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廈三洋冰箱維修(三洋冰箱維修點)
前沿拓展: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
5月21日,適逢中國傳統24個節氣之一的小滿。東莞向全球發出“揭榜招商”最強音,并重磅發布謀劃新興產業發展“施工圖”。
在當天下午舉辦的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大會上,一批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簽約落戶,投資總額達1483億元。
此次招商簽約的背后,是走在新發展起點上的東莞,努力從“世界工廠”蝶變為全球“先進制造之都”的鏗鏘足音。
從農業縣發展為國際制造業名城,東莞產業經歷了哪些滄桑巨變?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蛻變的?這不僅是東莞產業發展史,更是東莞改革開放以來大力招商引資、推動非公經濟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5月21日,2021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大會舉行。圖為項目簽約儀式
穩步起航,招商引資掀起一波波發展浪潮
東莞的產業發展歷史,也是東莞招商引資的一部精彩史。按產業特征劃分,東莞招商引資的起航階段是1978-1993年。
1978年的東莞,還是一個四季飄香的農業縣。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東莞,在這里創辦了內地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太平手袋廠,拉開了東莞千帆競逐的制造大潮。以“三來一補”為切入點,東莞走出了一條外向型經濟發展之路,一躍成為廣東的“四小虎”之一。
東莞于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同年1月,東莞雀巢在南城成立;同年10月,日本東京電氣化學工業公司(TDK)也在南城設立了東莞南城新科磁電制品有限公司。第二年(1989年)東莞第一家臺資IT企業——東聚電業有限公司開辦。1992年,東莞首家韓資大企業——東莞三星電機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全國首次引進生產的第一枚25英寸平面直角彩色顯像管在廣東彩管廠誕生,東莞一口氣一年引進了4家世界500強企業……一個個大項目紛紛落地東莞,東莞開始走向了發展新時代。
1994-2000年,是東莞產業和招商引資奮進發展的第二個階段。1994年的東莞,提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戰略,抓住國際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以IT產業為代表的現代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民營經濟在與外資企業的協作配套中逐步成長,全球95%IT產品可在東莞配齊。
那個階段,世界500強企業加速布局東莞。1994年引進7家;1995年引進8家,許多知名的世界500強企業如諾基亞、京瓷、麥當勞、華潤公司、金霸王、三洋電子、可口可樂、喜威等,都是在那段時間來到東莞。
這個階段,通過招引大項目,東莞再一次掀起了發展新浪潮。記者翻閱《東莞年鑒》發現,1978年東莞的GDP僅為6.11億元,工業企業數1290家,工業總產值4.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73萬美元。到2000年,東莞GDP492億元,工業企業數16975家,工業總產值109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22年間,東莞經濟發生了飛躍。
如果說這一波國際資本來東莞投資,是成本導向的話,那么形成東莞第二、第三波浪潮的資本,則是市場導向。從產業的角度來看,第二波資本浪潮更像是一場全球產業的乾坤大挪移。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的第三個階段,資本仍然偏愛東莞,則是經濟回暖后的反彈,也與金融危機后全球產業新一輪轉移有關,更與珠三角一體化下各城市產業分工的大背景有關,同時也是東莞市政府積極的招商政策成果。
跨越危機,從粗放轉向集約
邁入新世紀的東莞招商引資,開始進入轉型到跨越的第三波時期。尤其是在21世紀的前8年,東莞提出了建設以“國際制造業名城”為特色的現代化城市目標,逐漸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為代表的一批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行業加速發展成為龍頭產業。至此,國際性加工制造基地的格局正式成型。
2001年,松山湖高新科技產業園設立。從“滿山放羊”到“設園引資”,東莞工業發展由粗放轉向集約。2002年,東莞成立全國首個“民營辦”,民營企業從配套角色轉變為重要角色。2006年,東莞啟動“科技東莞”工程,每年投入10億元推動科技創新。2007年,國家散裂中子源落戶,高附加值行業漸成龍頭,形成電子信息制造等“五支四特”產業。
至2008年,東莞已經構建起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全國五分之一的服裝由東莞制造、全球每5臺電腦就有1臺產自東莞、每5件羊毛衫就有1件在東莞生產、每4雙運動鞋就有1雙在東莞誕生。
2008年后的東莞,經歷金融危機的歷練,走出了更為堅定的步伐。騰籠換鳥,轉型升級,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在東莞逐步發展壯大。先進制造業與高技術制造業加快發展,民營經濟與外資經濟齊頭并進,為新一輪大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0年,東莞成為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城市,推動產業從OEM到ODM再到OBM轉型,產業鏈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2017年,東莞列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奮力挺起“創新走廊的中部脊梁”,東莞成為全球智能手機制造基地。
而東莞這個跨越金融危機的階段,利用外資加速提升階段。為應對美國次貸危機,東莞一方面著力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外資企業生產制造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機打破世界經濟格局,引發新的產業轉移浪潮,東莞乘機引進大資本,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出擊。2015年,全市合同外資、實際外資雙雙突破50億美元大關,為歷年之最。
這個階段的變化,我們從這組對比數據可看出:從2000年到2018年,東莞GDP從492億元升至8818億元……這個階段剛好經歷了18年,東莞經濟走向新征程。
2018年,中國散裂中子源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松山湖科學城)全面啟動,點燃了東莞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引擎。2019年1月,東莞市委第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全力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東莞自此邁入灣區時代。
灣區時代,東莞產業如何“出圈”?2021年2月,東莞高規格召開東莞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動員會,為首批七個產業基地授牌。這七大產業,承載著東莞的“灣區夢”。
5月21日,2021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大會舉行。圖為會場一角
多點開花,七大產業基地建設如火如荼
受到我市綜合經營成本上升、土地資源有限,以及中美經貿摩擦疊加影響,特別是近年來周邊城市在自貿區、綜合保稅區、土地資源充足等虹吸作用下,我市利用外資進入放緩階段。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發展更好的未來?考驗東莞招商引資的能力。東莞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培育壯大新動能的重中之重,統籌推出60平方公里土地,高標準規劃建設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面向國內外優質企業招引一批高水平項目。
然而,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是說說就能來的。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各地投資發展的“主線”,不少地區也開始“加碼”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相比長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城市群,東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何“底氣”?
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東莞在創新生態建設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松山湖科學城納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R&D占比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高企數量位居全省地市級第一,人才總量超過235萬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規上工業企業突破1.1萬家,排名全國第2,總產值突破2萬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成為萬億級先進制造集群,三大手機進入全球手機品牌“第一陣營”,形成了涉及34個行業和6萬多種產品的制造業體系。今年3月,東莞榮獲“跨國公司最佳投資城市獎”,政商關系健康指數連續三年排名全國地級市第一。
“這些都為我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21日的招商大會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說。
而另一邊,七大基地工作推進僅僅半年左右,東莞已經形成市鎮同步、多點開花、熱氣騰騰的建設局面。
招引重大產業項目15宗,總投資約320億元,其中7個項目已動工——這是塘廈鎮臨深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建設新進展,也是塘廈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縮影。目前,該基地已招引了瑞勤、順絡等重大產業項目15宗,總投資約320億元,預計年產值711.2億元,其中7個項目已動工,另外正在洽談項目共30個。
而水鄉功能區在本次招商大會也“拿下”超80億元投資項目。簽約的22個項目均是針對水鄉功能區數字經濟、新能源產業發展導向而重點引進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醫療器械、新材料、現代服務等領域的高端項目,將為水鄉功能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
“我們看好東莞在大灣區的地理位置優勢、營商環境和產業鏈優勢,所以這次組織了一批優勢上市公司來參會,希望能在新能源產業園區發展規劃、全球范圍內招商引資等領域和東莞加強合作。”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對記者表示。
“我們項目從籌備到開工不到半年,用四個字形容東莞的政府服務——‘如沐春風’”,北京聯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黃韶海對記者表示,“項目拿地即開工”。聯東集團是一家專注園區開發運營和投資業務的集團化公司,已在國內開發運營超過280個園區,超過13000家科技企業入駐。本次簽約的麻涌項目是聯東集團落戶莞深的第一個項目,將成為聯東在灣區的旗艦項目。
5月21日,2021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大會舉行。圖為“論道東莞”主題對話
逐夢未來,制造名城再出發
182年前,這里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帷幕。43年前,這里加速了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一座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城市;一城海納百川、厚德務實的人民;一種敢為人先、真抓實干的精神,共同鑄就了屢創發展奇跡的東莞。
今天,在改革開放永不停步的精神引領下,在這片敢闖敢試的大地上,東莞矢志不渝發展先進制造業,重磅規劃60平方公里,集全市之力推進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正式吹響培育新動能、構建新格局的號角。
“東莞當前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位是及時并準確的,不僅符合當前國際大趨勢、聚焦人們的消費新需求,更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東莞本土優勢。”北京大學原副校長、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表示。
海聞表示,新興產業、高端制造業就是“新技術、新產品,高質量、高附加值”,東莞企業應該抓住基地建設的大機遇,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產品,拋卻中小企業傳統的加工制作模式,擴大規模合理分工形成效益,提高生產之外的服務附加值,加快完成企業轉型。
然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快、變化快,機遇稍縱即逝,必須堅持大干快上,舉全市之力,以超常規的機制和氣魄來加速推進。為此,東莞構建“1+N”政策體系,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實現“一年起好步、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跨越”。
招商大會上,東莞更誠意滿滿地直接推出6塊“揭榜招商”地塊,有5塊都為300畝以上的連片地塊。為進一步擴大招商引資朋友圈,東莞推出了“招商合伙人”制度,借助社會各界力量和資源,強化市場化精準招商。
剛被東莞聘為“招商合伙人”的畢馬威中國副主席、華南區首席合伙人黃文楷表示,要吸引大型企業落地東莞,東莞不光要展示自身優勢和特點,更要升級服務,為企業的長遠規劃進行調研和信息收集。
“市場和行業動向的變化是不穩定的,我們的政府要幫助企業提前思考出現新情況時的解決辦法,為此提供配套支持,引導企業做合理的投資規劃,幫助其計算收益回報等,這樣會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地。”黃文楷說。
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項目,就是后天的未來。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東莞將蹄疾步穩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相關鏈接:
東莞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東莞電子信息制造業2020年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366.8億元,總產值接近萬億元。擁有華為、OPPO、vivo等一批龍頭企業,產業鏈綜合配套率超過90%。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總產值達3700億元,已有智能制造裝備企業超過400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
新材料產業:東莞建成全球第四臺、中國首臺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擁有廣東省首批四大實驗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涌現出一批行業龍頭企業。
新能源產業:東莞形成總規模接近千億元的產業集群。2019年鋰電池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消費電子類鋰電池產值規模位居全國第二。
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產業:東陽光、眾生藥業等一批骨干企業發揮著有力的支撐作用。國內首臺自主研發的加速器硼中子俘獲治療實驗裝置(BNCT)在松山湖成功研制。
集成電路產業:東莞擁有相關企業120多家,全球一流的半導體廠商安世半導體、全球封測前十的廠商聯合科技均已在東莞扎根發展10多年。
數字產業:東莞18萬家工業企業每年數字化、信息化方面的支出接近200億元。東莞從事數據服務和大數據融合應用企業超過1000家。
文字:曹麗娟
攝影:鄭志波 程永強
編輯:張葉
本文來自【東莞時間網-i東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拓展知識:
- 包頭維修壁掛爐(包河裝壁掛爐維修網點)11-11
- 格力空調b1故障是什么(如何修復)?04-18
- 冰箱耗電嗎(該如何降低耗電量)?07-18
- 約克電熱水器(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型號)08-19
- 河西萬喜燃氣灶維修(大同萬喜燃氣灶售后)01-20
- 多孔燃氣灶維修(多孔燃氣灶維修視頻)01-31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特靈廠家全國統一服務熱線(特靈空調電流變大的原因是什么特靈空調電流變大
2024-09-12
-
成都通用GEAppliances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燃氣灶有火花但打不著怎么維修)
2024-09-12
-
特靈空調廠家維修號碼(精密特靈空調安裝施工圖解如何正確施工安裝特靈空調
2024-09-12
-
無錫江陰海爾洗衣機官網售后(如何聯系客服并獲得專業幫助)
2024-09-12
-
美的中央空調售后服務電話24小時(美的空調傳感器故障分析如何判斷傳感器是否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