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取消調整33個罰款事項,嚴查以罰代管、過罰失當
國務院再出手整治亂罰款。
10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罰款事項的決定》,本次擬一攬子取消和調整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中的33個罰款事項。
會議指出,嚴格規范處罰事項和罰款標準,是優化營商環境、降低經營成本的重要舉措。要持續壓減罰款事項,對違反法定權限、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可采取其他方式規范管理的罰款事項做到應減盡減。要嚴格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加大對亂罰款的整治力度,完善協同治理和聯合懲戒機制,嚴肅查處以罰代管、過罰失當等行為,加大向社會曝光力度,防止各類惠企政策效果被削弱或抵消。
近些年受疫情沖擊,經濟下行,地方稅收增長乏力,為了彌補這一減收,非稅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尤其是其中不少地方罰沒收入增長較快,雖然這跟一些地方破獲經濟大案帶來收入增長有關,但外界也十分關注其中是否有亂罰款增收因素。
今年6月底公布的《國務院關于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顯示,審計署在對54個地區的財政收支管理情況審計發現,41個地區向虧損企業征收國有資本收益、征收過頭稅費或直接亂罰款亂攤派等,違規組織財政收入77.5億元。
一些地方過罰失當等行為受到外界關注。比如,去年國務院督查組針對陜西榆林一家個體戶賣了5斤芹菜后,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罰了6.6萬元事件進行調查走訪。最終當地市場監督局相關負責人承認 “芹菜案”確實存在問題,在處罰上過罰不當,并將更多通過責令改正、批評教育等措施,督促小微主體合規經營。
今年部分媒體梳理地方罰沒收入規模及占比也引起老百姓關注,有人擔心亂罰款現象抬頭。近期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位程序員被沒收百萬海外“違法所得”事件受到關注。
事實上,近些年國務院不斷壓減或調整罰款事項。去年國務院開展了清理行政法規和規章中不合理罰款規定工作。經清理,決定取消公安、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領域29個罰款事項,調整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領域24個罰款事項。
比如,此前市場監管部門可以對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未依照規定定期提交報告,逾期未改正行為的罰款。國務院取消這一罰款事項。替代監管措施為強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進行事中事后監管,督促相關主體及時改正。
近期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下稱《決定》),對14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對1部行政法規予以廢止。其中一大亮點正是取消和調整了一批不合理罰款事項。另外還對部分罰款規定根據不同情況增加不同的罰款檔次,分類細化,并降低了部分罰款事項的起罰數額和罰款數額,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促進過罰相當、寬嚴相濟,推動行政處罰更加公平公正。
司法部有關負責人解讀上述《決定》時表示,罰款事項取消,并不意味著不管了。比如,對于可以通過強化落實經營主體責任的方式實現監管效果的行為,按照改革要求,堅持創新監管、高效服務,通過“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進行事中事后監管,發現經營主體存在不符合規定的行為,督促其及時改正,完善管理制度,合法合規經營。
而對其他法律法規有規定的,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監管,根據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依法適用警告、通報批評、暫扣許可證件等不同種類的行政處罰,從源頭上杜絕“亂罰款”。
司法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罰款清理工作中,我們發現還存在個別罰款沒有按照法定的權限設定、對不該罰款的事項設定了罰款、對該輕罰的事項設定了過重的罰款、設定后沒有及時清理等問題。同時,亂罰款、以罰增收、以罰代管、逐利執法等行為還在一定范圍內存在,企業和群眾反映比較強烈。
對此,除了上述國常會決定取消、調整一批罰款事項外,司法部還將加強源頭治理,研究起草進一步規范監督罰款設定和實施的政策文件,擬從罰款的設定、規范、監督等角度,提出具體要求,細化制度規范,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上述國常會還稱,要著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完善監管方法,規范監管程序,提升監管效能,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生命健康、產品質量等重點領域的監管工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1.15萬億元。
- 霸州市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問題)10-13
-
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解決方案:詳細排查與修復步驟)
2024-08-27
-
施耐德空調售后服務電話(如何聯系施耐德空調的售后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6
-
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如何聯系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服務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