”運行的模式在我國公立醫院中普遍存在。
以江西省規模最大、人員數量最多的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例,截止2022年6月,醫院在崗職工6790 人中,僅有1993人為在編職工,占比不足30%,而編外人員達到4797人,占比達到 71%。
哈爾濱的《方案》對編外人員的去向給出了詳細說明。在列出的11種符合清理規范的用人情形中,包括行政執法、財務管理、人事管理、涉密等崗位使用的編外人員;臨時性、階段性工作已完成、合同已到期未再續聘的編外人員;既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又未實行勞務派遣的編外人員和歷史遺留問題產生的編外人員等。
徐毓才據此認為,醫院不會發生大規模的人事變動,特別是考慮到編制外的技術專業人員眾多,需要他們繼續為臨床服務。而部分冗余的行政后勤人員則可能面臨裁撤風險或轉為社會化管理。
事實上,不止是哈爾濱,編制精簡或清理編外人員工作正在多地開展。內蒙古烏蘭浩特市等地近期發布了有關“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和經費支出統計工作”的進展,指出對不符合聘用要求的編外人員進行剔除,以實行總量控制。
湖北十堰也在探索編外聘用人員管理的“十堰模式”,官方近期刊文介紹,已鎖定編外聘用人員3400人,通過清理規范,比上年同期減少326人,節省財政成本約1500萬元。此外,楚雄、惠州等多地正進一步規范編外聘用人員管理,一大批管理辦法將接連落地。
為什么包含醫院在內的單位要密集清理編外人員?金春林告訴“醫學界”,這與地方財政和醫院發展密切相關。
他解釋,“我國的編制一直都是稀缺資源,之前很多單位打擦邊球,聘用了很多編外人員,但隨著地方財政收入與醫院業務量的下降,需要節約費用和保持收支平衡,那么之前無序擴張的編外人員就要被優化,同時也能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效率。”
一項數據可見一斑。據“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信息顯示,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 262.2 億元,同比下降 28.3%,而支出則高達 1065.5 億元。
金春林指出,即便多地都在推進清理編外人員行動,但公立醫院有其特殊性,在醫院規模進一步擴張的當下,政策僅與極小一部分人有關,也基本不會波及編制外的技術專業人員。
醫院用工“鄙視鏈”:在編人員仍處頂端
哈爾濱發布的清理編外人員文件中提到,醫院可以將自聘人員逐步轉化為“社會化服務外包形式”。隨后,圍繞醫院不同用工形式及其背后掛鉤的利益分配等問題,在醫生群體間引發熱議,一條“醫院用工鄙視鏈”浮出水面。
目前,我國公立醫院普遍存在事業編制、編制備案制、合同制、勞務派遣或外包等多種用工形式。河南一名醫院行政人員告訴“醫學界”,不同用工形式代表了其在醫院的潛在地位,“有編制的地位肯定最高,其次是合同工,第三方勞務派遣地位最低,福利待遇也會少很多。”
據介紹,事業編制是指各類事業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其經費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穩定性和福利保障更強。合同制是和醫院直接簽訂合同,不納入事業單位編制。勞務派遣則是通過第三方公司向醫院輸送人力,人事關系不歸醫療機構所有。
在多個互聯網平臺上,關于上述用工形式及其對比被反復提及。福建一名醫護人員公開表示,“毋庸置疑,編內最好”。她舉例稱,工資待遇上的區別最為明顯,在同家單位且同等學力下,編內人員的月薪至少比其他人多500元,五險一金的繳納標準也會更高。
“醫學界”詢問多名業內人士后發現,雖然編外人員是按照聘用合同約定的工資方式執行,有些聘用人員工資也可能會高于編制內人員,但多數人的實際待遇都低于編內人員,這一差距還因地區、醫院級別而有所不同。
金春林表示,上海大多數醫院都實現了同工同酬,有編制的醫生和其他醫生的工資待遇沒有顯著差別,“現在大多數新進人員都沒有編制,同等條件下,如果少數有編制的人待遇更好,那大多數人肯定會有意見,工作還怎么開展?”
不過,對于部分級別不高的醫院來說,編制內、外的差距仍然存在。浙江一名二甲醫院的在編醫生向“醫學界”總結道,自己與編外同事的待遇差距主要體現在基本工資、漲薪空間、公積金繳納和年終獎等方面。
據他介紹,自己的編內工資約3500元,公積金2800元,這兩部分每年都會漲。而同一家醫院的編外人員工資只有1700,公積金300元,也沒什么增長空間,“雖然獎金都一樣,但實際到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我自己也是從編外考到編內。”
在他看來,即便同工同酬被視為是醫院的改革目標,但實際落地情況不一。對此,徐毓才分析認為,這與不同醫院領導的改革意識有關,“如果連醫院領導都不愿意去推動同工同酬,那么編制內外的待遇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即便醫院的差別分配正在轉向同工同酬,但退休待遇問題目前仍無法平衡。金春林介紹,編制內人員是按照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辦理退休,退休后不但有基本養老金,還有職業年金,有的還會享受退休后的生活補貼。而編制外人員則是以企業職工身份退休,待遇差了一大截。
在利益分配的影響下,醫院編制成為“搶手”資源,但現實情況卻是,編制數量與醫院的擴張規模并不同步,遠無法滿足醫院的實際編制需求。
“醫學界”梳理發現,現行的醫院編制制度起源于1978年的《縣及縣以上綜合性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和2006年發布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指導意見》,規定“醫院人員編制確定原則基本上是按床位定人”。隨著醫院擴張和專科發展,編制數量并未明顯增加,且康復科、心理科等專科由于床位有限,甚至無法計算編制。
金春林稱,受限于編制數量,很多醫院難以招進核心人才,或是無法給予更高的待遇和更大的發展平臺。
取消醫院編制呼聲仍在,改革將走向何方?
事實上,我國自2009年全面開展醫療改革以來,無論是多項改革舉措的出臺,還是推行“去編制化”等政策,如何構建一個合理的編制杠桿體系,一直是公立醫院的改革難題。編制問題也歷經著寬松——收縮——取消——強化——精簡的循環。
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組織人事處馮蘊在其論文《基于多源流理論模型的公立醫院編制政策變遷研究》中介紹,上世紀60-70年代,公立醫院規模小、職工少,幾乎人人都能擁有編制。而編制也作為時代的產物,最早被用于限制事業單位人員份額,開源節流并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
隨著醫院人員數量激增,“人均編制”的用人模式所帶來的低效等弊端開始顯現,并成為財政的巨大負擔。此后,公立醫院的編制管理進入收縮期,醫院來自國家財政的支持大幅縮減,被劃分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后,全額撥款變成了差額撥款。
當醫院人員不依賴財政供養,招聘也不受其約束后,呼吁取消醫院事業單位編制的聲音從1995年起一直存在。在公立醫院去行政化、去編制化的道路上,深圳走在全國前列。
2016年,時任深圳市衛計委主任羅樂宣對外宣稱,深圳的新建市屬醫院已全面取消編制,按照崗位管理模式采取全員聘用。“醫學界”梳理發現,在結構生物學家顏寧領銜組建的深圳醫學科學院建設方案中,注明就是“不定編制,不定級別,實行社會化用人制度”。
有業內人士稱,公立醫院實行去編制化,必然促進醫務人員的薪酬制度改革。徐毓才解釋,有編制的醫務人員難以大幅提高待遇,因為政府分配要考慮到各方利益平衡,如果取消醫院編制,建立起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薪酬體系,提高工資就具備了可行性,也為醫療市場注入活力。
但時至今日,大型公立醫院的擴張步伐依舊沒有停下,編制改革也未出現徹底轉變,深圳之外的大多數公立醫院仍然處于“編內”與“編外”的雙軌制時代。一邊是“鐵飯碗”的數量稀缺,另一邊是醫療機構的人才需求井噴,如何平衡和吸引人才依舊是編制改革難題。
2016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要“合理核定開展綜合改革的公立醫院編制總量,逐步實行編制備案制”。金春林介紹,在這一模式下,編制部門只控制總數,具體分配由醫院決定,對編制的解釋是“看崗不看人”。
“編制備案是為了解決部分醫院招不到人的問題,比如在編人員退休后,編制備案人員可以優先候補,保證這些人能以事業單位編制身份退休,不影響退休待遇。”金春林認為,嚴格意義上講,這不是一種編制,更像是一種承諾。
馮蘊也在研究中提到,實行備案制管理后,規模越大的醫院,備案制人員體量越大,各類矛盾也愈發顯現,“最主要的是備案制人員的新酬待遇負責部門不清晰,當前醫院的備案制人員論資質、學歷、工作能力等普遍高于編制內人員,但他們的薪酬待遇相差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在“弱化編制身份”“去編制改革”的風吹了幾年后,一場新冠疫情似乎讓一切按下了“暫停鍵”,各地開辟渠道,為支援湖北醫務人員破格辦理編制,符合條件的醫護人員優先入編。而更多人也在疫情后意識到,一個極具穩定性的在編工作何其重要。
至于醫院的編制改革工作將如何推進?向何處推進?包含金春林、徐毓才在內的多名專家均表示,由于牽扯到太多的利益調整,短時間內徹底廢除編制并不現實,未來或向深化同工同酬、優化醫院編制測算等方向發展。
指導專家
金春林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徐毓才 醫改專家
參考資料:
1.哈爾濱市級機關事業單位開展編外用人清理規范工作
https://mp.weixin.qq.com/s/DDdrwQAWQJRg-LCl-GV_2w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4/26/content_5068131.htm
3.馮蘊.基于多源流理論模型的公立醫院編制政策變遷研究[J].現代醫院管理,2022,20(06):18-22.
4.盧玲玲.江西省公立醫院編制管理改革問題研究 [D].南昌大學,2022.DOI:10.27232/d.cnki.gnchu.2022.002855.
(了解更多,請關注“醫學界”微信公眾號yixuejiezazhi,在手機端下載醫學界醫生站App)
來源:醫學界
責編:錢 煒
編輯:趙 靜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 春蘭長什么樣(如何識別春季花卉中的春蘭)05-13
- 深圳貝雷塔燃氣灶維修(貝克瑪煤氣灶維修)09-29
- 延慶維修馬桶(延慶維修馬桶電話號碼)11-22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彩電圖像暗淡故障(彩電圖像暗淡故障的診斷與修復:一站式解決方案)
2024-08-24
-
海信液晶電視1588主板故障檢修(海信液晶電視1588主板故障檢修:全面診斷與解決
2024-08-24
-
曼茨空調24小時人工電話(如何聯系曼茨空調24小時人工客服電話?)
2024-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