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處理器能效比排名- 驍龍7+Gen2綜合表現最佳,778G仍是神U
文 | 小伊評科技
不少消費者都希望筆者推出一期關于熱門SOC性能以及功能的信息羅列及點評,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詳細的匯總。
驍龍8 Gen 2
目前安卓行業內比較出名且裝機量比較多的SOC主要有:驍龍8Gen2處理器,驍龍8+處理器,天璣9200處理器,天璣9000處理器,驍龍7+Gen2、天璣8200處理器以及驍龍778G處理器(涵蓋驍龍782等馬甲U)
至于驍龍695,天璣7200,天璣700,天璣1080等低端SOC由于在性能端和主流芯片存在較大差異,沒有再探討功耗的必要性,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再贅述。
本文會根據芯片的每W所能跑出的得分然后根據權重公式進行匯總排名。
模型計算公式為:
CPU單核峰值跑分?功耗+GPU峰值跑分?功耗*系數10(GPU每W功耗乘以10之后再和CPU單核進行相加)。
最終得分越高者證明其能效比表現更為出色,芯片的綜合體驗也會更好,反之則相對更差。
第一名:驍龍7+ Gen 2
最終得分:774分
驍龍7+ Gen 2是高通最近發布的一顆主打中端市場的SOC,這款芯片實際就是驍龍8+的超超低頻版。
熟悉芯片的小伙伴應該都很清楚,在其他外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芯片的頻率越低,能效比越好。
驍龍7+ Gen2作為驍龍8+降頻版中的降頻版,無論是CPU頻率還是GPU頻率相較于驍龍8+都有大幅的降低,再加上本身底子也比較出色,驍龍7+ Gen 2的能效比表現非常搶眼。
最終拿下了774分的高分,成為了第一名。
第二名:驍龍778G
最終得分:724分
驍龍778G是高通在2021年發布的一款面向中端市場的SOC。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沒注意過,驍龍778G在驍龍7+ Gen 2發布之前就已經是歷代7系列SOC中相比前代提升幅度最大的一款SOC,只不過被驍龍7+ Gen2搶了風頭。
驍龍778G最大的特點就是功耗控制極為優秀,其CPU單核功耗僅為1.6W左右,GPU功耗更是僅為2.4W,是目前所有芯片中唯一將GPU功耗壓縮到3W以內的芯片。
當然了,由于定位問題,驍龍778G的性能表現是所有芯片中最弱的。
第三名:天璣8200
最終得分:691分
天璣8200是聯發科天璣8100的迭代芯片,相比于天璣8100,天璣8200最大的提升之處就是頻率的提升,至于其他架構等都沒有明顯提升。
得益于天璣8100原本比較良好的底子,天璣8200的能效比表現也非常不錯。
不過,由于天璣8200相比于天璣8100完全依靠頻率的提升來獲得性能提升,其功耗有所提升,能效比降低,如果是天璣8100在此,則很有可能能夠和前兩款處理器分庭抗禮。
第四名:驍龍8Gen2
最終得分:683分
正如前文所說的那樣,頻率的提升會帶來芯片功耗的大幅提升。
而旗艦芯片為了保證峰值性能,其頻率設定一般都會比較激進,就拿驍龍8Gen2來說,其標準版的大核頻率就達到了3.19Ghz,高頻版更是達到了3.46Ghz,作為對比驍龍778G的大核頻率僅為2.4Ghz。
較高的頻率也拖累了驍龍8Gen2 CPU部分的能效比表現。
不過,繞是如此驍龍8Gen2已經是本文參選的旗艦SOC中綜合得分最高的。
尤其是其GPU模塊的每W性能更是所有參與評測的旗艦芯片中最高的僅次于自家小師弟驍龍7+ Gen2。
而驍龍8Gen2之所以能夠達成這樣的成就,采用大規模低頻率的GPU架構設計功不可沒。
驍龍8Gen2處理器Adreno 740的核心頻率僅為680Mhz,作為對比天璣9200的GPU核心頻率則達到了980Mhz,高下立判。
第五名:天璣9200
最終得分:676分
天璣9200是和驍龍8Gen2齊名的旗艦SOC。
天璣9200的CPU單核部分得益于更低的頻率,其能效比略高于驍龍8Gen2。
但是,在GPU方面天璣9200和驍龍8Gen2的差距極為明顯。
聯發科為了盡可能的提升芯片的GPU性能選擇了大幅提升GPU核心頻率,將其提升到了恐怖的980Mhz也就是將近1Ghz。
如此之高的頻率自然拔高了芯片的功耗,達到了10.4W,甚至比曾經的大火龍驍龍888還要高。
不過,激進頻率設定也讓聯發科在GPU峰值性能方面首次完成超越同時代高通旗艦SOC的壯舉,達成了歷史成就。
第六名:天璣9000
最終得分:604分
聯發科上一代旗艦SOC 天璣9000排在了倒數第二位,目前天璣9000系列已經下放到2000元市場去和驍龍8+以及驍龍7+ Gen 2爭奪市場,但是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天璣9000可能很難在這個價位擊敗驍龍7+ Gen2。
對于當下的消費者來說,對于處理器的訴求已經從絕對的峰值性能上升到了對綜合體驗的要求,在目前手機市場中高通處理器仍舊是上上之選。
第七名:驍龍8+標準版
最終得分:581分
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我們奉若神U的驍龍8+竟然排在了最后一名,這同樣也出乎了筆者的預料。
不過仔細想一下也實屬正常,因為驍龍8+本質就是一款超頻版芯片,只是在驍龍8Gen1的基礎上對頻率進行了大幅度的提升,功耗提升也就在所難免。
當然了,筆者這個評價體系并不能完全的反映出芯片在日常使用環節的真實表現,畢竟我這里計算的都是“峰值性能”,而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中低頻的性能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總結總的來說,驍龍7+ Gen 2確實不負外界對其的期待,在綜合能效比方面表現出色。另外,從前文我們也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高通Adreno系列GPU價格的優勢所在,聯發科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如何聯系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8
-
兩米金箍棒展出引熱議 周大福門店:巡展非賣品
2024-08-27
-
長虹lt26720黑屏故障(長虹LT26720液晶電視黑屏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2024-08-27
-
Vertiv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如何獲取Vertiv空調廠家的售后維修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