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海信冰箱售后維修(海信冰箱售后維修點上門維修)
前沿拓展: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 (通訊員 劉國慶 石愛君)隴南宕昌縣自然條件嚴酷、各類災害頻發,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成本高、扶貧難度大,截至2018年底,全縣還有3.92萬貧困人口,實現整縣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繁重和艱巨。
跨市幫扶,人員是關鍵。從今年5月開始,金昌市選派50名干部到宕昌縣16個鄉鎮46個貧困村駐村開展幫扶工作。
要在扶貧上下“繡花”功夫,就得有一批“俯下身子沉下心”的幫扶干部。金昌市選派最優干部來到脫貧主戰場,將最強精力放在精準脫貧上。連日來,金昌市派駐幫扶隊員扎根一線,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挖窮根、治窮病,用真情暖民心、以實干贏信任,用情用心譜寫了一曲干群同心決戰脫貧新樂章。
誓師大會 吹響號角
此前,宕昌舉行脫貧攻堅駐村幫扶工作隊暨“3+1”沖刺清零行動誓師大會,吹響了脫貧攻堅集結號。縣委書記李平生作了動員講話,為駐村工作隊員吶喊助威、撐腰壯膽,并將幫扶隊員統一派車送到各自所駐村上。在人員分配過程中,縣上從全縣231個貧困村中通盤考慮,按照能近則近、就近便利的原則優先分配金昌市駐村幫扶隊員。隊員們發揚“艱苦奮斗、和諧進取”的金昌精神,到達駐點簡單安置后,克服交通、語言、生活上種種困難,迅速熟悉環境,走訪入戶,投身工作。
“參加完誓師大會后,鄉上的領導開車送我們到了新城子藏族鄉拉界村,鄉黨委班子第一時間來看望我們,并送來被褥、大米、清油和面粉,同時為我們幫扶隊配齊了灶具、被褥、電腦、冰箱等生活工作必需品,讓我有回到家的感覺”金昌市農業農村局干部、新城子藏族鄉拉界村第一書記、幫扶隊長徐銳說。
下得去、蹲得住、用得好。宕昌縣為金昌駐村干部積極提供辦公和住宿場所,配齊被褥、床、辦公設施等工作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并及時督促檢查生活工作保障情況。在縣上召開的駐村幫扶工作隊員見面會上,要求涉及的所有駐村幫扶隊以老帶新,以便金昌市幫扶隊員盡快熟悉情況,進入角色,融入工作。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縣委組織部、扶貧辦及鄉鎮負責人多次帶隊深入幫扶村看望、走訪慰問金昌市選派幫扶干部,及時協調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鼓勵幫扶隊員安心工作。縣扶貧辦召開駐村幫扶培訓會議,解讀“兩不愁三保障”等扶貧政策,培訓“3+1”沖刺清零等相關業務知識,對幫扶隊員開展精神鼓勵,鼓勁加油,提振信心。
牽手合作 共謀小康
一人難挑千斤擔,萬人能移萬重山。金昌市各級領導不辭辛苦,跨越千山萬水,趕赴宕昌縣,深入各鄉鎮、企業實地考察指導工作,兩地展開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扶貧協作,金昌發達地區的技術、人才、理念將源源不斷地輸入宕昌,駐村幫扶之花在宕昌貧困山區深處傲然綻放。
密切聯系,深入溝通,精誠合作。6月23日,金昌市委副書記王富民受金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委托,帶領組織、農業農村、教育、人社、衛健等部門負責人來到宕昌縣,回訪慰問駐村幫扶隊員,了解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解決他們在當前工作存在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激勵幫扶干部集中精力做好駐村幫扶工作。
金昌市委副書記王富民說:“在金昌駐村幫扶干部進駐的這一個月多月的時間里,宕昌縣盡自己所能,較好地解決了金昌市駐村干部吃、住、行的問題,讓幫扶干部在宕昌感受到了關懷和溫暖。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沖刺清零的關鍵時期,這次省委決定從省市縣三級增派干部到深度貧困縣駐村幫扶,既是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部署,也為我們加強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金昌市有責任、也有義務在學生就學、勞務用工、產業發展、醫療培訓等方面為宕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并深化拓展特色產業發展、電商平臺打造和鄉村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相互取長補短、共謀發展。”
認識上同位,目標上同向,工作上同步。金昌市伸出援助之手,及時選派干部到宕昌開展駐村幫扶,助推脫貧攻堅,與宕昌干部群眾共克時艱、決戰貧困,我們將牢記這份深情厚誼,扎實有效做好駐村幫扶工作,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同時我們將加強與金昌市的交流協作,全力抓好駐村幫扶工作,強化駐村幫扶支持保障,推進重點工作抓實見效。李平生說。
金昌市第一人民醫院職工、西固村駐村幫扶隊員張麗說,縣鄉領導對我們的生活、工作非常關心支持,這幾天,我們發揮專業特長,摸排村上初、高中畢業符合政策的學生,鼓勵其到金昌市理工中專、甘肅省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就讀。隊員祁世軒,準備在假期為留守兒童進行課外輔導,定期為貧困戶特別是老人進行健康檢查,并指導其健康飲食,合理用藥,幸福生活。
真情幫扶 擔當作為
駐村幫扶是一份“感情活”,既要帶著對這份工作的感情,更要帶著對群眾的感情,把民眾當親人,真心為老百姓辦實事。如果說致富產業點燃了群眾脫貧的信心,那么細致入微的關心和鼓勵更是提振了他們的精神。金昌市選派50名工作隊員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活躍在扶貧工作第一線,積極當好“宕昌模式”的傳播者,實踐者,推動者,用真情暖民心、以實干贏信任,補齊短板,發展產業,統籌協調,給所幫扶的貧困村帶來了嶄新氣象和勃勃生機。
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
讀書郎。扶貧開發成敗系于精準,要找準“窮根”、明確靶向,量身定做、對癥下藥,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駐村幫扶工作啟動以來,金昌市選派的50名工作隊員堅持治標與治本結合、“輸血”與“造血”并舉的工作思路,積極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全力助推貧困戶脫貧。在實施思想扶貧、智力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健康扶貧的同時,不斷拓展產業增收”十條路”行動,配套跟進制定了政策宣傳、技術指導、培訓提升等措施。
金昌市金川總校第七小學老師、哈達鋪鎮大褂村女幫扶隊員程倉花,離開八十四歲高齡的老母親,放棄了城市的舒適生活,主動請纓,選擇幫扶。近日,在村上創辦起了20名學生參加的暑期學生書畫班。面對著這些從沒接觸過書法、繪畫的孩子們,程倉花從基本功開始講起,一絲不茍認真授課,目的就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做到從娃娃抓起。文化扶貧活動受到孩子們及家長的好評。“我喜歡書法,熱愛繪畫,書畫為我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樂趣”,程倉花說。
南陽鎮瓦石坪村第一書記張文強總是早出晚歸,為村里的貧困戶“開小灶”做產業技術指導,比以前更忙了,村民都親切地稱呼他“脫貧保姆”。為了幫助群眾如期脫貧,帶領幫扶干部按照縣上辣椒種植示范基地產業扶貧的思路,栽種韓國高產辣椒苗256畝。
木耳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孟鑫針對村內青壯年多數外出務工,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多等問題,利用村上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創辦起“扶貧夜校”,課程豐富多彩,涉及扶貧政策、衛生教育、醫療健康、拆危治亂等多方面。“村民議事”是夜校課程的亮點之一,以討論會的形式讓村民提建議、意見,有時也發發牢騷,干部們明確能辦的事和不能辦的事,及時“把脈”民眾的“疑難雜癥”,疏導情緒。同時培養青少年及兒童的閱讀習慣,向全村開放農家書屋和文化活動室,對村內青少年進行學業和心理輔導,助推思想觀念的轉變,以教育觸及貧困根源,以扶志助力脫貧攻堅。
金昌廣播電視臺新聞主播、駐車拉鄉茹樹村幫扶隊員羅蘭濤,為了順應當地村民的文化知識需求,扎實做好開展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探索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新模式, 打造融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建設“傳播思想、實踐文明、成就夢想”的百姓之家。以創辦茹樹村 “鄉村之音”廣播節目為手段,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要求,打造“鄉村之音”,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看車拉系列活動,進一步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推精準扶貧。同時發揮自身特長,開展“語言扶貧”,在周末和農閑時節開辦普通話課堂,幫助村里青壯年打通語言交流障礙,幫助3到6歲兒童在進入小學一年級前語言方面能夠達標,更好接受義務教育。(完)
轉自:中新網甘肅
編輯:焦多謙 付文雅
責編:張積杰
拓展知識: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如何聯系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8
-
兩米金箍棒展出引熱議 周大福門店:巡展非賣品
2024-08-27
-
長虹lt26720黑屏故障(長虹LT26720液晶電視黑屏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2024-08-27
-
Vertiv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如何獲取Vertiv空調廠家的售后維修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