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巴以沖突的歷史,10部最值得一看的電影
從 1948 年阿以戰爭到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監視,這些電影可幫助您了解巴以沖突。
1) 浩劫 Al-Nakba對于巴勒斯坦人來說,1948 年標志著“災難”或者“浩劫”,當時數十萬人被迫離開家園。對于以色列人來說,這一年標志著他們自己國家的建立。
浩劫 Al-Nakba
該影片通過巴勒斯坦難民和猶太復國主義士兵的目擊者敘述,講述了以色列建國過程中 75 萬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的故事。這場災難導致了至今仍在持續的剝奪和沖突。“大災難并非始于 1948 年。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個多世紀前……”這是關于“nakba”(意思是“災難”)的四部分系列的開始,講述了導致 1948 年第一次阿以戰爭的巴勒斯坦人逃亡以及以色列建國的歷史。
2) The War in June 1967 六日戰爭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方面稱六日戰爭,阿拉伯國家方面稱六月戰爭,亦稱六·五戰爭、六天戰爭,發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發制人”戰爭的一個典范。它發生在以色列國和毗鄰的埃及、敘利亞及約旦等阿拉伯國家之間。戰爭從6月5日開始,共進行了六天,結果埃及、約旦和敘利亞聯軍被以色列徹底打敗,是20世紀軍事史上最具有壓倒性結局的戰爭之一。
1967 年 6月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埃及、敘利亞和約旦之間發生的一場短暫但血腥的沖突。在以色列與其鄰國之間多年的外交摩擦和小沖突之后,以色列國防軍發動了先發制人的空襲,削弱了埃及及其盟國的空軍。隨后,以色列成功發動地面進攻,從埃及手中奪取了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帶,從約旦手中奪取了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從敘利亞手中奪取了戈蘭高地。這場短暫的戰爭以聯合國斡旋的停火結束,但它極大地改變了中東的版圖,并引發了揮之不去的地緣政治摩擦。1967 年 6 月的戰爭只持續了六天,但至今整個地區仍能感受到其后果。它重新描繪了沖突的格局,擴大了以色列的領土主張,并確認了其在該地區的軍事主導地位。這部紀錄片探討了戰爭的根源以及六天的沖突及其后果。
《六天》以全新的歷史視角記錄了四十年前的事件。影片從戰爭的準備以及以色列總理列維·埃希科爾和埃及總統賈米·阿德爾·納賽爾的政治和軍事行動開始,帶我們經歷了六天的戰斗、與約旦的戰爭、對約旦河西岸的占領和吞并耶路撒冷。《六天》以令人驚嘆的檔案鏡頭和參戰的以色列和阿拉伯士兵對這場戰爭的第一手資料為特色,探討了這些事件如何成為歷史上的爆發點,重塑了地區政治格局,摧毀了舊制度并帶來了新的制度。力作用到表面。現代社會很少有如此短暫和局部的沖突造成如此深遠的全球影響。
The War in June 1967 六日戰爭
3) 十月戰爭:1973 年發生了什么?The War in October: What Happened in 1973?埃及人稱之為十月戰爭,以色列人稱之為贖罪日戰爭——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都聲稱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那么,1973 年的三周內究竟發生了什么,導致世界陷入核對抗的邊緣呢?
這部由三部分組成的系列節目借鑒了稀有的電影檔案以及對策劃和參與戰斗的人員的采訪,使用圖形插圖、地圖和動畫序列來展示沖突中多個戰場上的部隊動向。
十月戰爭:1973 年發生了什么?The War in October: What Happened in 1973?
4) 奧斯陸的物價The Price of Oslo這部由兩部分組成的紀錄片追溯了《奧斯陸協議》的秘密之路,講述了在政治陰影下進行的談判以及在動蕩地區尋找共同點的故事。這一切的中心是一個不太可能的調解者: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挪威。
奧斯陸的物價The Price of Oslo
5)耶路撒冷:分裂阿克薩清真寺Jerusalem: Dividing al-Aqsa這部影片追溯了阿克薩清真寺的歷史及其對穆斯林和猶太人的意義。
它還審視了希伯倫的易卜拉希米清真寺——以色列控制著巴勒斯坦人的出入,并實施了出入和祈禱限制——并詢問這是否是阿克薩清真寺即將發生的事情。
耶路撒冷:分裂阿克薩清真寺Jerusalem: Dividing al-Aqsa
6) 巴勒斯坦 1920:巴勒斯坦故事的另一面 Palestine 1920: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lestinian Story“地無民,民無地”是 1800 年代基督教作家對巴勒斯坦和猶太人民之間關系的描述。中東 20 世紀的歷史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這些人的眼睛寫成的。
但半島電視臺阿拉伯語的這部影片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巴勒斯坦。它聽取了歷史學家和目擊者的敘述,并以檔案文件為特色,顯示巴勒斯坦在 20 世紀初是大敘利亞和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繁榮的省份。
巴勒斯坦 1920:巴勒斯坦故事的另一面 Palestine 1920: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lestinian Story
7)加沙、西奈半島和隔離墻 Gaza, Sinai and the Wall1948 年至 1967 年間,埃及 西奈半島 和鄰近 加沙地帶的居民 將該地區視為單一領土。
但在1967年的阿以戰爭中,以色列 占領了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帶。
十二年后,以色列和 埃及 簽署和平條約,將西奈半島的控制權交還給埃及;但以色列對加沙的占領仍在繼續。1982年,修建了一堵墻來分隔這兩個領土——這堵墻至今仍然矗立。
這部電影講述了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被那堵墻改變的故事。
加沙、西奈半島和隔離墻 Gaza, Sinai and the Wall
8)以色列的自動占領:希伯倫 Israel’s Automated Occupation: Hebron這個由兩部分組成的系列研究了以色列對希伯倫和耶路撒冷的監視。
第一部分探討了希伯倫的人工智能監控以及大赦國際和打破沉默發現的先前未知的面部識別系統“紅狼”。
第二部分討論以色列對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的監視以及負責監視和勒索他們的以色列秘密單位。
以色列的自動占領:希伯倫 Israel’s Automated Occupation: Hebron
9)巴勒斯坦的水戰Weaponising Water in Palestine加沙唯一的淡水源,即沿海含水層,已無法滿足需求,并因過度開采和污水污染而枯竭。氣溫和海平面上升只會讓生活變得更加困難,而在以色列,居民不必擔心水龍頭干涸。
這部電影探討了占領和氣候危機如何使巴勒斯坦人成為世界上最缺水的人群。
巴勒斯坦的水戰Weaponising Water in Palestine
10) 反叛建筑:暴力建筑 Rebel Architecture - The architecture of violence以色列建筑師埃亞爾·魏茨曼 (Eyal Weizman) 解釋了建筑如何在以色列占領巴勒斯坦和現代戰爭中發揮關鍵作用。
“建筑和建筑環境是一種緩慢的暴力。占領的目的是扼殺巴勒斯坦社區、村莊和城鎮,創造一個不適合那里人民居住的環境,”魏茨曼說。
反叛建筑:暴力建筑 Rebel Architecture - The architecture of violence
下一篇:2023雨果獎獲獎全名單來了!
- 霸州市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問題)10-13
-
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解決方案:詳細排查與修復步驟)
2024-08-27
-
施耐德空調售后服務電話(如何聯系施耐德空調的售后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6
-
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如何聯系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服務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