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堅如磐石》刪除的,從來都不是何秀麗所謂的“大人物”
破10億票房了!
10月9號上午8點31分,張藝謀導演的新片《堅如磐石》歷時10天,票房正式破10億。
而這也宣告著2023年國慶檔的冠軍誕生,目前排在前三位的是《堅如磐石》10億,《前任4》7.63億,《志愿軍》5.58億。
張藝謀的新片甚至甩開第二名2億多的巨大差距。
遙想4年前,69歲的張藝謀還在重慶熬夜拍攝,中途陸陸續續經過了幾輪修改。
《狙擊手》《懸崖之上》《滿江紅》幾部電影都上了,可這部《堅如磐石》仍遙遙無期。
不知道那個時候的張藝謀會不會猜到,這部舉步維艱的電影日后不僅輕輕松松突破了10億票房,還擊敗了昔日的老對手陳凱歌,實在令人感慨命運的奇妙。
而《堅如磐石》之所以成功,一方面自然是得益于張藝謀的招牌。
根據數據顯示,關于《堅如磐石》的熱門關鍵詞最多的是張藝謀,高達39%將近一半,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票房號召力都來自導演。
別人都是演員扛大旗,他是導演,不難看出這10億票房都是質量使然。
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堅如磐石》長達四年的“后期制作”,讓觀眾有種解密的參與感。
被刪掉的故事線從來不是所謂的“大人物”眾所周知,《堅如磐石》原版157分鐘,上映版本127分鐘,少了30分鐘,再加上陳道明的戲份是后補錄的,那修改幅度很可能高達40分鐘左右。
所以,在觀賞張藝謀的導演手法之余,《堅如磐石》討論最多的,還是國師藏在劇情里的暗線——
比如鄭剛和楊曉薇的關系,比如黎志田的結局,還有李乃文飾演的劉峰何許人也。
當然,憑借著電影前期的預告細節和幕后資料,這些猜測也都被一一證實,自全民加入這場自動補全故事的運動開始,《堅如磐石》就被賦予了超越電影本身的互動意義。
而劇組在首映禮上還暴露過一個重要信息——
這部電影其實是刪減了一整條故事線。
對此,很多人猜測是鄭剛的妻子,也就是陳沖所飾演的“何秀麗”這個角色背后的故事線。
誠然,何秀麗身份大有來頭。
黎志田都要卑躬屈膝喊一聲“姐”套近乎,那一句“士農工商”更是亮明身份,把自己“掃地僧”的戰斗力駭然公布,嚇得黎志田拔腿就跑。
而何秀麗背后的大人物,那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宋主任”更成了電影的X因素。
他和何秀麗是什么關系?又和高峰是什么關系?到底是誰把鄭剛嚇得手足無措?
光是這個人物,就給人無盡遐想。
然而,這種猜測往往在開頭就歪了。
電影中雖然沒有對該人物有大篇幅的描寫,但通過對何秀麗的刻畫,以及高峰出現后的臺詞,也算是點明了“有一個大人物”的存在,為觀眾制造出了麥格芬就夠了。
就像《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四個老婆為了得到老爺的寵愛鬧得草菅人命,但這個大老爺從頭到尾都沒出現,就像一場烏云高高懸掛在眾人頭頂。
“宋主任”很可能就是這種角色,它從未出現,但卻影響著所有人。
而刪掉的故事線,咱們還得掰正了頭顱,往回看——
電影中,鄭剛的身份已經被坐實,就是副市長兼公安局長,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他總是能拿到警方的一手資料,隨隨便便就掏槍威脅黎志田。
再順著這個劇情往下——
父親鄭剛是公安局局長黑警,兒子蘇見明又是正義感爆棚的青年警察。
無論是父子對陣的倫理設計,還是上司白切黑的間諜狼人殺,這里面都有蘊含著巨大的戲劇張力,不管對于商業還是文藝都是非常好的創作題材。
所以,張藝謀不可能放過這條線。
但電影中,鄭剛與蘇見明卻在開頭的一場用餐戲后,大多都是點到為止的日常對話。
更離譜的是,除了父與子的身份交談之外,并沒有實質性的正邪交鋒,就別提什么夾雜著倫理與道德的探討了。
所以,《堅如磐石》被刪去的故事,極有可能就是鄭剛與蘇見明的對決。
這是我自看完電影后就堅定不移的觀點,而在最新上線的幕后紀錄片中,終于得到了證實。
電影改編自2009年重慶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的一系列真實事例,早在2019年就開機拍攝了,當時,張藝謀給電影的定調是一句話:
“就是要拍陽光下的罪惡,形式就敢做到最狠。”
而本片的編劇陳宇透露,劇本上最大的戲劇點,也是張藝謀最引以為傲的中心沖突——
不是掃黑,也不是除惡,更不是渡船上的刀光劍影。
而是“虎毒食子”的故事。
要把人性挖掘到極致,把倫理與秩序的鋼鐵城市,變成茹毛飲血的野獸叢林,這才是他們想要的力度。
那,誰是老虎?
鄭剛。
誰又是兒子呢?
蘇見明!
如果這還不夠明顯,那張藝謀在劇本創作初期,就為編劇定下了電影劇情的三項基本沖突:
第一是破案。
第二是鄭剛和黎志田。
最深的第三層,才是鄭剛與蘇見明。
張藝謀的本意是想讓蘇見明在查案的過程中發現了父親的真實身份,蘇見明在兒子與警察的身份中不斷抉擇。
而更諷刺的是,他要扳倒父親,還要行使他最為不齒的“關系”,最后落到程序正義與結果正義的思辨中。
而在幕后的更多資料中也有不少鄭剛與蘇見明的戲份。
這些鏡頭都是在正片中所沒有的,足以證明電影刪去了不少兩人的正面交鋒。
我們不妨再大膽一點設想,或許《堅如磐石》只有兩條故事線。
一條是蘇見明,一條是鄭剛。
在正片中關于鄭剛的戲份就很多,他的妻子,他的情婦,他的對手,編劇在該角色的筆墨甚多,而在幕后資料中還有不少被隱去的情節。
首先,黎志田的女婿是被鄭剛直接陷害的,他就是想讓黎志田痛不欲生。
再者,鄭剛的下屬,由劉亞軍飾演的警察劉波,也是黑警。
他與鄭剛的蠅營狗茍沒人知道,但鄭剛曾誘惑過劉波,讓他為自己擦屁股,可見警局里的壞人并不少,鄭剛很顯然也有自己的陣營沒有全面展示。
綜上所述,《堅如磐石》的主角不是蘇見明,也不是黎志田。
是鄭剛啊!
整個故事都是圍繞這個角色展開的,所有情節都和他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而他與兒子蘇見明從父子到敵人的轉變,才是劇情的精彩所在。
被隱去的故事線,從來都不是何秀麗。
而是電影的主角。
這才是隱入塵煙。
最后聊聊大家關心的。
張藝謀雖然貴為國師,早在80年代就開始拍電影,但在導演票房榜單上只是第四名。
張藝謀早期只拍文藝片,國內外大獎拿到手軟,而對于商業片的追逐,在2002年的《英雄》才開始。
票房時好時壞,但一直是旱澇保收。
可在中國電影2016年-2019年的市場爆發期中,張藝謀卻只有一部《長城》突破11億票房,沒趕上趟兒,當時累計只在42億左右,還沒破半百。
而他的爆發期在2020年后。
《懸崖之上》11.9億,《狙擊手》6億,到《滿江紅》直接一波45億,那個享譽全球的文藝片大導演,轉身一變就成了商業大導演。
有人說,張藝謀變了,變得向市場妥協了。
但事實上,張藝謀并沒有參與資本游戲,這些電影基本很少有張藝謀的入資,他只是負責單純負責導演這個職位而已。
而這部《堅如磐石》也一樣,10億票房按照40.54%的片方分成,收益大概在3.71億左右,而網傳《堅如磐石》算上這4年的拖延成本最多2億,早就超過了回本線。
但本片的投資方大多集中在光線影業,其余的幾家公司也沒有張藝謀的身影。
《堅如磐石》的票房再爆,張藝謀也只是拿一份導演費而已。
70歲還能連拍4部電影,張藝謀靠的從來不是金錢。
而是對電影的熱愛。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