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調密碼怎么破解(格力空調密碼怎么破解視頻)
前沿拓展:
從2016年直到2021年歲末,格力從未放棄對半導體的追求。
近日,注冊資本達15億元的鄭州清禾泛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成立,公司主營業務是以私募基金從事股權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珠海格力等公司共同持股。
格力與董小姐的魄力毋庸置疑,所選擇的也是國內最火熱的賽道之一。然而,格力卻已不是兩年前的格力,當家支柱產品被反超、科技優勢不顯、營銷跟不上節奏、多元化難奏效……所有這些問題都沖擊著格力的未來前景。而僅僅在不久前,格力還是那個被投資人追捧的白馬股,還是那個稱霸空調行業的鐵打一哥。
但變化總會來,從2019年至今,格力掉隊之聲不絕于耳,銷量、利潤、市值、官司……董明珠開始為格力的未來犯愁。那么,曾經高高在上的格力,究竟為何被拉下神壇?
年輕化的格力
“無論(空調)行業怎么變,格力都是老大。”
2018年,接受吳曉波采訪時,董明珠曾自信心爆棚地表示。彼時,董明珠確實有意氣風發的資本,在日本經濟新聞匯總并發布的《2017年全球主要商品與服務市場份額調查》上, 在家用空調領域,格力電器以占有率21.9%的絕對優勢位列第一,超過了第二名美的7個百分點;2018年,格力家用空調在全國總銷量占比達到32.53%,凈利率更是高達3成以上。無論是在空調營收和利潤方面,格力都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但時移世易,從2019年開始,格力空調的“好日子”戛然而止。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美的空調在線上與線下的市場份額均位居行業第一,數據分別為37.6%和36.5%。
與之相對應,格力的業績也撐不住了。根據最新的2021年三季報,格力電器總營收為470.8億元,同比下跌16.5%;凈利潤為61.8億元,同比下跌15.66%。而更令人撓頭的是,這樣的下跌是在2020年同比大跌之后的再度下滑,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格力總營收僅為706.02億元,同比下跌28.21%;凈利潤為 76.96億元,同比下跌53.11%。
在格力摸爬滾打近30年的董明珠,自掌權以來還從未遇到如此棘手的狀況。
因此,從2020年初的疫情之后,董明珠開始嘗試新的銷售方式——利用自帶的網紅體質為格力直播帶貨。2020年4月,董明珠開啟直播帶貨首秀,網絡的持續卡頓惹來董明珠的不滿,銷量也不盡人意。數據顯示,董明珠直播首秀當晚累計觀看431萬,在線人數峰值21.63萬,商品銷售額22.53萬元,銷售額最高的商品是新冠空氣凈化器,銷售3臺共3.62萬元。
后來,董明珠一直堅持直播帶貨。數據顯示,2020年,董明珠進行了13場直播帶貨,銷售總額達到476.2億元,占了同年格力1704.97億元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到了今年,董明珠終于意識到自己作為格力品牌代言人的局限性,實際上此前的格力手機開機畫面以及各大平臺的廣告,都是董明珠親力親為。但時代在前進,企業大佬親自搖旗吶喊固然重要,但更要契合直播的普遍規律,一個新的icon,一個能夠給消費者帶來舒適度的年輕化主播,可能更有利于品牌收益,畢竟“美女帶貨誰不愛看”,這才是最有效的流量密碼。
董明珠將自己欽點的女秘書孟羽童推向前臺,注冊抖音開始為格力帶貨,而在此之前,董明珠的一句“要將孟羽童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讓她的秘書孟羽童已經徹底走紅。數據顯示,孟羽童直播已經也比日常觀看量高出約3倍,孟羽童個人抖音賬號“孟羽童Morita”一周漲粉超90萬,“孟羽童Morita”抖音粉絲量達到119.1萬,微博粉絲量為17.4萬,小紅書粉絲量為45萬。
實際上,不論是自己下場帶貨,還是讓孟羽童專職做格力直播網紅,董明珠的目標只有一個——嘗試新的營銷模式,找到格力空調下一個增長空間。這一點,其實在格力此前三季報中就已經得到體現,財報提到:格力電器正在加速渠道變革,通過開啟雙線融合的新零售營銷模式變革,構建穩固的線上、線下業務布局,兩種渠道彼此互補深度融合,打造全渠道銷售平臺。
然而,此前與經銷商利益深度綁定的格力卻無可避免地陷入了兩難。
從本質上來說,電商線上化屬于典型的低價競爭,格力要想押注線上,就需要大幅度降低空調終端售價,這對于此前完全依賴線下經銷商渠道的格力而言,顯然困難重重。格力電器董事會目前擁有4位董事和3位獨立董事,其中4位董事中有兩名都來自經銷商體系,他們不僅擁有決策權,還擁有選舉權。在董明珠嘗試直播帶貨線上模式后,經銷商的代表京海擔保直接減持了格力總股本的0.71%,甚至有經銷商直接“反水”轉投美的。
很明顯,董明珠選擇的線上渠道開拓,動了傳統經銷商的奶酪,招致了老伙伴的激烈反彈,但銷量與根基兩者之間,董明珠只能二選一。顯然,董明珠想要前者。
被超越的格力
1990年,丈夫病逝的董明珠離開北京這個傷心地,只身來到珠海,投身格力。
彼時的格力,名不見經傳,是一家年產能僅為2萬臺的空調組裝廠。賣了4年空調之后,曾一人拿下公司八分之一的業績的董明珠,在1994年被任命為經營部部長,也就在這年,董明珠首創了“淡季返利”的銷售政策,一舉讓產能閑置不復存在。
隨后,家電行業就迎來了席卷全國的價格戰,為了應對,董明珠從經銷商入手,表示將會拿出1億元利潤的2%按銷售額比例補貼給每個經銷商。消除了經銷商的后顧之憂后,格力一路高歌猛進。1996年,格力銷售額增長了17% ,年營收就達到了23億,第一次超過春蘭。
此后,格力進一步與經銷商利益綁定,開始踐行股權制區域經銷模式,經銷商組成的新公司持有格力10%的股份,經銷商成為了格力空調最為重要的支持力量,雖然也有其他廠家進行仿效,但從未有人超越格力。
當然,經銷商的死心塌地只是格力在前互聯網時代實現領先的一個因素,格力空調的產品力則是另一主要因素。
產品力的直接體現,就是格力所引以為豪的科技優勢。業內認為,空調壓縮機是過去格力最大的優勢之一,通常而言空調壓縮機占空調成本的三分之一。在這方面,格力通過對自主研發的堅持,擁有了全資公司生產的凌達壓縮機、凱邦電機等。
這些科技成果讓格力成為當年少有的擁有核心科技的空調巨頭,然而,現在來看,這樣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通過收購,美的和海爾分別擁有了美芝GMCC和上海日立海立,此前的科技短板已然補齊。
公開資料顯示,格力控股企業中涉及壓縮機9家、電機6家、暖通制冷設備7家、有色金屬核心材料4家、集成電路3家。相比之下,美的控股暖通制冷設備14家、半導體2家、壓縮機3家、材料7家、電氣機械3家。
而且,空調其他零配件的科技差異本身就不大,在空調產業高度成熟的國內,空調廠商的產品給客戶的體驗并不能拉開差距。如此一來,格力的核心科技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整個產業的天花板,空調本身就非高科技產品,投入再多的資金與精力也無法帶來更多的產出。
與此同時,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的格力發現,此前依賴頗深的經銷商渠道,好像失靈了。不論是老對手美的、海爾、奧克斯,還是后入局者小米,都開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線上,尤其是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這意味著格力以往的經銷商優勢被抹平,甚至來到了相對弱勢的地位。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僅僅兩年時間,格力從炙手可熱的資本寵兒,竟而變成爭相逃脫的標的。2019年10月,引人矚目的格力混改拉開序幕,高瓴資本借助珠海明駿在格力電器股權混改的過程中斥資416.62億元,以46.17元/股的價格購入格力電器15%的股份,兩年之后,如果不考慮分紅等因素的情況下,注重長期主義的張磊已經虧損了約百億元。
從市值1000億元增長到2019年最高峰的4000億元,再到如今的2000億,格力的市值畫出了一道“完美”的拋物線,這條拋物線見證了格力空調的崛起,也見證了格力空調的回天乏術。
而在這背后,則是格力經銷渠道與核心科技優勢的起伏。
困在空調里的格力
以空調起家的格力,顯然對于空調過于依賴了。
2021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格力空調業務營收為671.9億元,占總營收的73.79%。顯然,格力幾乎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了“空調”的籃子里。但從2019年年底開始的疫情,讓整個空調市場都進入了萎靡期,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空調銷量較2020年同期下滑2.9%,較2019年同期下滑19%。
董明珠并非沒有設想過這樣的局面,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董明珠就高調地開啟了業務多元化戰略,而她首先瞄向的目標正是彼時激戰正酣的智能手機市場。2015年3月,董小姐在當年的達沃斯論壇和兩會上豪言“要是我做手機,我就讓消費者3年不換手機,分分鐘超過小米。”
此后,為消費者和投資人打開想象空間,董明珠曾如此描述自己設想的場景:“拿著格力手機指揮家里的電器,享受家里格力帶來的溫度,吃著格力電器煮出來的飯,開著我們的電動車。”
很快,董明珠與格力就展開了行動,2015年格力手機一代上市,搭載了高通驍龍410 處理器,Android 4.4,拍照方面采用后置800萬像素+前置200萬像素的搭配,售價為1599元。這樣的配置著實讓外界驚掉了下巴,有網友直言“真沒想到有人會把500元的手機賣到1500元。”
2016年格力為二代手機建設了生產線,并且找來了“業內大牛”幫忙研發,在性能表現沒有明顯提升的情況下,高昂的成本直接將售價提高到了3599元,此后2017年的新款手機也基本上延續了這一傳統。
不過,上述手機都沒能打開局面,官方旗艦店上兩位數的銷量也著實有點尷尬。為此,外界曾盛傳格力向員工攤派手機,并向經銷商強制壓貨的傳聞。
然而,格力對手機業務卻情有獨鐘。今年5月份,在2020年業績說明會上,董明珠稱仍會繼續做手機,“我們的手機到西藏仍然能打通電話。我們也可以根據某個單位的需求進行定制化功能開發。”
今年王自如的加入,讓格力手機迎來了一絲曙光。11月初,由王自如親自操刀的格力手機TOSOT G7正式上架格力董明珠店。從設備參數來看,格力手機這一次終于趕上了主流配置,但從銷量上看,似乎依舊沒什么起色,格力董明珠店的銷量共計只有兩千余臺。
為什么格力手機沒能成功?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研發實力和品牌認知的問題。作為家電企業跨界手機行業的老前輩,TCL的手機故事與格力有著諸多相似之處,早在2000年TCL即已涉足手機行業,此后還收購了阿爾卡特和黑莓手機銷售權,在2015年時總銷量曾達到8355萬臺的歷史高點,但最終仍是敗北。
在分析TCL手機敗局時,產業觀察家劉步塵曾表示手機和家電不同,TCL的手機品牌形象不符合消費者的要求。“在消費者眼里,家電屬于耐用品,而手機則是快消品、高科技,消費者會認為家電廠商沒有能力生產出高技術含量的手機,所以消費者對家電的品牌印象就無法嫁接到手機上。而家電廠商如果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消費者的這種認知,就無法在手機行業做出成績。”
顯然,這樣的事情又再次發生在了格力手機身上。實際上不只是格力,包括海爾、海信等一眾家電巨頭都沒能搞定智能手機,這似乎已經成為所有家電企業都無法邁過的一道坎兒。
如果說手機業務的失敗,還情有可原,畢竟業務關聯太弱。但處于同一行業的冰洗業務仍然搞不定,那就只能說明格力和董明珠所面臨的問題非常嚴峻了。2019年時,格力曾投資近百億在成都和洛陽興建冰洗工廠,并持續加大對冰洗業務的扶持力度,但在2020年還是遇到了瓶頸。
面對冰洗業務遭遇的瓶頸,在2020年業績說明會上,董明珠明確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品牌認知度還不夠,市場固有的思想和偏見很大,過去的通道模式下經銷商也不積極。
除了上述手機、冰洗業務,格力的智能裝備、新能源、醫療器械、芯片等業務也都曾斥巨資,但卻都沒能形成大的氣候。是因為“成也專注,敗也專注”?還是因為格力在空調之外并沒有“核心科技”?相信董明珠和格力的心里最為清楚,畢竟,華為的手機、三星的半導體、比亞迪的汽車都是跨界而來,它們又何曾因固有品牌形象而折戟?
說到底,格力被困在空調里,是品牌問題,更是思路、決心與核心科技的問題。
拓展知識:
格力空調密碼怎么破解
哈哈,你把空調電源拔掉和遙控器的電池取下來,三分鐘后在安上就可以了,那是個童鎖功能我對格力空調不是太了解只能給你這么說了,當讓你也可以看下說明書,上面有解鎖的辦法。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格力空調密碼怎么破解
空調遙控器怎么解鎖呢
- 億田燃氣灶維修知識(億田燃氣灶維修技巧)11-18
- 1海信42k11p怎么折開(海信42K11P:全方位展示超清畫質)
- 2電視頻道沒了怎么恢復(快速解決方法)
- 3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號碼查詢(Fardior燃氣灶售后維修電話查詢)
- 4艾木歐防盜門沒電打不開怎么辦(艾木歐防盜門沒電無法啟動?解決方法總結)
- 5ENS指紋鎖售后熱線(ENS指紋鎖售后熱線-專業解決您的問題)
- 6打電話顯示關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決手機無法接通問題)。
- 7v500hk1 cs5故障維修(v500hk1 cs5故障維修指南)
- 8創維液晶電視的遙控器怎么調試(創維電視遙控器調試指南)
- 9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林內空氣能售后服務官網熱線)
- 10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朝友精工保險柜24小時售后電話 - 完善24小時保
-
開利24小時人工服務熱線(開利空調一開斷路器就跳閘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2024-09-12
-
三菱重工空調廠家維保電話是多少(三菱空調缺相故障怎么修三菱空調缺相故障
2024-09-12
-
三菱中央空調售后電話24小時人工電話(中央三菱空調油位故障如何有效解決中央
2024-09-12
-
開利空調全國客服(開利空調25gw是什么意思詳解25gw型號的特點與用途)。
2024-09-12
-
廣州增城日立HITACHI電視售后維修(電視機怎么手動切換AV信號)
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