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為什么會胖?
《給國人的醫學減重指南:你的最后一次減肥》,陳偉 著,中信出版社2023年7月版。
經常有胖友找我訴苦:“陳醫生,我吃的實在不多呀,我是天生的喝涼水都會胖!”事實上,水是沒有能量的,所以無論是喝涼水還是熱水,都不會造成肥胖。那么,人究竟為什么會胖呢?
其實,肥胖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內分泌調節、腸道菌群等共同作用的結果,每個胖人都是如此,以體內脂肪過度蓄積和體重超常為特征。其中環境因素是肥胖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是總能量攝入增加和身體活動減少。
遺傳因素:胖會遺傳嗎?
肥胖確實存在遺傳性!很多胖友通常具有家族聚集傾向,個體間40%~70%的體重指數差異可歸因于遺傳因素。也就是說,肥胖的人,通常其家人都會胖,并且遺傳給子女的概率相對較大。
“節儉基因假說”在肥胖的遺傳中占據重要位置。
節儉基因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讓人能有效利用能源生存下來,在食物豐富時卻可引起(向心性)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大部分原發性肥胖癥多為基因遺傳所致,是多種微效基因作用疊加的結果。也有部分肥胖癥由單基因突變引起,如弗勒赫利希綜合征(又稱肥胖生殖無能綜合征)和普拉德-威利綜合征等典型遺傳病。新近又發現數種單基因突變會引起肥胖,如瘦素基因、阿片-促黑素細胞皮質素原(POMC)、黑素細胞皮質激素受體4(MC4R)以及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γ)等。
壓力性肥胖:原來壓力大也會讓人變胖!
緊張、心理壓力大,會影響到應激激素(如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及血管緊張素等)的分泌。這種狀態長期持續時,人的饑餓感往往會增強,導致暴飲暴食,加之運動總量減少,造成體內脂肪蓄積。皮質醇水平升高,也會促進饑餓素的釋放,從而增強食欲。當壓力持續時間過長時,還會影響大腦,并引發焦慮情緒。持續的焦慮情緒會讓人失眠。
電影《瘦身男女》(2001)劇照。
年輕一代,尤其是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的精英們長期處于睡眠被剝奪的狀態,熬夜成了常態。久而久之,人體內的瘦素濃度會降低,饑餓素濃度則增加,我們也容易餓。長此以往,人的胃口就會增加,對高能量食物的需求大大提高,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在夜里喝飲料或吃高糖、高油、高鹽食物。
能量代謝:是否存在低代謝性肥胖?
現實中確實存在低代謝性肥胖,但基礎代謝率低并不是肥胖發生的主要因素。研究顯示,超重肥胖者的脂肪量與基礎代謝率呈負相關關系,即脂肪量越多,基礎代謝率越低,但是相關研究還較少。也有部分病理性肥胖可能是基礎代謝率低導致的,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通常會因基礎代謝率較低而肥胖。
但是影響基礎代謝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身高、體重、腰圍、季節、體表面積、脂肪組織等。身體活動不足和攝入能量過多才是影響肥胖的最大因素。所以,即便是生病導致基礎代謝率低的人,也可以通過減少攝入來維持能量平衡,而并不一定會出現肥胖。
一般來說,肥胖者的體重和體脂率高,瘦體重比例雖低,但瘦體重的絕對值一般大于正常體重者和消瘦者,因此肥胖者的基礎代謝率通常更高。而身體活動的消耗則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對于肥胖者來說,運動除了能直接增加能量消耗,還會通過增加肌肉量進一步提高基礎代謝率。
疾病會導致肥胖嗎?
疾病也會導致肥胖。由其他健康問題導致的肥胖也叫繼發性肥胖。這類肥胖分別由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的疾病所致。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疾病會降低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從而導致肥胖。
繼發性肥胖屬于病理性肥胖,是由內分泌代謝異常引起的,這類肥胖者大都呈現特殊體態,癥狀較單純性肥胖明顯。在所有肥胖者中,繼發性肥胖占比不到1%,而且在原發性疾病被治愈后,繼發性肥胖也會明顯好轉。
肥胖腦科學:大腦才是肥胖的元兇?
人類的體重受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雙重調節,它們最終都會通過影響能量攝取和消耗的效應器官發揮作用。
人們什么時候想吃東西也受制于一個完整的中樞神經結構——攝食中樞。攝食中樞位于下丘腦,下丘腦外側部與饑餓后攝食有關,也被稱為“饑餓中樞”;下丘腦腹內側核與動物飽食后停止攝食有關,也被稱為“飽中樞”。在正常情況下,飽中樞對饑餓中樞有抑制作用。
電影《瘦身男女》(2001)劇照。
一旦此平衡出現異常,饑餓中樞的作用將明顯增強,人體就會產生強烈的饑餓感,食欲增強,進食過多,從而導致肥胖。兩個下丘腦功能區相互作用,控制饑餓感和食欲,并影響能量消耗速率、調節與能量儲存有關激素的分泌,在能量內環境穩定及體重調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胖不胖,腸道菌群說了算?
肥胖的另一個重要機制是身體長期處于低度炎癥之下,而腸道菌群失衡會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強、體內游離脂肪酸增加,進一步加重炎癥狀態。
腸道菌群還可以通過影響腦-腸軸信號的傳導,進而影響腸道吸收能力以及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發來的信號,以調節身體對食物的攝取和能量代謝。
吃藥會讓人變胖嗎?
一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癥、進食異常等)或者糖尿病、高血壓等的治療藥物確實可能增加肥胖風險。常見的能增加肥胖風險的藥物有三環類抗抑郁藥、類固醇激素、磺胺類藥物、胰島素、β受體阻滯劑等,一些女性口服避孕藥、抗精神疾病藥、抗癲癇藥等也不得不防。
在認真考慮上述七宗肥胖之罪的同時,我們不得不考慮另一個導致肥胖的罪魁禍首,就是“環境致胖劑”!
環境因素:是胖,還是“富”?
“環境致胖劑”是導致肥胖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表現為能量攝入增加和身體活動減少。
(1)社會環境因素隨著社會及家庭經濟水平的提高,實現小康生活的家庭越來越多,胖子也逐漸多起來了。國家興旺昌盛時期,胖子也是一種“福氣”的象征,唐朝以胖為美就是典型的例子。從某種意義上說,肥胖問題是社會繁榮的伴生物。
(2)地理環境因素處于亞熱帶地區的人們,四季都要勞動,還要受炎熱氣候的煎熬,消耗較大并且食欲受高溫影響而下降,所以肥胖者較少;處于或接近寒帶地區的人們,冬季勞動比較少,而氣候寒冷又易增加饑餓感,人們常飲酒聚餐,肥胖者就很常見;住在山區的人活動量大,與住在平原的人們相比,肥胖者更少;資源貧乏地區比資源豐富地區的肥胖發生率低。
電影《瘦身男女》(2001)劇照。
(3)文化環境因素人們的風俗習慣及傳統意識,也影響著肥胖的發生。南方人定居在北方后,逐漸入鄉隨俗,肥胖者也逐漸多起來。遷居到美國的亞洲人,其肥胖癥和糖尿病的發病率均高于本土生活的同鄉。
(4)環境干擾物多種環境干擾物對肥胖也有促進作用,包括雙酚A、鄰苯二甲酸等工業物質,可能發揮類似雌激素的作用。這可能加速脂肪細胞分化和脂肪合成,帶來長期的肥胖。被現代人們經常詬病的水果催熟劑、瘦肉精等也屬于這一類物質。
進行身體活動時,人體的反應包括心跳、呼吸加快,循環血量增加,代謝和產熱加速等,這些反應是身體活動產生健康益處的生理基礎。身體活動對健康的影響取決于它的方式、強度、時間、頻率和負荷。只有進行較長時間的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脂肪才會參與供能并作為主要供能物質,讓身體成分得到改善,有文獻稱,長期堅持每周20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能顯著提高機體的基礎代謝率。
另外,高心肺功能指數的人群具有更高的靜息能量代謝率,中、高心肺功能指數人群比低心肺功能指數人群的靜息能量代謝率分別高出39.7千卡每天和59.9千卡每天。
原文作者/陳偉
摘編/何也
編輯/張進
導語校對/柳寶慶
-
特靈廠家售后維修電話是多少(特靈空調出現m兩道杠是什么標志解讀特靈空調顯
2024-09-11
-
三菱重工空調售后服務電話號碼是多少(中央三菱空調吊頂要求有哪些需要注意
2024-09-11
-
特靈廠家維修服務電話(特靈空調顯h5是什么原因特靈空調顯h5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2024-09-11
-
特靈廠家售后維修電話是多少(特靈空調掛機大小尺寸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特靈
2024-09-11
-
重慶大渡口萬和壁掛爐售后電話(如何快速找到并聯系售后服務)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