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空調顯示P7怎么(格力柜機顯示p7怎么辦)
前沿拓展:
作者 | 胡也遠
情人節這天,寧德時代的股價終于在經歷了連續數天的下跌后,止跌回升。
回顧過去幾天,從虎年的第一個交易日開始,寧德時代就進入了下跌通道,2月7日跌幅2.22% ,第二天又下跌了6.66%,之后的幾天,寧德時代的頹勢毫無起色,到2月11日,股價跌破500元,以489.99元收盤。
虎年之后的頭一周,寧德時代的超13萬股東,平均每戶虧損近170萬元,以至于有評論在高呼:寧王駕崩了。
春節之后的前5個交易日,寧德時代累計下跌了19.14%,市值蒸發了2392億,相當于跌去了一個格力電器,或是一個萬科A。
直到2月14日收盤時,股價穩定在508元,漲幅3.68%。對寧德時代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暖意。
這一次止跌回升,寧德時代的危機就解除了嗎?
慌張的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之所以大跌,外界分析的原因眾說紛紜。
傳播極廣的一個說法,就是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在2月7日表示將33家中國實體列入其“未經核實名單”,其中就包括一家名為廣州市海目星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其為上市公司海目星旗下子公司,而海目星則是寧德時代供應商。因此,有傳言將此事和寧德時代聯系起來,隨后便有消息稱寧德時代正在美國向專業機構求助,咨詢其被美國制裁的可能性。
沒多久,寧德時代發聲辟謠。
但是,寧德時代的辟謠并沒有換來資本市場的認同。2月10日,首創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韋志超發布的一篇名為《寧德時代還能跌多久?一個定量分析視角》的看空研報火出了圈。在這篇研報中,韋志超提出的一個鮮明的觀點是,寧德時代的調整可能并未結束,未來可能仍有20%下跌空間。到了2月11日傍晚,韋志超的這篇研報又從各個研報平臺“緊急下架”。
圍繞著寧德時代的種種神秘,變得越來越難以理解。
緊接著,又有消息稱寧德時代要被剔除出創業板權重指數。這一傳言的來源或許是因為寧德時代是創業板第一大市值個股,占據了創業板指數10%左右的權重,其漲跌走勢對整個指數影響極大。而寧德時代的連續下跌,甚至拖累了整個創業板。
中國經濟網報道,創業板在2月11日下跌近2%,從創業板指貢獻度后十股來看,寧德時代對創業板指的貢獻點數為-30.48點,占創業板指下跌點數的五成以上。
這邊的傳言還沒散去,2月13日下午,有財經大V網上發文稱,“比亞迪獲得特斯拉每年20.4萬輛電池訂單。寧德咋辦?”隨后,在某股票交流社區,不少投資者轉載引用了上述傳聞,并引發諸多討論。隨著傳言發酵,出現了“寧德時代和特斯拉談崩了”的消息。
直到2月13日,寧德時代發布聲明稱已經報案。
同一天,特斯拉發聲為其站臺:和特斯拉談崩,確實不屬實。
由此,寧德時代的股價也一改頹勢,應聲而起。當傳言成為謠言,寧德時代的投資者理應歡喜,但寧德時代的下跌,真有這么簡單嗎?
電池帝國里,寧王想要絕對權威
寧德時代股價下跌的背后,其利潤實際上正在上漲。
根據寧德時代在1月28日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其2021年歸母凈利潤140-165億元,同比增長150.75%-195.52%,遠超市場預期。
自從2018年上市以來,寧德時代的凈利潤還未曾到過如此之高。
而隨著電動汽車浪潮的到來,作為電動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受到的關注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則是動力電池企業的崛起。寧德時代則是其中的首屈一指的“王者”。
根據SNE發布的2021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顯示,寧德時代排名第一,全球裝機量達到96.7GWh,市場占有率為32.6%,位列全球第一,已經是連續五年蟬聯全球最大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上遂有了“寧王”之稱。
市占率一路上升,股價也節節高漲。從2018年6月上市,寧德時代股價就一路走高,從25.14元/股的發行價,一度漲到2021年12月的最高692元/股,最高漲幅超過26倍。
但勢頭高漲的“寧王”,也并非穩坐釣魚臺。
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占山為王之時,車企也在擔憂自己會被寧德時代所困。
2021年中,媒體爭相報道,小鵬汽車創始人從廣州去了寧德時代總部,在總部大樓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吵了一架,據稱吵到激烈的時候,曾毓群直接從會議室退場了,平復了十幾分鐘才回去繼續聊。
雖然此事隨后被否認,但難以否認的是,何小鵬有打算引入新的主力電池供應商——在此之前,寧德時代是小鵬汽車的絕對主力供應商。
根據東吳證券數據,寧德時代的電池占小鵬汽車電池供應的80.6%,而在天風證券的數據中,寧德時代在小鵬汽車電池供應中占比83.01%。
而小鵬汽車則打算在寧德時代之外,引入中航鋰電成為新供應商。
小鵬汽車有此打算,或許是出于對寧德時代掌控自身電池供應的擔憂。畢竟,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地位,甚至比車企自身還高。
新能源車主們不知道的是,廠商為了獲得寧德時代的電池,甚至需要提前支付巨額的預付款。
去年4月,紅杉資本的沈南鵬在一次公開場合向曾毓群提問,問他這么多車企都要電池,但寧德時代一年的生產量幾乎固定了,那該怎么分配這些電池?
曾毓群給的答案是:沒有錢的承諾是不認真的。
在這一想法之下,寧德時代用兩種方式分配電池:
一是中長期的“買產線或者包產線”,即車企直接拿真金白銀包下生產線;
二是“鎖量”,即如果車企的需求量在上下15%之間浮動,雙方都能接受,但是如果需求量低于約定幅度,那么就要花錢把不足的量補上。
無論是哪個方式,車企都必須拿出一大筆錢。
尤其是在買生產線的時候,車企需要預計自身未來幾年的電池需求,并且向寧德時代支付保證金。車企只有按照協議完成了預定的采購量,這筆錢才會逐漸返還。而這筆錢僅僅是押金的性質,既不是預付款,也不是定金,無法充當購買電池的貨款。
換句話說,車企想要購買寧德時代的電池,首先就要做好將一大筆錢變成無法使用的沉淀資金的準備。
這種做法對車企來說,即便心有不甘,也只能無奈同意。但這并不代表車企會愿意長久忍受被寧德時代鉗制的格局。
帝國在松動
2021年12月,2022年1月,小鵬汽車進行了兩次調價,在1月份的調價之后,小鵬汽車的價格上漲了4800元/輛。
漲價的因素之一,就是上游動力電池價格飆升。
國內新能源車企所使用的電池大多為鋰電池,而鋰電池作為一個大類,則包括六氟磷酸鋰、碳酸鋰、磷酸鐵鋰、鈷酸鋰、錳酸鋰等各種類型。
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各類電池都在漲。
截止到2022年2月14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414000元/噸,同比上漲了541.86%。
三元材料523型價格在290000元/噸,同期對比漲幅在90.16%;
磷酸鐵鋰動力型價格在141000元/噸,同期對比漲幅在231.76%;
錳酸鋰動力型價格在114000元/噸,同期對比漲幅在221.13%;
鈷酸鋰價格在510000元/噸,同期對比漲幅在64.52%。
碳酸鋰價格上漲的源頭,則是來自產業鏈下游的動力電池需求量。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的動力電池累計銷量達到186.0GWh,同比增長182.3%,累計裝車量則同比上升了142.8%。
龐大的需求量傳導到產業鏈的上下游,導致電池、整車價格,都在上漲。而價格的變動,對于車企而言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
今年1月11日,小鵬全系車型都在漲價,其中旗艦轎車P7全系上漲4300-5900元不等,最新補貼后售價為22.42-40.99萬元;全新P5全系上漲4800-5400元不等,最新補貼后售價為16.27-22.93萬元。
漲價的結果,就是小鵬汽車迎來了股價下跌。當天,港股市場上,小鵬汽車股價一路走低,收跌4.46%,盤中一度跌超5%,而前一晚的美股市場上,小鵬汽車更是一度跌超10%。
但小鵬汽車2021年計劃交付25萬輛,并向30萬輛沖刺,這比2021年的9.8萬輛交付數量增長了幾乎3倍。
要保證交付,首先就必須保證電池。如果寧德時代不可控,那車企必然會尋找另一個替代品。
比如小鵬汽車在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就曾表示,寧德時代價格漲幅太大,為應對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未來會逐漸將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替換為中航鋰電的電池,同時也會繼續使用億緯鋰能的鐵鋰電池,主要在低配車型中應用。
在小鵬之前,中航鋰電已經取代寧德時代成為廣汽新能源車的第一供應商,其自2020年5月開始就沒有用過寧德時代的電池。
吉利與欣旺達、孚能等電池公司合資,共同生產電池。從長城剝離的蜂巢能源去年獲得200億元融資。比亞迪則一直自研電池,自建工廠。
寧王環顧四周,群雄四起,每一家都在等待著一個機會,從寧德時代的口中搶下更多的市場份額。寧王的跌落,或許,還只是開始。
拓展知識:
-
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如何聯系AERMEC空調維修服務電話以解決常見問題?)
2024-08-28
-
兩米金箍棒展出引熱議 周大福門店:巡展非賣品
2024-08-27
-
長虹lt26720黑屏故障(長虹LT26720液晶電視黑屏故障的診斷與解決方案)
2024-08-27
-
Vertiv空調廠家售后維修電話(如何獲取Vertiv空調廠家的售后維修服務電話號碼?
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