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賺錢大橋!昔日日入500萬,如今冷清凄慘,到底發生了什么
在中國有這樣一座大橋,它是送給“香港回歸”的禮物,是珠三角多個城市通向港澳的高速主線,橫跨珠江獅子洋,被譽為“世界第一跨”,這就是世界聞名的“虎門大橋”。
正是這座日均車流高達19萬余輛次的大橋,卻在三年前的5月份出現了明顯振動,嚇壞了大橋上的司機乘客,紛紛加油門逃離危險。事后各部門專家到場深入檢測,卻稱只是正常的渦震現象,不影響橋的安全性,這話究竟可不可信呢?今天一起來扒一扒。
中國人都知道林則徐“虎門硝煙”,虎門這個地方自古就是中國重要的經濟貿易港口。1992年香港富商胡應湘帶著濃厚的回歸情節參與了虎門大橋的競標,其創辦的合和實業經過多重選拔,最終拿下了“虎門大橋”的建設工程。
經過22位中國橋梁專家的審慎決策和上萬勞動者的艱苦奮斗,虎門大橋于1997年6月9日正式通車,這就像是國家送給回歸游子的禮物,正好趕在了香港回歸前20天,這個節點賦予了這座橋重要的時代意義。
虎門大橋全長4.6公里,從東頭東莞市立交到西頭廣州市南沙立交,橫跨了珠江獅子洋入??冢偼顿Y30.2億,是我國第一座鋼箱梁懸索大橋,它的建設創下了國內多個“首次”橋梁建設相關技術創新的成功,也獲得了多個工程類、科學類獎項??梢哉f虎門大橋是中國人基建的驕傲,也是珠三角經濟崛起的催化劑。
2017年一位網友發圈調侃,帶了四盒月餅從東莞大朗出發回家過中秋,第二天還堵在虎門大橋,月餅吃的只剩一盒了。
此話一出笑翻吃瓜群眾,笑話歸笑話,主要是側面反映了虎門大橋的擁堵情況,來往車輛之多可見一斑。那么,虎門大橋為什么會有這么多車輛呢?
首先是地理位置特殊。東邊連著立交橋,西邊接著高速公路,深圳、珠海、香港、澳門都靠虎門大橋來連接。東莞和番禺兩大工業基地就在這座大橋的兩頭,香港澳門一個是購物天堂一個是娛樂天堂,所以工業區的大小運輸得通過虎門大橋,港澳旅游享樂的也得經過,還有跨海上班探親的大軍都得靠這座大橋,如此大的交通需求,不堵才怪。
其次是虎門大橋的分流橋梁太少。2018年之前幾乎沒有其他橋梁可以替虎門大橋“分憂”,虎門大橋2018年的日車流量最高達19萬多,已經遠遠超過其本身的設計標準,實在沒辦法,又創立了大橋上裝紅綠燈的先例。這座橋獨自扛下龐大車流23年,真心累。
所以,虎門大橋也很無奈,這么多年一直是超負荷工作,是經濟發展需求的結果,也是基建還不完善的結果。
超負荷是事實,但是大量車流帶來的收益也著實可觀。
據相關數據統計,虎門大橋建成后一直是中國“超級吸金”的橋梁,到2018年,虎門大橋的日通車輛次就已經突破了12萬,每輛車的收費標準是40元,粗略算算,每天的收入平均都在480萬左右,遇到節假日高峰更夸張,日車流量突破過19.8萬次,也就是說當天收入接近800萬。
網友驚呼王健林同志的一個億小目標,在這座大橋上半個月就妥妥實現了。當年胡應湘答應政府,只要收回30億成本,這座大橋立馬交由政府管理,這個小小要求豈不是一年半就輕松搞定了?
但這座曾經的“吸金”大橋近幾年可大不如從前了,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6月虎門大橋的總收入是9793萬元,與2018年之前的數據相差一半都不止,又是什么原因讓風光無限的虎門大橋逐漸“落寞”了呢?
實際上對于虎門大橋來說,這是好事!2018年南沙大橋(虎門二橋)通車首日就承擔了珠江過江車輛的18%,幫虎門大橋分擔了1/3的車流量。如今南沙大橋已經替代虎門大橋成為了連接珠江口最重要的,承載量最大的跨海大橋,尤其是虎門大橋發生渦震以后,南沙大橋日流量更是突破20.58萬次,已然成為當下中國最賺錢的大橋之一啦。
南沙大橋成為“新霸主”看似削弱了虎門大橋的用處,但實際上對于一座已經超負荷工作23年的老橋梁來說,有新橋分擔既能更好地保障通車安全,也能增加老橋的使用壽命,產生的收入僅僅是一座橋梁發展的一個方面而已,從長遠來看,老橋梁依然是連接兩岸的核心通道,新橋的加入也著實加強了兩岸的經濟互動。因此南沙大橋與虎門大橋同在,是發展的必然結果。
毋庸置疑,虎門大橋是中國的驕傲,是珠三角經濟的重要承載,但就是這樣一座橋,三年前卻突然發生了振動事件,嚇壞了橋上的老司機們,這也是南沙大橋迅速分走虎門大橋流量的催化劑,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20年5月5日,一位小姐姐在網上發了一條視頻,手機拍攝聲稱自己在虎門大橋上,畫面可以清晰看到橋面在高地起伏,車內也在喊著“踩油門,快點快點,趕緊走!”,隨后,虎門大橋發生振動的消息火爆了全網。
下午兩點左右,交通部門率先抵達并迅速封鎖了現場,三點二十分正式對大橋主線及所有輔線全方位封鎖,執行交通管制,下午四點左右,虎門大橋公司啟動了《虎門區域跨江大橋應急保暢通聯動預案》一級響應,晚上七點,虎門大橋附近的通航水域也進行了封航。一系列的動作十分迅速,國家及相關部門對如此工程的安全問題高度重視,畢竟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經過10天的專業檢測,專家研判,虎門大橋于2020年5月15日解除管制,全面通行。
由于全國人民都非常關注,針對此次事件的專家組即刻給出了檢測的結果。
專家稱本次出現振動的主要原因是“渦震”,即流體力學中很重要的一種現象“卡門渦街”會經常出現在流水過橋墩、風吹過高塔等過程中。
另一個原因就是當時虎門大橋正在維修,橋上聯排放置了大量的水馬,正好加劇了渦震現象。專業工程隊對本次渦震已經進行了全面檢查,證實并沒有對虎門大橋的橋身結構造成任何損傷,振動出現后,相關部門已經及時撤離了橋上的所有水馬。
專家總結一句話“此類現象很正常,檢測了,不影響橋梁正常使用,很安全”
針對這樣的結論,有些網友坐不住了,真的沒關系嗎?當年美國的塔科馬大橋扭麻花斷裂,原因診斷也是卡門渦街造成的呀,怎么解釋?
這就要扒一扒當年美國“舞動的歌蒂”了。實際上塔科馬大橋當年斷裂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卡門渦街”現象,而是很多綜合原因導致橋本身沒能承受住渦震的出現。
據相關資料顯示,美國政府首先在建造師的選擇上就出現了偏差,為了省錢選擇了報價更低的設計方案,后又為了設計師想要的觀賞性,將25英寸的鋼桁架主梁換成了8英寸的鋼板梁,后來也查出了建造過程中很多貪污舞弊現象,因此塔科馬大橋的坍塌是層層減料的結果,與虎門大橋的渦震相比,表面原因相似,內里差別巨大。
本次虎門大橋并沒有像塔科馬大橋一樣被“渦震”毀滅,既然國內知名橋梁專家都已經給出了“安全”的檢測結果,而這幾年虎門大橋也在安全使用,相信中國這座橋是經得住考驗的一座跨海大橋。
結語虎門大橋的建設帶著香港同胞的歸家期待,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同樣也承載了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重擔,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推動者和樞紐,這么多年以來,靠著超負荷的連接,為兩岸的工業融合、消費互通、人文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物體與人一樣,人有老的時候,橋梁也有疲憊的狀態和相應的使用壽命,南沙大橋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更迭結果,有了南沙大橋的分擔,虎門大橋將比原來“輕松”太多,但在其使用壽命期間,它依然擔任著串聯兩岸經濟政治文化的樞紐角色,依然是我們中國值得驕傲的“世界第一跨”。
- 空調顯示h5是什么原因(該如何解決)?06-01
-
A股午前跌幅略有擴大,五大銀行股股價再創新高
2024-08-27
-
HSTARS空調廠家服務中心(如何聯系HSTARS空調廠家服務中心以獲取維修或技術支持
2024-08-27
-
EMICON空調售后服務(EMICON空調售后服務:如何確保您的空調系統得到最佳維護和
2024-08-27
-
登高空調售后服務官網熱線(如何聯系登高空調售后服務官網熱線以解決常見問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