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特發性矮身材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發表 專家解讀
近日,《兒童特發性矮身材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在《中國實用兒科雜志》發表,為兒童特發性矮小癥(ISS)的臨床精準診療提供了參考依據。
特發性矮小癥一般指不明原因導致的矮小,兒童在出生時身高、體重正常且無明顯慢性器質性疾病,生長速率略慢或正常(一般每年生長小于等于5厘米),骨齡與實際生活年齡相符或輕度延遲。近日,西安市第一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劉偉華對兒童特發性矮小癥的診斷、治療及應對方法進行解讀。
“兒童特發性矮小癥是一種受遺傳環境等多種因素調控的疾病,60%-80%身材矮小兒童的病因無法明確。”劉偉華表示,該病癥父母身高的遺傳因素占到60%-70%,這意味著,盡管遺傳因素重要,但還有30%-40%的因素是可以通過干預改變的,這些干預措施包括合理的營養、適當的運動和充足的睡眠。
劉偉華表示,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非常重要,在3-12歲這一關鍵生長期內,應給予特別關注和干預。“3-12歲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黃金期,在這一時間段,身體內分泌生長激素能力強,同時骨骼和軟組織的生長速度也比較快。身體各系統器官都處于生長發育的最佳狀態,身體對治療的吸收和反應能力更強,治療后的效果也更加顯著。”
在治療方法上,生長激素的使用是主要策略之一。劉偉華解釋稱,生長激素治療對于特發性矮小患兒的身高和整體生長發育有顯著效果。不僅如此,這種治療還有助于改善孩子的代謝和運動能力。“治療上主要是配合皮下注射重組人生長激素,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來增長身高,追趕身高達到同齡人的水平,一般要配合早睡,并且每天運動,可以做跳躍的運動,如跳高、跳遠、跳繩。還可以給予飲食上的支持,要多吃瘦肉、雞蛋,多喝牛奶等,同時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生長激素臨床應用至今已有30余年。”劉偉華介紹,“生長激素沒有所謂的療程,要根據孩子的適應癥、身高較正常標準的差距、骨齡情況、家庭經濟狀況等決定使用時間,一般情況下應至少治療6個月到1年,以觀察療效。”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來源:央廣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歐意熱水器故障E7(如何自行修復)09-23
- 理查利森數據:兩腳射門,兩次錯失絕佳機會09-09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如何聯系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8
-
兩米金箍棒展出引熱議 周大福門店:巡展非賣品
2024-08-27
-
長虹lt26720黑屏故障(長虹LT26720液晶電視黑屏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2024-08-27
-
Vertiv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如何獲取Vertiv空調廠家的售后維修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