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里的圈圈圓圓圈圈,玉璧、玉環、玉瑗、玉玦、玉琮、玉璇璣怎么分?
極目新聞記者 夏雨
“與之環則還,與之玦則絕。”在暑期熱映的電影《封神第一部》里,西伯侯姬昌曾送給小兒姬發一枚玉環,這枚玉環成為代表西岐父子之間深厚眷戀的重要道具,也是影片結尾處,姬發拼盡全力回到父親身邊,觸發觀眾淚點的點睛之物。
玉環,在博物館里不難見到。而你或許還曾見過玉玦、玉璧、玉瑗、玉琮、玉璇璣等文物。它們不僅名字讓人眼花繚亂,長相也頗為相似。
你知道怎么區分嗎?
本期《文博藝覽》為你翻閱《沈從文講文物》找門道,書中,著名作家、原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研究館員沈從文先生為我們支招;此外,極目新聞記者還走進隨州市博物館,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帶你一睹古老玉器的時光之美。
玉璧(隨州市博物館圖)
孔小邊大叫璧,孔邊相等叫環
為我們在《邊城》中,描寫過善良與純潔的沈從文,后半生致力于文物研究,對鑒賞多類別文物的門道如數家珍。如果你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去過中國歷史博物館,或許可有幸在展廳遇到“主動為觀眾講解”的先生。
2022年11月,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沈從文講文物》,該書收錄了中國文物研究先驅之一沈從文,關于“玉”等研究主題的主要作品。沈從文提到,玉的應用從石器應用挑選而來,而圓形石斧到玉器上發展為三種,即璧、環、瑗(yuàn)。它們的區別為——玉璧的中心孔徑小于邊寬,玉環的中心孔徑等于邊寬,玉瑗的中心孔徑大于邊寬。
青玉瑗(河南博物院圖)
沈從文說猜不透的是璇璣
隨州市博物館館藏有玉壁為青色玉質,局部褐、黃色沁。壁飾六組同心圓陰線,中央有穿孔且孔徑明顯小于邊寬,孔邊凸起領部。隨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后白石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這件玉璧為隨州葉家山墓地出土。這種大型的同心圓有領玉璧是晚商時期的典型器物,其制作年代也應在晚商。
同樣出土于隨州葉家山墓地,現藏于隨州市博物館的這件玉琮,看起來與璧、環、瑗的模樣存在較明顯差異,并非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而是內圓外方。“西周時期玉琮體形較新石器時代矮小而光素,其發展已近尾聲。”后白石介紹。
玉琮(隨州市博物館圖)
《沈從文講文物》一書中,沈從文表示“內圓外方”有象征,有說與井田制有關,也用于殉葬,而“和琮同樣不易理解的是璇璣。”
璇璣如一個齒輪,照例有三角圭。曾有學者推測為古代一種玉質觀測天象的天文儀器;有學者傾向于其具有某種禮儀性質,非實用器;還有學者推測為紡織工具等。眾說紛紜。
新石器時代玉璇璣(開封博物館圖)
玉玦有一缺口,項羽看懂其意卻不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河南博物院曾在其原創文物紀錄片《中原藏珍》中介紹過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玉瑗。并提到玉璧、玉瑗、玉環、玉玦古時有嚴格的使用場合和用途——《荀子大略》記載有“ 問士以璧,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
沈從文也曾介紹,古時凡天子召見諸侯,諸侯召見卿大夫,使者會持瑗作為憑證,即“召人以瑗”。而環與瑗相同,象征“還”。因此,我們在電影《封神第一部》中看到,當鏡頭對準遠離父兄,獨自入商為質子的姬發時,導演也毫不吝嗇地對玉環多次特寫。
“玉環,身處其中是家,外出是鄉。”如果說玉環是異鄉人的牽掛,那么玦則為此生不復相見,代表著“絕”。
《封神第一部》中回家的姬發(電影公開劇照)
玉玦(隨州市博物館圖)
玉玦與玉環形制相仿,是周邊有一個缺口的圓玉。
或許你曾先于走進博物館而在中學課本中“接觸”過玉玦。
還記得《鴻門宴》中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嗎?其實在項莊拔劍,欲刺殺劉邦之前,項羽的謀士范增已“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即多次舉玉玦,提醒項羽要下決心。只是西楚霸王項羽心軟了,“默然不應”。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電子城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問題)10-05
-
兩米金箍棒展出引熱議 周大福門店:巡展非賣品
2024-08-27
-
長虹lt26720黑屏故障(長虹LT26720液晶電視黑屏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2024-08-27
-
Vertiv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如何獲取Vertiv空調廠家的售后維修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
-
憑錄取通知書咋買優惠火車票?超詳細購票指南來了!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