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長臂猿日-雨林尋猿40年
新華社海口10月24日電(記者陳凱姿)當聽到雨林低洼的山谷里傳來長臂猿的啼鳴,趕緊起身去尋,一個趔趄滾下陡坡,腳踝骨裂。靠著兩只手,忍痛慢慢爬回營地,給同事留了張字條,再一瘸一拐挪到山邊公路,攔輛車去醫院急救……
這是海南護林員陳慶工作期間最刻骨銘心的一段經歷。
陳慶在雨林中觀測海南長臂猿。(受訪者供圖)
海南長臂猿作為中國特有物種,曾一度瀕危到只剩下7至9只。1961年出生在海南霸王嶺林場的陳慶,初中畢業后繼承父業,當起了伐木工人,從未想過與隱居深山的長臂猿有任何交集。
那時,一片林子砍完了,伐木隊就轉移到另一片林子。刀斧、車輛、機器的嘈雜聲一響,野鹿、鼯鼠、果子貍嚇得拼命往大山深處逃。而海南長臂猿通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影”,顯得格外神秘。
陳慶拍攝的海南長臂猿。(受訪者供圖)
在陳慶的記憶里,第一次遇上海南長臂猿的場景依然清晰:進山伐木,一黑一黃兩個身影從頭頂晃過,最后靜靜地停在大樹枝頭采果進食。“長臂猿!長臂猿!”他緊張得喊出聲來。“當時想多看幾眼,但很快又擔心它們被附近獵人發現。”猶豫再三,陳慶連忙學了幾聲狗叫,把它們“趕”到更茂密的山林中去。
長臂猿很快消失在雨林之中。陳慶心里頓時泛起了嘀咕:“原始森林照這樣砍下去,長臂猿可能就沒有家了。”幾番思想斗爭,伐木6年的陳慶索性辭去工作,轉崗到海南霸王嶺自然保護區當護林員,開始了他在大山深處尋覓、保護海南長臂猿的生涯。
餓啃干糧渴飲泉,蒲葵用來蓋草房。進山時,拿望遠鏡觀測,用相機拍照,然后在本子上記錄它們的行蹤和生活習性。從早到晚,陳慶巡護一圈下來,腳像注鉛似的抬都抬不起。
有一次進山尋猿,大雨傾盆,天快要黑了。為了觀察長臂猿的睡覺姿態,陳慶便在一棵樹下蹲守,忘了返回營地。隊友和森林公安民警都以為他出事了,找過來時才發現,他在濕漉漉的地上睡著了。
陳慶在樹上安裝紅外相機。(受訪者供圖)
艱苦的野外生活,換來了更多接觸海南長臂猿的機會。“在雨林里休息時,有些膽大的長臂猿會竄到頭頂,和人對視好一會兒,還搖頭晃腦地認真打量。”陳慶說。觀測長臂猿工作中,最煎熬的是等待。為了便于觀測,監測隊員選擇的山坡“坐不好坐,站不好站”,還要忍受蚊蟻毒蟲的糾纏。有時鷹往山坡俯沖,嚇得心驚肉跳。
然而,幾十年里,即便患過幾次嚴重的痢疾、哮喘,陳慶仍樂此不疲。
為了解決海南長臂猿的“吃飯”問題,陳慶參與了海南林業部門和民間組織開展的“護林行動”,增植果樹,搭建繩橋。“人手不夠的時候,我把妻子和孩子都拉上了‘前線’。”陳慶說,“大家種植了30萬株長臂猿喜食的榕樹、南酸棗、秋楓,還為它們連接了遷徙通道,搭起了生態繩橋,前后改造修復棲息地數千畝。”
陳慶拍攝的海南長臂猿。(受訪者供圖)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開始體制試點以來,“土專家”陳慶還參與安裝了300多臺紅外相機,讓海南長臂猿得到更好的觀測和保護。
截至目前,海南長臂猿記錄種群數量已增至6群37只。近年來,每當有嬰猿降生,已經退休的陳慶都要一遍又一遍地跟親朋好友“通報”,仿佛自家喜事。每當長臂猿大調查活動開始,閑不住的陳慶也會頭一個報名參加。
“雨林是海南長臂猿的家,也是我的家。”陳慶看著手機里長臂猿的照片說,“希望有一天,海南熱帶雨林里會再現‘猿聲啼不住’的畫面。”
(來源:新華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