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疾病與睡眠有關,知曉健康睡眠的三個必要條件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3月16日,中國睡眠研究會在北京發(fā)布世界睡眠日中國年度主題——“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并啟動全國大型睡眠科普活動,《2024中國居民睡眠健康白皮書》也同步發(fā)布。
居民整體睡眠質量欠佳
被調研的超過1萬名居民平均在零點后入睡,夜間睡眠時長普遍偏短。其中28%的人群夜間睡眠時長不超過6小時,64%的人睡眠質量欠佳。失眠問題不容樂觀,59%的人存在失眠癥狀,完全無睡眠障礙人群僅占19%。
“00后”入睡困難,大學生“沉迷”手機
“00后”平均入睡時間為00∶33,“70前”入睡時間為23∶02,“00后”大學生成為熬夜主力,近半數學生每天用手機8小時以上,平均零點后入睡。
打鼾、夜醒、早醒、夜間如廁影響睡眠
從年齡層分析原因,“70前”及“70后”人員常被夜醒、早醒、夜間如廁困擾,“00后”和“90后”的年輕人則困擾于入睡困難。隨著年齡的增長,越容易受咳嗽、打鼾、夜醒、早醒、夜間如廁的影響而睡不好覺。
飲酒頻次越高,睡眠質量越低
數據顯示,熱愛運動的人群(月運動頻次>=10次)偏向于早睡早起,平均23:56入睡,7:26覺醒,比月運動頻次<=3次的人群的夜間睡眠時長少將近14分鐘。
飲酒人群比不飲酒人群平均每晚少睡27分鐘。飲酒頻次越高,睡眠質量越低,每周飲酒大于7次的人群比從不飲酒人群,睡眠得分低4分。
另外,隨著BMI(體重指數)的增大,睡眠得分大于80分的人群比例逐漸減少。當BMI大于等于28時,只有21%的人群睡眠得分大于80。
睡眠與運動、營養(yǎng)是健康三大要素
人的生命約有1/3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與健康密切相關,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理過程。國際上把睡眠與運動、營養(yǎng)一起,視為保障機體正常發(fā)育和健康的三大要素,而睡眠是健康的基石。
睡眠是健康的基石
成人在緊張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之后,通過睡眠恢復體力、增強免疫力;
兒童尤為需要通過睡眠完善大腦和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促進生長發(fā)育;
老年人需要優(yōu)質睡眠減少功能減退,防范過早過快的衰老;
妊娠期等特殊生命階段的睡眠促進,對于兩代人都有重要的健康維護意義。
多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睡眠有關
現(xiàn)代醫(yī)學已經證明,多種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轉歸都和睡眠有關。
睡眠疾病的預防,可以防范許多心血管疾病、神經精神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運動系統(tǒng)疾病、五官科疾病、腫瘤的產生與轉移…,還可以防止一些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意外創(chuàng)傷等社會問題。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睡眠效率,才能保證人們充足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精力。
健康睡眠的三個必要條件
對于普通人保健而言,科學家們研究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的睡眠---覺醒周期既有規(guī)則又有節(jié)律,對機體內各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有重要影響。
健康睡眠需要符合三個必要條件:
一是睡眠時機好,晚上10點左右入睡是最佳的時機;
二是睡眠時長合適,正常成年人的晚間睡眠時長應該在7~8個小時,偶爾醒來,然后能很快入睡;
三是睡眠質量高,醒來后的感受神清氣爽、精力充沛,可以認為是高質量的睡眠。
現(xiàn)代醫(yī)學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模式,提示睡眠問題還與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睡眠相關疾病已不單是醫(yī)學問題,更與社會安定和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息息相關。
記者 姬薇
來源: 工人日報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lián)系電話?)
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