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名氣頗大,甚至被誤認作高手的十大“弱雞”
高手還是戰五渣其實都是比較出來的。邢道榮號稱力敵萬人,不是他自吹自擂;韓家五虎皆有萬夫不當之勇,也不是他們自己吆喝。這些都是他人的評價,應該是客觀的,只可惜他們遇見的對手有點“超神”,所以這些凡人中的佼佼者只能頂禮膜拜。
諸如此類在書中雖然被冠以各種赫赫威名,但常看小說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水貨,不難分辨。倒是有這么一類武將,名氣不小,被不少人視作高手,但真實水平不說是“戰五渣”,也是“弱雞”,只是因為各種原因藏得有些深,令人誤解。
第十位:祖茂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孫堅奉袁紹之命領先鋒印,當時介紹其麾下有四員戰將,依次為程普、黃蓋、韓當、祖茂,故而不少人認為四將齊名并稱,武藝也當在伯仲之間。
這其實是一種并不準確的慣性思維,呂布麾下的八健將、曹操座下的五子良將都是齊名并稱,但武藝差距頗大。而出自同一勢力,后來的江東十二虎臣,甘寧怕是也甩潘璋幾條街。
祖茂的戰斗表現也充分說明了這點,在有心算無心偷襲的情況下反被一刀斬于馬下,此等水平比之韓德、邢道榮之流怕是都多有不如。
朱然在歷史上是毫無爭議的東吳名將,曾隨呂蒙擒殺關羽,以功遷昭武將軍,封西安鄉侯。呂蒙死后,由朱然代其鎮守江陵。夷陵之戰中,與陸遜合力大破劉備,拜征北將軍,封永安侯。魏國攻吳時,朱然堅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將圍攻江陵六月不克,朱然從此“名震敵國”。
正是因為這些出色事跡,讓一些人認為演義中的朱然同樣不失為名將、上將,然而實際上朱然在夷陵之戰只一合便被趙云刺死。誠然趙云武藝高強,但遭其秒殺,怎么看怕是都與真正的大將不沾邊吧。
丁奉也是沒有爭議的東吳名將,特別是年過七十時“雪中奮短兵”,對吳國堪稱重鑄社稷,因此被不少人視作驍勇善戰之將。而在歷史上,丁奉也確實是以武藝高強、作戰勇猛而打出名聲的。
但是由于羅貫中的描寫重點在蜀漢和曹魏,東吳相對筆墨少,所以顯得比較中庸,武學水平也比較落后。像丁奉這種可堪一用的武將,居然在關平手下不多一會便被殺退,讓人多少有些匪夷所思。當然了,既然我們討論的是演義,那么自然要以演義的內容為準。所以即便丁奉晚年高光了一把,但依舊難以掩蓋他戰五渣水平的事實。
蔣欽和周泰是一起投效江東的,早期常做搭檔,所以一直以來不少人認為二將武藝相當。周泰是出名的悍不畏死,特別是孫權涉險時,他總是能爆發出驚人的實力,就整體水平比較落后的江東來說,絕對算得上一員猛將。蔣欽雖然在這方面的描寫不如周泰多,但依舊是慣性思維讓不少人覺得兩人的水平在伯仲之間。
然而實際上,蔣欽的武藝比一些虛構的龍套都未必強多少。關公過五關斬六將時,試圖阻攔的曹將全都成了關公的刀下亡魂,最多也就是走得上三五合。而蔣欽在面對關公時,同樣戰不三合就大敗而走,唯一區別只是跑得夠及時,保住了性命。所以盡管知名度很高,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單論武藝,蔣欽真的不太夠看。
沙摩柯猛不猛?絕對猛!沒看江東大將甘寧都死在他手里了嘛。這大概是一種普遍觀點,然而實際上,沙摩柯最多是個準二流水平,除了看著嚇人,武藝水平也就那么回事。
首先我們要清楚,甘寧是被沙摩柯射死的,并非斗將斬殺,這和武藝高低沒什么關系。丁奉射死張遼,孟達射死徐晃,難道張遼、徐晃不如丁奉、孟達?而且沙摩柯射死的還是個“殘血”甘寧,當時甘興霸拉得都快脫水了,勉強能騎馬,不然也不會見了張牙舞爪的沙摩柯帶著人不人、鬼不鬼的蠻兵回馬就跑。所以射死這種狀態下的甘寧并不能體現出沙摩柯有多強。
其次,沙摩柯是被周泰二十回合正面斬殺的。周泰作戰勇猛不假,但他的硬實力可能都達不到準一流。兩救孫權看起來不俗,但他也是書中唯一一個沖陣救人脫身后重傷瀕死的。而且無論后面被關興、張苞叫囂不敢迎戰,還是和韓當聯手戰許褚只斗得平手,都能看出周泰的硬實力其實并不算特別強。沙摩柯在其馬前只能走過二十合,當真沒什么值得稱道的。
紀靈是袁術麾下最能打的大將,這點毋庸置疑,出場時羅貫中還特意交代了紀靈的三尖刀有五十斤重,這里無疑是為了體現紀靈力量過人。
首次出戰和關羽大戰三十合不分勝負,讓人眼前一亮。但是大叫“少歇”后再不出來,還派副將送死,立馬讓人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再結合此戰的環境、局勢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關公即便沒對紀靈特意相讓,也沒有百分百的全力以赴。
轅門射戟時,呂布一把抓住紀靈拖回營帳,讓人第一次正確認識到紀靈的實力水平——原來不過如此。后面大戰張飛時僅僅十合就被刺死,更是直接證明了紀靈的武藝恐怕也就是個二流偏下的水平。
歷史上的麴義在軍事能力上冠絕河北諸將,其統率的“先登營”于磐河之戰大敗公孫瓚,為袁紹一統河北立下汗馬功勞。
但還是那句話,歷史是歷史,小說是小說,不應將兩者混為一談。誠然麴義有秒殺嚴鋼的表現,但隨后便被趙云數合槍挑,這樣的表現也就是強三流的水平,將其視作上將的,多數都是所謂的“歷史課代表”,聽人說幾句就生搬硬套裝明白,連歷史和小說都拎不清。
嚴顏在蜀中頗有聲望,張飛之所以能先諸葛亮和趙云一步與劉備匯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義釋嚴顏,嚴顏感其恩德,遂一路招降,讓張飛兵不血刃,一路橫推到成都。
另外,在投效劉備后,嚴顏還協助黃忠支援前線,用行動讓所有小覷二老的將士閉嘴,所以稱之為益州名將是沒問題的。
但是就武藝水平而言,嚴顏真心一般。張飛是頂級上將不假,但十余合就被其生擒,這水平最多也就是二流。要知道生擒的難度比擊敗和斬殺要大很多,所以某種程度上講,嚴顏可能還不如紀靈和麴義,算不得武藝領域上的大將。
這大概是榜單中爭議最大的入圍者,畢竟在絕大多數人眼中,華雄至少有準一流的水平,但是在我看來,二流已經是他的上限,不能再高了。
溫酒斬華雄和斬顏良、誅文丑都是典型的“烘云托月”,先捧起這三位,然后再讓他們死在關羽手中,終極目的無疑是襯托關公的絕倫。不過顏良和文丑的跳板是徐晃,二將都輕松擊敗徐晃,所以奠定了超一流的武將地位,死于關公之手更多也是外在的客觀因素,這是華雄無法相提并論的。
死于華雄之手的幾個人中,祖茂剛才已經說過了,一個被高估的戰五渣。鮑忠、俞涉、潘鳳雖然頂著驍將、上將的名頭,但沒一個經過檢驗的,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也就是說,華雄殺的不過都是些爛番薯、臭鳥蛋,因而說他強本身就是站不住的。
而我們要是從關羽這里正著推,就能夠清楚看出華雄的水平馬馬虎虎。關公是超一流武將,也是呂布之下第一人的有力爭奪者,這些都不假。但汜水關從酒燙到尚溫,結合當時的氣候,大約需要二十分鐘。去掉來回路上的時間,關羽斬殺華雄的時間撐死也就是十幾分鐘,這么短的時間能斗十幾合已經是極限了,試問被真刀真槍正面十余合擊殺,能有多強?所以一直一來我都認為華雄是演義中最被高估的人物。
高順的武藝比上面九位略強點,但也算不得什么高手,將高順抬高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在歷史上統率陷陣營,也就是說他的情況和麴義比較接近。
演義中,高順唯一一次斗將是四五十合不敵夏侯惇,夏侯惇是標準的一流武將,所以高順最多是準一流,甚至強二流,這甚至都無需過多分析討論,因為戰績擺在這里,清清楚楚。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他們中的部分人在歷史上很有能力地位,但是在演義中被嚴重弱化、邊緣化,不少人帶著對他們歷史上的固有印象去解讀演義,結果庸人自擾;另一個是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的寫作手法,借他們來抬高真正的主角,只是“烘”的太兇,給人造成了一種錯覺。
當然了,上述一切皆以《三國演義》為依托進行分析,與歷史無關,若是硬要把兩者扯到一起……我自然也沒有辦法。
- 怎樣拆洗電冰箱部件(詳細步驟教程)10-15
- 田熱水器故障代碼(如何解讀并排除故障)。05-12
- 小天鵝冰箱修理圖(如何自行維修)10-11
-
SINKO空調移機售后電話(如何獲取SINKO空調移機售后電話及了解相關服務流程?
2024-08-27
-
全球首套1-1復刻!黑悟空戰甲亮相大足石刻
2024-08-27
-
ROYAL空調售后服務(如何充分利用ROYAL空調售后服務以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
2024-08-27
-
A股午前跌幅略有擴大,五大銀行股股價再創新高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