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成都研發的這個醫療3D打印系統,15到20分鐘可打印一個支具
作為成都高新區首批“岷山行動”計劃揭榜團隊之一,華西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成功研發了智能3D醫療高速打印系統(3D-HSP)。
近日,該系統投入臨床應用,已經覆蓋15個省(區、市)。據介紹,該打印技術可以將原來5到7個小時打印一個支具的時間縮短到15到20分鐘。相關產品負責人介紹,“這個新產品可能會替代掉大概60%到70%的傳統產品。”
智能3D醫療高速打印系統所打印的外固定支具,主要用于覆蓋四肢骨關節及脊柱的創傷急診和術后的外固定,比如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等,多用于創傷急診、骨科、兒科、康復等場景。
上述研究團隊針對傳統技術底層缺陷,全球首創醫療冷凝固化無支撐架高速智能3D打印技術,可代替傳統骨折后的石膏固定,精確高速打印外固定支具。患者受傷后,經1-2分鐘實時掃描、后臺數據推送到打印機,30分鐘左右即可精準打印出固定支具,滿足了醫療創傷急救2小時內處理完畢的臨床應用要求。
據介紹,智能3D醫療高速打印系統實現了多項核心技術突破,可以實現邊3D打印、邊快速固化,其效率超過傳統3D打印技術20倍。團隊未來將繼續升級機型,有望能打印出像肩關節部位這種更復雜的曲面,幫助醫生為患者迅速高效處理患處。
華西醫療機器人研究院3D打印項目負責人吳文韜表示,“我們的打印底層技術,用了全球首創的冷凝固化無支撐架打印技術。這個打印技術結合用人工智能驅動打印軌跡的控制系統,我們將原來5到7個小時打印一個支具的時間縮短到了15到20分鐘。這個新產品可能會替代掉大概60%到70%的傳統產品。”
作為首批“岷山行動”計劃的揭榜團隊之一,華西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自2022年3月正式成立以來,在成都高新區及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支持下,依托國家級科研平臺“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平臺”以及華西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各級資源,突破了醫療機器人中配準與空間映射技術、圖像處理技術以及人機交互技術等技術瓶頸,形成跨學科、跨機構、跨國界的協同創新體系,有效彌補了國內在胸腔穿刺手術、關節手術、脊柱手術、康復科以及放射檢驗科機器人產品上的空白,實現關鍵技術與國際一流水平同步。
為助力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成都高新區近年陸續出臺9個相關政策。2022年出臺的《關于醫藥健康產業建圈強鏈發展政策》,從重大項目落地、創新成果轉化、重磅品種培育等10個方面支持生物產業高質量發展。該政策出臺以來,已支持58家企業181個項目,完成超2億元政策資金兌付。
綜合“成都高新”“華西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編輯 于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怎樣拆洗電冰箱部件(詳細步驟教程)10-15
- 小天鵝冰箱修理圖(如何自行維修)10-11
- 田熱水器故障代碼(如何解讀并排除故障)。05-12
-
SINKO空調移機售后電話(如何獲取SINKO空調移機售后電話及了解相關服務流程?
2024-08-27
-
全球首套1-1復刻!黑悟空戰甲亮相大足石刻
2024-08-27
-
ROYAL空調售后服務(如何充分利用ROYAL空調售后服務以提升用戶體驗和滿意度?
2024-08-27
-
A股午前跌幅略有擴大,五大銀行股股價再創新高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