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都還沒玩明白,怎么又來了個5.5G?
從8月底華為Mate 60 Pro開售以來,關于華為5G和芯片一直是時下熱門話題,而與之相關的最新話題,是一個略帶爭議的5.5G。
近日,在2023全球移動寬帶論壇期間,華為發布了全球首個全系列5.5G產品解決方案。華為稱,該解決方案將通過寬帶、多頻、多天線、智能、綠色等方面的創新,提供十倍網絡能力。
什么是5.5G?大部分人聽名字應該也能猜個大概,無非是5G的進階版,或者邁往6G時代的過渡階段。這也并非新鮮事,4G時代也曾在2015年前后誕生4.5G概念。
5.5G(即5G-Advanced)就是5G和6G之間的一個過渡期,由于移動通信技術迭代周期較長,通常在10年左右,且每一代通信技術性能差異較大,因此業內需要對中間技術也進行命名。
(圖源:華鑫證券)
當然,它也不只是一個名字,而是具有切實提升的技術特性。
但是另一方面,5G已經全面商用4年,曾經展望的“殺手锏”應用至今仍未出現,不少人對5.5G同樣持有保守態度。
5.5G有什么不同?
簡單來說,5.5G相當于一款銷售周期很長的車型,做了一次中期改款——主要設計和產品特性都得到延續,但一些配置會有所升級,在用戶反映的問題較多的功能上做了一些優化,同時加入了時下熱門的配置。
因此,5.5G主要是在5G基礎上做到了兩點:如虎添翼和查漏補缺,例如網速更快、延遲更低、連接數量更多等,以及為后續的6G做一部分技術探索。
對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主要關注點可能集中在網速、延遲等方面。對此,華為也有精確總結,稱5.5G相比目前的5G能力,將帶來10倍的網絡性能提升:
10倍體驗:網速峰值從1Gbps提升到10Gbps
10倍連接:5.5G引入Passive IoT(無源物聯)技術,支撐千億物聯網連接
10倍確定性:時延、定位、高可靠性能力10倍提升
10倍能效:移動網絡每Byte數據傳輸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可減少10倍
10倍智能:自動駕駛網絡從L3級別提升到L4級別,網絡運維效率提升10倍
簡單來說,5.5G將實現下行萬兆(10Gbps)、上行千兆(1Gbps)的峰值速率,以及毫秒級時延、低成本的千億級物聯網。
(圖源:華鑫證券)
如果細化到產品和體驗上,大概就是,3D類應用將成為主流,比如線上3D商城、4K VR游戲、裸眼3D等。沉浸式交互體驗將成為重要的互聯網內容方向,例如蘋果明年初即將發售的Apple Vision Pro。相比其他VR/AR產品,Apple Vision Pro在內容上的一大升級是擁有極高清的畫面和極低的延遲,因此它們對網絡有著極高的帶寬要求,而5.5G便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之一。
根據行業預測,5.5G時代沉浸交互業務的用戶數有望超過10億,較目前增長100倍。
5.5G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新特性是“感知能力”,咋聽起來和網絡好像沒什么關系,但事實上它可能成為5.5G最重要的“殺手锏”。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如今各種智能設備對高頻定位需求(尤其是室內場景)越來越大,且高頻,為此5.5G將具備更強的終端感知能力,以及高精定位能力。這些能力意味著5G的能力邊緣已經不再僅限于連接技術,超越了狹義通信的范疇。
在這方面,無源物聯網將是體現5.5G感知能力和連接能力的代表,無源物聯網主要通過能量采集、反向散射通信、低功耗計算三方面技術來實現,適用于標識類連接,支持高精度定位、微型傳感類連接能力,同時可大幅降低IoT的成本。
在OPPO研究院發布的《零功耗通信白皮書》中,總結了無源物聯網的主要應用場景:工業傳感器網絡、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倉儲、智慧農業、智慧城市、能源領域等,以及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以及醫療護理等方面的應用。目前,一些企業已經實現無源物聯網小范圍落地,包括物流倉儲管理、藥品追蹤等場景。
在今年2月的MWC23上,華為也展示過5.5G時代的5大主要特征:10Gbps體驗、全場景物聯、通信感知一體、L4級別自動駕駛網絡、綠色ICT。
總的來說,5.5G雖然看上去只是5G的升級版,但也加入了許多新特性,而它們將是后5G時代的重要支撐,或者成為6G時代的基礎。
什么時候能體驗到5.5G?
和前幾年運營商對5G的熱捧一樣,5.5G同樣不遑多讓。目前,包括中國、科威特、沙特、阿聯酋、西班牙、法國等全球各地 20 多家運營商,都對5.5G進行了關鍵技術的驗證。
據華為相關人士透露,最早今年底,各大手機廠商旗艦手機將達到5.5G的網速標準,下行速率將達5Gbps,上行速率將達500Mbps,真正的5.5G手機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到來。
但是,5.5G最大的問題,或者說不確定性就像大眾對現在的5G的評價:究竟有什么是只有5G能做到的呢?
如今社交媒體上用戶對5G的吐槽已經相當普遍,例如知乎上就有多個閱讀量超千萬的5G話題——無一例外,它們幾乎都抱有質疑。
更快的網速、更低的延遲這些都是前幾年4G升5G的浪潮中被反復宣傳的話語,然而時至今日,依然有不少人用著5G套餐,卻開著4G的流量——5G太耗電,4G網速夠用。
正如有網友調侃:“5G都沒玩明白,怎么又來個5.5G?”不管是5G還是5.5G,似乎都還差了一口氣。
如今,全球5G商用已經走過4個年頭,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近期也表示,目前全球已經部署超過260張5G網絡,覆蓋了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在5G to C市場,全球5G用戶接近15億;而在5G to B市場,包括礦業、港口、制造業等行業均大規模部署了5G應用。
產業界對5G在行業中的典型應用已經達成共識,如遠程控制、視頻回傳、機器視覺、設備定位等,其價值不言而喻,但普通民眾就是很難感知到5G帶來的具體改變。
“5G的能力和作用目前更多集中在行業領域,在消費應用側則未能充分體現。”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今年6月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表示,礦業、港口、電力等重點行業的5G應用解決方案廣泛,但是消費者對于5G感知并不深刻,而5.5G可能是破局關鍵。
因此,對大部分普通人而言,5.5G的具體感知還得等。
參考資料:
到底該如何看待5.5G? 鮮棗課堂
從“入門”到“頭禿”,一文搞懂“無源物聯網” 物聯網智庫
上一篇:上海愛尚京購保險柜維修電話
下一篇:廈門湖里索尼曲屏電視維修電話
- 空調顯示h5是什么原因(該如何解決)?06-01
-
A股午前跌幅略有擴大,五大銀行股股價再創新高
2024-08-27
-
HSTARS空調廠家服務中心(如何聯系HSTARS空調廠家服務中心以獲取維修或技術支持
2024-08-27
-
EMICON空調售后服務(EMICON空調售后服務:如何確保您的空調系統得到最佳維護和
2024-08-27
-
登高空調售后服務官網熱線(如何聯系登高空調售后服務官網熱線以解決常見問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