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浮市搜索云浮空氣能熱泵維修(云浮市節能中心)
前沿拓展:
原標題:直擊廣東防汛一線:風里雨里,我們保護你!
連日來,廣東各地不同程度地遭受暴雨侵襲,部分嚴重市、縣出現內澇、山洪、地質災害等風險。廣東各地涌現出暴雨中的守護者,他們有人民警察、消防官兵、退伍軍人、基層黨員、環衛工人、志愿者等等。他們聞“汛”而動,緊急搶險,不畏風雨,紛紛投身到防汛救災一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廣州增城
暴雨中的逆行者,公安緊急馳援搶險救災
6月14日,廣州市增城區突遭持續暴雨,派潭鎮、正果鎮等多地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其中派潭鎮錄得全區最大累積雨量223.5毫米,正果鎮110.3毫米,派潭鎮、正果鎮多個村莊、路段出現水浸險情。
6月14日0時至18時,增城公安共接到涉暴雨水浸、求助等警情11起。警情就是命令,守護群眾安危更是公安隊伍與生俱來的責任。面對災情,增城公安立即啟動防暴雨應急響應,由分局領導組織帶領分局交警大隊、巡特警大隊、水上派出所、派潭派出所、正果派出所共160余名警力攜帶船艇、救生圈等救援裝備火速奔赴水浸高危區域,現場展開搶險救援和交通疏導,全力確保群眾的生命安全和道路暢通。
6月14日上午,救援警力兵分多路到派潭鎮、正果鎮水浸村居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降雨導致派潭鎮出現多處道路水浸、樹木橫倒在公路等情況,救援警力第一時間采取應急預案,同時動員轄區交警中隊民警、輔警到各個水浸點、路樹傾倒點、山泥易塌點等地段開展交通疏導和巡查工作,并對巡查發現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的道路實施交通封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災情對道路交通的不利影響。
截至目前,救援警力已累計救助、轉移受災群眾超600人,救助被困車輛21臺,確保所有受災群眾均成功轉移至安全地點,全區未出現人員傷亡警情,無嚴重水浸點,交通秩序總體正常。
廣州荔灣區
防汛隊伍聞“汛”而動
6月15日荔灣區水位預計在中午1時20分前后達到2.9米(超百年一遇)。上午8時起,荔灣區決定將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提升為防汛二級應急響應。沙面島北靠沙基涌,南臨珠江,四面環水,防汛工作刻不容緩。
沙基涌水位明顯上漲,形勢嚴峻。沙面北街開始出現河水漫堤情況,水深迅速達到10公分左右。街道馬上啟動7臺抽水機抽水,打開下水道井蓋快速排水。同時,對北街實施臨時交通管制。
沙面大街南邊開始淹水,大街15號部分居民樓也出現浸水現象。經初步分析,是珠江潮水上漲,導致排污管倒灌引起的局部內澇,街道第一時間協調水務局工作人員進行抽水排水。
沙基涌沿岸已經堆滿了沙袋,豎起防洪擋板。消防隊員、民兵齊集,一旦發現有缺口,馬上拿起沙包堆積,防止潮水涌進。
沙面島三防形勢總體逐漸趨于平穩,排水防汛持續進行中。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接到汛期預警后,沙面街道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做好防汛準備。連夜安裝沿堤30個洪水擋板,配合塑料薄膜和1200個防洪沙包加固堤壩。安排人員對島內排水管道進行清理,避免下水道堵塞導致內澇。當天上午,區人武部支援40名民兵和7臺橡皮艇蓄勢待發,黃沙消防站15名消防戰士和3臺消防車嚴守以待。區水務局、電力局等職能單位也派了隊伍支援沙面。
工作人員上門告知地勢較低的住戶群眾和企業,送上防洪沙袋等相關應急物資,并提前轉移重要物資和高齡老人。“吳姨,我們是沙面社工站的社工。中午沙基涌和珠江水位都會比較高,擔心會水浸,你先把家里的東西往高處放一下。”吳姨居住在島內低洼的地方,而且是獨居長者,社工護送吳姨轉移至庇護站休息。據了解,截至今日13點30分,沙面街共轉移7名群眾,暫無人員傷亡、道路堵塞等情況。
離沙面島不遠處,沿江西路也出現“汛情”。南方大廈對出的親水平臺階梯位置已經被潮水浸沒,與江面齊平,現場豎起防洪擋板,拉起警戒線,禁止市民進入。
路面也由于江水的倒灌出現“水浸”,現場有工作人員使用水泵在抽水。沿江西路靠近新華大酒店的人行路段,水位高過腳踝處。
為應對汛期,嶺南街道啟動應急預案,街道各部門相關人員及時到位,并強化協調,嚴陣以待。同時,街道充分利用監控攝像頭,覆蓋轄內主、次干道和內街巷,加強電子巡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對內澇隱患點,街道安排工作人員、志愿者值守,開展繞行指引,并且在轄內布置了4個三防物質點,配備雨具、應急照明設備、抽水設備、應急食品、被子等物資,以便應急時使用。
據工作人員介紹,在街三防辦的組織和指揮下,數天前,出動了40位人員,在沿江西路110米岸線安裝上了防洪擋板。此外,汛期前夕,開展了演練。演練主要包括防洪擋板的安裝、緊急排水、橡皮艇的使用等三大方面,分別對應化解街道面臨江水倒灌、內澇積水、緊急逃生等潛在風險。
據了解,荔灣區防洪高程最低為沙面北街2.9米,其他高程均高于3.4米。本次天文大潮,除沙面北街、沿江西路、黃沙水產市場等因拍門、擋板滲漏出現短時倒灌而造成輕度內澇和輕度積水外,其余地方均沒有發生中度以上倒灌和漫堤等險情災情,全區防汛形勢總體平穩。
從本次防天文大潮情況看,荔灣區需要安裝防洪擋板共47處1.12公里,已全部提前安裝完畢,并安排了專人24小時值守盯防,堆放了防洪沙包進行加固。同時,荔灣區還預置了水務、民兵、公安、消防、房屋、綠化、燃氣、電力、醫護等專業搶險隊伍共1405名搶險救援人員和97臺泵、2臺“龍吸水”、156臺搶險救援車、71臺橡皮艇、14臺沖鋒舟等應急救援裝備,重點對全區低洼片區、地質災害點、下凹式涵隧、地下停車庫、地鐵站點、親水平臺、17個內澇點、在建工地、危房等薄弱環節和區域進行布防,及時處置了各種突發汛情。
西村街道增埗村地勢低洼,這次“龍舟水”和天文大潮,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和區三防指揮部的指揮調度下,得到了市排水公司、區水務局技術人員和武裝部民兵的大力支援,防汛工作迅速落實,6月15日潮位距歷史最高峰“山竹”僅差30公分,沒有發生水浸入屋和水浸現象,增埗村民對政府防洪工程和防洪工作紛紛給予點贊。
惠州龍門
公安沖鋒一線,全力守護群眾平安
近日,惠州市龍門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縣暴雨橙色預警,氣象部門于14日8時將永漢鎮暴雨預警升級為紅色。龍門公安機關立即響應縣三防指揮部要求,組織巡警、交警及基層派出所警力分赴受災嚴重的鎮街,及時解救、轉移受災群眾。
14日下午,永漢鎮永強中學向轄區派出所求助,稱其校內約有一百多名學生受困,被洪水封鎖了回家的路。接報后,縣公安局立即指派巡警大隊及永漢派出所到永強中學組織救援。警力到達現場后,發現永強中學周邊最高水位達胸口位置,且離學校最近的村有約三百米路被浸,學校學生大多數是該村居民,該被浸路段也是進出村莊的必經之路。
警員們立即利用橡皮艇,通過人力拖拽的方式,多次往返,首先轉移受困學生,隨后再幫助群眾安全通行。此次救援行動共轉移受困學生110余人,群眾140余人。
茂名
4人趕海被困海中 橡皮艇牽引繩齊上陣
記者6月15日從廣東消防救援總隊獲悉,13日19時18分,茂名消防接到報警,茂名市濱海新區博賀鎮放雞島碼頭西側有人在趕海的過程中不慎掉入海中。當地消防救援人員立即出動2輛消防車,12名消防救援人員趕赴現場救援。
消防救援人員到達現場后了解到,有4人被困在海上淺灘,由于晚上處于漲潮時間,海水一旦淹沒淺灘,被困人員將無處立足,情況緊急。消防救援人員立即攜帶救生衣、強光照明燈等救生器材,利用橡皮艇開展水上救援。
消防救援人員到達被困人員附近500米左右,由于水下有礁石且海底情況不明,消防救援人員利用繩索牽引保護,下水前行。找到被困人員后,消防救援人員迅速將救生衣穿在被困人員身上,隨后利用繩索牽引保護,一路護送4名被困人員離開危險區域。經過近3個小時的努力,最后將4名被困人員救出。
佛山
暴雨突襲致村莊嚴重內澇!消防緊急轉移49名被困群眾
記者6月15日從廣東消防救援總隊獲悉,因連日大雨,西江上游水位上漲,導致佛山市三水區卡寮村和海豐村出入道路被淹,無法正常通行,當地消防救援人員緊急趕赴現場處置。
14日上午9時,佛山市西南青岐竹洲附近的一家養殖戶內有人員被困。據了解,村委工作人員在暴雨來臨前已通知養殖場內的工作人員撤離,但養殖場主急于轉移場內的物品,錯過了最佳轉移時機,由于突降暴雨,被困于養殖場內。在村委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消防救援人員解救6名被困群眾。
12時許,佛山市三水區青岐大基頭的一家養殖場所通行路徑被淹,4人被困于養殖場中,無法撤離。消防救援人員到場后發現,該養殖場所處于低洼地帶,水深約2米,雨水幾乎將養殖場內的建筑淹沒,被困人員在建筑內部等待救援。消防救援人員攜帶救生衣、繩索等裝備,通過橡皮艇抵達被困人員位置,給被困人員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后,利用橡皮艇轉移至安全地帶。
截止6月14日23時,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救援人員轉移49名被困群眾。目前,消防救援人員仍持續處在卡寮村和海豐村前置點努力搜尋被困群眾,轉移群眾和物資。
中山
殘障環衛工人勇救落水者 凡人善舉暖心人
6月8日,《城市零距離》欄目報道了:板芙鎮板芙大橋附近有一輛小車突然沖進河里,司機被困其中無法逃離。危急關頭,幾名熱心群眾冒著大雨跳江施救,合力將司機安全救出。新聞播出后,這幾名熱心群眾也受到大家的稱贊!據了解,當中一名勇救落水者的環衛工人還是四級殘障人士。
眼前這位正在板芙鎮板芙大橋附近監督清潔工人作業的就是環衛工人梁添勝,事發當日早上7點45分左右,他正在岐江河東岸拍攝工人完成河段清潔的照片,誰知突然看到水里漂著一輛汽車。
見到這危急的一幕,兩名熱心群眾吳志偉和周金龍也先后跳入水中參與救援。梁添勝說,當時吳志偉先是一手拉著船幫,一手拉著汽車的后雨刮,減緩汽車下沉的速度。
但因為身體在水里,用不上力,于是吳志偉爬到船上,趴下身體,用手死死拉著車尾,不讓車尾沉下去。而周金龍則在船上找了一條木棍敲打車窗,可是敲打了10多次都沒敲破。這時,船上的其他環衛工人在維修工具箱里找到了一把小鐵錘。
在大家的努力下,落水司機終于被救了上來,并緊急送往板芙醫院進行救治。直到此時,梁添勝一直懸著的心也終于放了下來,全然忘了自己是一名四級殘障人士。
梁添勝告訴記者,他大概在兩歲的時候,右手發生過意外,他的無名指和尾指沒有了,另外由于他曾經發生過交通意外,右手的這個位置也發生過骨折,他整只手經常處于麻痹和無力的狀態。但是危急時刻,梁添勝依然是毫無保留,挺身而出,落水救人。
救人群眾梁添勝:“因為受過傷,那只手不是很有力,但見到有人遇險,第一時間想到先救人,因為自己懂水性,什么都不怕。”
韶關
退役軍人志愿服務戶外應急救援隊,連夜趕赴翁源縣開展救援行動
6月13日傍晚,韶關突降暴雨,翁源縣部分鄉鎮受災嚴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市應急指揮中心的統一調度下,市退役軍人志愿服務戶外應急救援隊聞令而動,出動9人、4臺車輛,攜帶全套救援裝備,連夜趕赴翁源,與消防等部門聯合開展救援行動,從晚上10:57至早上6點鐘,奮戰7小時,轉移、救援受困群眾230多人。
曲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心系受災退役軍人
傾情幫扶暖人心
“感謝黨委、政府以及各位領導的關心,你們沒有忘記我這個退役老兵,我的住房都被洪水沖垮了,政府第一時間幫我們安排了臨時住處,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真是太感謝了!”53歲的退役老兵陳本林動情地說。
6月14日上午,曲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金梅英,馬壩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饒綱韶,副鎮長張國華,區退役軍人服務中心、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及相關工作人員一同到馬壩鎮南華村委圳背村、惠英村小組對遭遇洪災的陳本林等8名退役軍人家庭進行走訪慰問。
受近期連續強降雨影響,馬壩鎮南華村委會惠英村和圳背村受災較重,積水浸入村民房屋、道路中斷、農田被淹,影響群眾的正常生活。退役老兵陳本林家中部分房屋被洪水沖垮,一切生產生活物資,頃刻間都付之一炬;家中的衣被、糧油、家具、電器等物品無一幸免,其余7名退役軍人家中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據統計,在此次災情發生后,馬壩鎮迅速集結140余名民兵(含60余名退役軍人)和組織130名干部共同開展災后重建工作,退役軍人充分發揮了“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積極參與搶險救災。馬壩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分管領導張國華,是這次搶險救災中的一名參與者,他親眼看見了整個南華村委的洪災情況,更是熟知陳本林家遭遇的困難,他積極向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金梅英匯報、溝通,金梅英局長高度重視、心系受災老兵,并表示應幫盡幫,要盡最大努力幫助他們解決面臨的實際困難,大力支持了慰問金12000元;馬壩鎮人民政府送上慰問金4300元,此次慰問共發放慰問金共計16300元,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慰問人員實地慰問了陳本林等8名退役軍人,每到一處都仔細詢問受災退役軍人身體及目前生產生活情況,并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以及慰問金,鼓勵他們要樹立信心,克服當前困難,以積極的心態重建家園。
下一步,曲江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將一如既往地關心困難退役軍人的生活,認真落實好各項優撫政策,提供精準幫扶,不斷加強對困難退役軍人幫扶援助的工作。
梅州
強降雨致多地內澇,消防固堤壩壘圍井淌水救群眾
記者6月15日從廣東消防救援總隊獲悉,連日來,受強降雨影響,梅州市多地出現內澇險情,水位持續上漲,給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14日16時55分,梅江區城北鎮扎下村發生洪澇災害,有多名群眾被困,需要救助轉運至安全區域。接警后,當地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動消防救援人員趕赴現場協助轉運群眾。
經現場勘察發現,該地區的積水最深可達到1米多,已蔓延至居民家中。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帶上安全繩、橡皮艇等水域救援裝備,艱難淌水前行,不斷向沿途群眾喊話。每路過一戶房屋,便敲門呼喊尋找被困人員。
救援過程中,消防救援人員一邊安撫被困群眾的情緒,一邊以最快速度背其下樓送上橡皮艇,往返10余趟,將老人、小孩、初中生等16名被困群眾移至安全區域。
14日20時10分,興寧市坭陂鎮發生河水倒灌田地警情,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消防救援人員在一處堤壩下方發現管涌位置,經過現場勘察,決定采用沙袋壘筑圍井進行堵漏。堤壩道路泥濘不堪,出水點附近涌水量較大,消防救援人員沿堤壩往下一字排開,采取手遞手傳遞的辦法,將沙袋從大堤上,轉運到管涌出水點位置,進行壘壩、加固。
經過4個多小時的奮戰,消防救援人員裝運400余袋沙袋緊急設置直徑5米、高1米的圍井,有效控制管涌滲水,目前險情可控,沒有出現民居水浸情況。
截止當日21時,涉及坭陂鎮河心、文東、東興三個村78戶235人已陸續轉移至坭陂中學安置點,并為群眾準備了牛奶、面包、飲用水等食物。
廣東氣象局特別指出,梅州市梅江區、梅縣區、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興寧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二級預警,需暫停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的戶外作業,加強24小時檢查、巡查。
廣東消防提醒:近期降雨量較大,暴雨洪災時期非必要不外出,以防突遇暴雨、泄洪等原因被洪水圍困。確需出行,應注意觀察,繞開有水流漩渦的地方,防止跌入窨井、地坑。一旦遇險,不要慌張,要及時撥打119報警求助。
清遠
暴雨,被困!清遠各地迅速救援!
受持續性強降雨影響,截至15日8時,清遠各江河水文站共有8個水文站超警戒水位。清遠各地迅速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連日大暴雨,致使英德市英紅鎮紅橋居委十一組出行道路被阻。6月14日,當地一名疑似中風的93歲老人急需送醫,當地居委干部、應急救援隊伍等快速趕到患者家中幫忙。經過55分鐘的緊急救援,受困病人順利轉運。
6月13日,連州一農田道路被淹,村民收割好的農作物被困在田地里運不出來。當地公安干警聞訊趕赴現場,幫助群眾轉移農作物。
連日來,佛岡多處道路出現不同程度受阻,當地迅速行動,全力以赴做好道路搶通工作。6月13日晚,逕頭鎮Y491大陂路段被雨水沖刷“掏空”路基,導致部分路面邊緣懸空,同時,大量山泥覆蓋在道路上,車輛難以通行。發現險情后,佛岡縣公路事務中心立即派出養護人員趕赴受阻點搶修,采取人工加機械作業的方式,對路面山泥進行清理。
河源
退役軍人應急救援隊開展抗洪救災
6月以來,因受龍舟水影響,河源市連續多日普降大雨,連平縣內河水暴漲、山洪多點爆發、眾多房屋被淹,洪澇災害十分嚴重。災情就是命令,6月13日上午,河源市退役軍人應急救援隊主動請纓,以災區人民群眾的安危和需要為己任,迅速組織骨干力量,會同連平縣退役軍人應急救援隊火速奔赴連平縣上坪鎮開展抗洪搶險救災。
在上坪鎮小水村、新陂村等受災較為嚴重的行政村,河源市退役軍人應急救援隊共出動60余人,分成三個小組,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作戰的精神,晝夜奮戰在抗洪搶險救災的第一線,搜尋被困人員,轉移物資,通過肩扛、背馱、手扶等方式緊急疏散群眾,利用橡皮艇轉移到鎮政府等安置點,奮力搶救群眾生命財產。
截至目前,河源市退役軍人應急救援隊連續奮戰了24個小時,共出動12輛救援車,4條橡皮艇,轉移群眾累計600余人。
云浮
郁南千人防汛搶險隊,奔赴抗洪一線
受連日強降雨和西江洪水影響,郁南縣部分鎮低洼地區發生內澇,導致不少農田受浸。6月15日早上,筆者在郁南縣建城鎮羅子村現場看到,建城河水位上漲,農作物、道路被淹。縣、鎮相關負責人在現場調度搶險救災工作,縣直部門、各鎮鎮村干部在裝填沙包并仔細排查隱患點。
建城鎮位于郁南縣中北部,受西江洪水和連日強降雨影響,建城河水位上漲,截至6月15日上午11時,建城河水位達到17.71米(警戒水位15.50米),每小時漲速4厘米;西江水位18.48米,每小時退速1.0厘米。
拉緊防汛“思想弦”,守住抗洪“防護堤”。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防汛抗洪工作的出發點。該縣組織召開全縣防汛工作研判會,要求各鎮各部門按照省市關于三防工作的部署要求,以“萬無一失”的決心和“一失萬無”的清醒,全力以赴做好三防工作,并成立防汛前線指揮部,縣黨政主要領導親自帶隊調研檢查防汛備汛工作,縣四套班子成員全部下沉鎮村一線,靠前指揮、靠前戰斗,全面組織開展防御工作。另外,全縣各級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三防工作責任制,逐級、逐部門、逐工程落實責任人和重點部門行業責任人、防汛責任人,進一步明確任務職責,層層傳導壓力,確保工作不脫節、責任不斷檔。
扛起防汛“責任擔”,堅實抗洪“作為墻”。郁南縣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思想,統籌全縣力量全力攻堅,目前累計出動應急力量2000多人,組建防汛突擊隊、應急分隊,充分調動駐地人武力量,積極主動參與防汛搶險工作。在物資保障方面,該縣在南北片中心鎮均設置防汛物資倉庫,主要儲備了沖鋒舟17艘、橡皮舟17艘、救生衣680件、中型松樁1100根、防洪編織袋90000條,以及其他搶險器材一批,確保關鍵時候“拉得出、用得上”。各鎮各部門強化值班值守,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嚴格落實重大突發事件“四個一”應急處置機制,及時了解轄區內的各類突發情況,確保緊急事務和突發事件得到及時處理,全力確保安全度汛。
提高防汛“精準度”,掌握抗洪“主動權”。該縣強化研判分析,加密預報預警,以“強預警、強聯動、強響應”最大程度減輕自然災害風險和損失。縣應急、氣象、水務等部門加強會商研判,定期與梧州、肇慶水文預報機構聯合會商,實時監測、精準預報,第一時間把防汛相關信息傳遞到各鎮、各部門,以便及時做好防御工作。同時,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短信、微信公眾號等新聞媒體滾動播出氣象信息和防御自然災害常識,嚴格落實基層預警“叫應”機制,以預警廣播、喇叭銅鑼、上門通知等方式切實打通預警發布“最后一公里”,確保有突發水情能第一時間傳達到位。
織密防汛“安全網”,筑牢抗洪“生命線”。各鎮、各有關部門嚴格落實責任對接“三個聯系”和特殊群體臨災轉移“四個一”機制,對山洪地質災害、削坡建房、危房、低洼易澇點等防汛隱患開展專項拉網式排查,精準制定人員轉移方案,建立受影響人員動態臺賬,尤其是針對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傷殘人士等弱勢群體的轉移落實“一對一”專人負責,并逐一逐戶進行登記造冊,明確具體的對接人員、對接時點、對接方式、轉移路線、安置地點等,確保不留空白、不漏一人,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來源:南方網、茂名消防、佛山消防、中山手機臺、廣州日報、南方+客戶端、廣州增城公安、廣州荔灣發布、平安清遠、英德發布、清遠日報(韓薇)
拓展知識:
- 霸州市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問題)10-13
-
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美的定頻空調E3故障解決方案:詳細排查與修復步驟)
2024-08-27
-
施耐德空調售后服務電話(如何聯系施耐德空調的售后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6
-
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如何聯系Fujitsu空調官方售后服務以解決常見問題和故障?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