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飲料,三分之二都是冰!兩協會最新發聲
買茶飲或咖啡時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一杯飲品里冰塊特別多
喝兩三口就見底
有的商家還沒有去冰的選項
對于這一現象
有人調侃說
“明明是賣冰的
還送了你咖啡”
近日有消費者
在某知名飲料店選購飲品時
發現飲品中冰塊含量
占到飲品總量的2/3
圖源:視頻截圖
有飲品去冰前后差200毫升
廈門晚報進行了一次測試,將多款飲品去冰后用量杯統一測量發現,冰飲與熱飲容量相差最大的品牌差了200毫升,最小的則30毫升。
中消協:買的是飲料而不是冰
加多少冰應該消費者說了算
《中國消費者》雜志社調查記者就飲品加冰情況,對北京市西單商圈、朝陽大悅城、國貿、西三旗等商圈的知名冷飲品牌進行了消費體驗。體驗發現,一是餐飲經營者對冰量缺乏統一標準,即使同一品牌不同店鋪對于正常冰的標準也不統一。二是各餐飲經營者的冰塊大小、形狀不同,有的飲品中冰塊為扁片或中空狀,因此不能簡單以冰塊數量來衡量加冰量。
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在此倡議廣大餐飲經營者:
一、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只要是與正確的判斷、選擇、使用等有直接關聯的情況與信息,消費者都有權知悉,經營者都應該提供。消費者購買飲品時,餐飲經營者應主動詢問消費者是否需要加冰及加多少冰。若飲品存在確實無法去冰或飲品為特定的冰與配料結合等情況,餐飲經營者應在點單頁面明確標注或在點單時提示消費者注意。
二、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只有按照個人意愿決定是否消費、消費什么、以什么方式消費,其消費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滿足。餐飲經營者應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要,為消費者提供“多冰”“正常冰”“少冰”“去冰”或通過備注方式調整加冰數量等個性化選項,供消費者自主選擇,也可以將飲品和冰分開,由消費者自主決定是否加冰及加多少冰。
三、尊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落實消費者公平交易權,要求從事交易活動的經營者守法誠信經營,心懷責任擔當,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經營理念,保障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消費者購買飲料時,默認購買的是飲料而不是冰。餐飲經營者可以在點餐臺、廣告單及食物圖片等顯眼處明示顧客有要求飲品不加冰的權利。若消費者對加冰容量提出質疑時,餐飲經營者應予以及時、正面的答復。
對此,網友表示贊同和支持:“少冰特別人性化”,“希望真的可以讓他們改進”。
圖源:微博截圖
此前,在微博一項超3.7萬人參與的“9.9的咖啡三分之二是冰塊合理嗎?”投票中,有2.6萬人認為“不合理”,有超4000人認為“無所謂,反正不加冰也要兌水。”也有超3000人認為“價格便宜,多點冰也正常。”
你能接受一杯飲品
最多加多少冰?
你在生活中遇到過
一杯飲料半杯冰的經歷嗎?
來評論區聊聊吧!
綜合:中國青年報、中新輕緯、中消協官網、廈門晚報、浙江電視臺、人民日報、沸點視頻、網友評論等
來源: 江蘇共青團
- 霸州市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問題)10-13
-
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解決方案:詳細排查與修復步驟)
2024-08-27
-
施耐德空調售后服務電話(如何聯系施耐德空調的售后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6
-
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如何聯系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服務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