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位直隸總督,走馬上任僅僅10天時間,帝國便滅亡了
1912年,清王朝在袁世凱的操縱下滅亡,成為中國歷史的一段過往。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無非是幾位皇帝或重要官員,但在歷史車輪的碾壓下,更多的只是蒼白的名字。他們中的許多人也曾懷著理想抱負,卻最終都成為歷史浪潮中的泡沫。
末代直隸總督張振芳,就是這樣一位受時勢牽絆的歷史小人物。他出身名門望族,中進士出身,一心想效力王朝;可轉瞬之間,大清覆滅,他也只能任由時運輪替。這一生,難免有遺憾,但終歸要繼續向前看。
歷史既已鑄成,我們不妨通過張振芳的經歷,一探這最后的總督是何許人也。或許,我們能在其中看到一點點大時代的蕭條與無奈吧。
1912年2月,北京城頭已是春回大地,滿城的梅花競相怒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然而這般景象卻掩蓋不了朝堂上越來越明顯的蕭條之氣。這一天,張振芳接到袁世凱派人送來的詔書,上面賜他“總督職銜”,命其前往京畿直隸總督衙門就任。
張振芳淡然地嘆了口氣,心中五味雜陳。一旦接受這個官職,就意味著他將站在清朝這艘快要沉沒的大船上了。但轉念一想,自己能得到這樣的提拔,全仗老舅舅袁世凱力保,此時此刻,又豈能推脫。
張振芳起身整理好衣冠,踏著猶豫的步伐,來到總督衙門。值門的衙役們早已聽聞新任總督即將上任的消息,陸續聚集在門口迎接。張振芳大步走進正門,衙役們紛紛下跪請安。
“爺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振芳心中一凜,正色道:“無須多禮,各自起來吧。”
衙役們聞言挨個起身,有幾個老衙役的眼里還閃爍著淚花。他們都清楚,眼前這位末代總督,只不過是正統的一個象征,而這個帝國,已經日薄西山了。
張振芳并不像外人眼中那般唯利是圖。他出身書香門第,1898年參加科舉高中進士,可見他的學識過硬。但由于排名過低,只能分癸未科進士,獲得一個六品小官。
這對張振芳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他本以為金榜題名后就可以飛黃騰達,卻沒想到進士出身也無法讓他一步登天。不過張振芳性格溺愛,又有才干,這些年來一直靜心學習,所以內心還是很自信的。
八年過去,張振芳官職無起色,心中也頗感失落。作為一個進士,他覺得自己的才華與氣節應該得到更好的施展。直到1900年,八國聯軍來犯,他隨西狩回鑾有功,這才得到升遷,由主事升任員外郎。
這期間,張振芳憑借自己的才學和人品,得以接近重要人物。他深得袁世凱賞識,兩人關系日漸親近。張振芳看準機會,開始拜入袁世凱門下,并通過拉攏袁世凱在朝中的勢力,自己的官運也漸入佳境。
袁世凱力保張振芳接此要職,也出于政治考量——有自己人鎮守京城,方能加速清廷的覆滅。張振芳心里也有數,但此時此刻,他已無退路。
正式上任后的第一天,張振芳便召集衙門文武百官開會。會上,他溫和有禮,言談舉止洋溢書卷氣,給眾人留下好印象。作為一個有學問的進士,張振芳志在謀求進步,來總督衙門后,他一心想要打理好政務,為社稷國家盡最后一點力量。
會后,一位老員外悄聲對同僚說:“虧他還是袁世凱的人,倒也夠得體的。”同僚點點頭,又問道:“你覺得他能支持多久呢?”那人嘆了口氣,說:“這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我看他志在一時,恐怕也是杯水車薪。”
張振芳上任后,謹言慎行,一心一意地打理政務。他力圖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延續這個國家最后的尊嚴。但人算不如天算,好景不長,就在上任第十天,袁世凱突然派人送來詔書,上書“遜位二字”。
張振芳唏噓不已,心知大勢已去,雖萬般不忍,也只能遵旨執行。他沉痛地意識到,自己的抱負和努力都成為泡影,他想挽救的,終究還是在他的手中落幕了。
清王朝覆滅那天,張振芳面色鐵青地站在太和門前,目睹那巍峨的大門緩緩關閉。他心如刀絞,一生的抱負和理想在這一刻灰飛煙滅。然終究只是歷史的一個小人物,這場風波,與他無關......
清朝覆滅后,民國在袁世凱的操縱下成立。張振芳作為袁世凱心腹,繼續得到重用,出任河南巡撫。這原本是個錦衣還鄉的好機會,但張振芳卻沒有做河南人民的賢明父母官。
為給自己樹威,張振芳在河南推行高壓統治,大肆鎮壓愛國人士,甚至將一名義和團頭目處死。這激起河南各界的公憤,士紳們私下痛罵他亂來。
起義軍首領白朗看不過去張振芳在河南作惡,便發動起義,得到民心支持。張振芳自恃有袁世凱撐腰,毫不在意,仍我行我素,鎮壓起義軍。沒想到他率軍圍剿,不僅失敗還丟盔棄甲,弄得人仰馬翻。
這一敗露出了張振芳在河南根基尚淺的軟肋。他原本可以開明處理河南事務,建立威信。但因自己任性專斷,不僅失去民心,還使起義勢大。從各方反應看,張振芳在河南的統治注定不久了。
最終,在各方壓力下,袁世凱將他撤職,發配到一家銀行任職。張振芳也不甘心就此放棄政治抱負,試圖通過金融界再創一番事業。但此時的張振芳已經名譽掃地,實在無力回天。
張振芳的仕途生涯就此結束。他活到70歲高壽,卻始終沒能洗去那段與歷史風云際會之時的牽連。每每想起自己僅僅護駕清廷十日的末代總督生涯,張振芳不免唏噓。
其實,張振芳也曾懷有理想,但最終都付諸東流。他想,自己終究也只是歷史的一個小人物,無法逆轉大勢所趨,亦無力回天。
1912年那個春寒料峭的日子,張振芳目睹大清帝國的覆滅,耳畔盡是破滅之音。他茫然無措,前程未卜。雖不愿承認,但張振芳心知肚明,那個他視若命的朝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隨后的歲月里,張振芳雖然還在政界沉浮,但再也無法追回往日風光。他始終無法原諒自己,沒能為正統盡最后一點力。但轉念一想,自己終究是歷史的一個渺小人物,面對滔天巨浪,無力回天。
多少無奈和惆悵,都化作一聲嘆息。風過楊柳,故國不再,物是人非......這一生,難免有遺憾,但終歸要繼續向前看。
- 歐意熱水器故障E7(如何自行修復)09-23
- 理查利森數據:兩腳射門,兩次錯失絕佳機會09-09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如何聯系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8
-
兩米金箍棒展出引熱議 周大福門店:巡展非賣品
2024-08-27
-
長虹lt26720黑屏故障(長虹LT26720液晶電視黑屏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2024-08-27
-
Vertiv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如何獲取Vertiv空調廠家的售后維修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