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120故障代碼(美的120故障代碼EE)
前沿拓展:
10月28日,據央視《新聞1+1》報道,北京軌道交通車站已正式配備“救命神器”AED,如無意外,2022年底將在北京地鐵站車站實現全覆蓋。
圖源:微博
AED又一次成為“主角”,登上熱搜。這次出現,它不是以猝死事件的發生為前提,而是以“呼吁普及”亮相。
對于AED,可能很多人都一知半解,甚至是一頭霧水,完全不清楚它的存在。
每當發生猝死事件,AED就會被提起。那它到底有什么用?
AED,即自動體外除顫器,它可以幫助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以電擊的形式除顫。
由于便捷攜帶,非專業醫護人員也可使用,因此AED還被稱為“傻瓜電擊器”。
簡單來說,AED就是救命的“神器”,一旦在公共場合發生心源性猝死,我們可以用它對患者進行搶救,增加救活率。
在現實生活中,知道AED的人仍然很少,更別說正確使用它。普及AED的背后,反映的正是——人們的急救意識匱乏。
01
AED在國內陷入“僵局”
從“藝人高以翔在錄制綜藝節目時意外猝死”到“初中生體育課猝死”,頻發的猝死事件加快了AED在國內的普及步伐。
可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距離不止一點點。無論是在AED的數量上,還是意識上,國內的普及率仍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
從數量上來說,在日、美的城市密集場所,平均每10萬人就配備200~300臺AED,而國內AED的人均配置遠遠不足,平均每10萬人僅有幾臺。
而且AED還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配置了卻沒人會用,甚至不敢用。
日本某檔節目專門做了一檔關于AED的隨機街頭采訪,結果令人吃驚,街上的受訪者幾乎都知道AED用于急救,并且部分受訪者能正確說出它的名稱,還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反觀,新快報也曾在國內做過相關的街頭采訪調查,但得出的結果是25人中僅有3人知道,而且這3人中沒有人接受過AED急救培訓。
不過,這都是暫時的。
今年,北京、南京、廣州等城市加大了配置AED的力度,如廣州在北京路、正佳廣場等人流密集地增加了8臺AED的配置。
至少隨著AED在北廣上深等大城市“落戶”,并加大投入數量,不斷加深人們對AED的熟知程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AED會出現在大街小巷,將“擺設”變成“用品”。
02
AED:你會用嗎?敢用嗎?
7月31日,徐州火車站第四候車室發生了驚魂一幕。
一名48歲女性乘客突發心臟驟停,暈倒在地。隨即,工作人員疏散周圍乘客,并撥打120急救,同時,一名就讀于南京醫科大學的女大學生小孫立即上前救助。
圖源:網絡
小孫使用候車室配備的AED對其進行了4次脈沖電擊,最終該女性乘客恢復心跳,轉危為安。
這并不是AED的首次救人案例,早在深圳、合肥等地就出現過它的身影。
生死之間,一線相隔。值得推廣AED,是因為它能為患者爭取“黃金4分鐘”的搶救時間,且急救成功率高。
有研究顯示,一旦患者發生心跳驟停,在1~2分鐘內對其進行電擊,急救的成功率可高達90%;每延遲1分鐘,成功率便遞減7%~10%。
AED急救“四步曲”
AED有不同的型號,但基本操作差別不大,機器上一般會有使用方法的流程圖。
第一步:開機
打開電源,出現語言提示操作;
第二步:貼片
取出電極片,根據提示,將電極片貼到患者胸部的皮膚上;
電極插頭插入亮燈處的插座上;
第三步:除顫
AED會自動分析患者是否需要除顫,根據語音提示,直接按下除顫的按鈕;
注意:AED分析與除顫過程中,施救者要離開患者身體,避免接觸患者。
第四步:胸外按壓
除顫完成后,拿掉貼片,盡快對患者進行5個周期的胸外按壓。
黃金4分鐘,快速尋找AED
下面兩種方法比較快捷,供大家參考。
方法一:微信搜索框,輸入“AED導航”或“救命地圖”,即彈出相關小程序,可進行附近AED的查詢;
方法二:直接在手機地圖(如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上搜索“AED”,即可查詢到附近的AED配置情況。
法律:AED救人,無需擔責
大家不敢使用AED,主要是擔心在救人的過程中,萬一出現意外,造成患者損傷或死亡,需要承擔責任。
其實,目前已經存在了一條“好人法”,從法律的層面保證施救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因此,大家不需要擔心擔責的問題。
03
面對猝死,關鍵是提高急救意識
不要以為,猝死離我們很遙遠,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來。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平均每年有高達55萬人發生心跳驟停、呼吸停止的心源性猝死。
其中,有近70%~80%發生在家庭、社區、公共場所等醫院以外的區域。
令人唏噓的是,院外心跳驟停的急救成功率尚未達到1%。
如果普通人對AED、CPR(即心肺復蘇)的操作方法都不熟悉,那就只能眼巴巴地等著醫護人員到場,很可能耽誤了救人的時間。
AED和CPR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辦法,每個人都應該有意識地去學習各種急救知識!
心肺復蘇法
發生猝死或心梗,第一時間先撥打120,AED與心肺復蘇法相互配合使用,可以增加患者的救活率。
圖源:人民日報
海姆利克急救法
吃東西噎住可能會導致氣道梗阻,這是僅次于心臟驟停的危險情況。家中有孩子和老人的,更要注意。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在撥打急救電話后,首先實行海姆利克急救法,注意成人和嬰幼兒的急救方法不同。
圖源:人民日報
學會急救方法,才有機會將身邊的人從死神里拉回來,不要再坐以待斃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揚子名醫團
拓展知識:
- 空調顯示h5是什么原因(該如何解決)?06-01
-
A股午前跌幅略有擴大,五大銀行股股價再創新高
2024-08-27
-
HSTARS空調廠家服務中心(如何聯系HSTARS空調廠家服務中心以獲取維修或技術支持
2024-08-27
-
EMICON空調售后服務(EMICON空調售后服務:如何確保您的空調系統得到最佳維護和
2024-08-27
-
登高空調售后服務官網熱線(如何聯系登高空調售后服務官網熱線以解決常見問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