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洲格力熱水器上門維修(坦洲格力熱水器上門維修服務)
前沿拓展:
低保標準提高到1120元,保障水平居全省第三;建立主動發現機制和主動幫扶機制,做到“不漏一戶、不錯一人”;全市城鎮居家養老服務站實現全覆蓋;大力推進“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工雙百工程”,實現全市社工服務站、民政兜底服務對象社會工作服務100%全覆蓋;困境兒童保障機制不斷完善……2021年,中山市民政局用實際行動,答寫了一份“民生考卷”。
“亮眼”的成績單不僅得益于中山市對民政工作的升級謀劃,更得益于全市黨史學習教育的深入開展。今年以來,中山市民政局扎實開展了18項具有民政特色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山“重振虎威”的攻堅之年。中山市民政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多領域多維度發力,旨在辦好民生實事。
目前,該局已完成18項實踐活動,完成率達100%。從“群眾上門”到“干部上門”,從“要我服務”到“我要服務”,從“人找政策”到“政策上門”,中山市民政局讓“我為群眾辦實事”實實在在落到群眾的心坎里。
建立主動幫扶機制
為“不聲不響”的困難群眾兜底
“我想好好洗一次熱水澡。”低保重殘對象雄叔(化名)靦腆地說出自己的心愿。過去6年,半身癱瘓的雄叔依靠電熱水壺洗澡,洗一趟澡,來回燒水數十次。
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石岐街道民政干部通過“主動幫扶機制”,在市民政局搭建的“博愛商城”上,發布了雄叔的心愿。好心人購置了一部40L的電熱水器,為他解決了燃眉之急。
“博愛商城”是由中山市民政局聯合市慈善總會共同搭建的“微捐助”愛心平臺,旨在為市內兜底服務群體、困難家庭增加一條政策外的社會救助渠道,為“不聲不響”的困難群眾兜底保障。
近年來,中山市民政局進一步聚焦相對貧困及特殊群體,著力構建了一個“由政府主導、市場與社會充分參與”的協同救助網絡。為破解大病、教育、住房改造的難題,中山市民政局發揮“三大”幫扶中心作用,實現了困難群眾大病住院限額范圍報銷95%以上;對困難家庭的大學和高中、初中學生每人每年分別資助4000元、3000元、1000元;基本實現困難家庭住房改造全覆蓋,財政及社會投入超2億元、改造住房3744套。
近期,市民政局印發《中山市相對困難對象主動發現及精準救助幫扶長效機制》。構建應對“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成為中山兜底保障民生的“制勝法寶”。通過探索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主動篩選發現除民政兜底保障對象以外的其他相對困難對象,中山市民政局實現困難群眾從“被動救助”向“主動救助”轉變,推動民政工作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最大程度實現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更好地滿足了困難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關注“一老一小”
確保幼有所育、老有所養
“大養老服務”“大兒童保障”是民政領域“五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山民政的重點工作。今年以來,中山市民政局加速補齊“一老一小”制度建設短板,推進“養老扶幼”服務兜底保障,將“一老一小”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在行動上。
為破解中山市困難老人養老難題,市民政局從法律政策、組織領導、管理機制等方面,為老年人服務保障“加碼”。中山先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中山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等政策,逐步完善養老服務基本制度。為全市困難老年人,搭建“市+鎮街+村”分級分層網格化服務管理。
目前,全市已建成居家養老服務站點266個,城鎮社區覆蓋達100%。就近用餐、優惠券抵扣、“刷臉”吃飯……如今,60周歲以上的中山市戶籍老人在家門口就可享用到由政府、企業資助的就餐服務。全市長者飯堂和就餐點已超過120個,實現市鎮兩級全覆蓋。
近2年來,中山市在兒童保障制度和體制機制完善方面動作頻頻。中山市民政局牽頭制定了《中山市兒童福利機構成年孤兒安置辦法》,破解成年孤兒安置歷史問題。今年5月,中山市原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熱線并入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提供24小時受理、轉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等服務。
從去年起,中山在各鎮區、社區設置共配備307名兒童督導員和村居兒童主任,形成市、鎮、社區三級聯動的關愛困境兒童機制,100%落實了困境兒童“一對一”監護。今年1月至7月,全市累計開展散居孤兒、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走訪慰問5541人次,實施救助重病兒童30名,提供臨時救助5名,脫離危困1名。
履職清單
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民政服務對象總量大、分布廣,而基層民政工作力量較為薄弱,如何打通政策落地和為民服務“最后一米”,是擺在民政部門面前的一道“必答題”。為加強服務能力建設,中山市民政局進一步聚焦“優服務”“強隊伍”,健全完善高效便捷的民政公共服務體系。
今年以來,市民政局在婚姻登記、社會救助、公共服務等領域優化管理服務,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獲得感。以婚姻登記服務為例,今年7月起,中山為全市婚姻登記中心配備一體化智能設備,給市民提供了人性化、便利化的結婚登記“全省通辦”“跨市通辦”“全城通辦”服務。今年6月至10月,全市共辦理跨省跨市婚姻登記業務1483宗。
在優化管理服務的基礎上,市民政局還積極實施中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為鎮街基層打造社工人才成長平臺、“成長鏈”,推動社工專業化和管理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今年5月,中山市民政局聯合多個部門,印發實施《“中山市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實施方案》。截至目前,中山市已設立社會工作服務站23個、村(居)社會工作服務點43個,整合雙百社工138人,實現了全市社工服務站100%覆蓋、民政兜底服務對象社會工作服務100%覆蓋。預計到2022年底,中山市將建成村(居)社會工作服務點近200個,組建“雙百社工”隊伍320余人。隨著服務體系升級完善及人才隊伍逐步優化,中山民政服務兜底和服務民生能力持續增強。
基層故事
深調研辦實事暖情信訪解民憂
11月初,深入開展近半年的“大走訪、深調研、辦實事、開新局”實踐活動仍在持續。從今年6月起,由中山市民政局領導及各科室組成的6個調研組挨家挨戶地深入各村居的低保戶、困難高齡老人、困境兒童、困難殘疾人等民政對象家中,了解群眾所急、所需、所盼。
63歲老人吳叔是坦洲的散居特困人員,在簡陋的自建房中獨居。坦洲鎮公共服務辦公室副主任黃冠武說:“他是基層民政干部最擔心的對象,不僅身體孱弱,經常入院治療。而且每逢下雨,房子總是淹水。”
今年10月,17號臺風“獅子山”席卷而來。短短1天積水就沒過了吳叔的膝蓋。調研組走訪發現,吳叔家的房屋不僅地勢低洼,而且墻面灰暗剝落,居住環境存在安全隱患。
為改善困難群眾居住環境,調研組聯合坦洲鎮公共服務辦及村委共同幫扶,為吳明籌集了1萬余元改造資金。改造后的房屋,不僅抬高了地面,還更換室內老化和裸露的電氣線路,開展了適老化改造。“終于不用擔心下雨了。”吳叔說。
同樣居住在坦洲鎮的低保戶羅叔,因患肝病無法工作。近年來,羅叔那座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木結構房屋,被白蟻侵蝕嚴重。二層地板在白蟻侵蝕下,已處于空心狀態。一次木屑脫落,險些誤傷了羅叔年過八旬的母親。
“現在我依靠救助金生活,負擔不起修理費。”與市民政局局長廖小康促膝詳談后,他坦言了自己的顧慮。為了保障羅叔居住安全,調研組研究并提出了可實施的方案,解決羅叔修葺房屋的燃眉之急。市民政局搭建了“市—鎮—村”三級幫扶措施,通過親屬幫扶、村資助幫扶、鎮補助幫扶、市民政救助幫扶,對羅叔二樓地板進行全面翻修,徹底消除了安全隱患。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民政干部要主動走訪民政對象,聽真話、察實情、想辦法,共同解決好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實實在在為基層和群眾辦實事。”廖小康表示。
【南方日報記者】曾艷春
【通訊員】鐘民軒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拓展知識:
- 霸州市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問題)10-13
-
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解決方案:詳細排查與修復步驟)
2024-08-27
-
施耐德空調售后服務電話(如何聯系施耐德空調的售后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6
-
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如何聯系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服務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