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熱評:陳某龍造謠被行拘,但加班痛點需直視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陳某龍被抓了!4月7日晚,四川德陽警方發布稱,針對網傳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以下簡稱中國電科)有限公司下屬單位不實信息一事,依法進行立案調查。陳某龍故意散布謠言的違法行為嚴重擾亂了網絡公共秩序,已被行政拘留。此前,他虛擬中國電科員工姓名、頭像,捏造制作了多張“怒懟領導、發泄情緒”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并發布在網絡社交平臺,引發熱議。
連日來,這起公共事件沸沸揚揚,持續發酵。如今,人們等來了警方的通報。通報還原了真相,起底了事實,也回應了輿論關切:即所謂的“小爽文”確系偽造,中國電科遭受不白之冤,而陳某龍一手導演了這起震驚全國的鬧劇。
如今,陳某龍已被行拘。有個細節是,陳某龍從未有中國電科下屬單位及關聯企業從業經歷,他之所以污名化中國電科,原因是此前向中國電科求職未被錄用,心生不滿。這種偏狹的心理,冒險的行為,挑戰法律的做法,極不可取。玩大了,也搞砸了,把自己折騰進去了。
法律不容冒犯。捏造制作“怒懟領導、發泄情緒”的微信聊天記錄截圖,固然過癮,但這種過癮是建立在違法基礎之上,被依法處理是應有之義。
透視此事,人們應意識到,面對網上很多過于離奇的事件,不妨讓子彈多飛一會兒。如果情緒被輕易點燃,就可能被人當槍使,抑或成了不懷好意之徒的工具。具體到此事,陳某龍所炮制的聊天記錄,確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更是拿加班說事,切中了大眾的微妙心理,這是他能夠蒙蔽那么多人的重要原因。
也要看到,一些人對該聊天記錄保持了足夠懷疑,他們通過技術剖析,認為該記錄存有太多疑點,不可信。這種求真精神和求證意識,值得點贊。如果面對類似事件,多一些理性和清醒,也許就不會被動輒裹挾。
“反芻”此事,不應回避一個基本事實,加班仍是職場痛點,特別是強制加班更容易招致反感。勞動法對加班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換言之,如何解決加班帶來的難題值得思考。
陳某龍用經不起推敲的聊天記錄,調動了大眾情緒,消費了公共情感,必將面臨法律的懲處。但,加班痛點需直視,如何紓解工作壓力,化解加班積弊,值得全社會進一步思考。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如何聯系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8
-
兩米金箍棒展出引熱議 周大福門店:巡展非賣品
2024-08-27
-
長虹lt26720黑屏故障(長虹LT26720液晶電視黑屏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2024-08-27
-
Vertiv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如何獲取Vertiv空調廠家的售后維修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