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8杯水”原來是不正確的!應該……丨健康總動員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
大家對養生之道也越來越重視
但喝水是最日常的事情
卻并未以科學的方式被大家所熟知
本期嘉賓
閔行區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醫科醫師 張祉薇
(點擊收聽節目完整音頻)
我們為什么要喝水?
世界上許多物質都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但迄今為止,卻沒有一種物質可以取代水。人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需要水。
水是個大工廠,它可以溶解各種營養物質,像我們熟知的脂肪和蛋白質等,要成為懸浮于水中的膠體狀態才能被人體吸收。
水還是個搬運工,在血管、細胞之間川流不息,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到組織細胞,再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水還是世界上最廉價、最有治療力量的“奇藥”。生病時若無法進食,首先需要補充的就是水分。比如感冒、發熱時,多喝水能夠好得更快一些,這是因為,水能幫助發汗、退熱、沖淡血液里的“毒素”,同時,也能讓小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
我們要怎樣喝水?
正常人每天水的攝取總量應該在1500毫升左右,這只是一個合理范疇內的參考數據,超過或未達到并不會立即引發人體不適。
關于喝水總量,民間一直有一個錯誤說法廣為流傳,那就是“每天要喝8杯水”,這也成了許多人信奉的養生守則,但其實只需要一個合理的反問——“喝水的杯子到底是多大的?”,這個謬論也就不攻自破了。
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喝水總量,而不是充滿“儀式感”的喝水過程。上面說到,健康人每天的喝水總量達到1500毫升即可,也需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事而異。比如說,夏天溫度高,出汗多,喝水多;秋天氣候干燥,喝水量也會增加;運動強度大的人喝水就多……不要簡單而盲目地把自己的飲水量框定在“8杯”。
如果哪天因為忙碌沒有喝夠1500毫升,也不必太擔心,因為人體有很多調節方式,讓身體中的水分全力以赴地為我們的身體服務,保持健康的狀態。
不正確的喝水會有什么后果?
許多人知道喝水的好處,卻不清楚水喝多了也會發生“水中毒”現象,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如果留心查詢,會發現許多這樣的案例:在短時間內突然飲用大量的水,血液被稀釋,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癥,水分滲透到細胞內,引起細胞水腫,引發“水中毒”,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呼吸困難、心跳驟停,生命堪憂。
關于“水中毒”,大家其實不用過于焦慮,因為只要保持正常的喝水量,或者在炎熱天氣、運動量大時適度增加飲水量,并無“水中毒”的風險。不過,患有心臟疾病、腎功能不全、運動暴汗后、孕婦或其他體弱者,要謹防“補水過量”,以免發生危險。
水中毒的原理是怎么樣的呢?
可以這么想,腎臟就像一個工廠車間,里面有許多工人在做質檢員,正常情況下,如果有一百個質檢員,每天檢驗一百滴水,這個車間就能運轉有序,正常工作。但假設我們突然喝下一大堆水,超過腎臟里質檢員能處理的量,那怎么辦?質檢員只好對工作開始偷工減料了。“行,反正也檢不過來,直接放走吧。”放哪兒去了,直接投放到咱們身體的其他地方去了。
大家一定知道,人體本來的生理狀態,就是需要鹽分的,一大堆水被投放到體內,直接就擾亂了原有的平衡。換句話說,鹽分被沖淡了,水分增加了,我們的細胞就像海綿一樣,迅速膨脹,比如說大腦的細胞膨脹了,但是它四周都是頭骨,沒地方擴張,就只能擠壓神經。伴隨而來的,就是一系列的臨床反應:頭暈、嘔吐、甚至是昏迷乃至死亡。
人體經過千萬年的進化,已經成為了一個高精密的生物體,健康人只要正常喝水,不需要嚴格按照時間節點,為了達標而喝水,也不需要強迫自己在不口渴的時候喝水。否則便是把一個智能的、精密的、高級的、代償能力很強的高級生物蛻變成一種半自動的需要提醒的機器。了解了這一點,相信大家對于那些流傳已久的關于喝水的其他錯誤說法也能夠清晰地分辨了。
我們平時喝什么水比較好?
如果沒有醫生特別囑咐避免某種成分,只需要按照喜好自行選擇就可以了。又或者,血糖較低時,就喝甜一點的水,有補鈣需求時,就喝高鈣奶,如果只是解渴,涼白開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正所謂“關心則亂”,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喝水、面對其他事情,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順其自然,擁抱健康,收獲健康的生活方式。
喝水不用太刻意,定時定量不可信,過量飲水有風險,一點五升要牢記。
記者:高姍姍
編輯:林心怡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