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先入戶后就業”,東莞公布入戶新政,6月1日起實施
據東莞日報消息:今天(4月28日)記者從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于2024年6月1日起實施。
主要有三項變化:
社保和居住年限由“雙五”變“單一”
實行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先入戶后就業”政策
放寬在職人才入戶年齡限制等
三項新政進一步降低落戶門檻
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方面,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將由原來的“雙五”調整為“單一”。原落戶政策規定,非莞戶籍居民申請人應同時滿足持我市有效《廣東省居住證》且累計時間滿5年(60個月)和在我市正常參加社會養老保險且累計時間滿5年(60個月,不含一次性繳費年限)兩個條件,才能申請入戶。新政規定,非莞戶籍居民在我市合法穩定居住就業,在用人單位正常參加我市社會養老保險,申請時持有我市有效《廣東省居住證》(含電子居住證)連續滿1年,可以申請入戶我市。
對于大學生落戶,目前實行大專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畢業2年內)“先就業后入戶”政策,新政策將實行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先入戶后就業”政策,在我市申報居住登記的非莞戶籍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畢業5年內可按“先入戶后就業”原則。
在職人才入戶方面,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高級職稱、技師及以上技能人才、表彰類技能人才放寬至55周歲以下,全日制本科學歷、中級職稱人才放寬至50周歲以下,全日制大專、初級職稱人才放寬至45周歲以下,高級工放寬至40周歲以下,中級工放寬至35周歲以下。
有利于增強東莞對人口人才的吸引力
東莞市自2016年啟動戶籍制度改革工作,經過多年探索,逐步建立起現行“穩定居住就業入戶(雙五入戶)+人才入戶+優秀產業工人入戶”的入戶政策體系。2018年10月實施穩定居住就業入戶(即居住證年限累計滿5年、社保年限累計滿5年,又稱“雙五”入戶)以來,東莞市戶籍人口從2018年年末231.59萬增長至2023年年末的307.88萬,增長76.29萬。
近年來,國家、省對戶籍制度改革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我市現行入戶政策體系已經難以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需求。2023年以來,市公安局利用原入戶政策到期的契機,聯合市發改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部門,深入調查研究,科學研判人口變化趨勢,主動推進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
據了解,新政實施后,我市入戶政策門檻將低于除江門、肇慶以外的珠三角其他城市,將有利于增強東莞對人口、人才的吸引力,強化東莞高質量發展的人力和人才資源保障。
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政策答疑
1.我市新出臺的穩定居住就業入戶辦理條件是什么?
答:非莞戶籍居民在我市合法穩定居住就業,在用人單位正常參加我市社會養老保險,申請時持有我市有效《廣東省居住證》(含電子居住證)連續滿1年,可以申請入戶我市,申請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隨遷。
2.非莞戶籍居民包括港澳臺居民嗎?
答:不包括。非莞戶籍居民是指外省市戶籍居民,不包括港澳臺居民、外國人。
3.辦理穩定居住就業入戶的申請人有無年齡限制嗎?
答:有。申請人年齡應當在國家法定勞動年齡范圍內,即男性最多不超過60周歲、女性最多不超過50周歲。
4.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能按規定辦理穩定居住就業入戶?
答:不能。申請人應在用人單位正常參加我市社會養老保險。
5.辦理居住證或電子居住證有什么條件?
答:根據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廣東省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東莞市實有人口信息登記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在我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可以按規定申領居住證。符合以下6種情形之一的,在辦理居住登記后,即可申領居住證,不受居住登記滿半年限制:(1)在我市已繳納社保滿半年的;(2)在我市全日制小學、中學、中高等職業學校或者普通高等學校就讀滿半年的;(3)居住在本人或直系親屬具有合法所有權滿半年房屋的;(4)在我市賓館、酒店、旅店、招待所及其他可供住宿的經營性服務場所居住,且已按照有關規定辦理旅館業住宿登記的,居住已滿半年的;(5)在“莞e申報”微信小程序“個人申報”中申報在莞居住地址并經申報義務人確認或經居住信息申報義務人申報滿半年的;(6)在“粵居碼”微信小程序“個人地址”中添加在莞居住地址并設為“經常居住證”滿半年的。
為方便群眾申領和使用居住證,省公安廳推出居住證業務全流程網辦服務,群眾可通過“粵居碼”或“粵省事”微信小程序申領、簽注、使用本人電子居住證,無需申領實體居住證,不受辦理時間、辦理地點限制。
6.市民個人進行“莞e申報”,是否等同于申報了居住登記?
答:是的。在“莞e申報”微信小程序“個人申報”中申報在莞居住地址并經申報義務人確認或經居住信息申報義務人申報滿半年的,即可以直接申領居住證,不受居住登記滿半年的限制。
7.市民在東莞認領“粵居碼”,是否等同于申報了居住登記?
答:是的。市民通過“粵居碼”微信小程序認領“粵居碼”,并在“個人地址”中添加在莞居住地址,待審核通過后,將該地址設為“經常居住地”,即完成居住登記申報。
8.“莞e申報”與“粵居碼”都可以申報居住登記,為何同時用,市民需要兩邊申報嗎?
答:“粵居碼”與“莞e申報”的應用范圍不同,其中“粵居碼”是廣東省公安廳面向在粵居住生活的群眾推出的個人服務二維碼,可作為在粵居住憑證。“莞e申報”是東莞市公安局為簡便出租屋出租人等居住信息登記義務人報送居住人員信息推出的信息報送工具。“莞e申報”與“粵居碼”已實現數據互通,市民只需要在其中一個小程序申報居住登記即可,無需重復申報登記。
9.電子居住證與實體居住證有區別嗎?
答:電子居住證是廣東省公安機關依托電子證照系統,為符合申領廣東省居住證的流動人員,通過“粵省事”“粵居碼”(“粵治安”)等微信小程序生成的電子版廣東省居住證。
根據《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國令第716號),廣東省電子居住證與廣東省居住證實體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健康、司法、民生、就學就業等省內各政務服務辦事場景,群眾可使用電子居住證或居住證實體證。
推行電子居住證是進一步便民利民的措施,能優化服務流程,減少申領使用成本,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辦好事。
10.如何理解“申請時持有我市有效《廣東省居住證》連續滿1年?
答:申請人按規定申請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時,應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持有我市有效《廣東省居住證》;二是所持我市《廣東省居住證》連續有效滿1年及以上。
依據:根據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規定,居住證每年簽注1次,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連續居住的,應當在居住每滿1年之日前1個月內辦理簽注手續;逾期未辦理簽注手續的,居住證功能中止;補辦簽注手續的,居住證功能恢復,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的居住年限自補辦簽注手續之日起連續計算。
舉例:居住證有效期限為“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持證人應當在“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間,辦理居住證簽注手續,否則即為逾期未辦理簽注手續,居住證使用功能中止。
11.群眾可以通過何種渠道查詢是否符合持居住證連續滿1年?
答:市民可通過“粵居碼”微信小程序,“居住證”業務中的“居住證年限查詢”功能模塊查詢本人歷來的居住證辦理記錄。市民可通過以上記錄,自行判斷是否符合“連續滿1年”條件。
舉例1:群眾在6月2日提交入戶申請,查詢結果顯示其有2條辦證記錄,有效期分別為2022年6月15日至2023年6月14日、2023年6月10日至2024年6月9日,則群眾在有效期內辦理了居住證簽注,居住證連續有效起始時間為2022年6月15日至提交入戶申請日止,滿足“連續滿1年”條件;
舉例2:群眾在6月2日提交入戶申請,查詢結果顯示其有2條辦證記錄,有效期分別為2022年6月15日至2023年6月14日、2023年6月20日至2024年6月19日,則視為逾期未簽注居住證,居住證連續有效起始時間為2023年6月20日,至提交入戶申請日止不滿1年,不符合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條件。
12.申請人符合穩定居住就業入戶,為何其成年子女不能隨遷?
答:根據國家、省有關“未成年子女可以隨遷”“一般情況下,投靠人年齡要求18周歲以下”的規定,我市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政策按照上述規定執行。申請人成年子女屬全日制大中專院校在校生且戶口不在學校的,可以隨遷。此外,申請人成年子女也可按我市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先入戶后就業”或在職人才入戶有關政策辦理入戶東莞。
13.申請人符合穩定居住就業入戶,為何父母不能隨遷?
答:我市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政策沒有對隨遷父母作規定,申請人入戶我市后,可根據需求按我市外投靠子女入戶政策,申請辦理父母戶口遷入,父母沒有年齡限制。
14.辦理穩定居住就業入戶,申請人擁有共有房產能否遷入房產地址登記入戶?
答:除本人與直系親屬(指父母、配偶、子女)共有房產外,其它共有房產情形不能遷入房產地址登記入戶。
15.辦理穩定居住就業入戶,申請人沒有房產,入戶到哪里?
答:本人或直系親屬沒有自有產權住宅房屋,工作單位設有集體戶的,在工作單位集體戶入戶;本人或直系親屬沒有自有產權住宅房屋,且工作單位沒有設立集體戶的,在居住證登記地址的屬地園區、鎮(街道)新型社區集體戶入戶。
16.我符合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條件,自有房產在麻涌,用于出租,本人在南城上班,一家三口在工作單位附近租房住,小孩在南城上小學,能否入戶到南城?
答:不能。本人或直系親屬(指父母、配偶、子女)擁有自有產權住宅房屋的,須在自有產權住宅地址登記入戶。
17.我符合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條件,社保由位于南城的總公司負責繳納,人在寮步分公司上班,一家人在寮步租房住,能否入戶到南城?
答:不能。申請人在寮步租房居住,應在寮步申報居住登記,居住證登記地址應登記為寮步鎮,須遷到寮步鎮新型社區集體戶入戶。
18.我符合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條件,姐姐在南城有房產,我能入戶到姐姐房產嗎?
答:不能。直系親屬范圍僅包括父母、配偶、子女。
19.我符合東莞入戶條件,入戶東莞后能投靠親屬,遷入伯父在莞城家庭戶嗎?
答:不能。親屬投靠政策包括: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和投靠配偶,其它親屬關系不屬于投靠親屬政策對象范圍。
20.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按照“先入戶后就業”政策遷入“人才公共戶”,與其他集體戶有區別嗎?
答:市人才公共戶有別于現有的新型社區集體戶和單位集體戶,戶內人員在本市擁有自有產權住宅房屋或符合有合法穩定居住就業地或市內投靠親屬、招工(招干)、居住地址變更等條件后,須及時配合將戶口遷出。逾期未辦理遷出的,統一將戶口遷出至居住地園區、鎮街新型社區入戶。
21.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按照“先入戶后就業”政策遷入“人才公共戶”,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可以隨遷嗎?
答:不能。人才公共戶僅用于接收符合“先入戶后就業”政策條件的畢業生戶口,不接收隨遷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或辦理投靠配偶、投靠父母、投靠子女的戶口遷入。
22.如何在東莞申報居住登記?
答:在莞申報居住登記有兩種方式;一是網辦(推薦),網辦有三種渠道:1. 在“莞e申報”微信小程序“個人申報”中申報在莞居住地址并經申報義務人確認或經居住信息申報義務人申報;2. 在“粵居碼”微信小程序“個人地址”中添加在莞居住地址,待審批通過后,即完成居住登記申報;3.在“粵省事”微小程序,選擇城市為“東莞”,點擊“戶政(治安)-居住登記(居住證)-居住地址管理”,按提示進行居住登記,待審核通過即完成申報。二是窗口辦:全市開設155個公安居住證受理點,市民可通過“i莞家”平臺(含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APP)“預約辦事”中查看辦事指南并預約前往居住地的居住證受理點辦理。
23.申報居住登記與辦理居住證有何不同?
答:申報居住登記并不等于辦理居住證,流動人口申報居住登記滿半年,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可以按照規定申領居住證。如何申報居住登記,詳見問題22。
24. 大專及以上學歷畢業生通過“先入戶后就業”政策入戶東莞,可以到哪里辦?
答:目前,所有市外戶口遷移事項均已實現“全城通辦”,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通過“i莞家”平臺(含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APP)或“粵居碼”微信小程序預約到東莞市民服務中心或任意園區、鎮街政務中心公安專區辦理。
25.為何穩定居住就業入戶沒有年齡限制,而不同層次在職人才入戶有年齡限制,如何理解?
答:穩定居住就業入戶也有年齡限制,需要申請人在用人單位正常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即申請人應在國家法定勞動年齡范圍內,男性最多不超過60周歲,女性最多不超過50周歲;同時,申請人應持有東莞有效居住證連續滿1年;而在職人才最高年齡限制為55周歲,但沒有持有東莞有效居住證連續滿1年的要求。
26.入戶東莞集體戶、人才公共戶、家庭戶,待遇有差別嗎?
答:市民按我市入戶政策將戶口遷入我市集體戶、人才公共戶、家庭戶,均依法享有本市戶籍居民待遇。
27.符合東莞入戶條件,如何辦理入戶?需要預約嗎?
答:目前,所有市外戶口遷移事項均已實現“全城通辦”,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通過“i莞家”平臺(含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APP)或“粵居碼”微信小程序查看相關辦事指南并預約到東莞市民服務中心或任意園區、鎮街政務中心公安專區辦理。
28.符合東莞入戶條件,可以網上辦理嗎?
答:市民可以網上預約辦理,并在預約時間前往預約地地點公安窗口提交入戶申請。所有市外戶口遷移事項均已實現“全城通辦”,符合條件的市民可通過“i莞家”平臺(含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APP)或“粵居碼”微信小程序預約到東莞市民服務中心或任意園區、鎮街政務中心公安專區辦理。
29.辦理入戶被發現弄虛作假,如何處理?
答:申請人提供虛假信息、作出虛假承諾、提供變造、偽造或虛假材料的,經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查核實,終止其入戶辦理;已經入戶的,公安部門按照戶口管理有關規定予以注銷,將戶口退回原戶口遷出地,同時通報相關部門取消申請人及隨遷人員按戶籍資格獲得的我市相關公共服務及待遇;自發現弄虛作假辦理入戶之日起,5 年內不接受其本人及隨遷人員申請入戶。
30.我符合東莞入戶條件,但有違法犯罪記錄,能申請入戶東莞嗎?
答:我市現行市外遷入政策中,除人才入戶和優秀產業工人入戶政策要求申請人無刑事犯罪記錄外,其它入戶形式未對申請人違法犯罪記錄進行限制。
31.微信、抖音、頭條、小紅書等網上平臺有咨詢入戶或代辦入戶的,可以相信嗎?
答:請廣大市民朋友不要相信上述自媒體平臺發布的有關入戶代辦服務的信息。公安部門從未授權任何公司、企業承接入戶代辦服務,且戶口辦理不收取任務費用。市民可通過“i莞家”平臺(含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APP)、“粵居碼”微信小程序或12345政策服務熱線即可全面了解入戶條件、申報材料等信息,自行準備好相關材料后,即可便捷完成業務辦理。
32.本次戶籍制度改革大幅降低入戶門檻,市民短期內辦理入戶業務將激增,公安部門如何應對,市民是否需要輪候辦理?
答:公安部門采取兩方面措施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業務高峰,一是圍繞申請條件中的“社保”“居住證”“學歷”條件,積極協調省公安廳、市政數局、市人社局開通數據查詢接口,簡化入戶申辦流程,最大限度縮短業務辦理時間。二是積極采取擴充窗口數量、服務隊伍,提供延時服務、節假日服務等方式,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政務服務。建議市民通過“i莞家”平臺(含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APP)或“粵居碼”微信小程序預約辦理。
【來源:東莞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開利空調24小時服務熱線官網(開利空調外機主板故障燈開利空調外機主板故障燈
2024-09-11
-
美的中央空調廠家客服電話人工服務(美的空調空內風機的故障美的空調室內風
2024-09-11
-
特靈空調廠家全國統一服務熱線(中央特靈空調油壓低可能的原因和解決方案)。
2024-09-11
-
TOBEL空調售后維修點查詢(如何查找TOBEL空調的官方售后維修服務點?)
2024-09-11
-
三菱電機中央空調總部24小時人工客服電話(三菱空調孔用什么封最好推薦最有效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