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告:“印度經濟平均落后中國16.5年”
參考消息網9月18日報道印度“電訊”網站近日刊發題為《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報告說,印度經濟平均落后中國16.5年》的文章,作者是塔尼亞·羅伊。全文摘編如下:
據印度《商業旗幟報》報道,根據美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最新研究報告,以廣泛的商業和經濟指標衡量,印度經濟在各方面平均落后中國16.5年。
通過研究專利、外國直接投資、外匯儲備、國內生產總值和出口等各項指標,伯恩斯坦研究公司衡量了印度與中國之間的差距。
該研究報告發現,在專利方面,印度落后中國21年;在外國直接投資方面,落后中國20年;在外匯儲備方面,落后中國19年;在出口方面,落后中國17年;在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方面,落后中國15年;在消費支出方面,落后中國13年;在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方面,落后中國16年。
《商業旗幟報》援引這篇報告說,因此印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是基于印度儲備銀行、中國國家統計局、印度統計與計劃執行部、世界銀行以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
去年,印度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然而,《新印度快報》對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數字進行了分析,認為“國內生產總值的數字要經過一系列修正,最終數據會滯后兩到三年。換句話說,最初的國內生產總值是估計數字,既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修正”。
今年7月發表在印度《德干先驅報》上的另一篇文章對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進行了分析。文章稱:“所有高收入國家都處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幅度低的軌道內,因為它們已經達到經濟繁榮,同時人口增長出現下降。相反,發展中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幅度會特別大。”文章還指出,印度在人均收入方面遠遠落后。
印度能否縮小與中國的差距呢?
《商業旗幟報》說:“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關系為印度創造了一些新的機會——許多原來在中國的全球性企業正兩面下注,印度已經成功說服蘋果等公司將一部分生產轉移到印度,并以印度為基地對外出口。”
《商業旗幟報》說,印度的年輕勞動力數量持續增加,勞動力成本低于中國,但中國的人均勞動生產率要高得多。
在制造業方面,印度在原材料供應上嚴重依賴中國。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退休經濟學教授庫馬爾今年6月對本網記者說:“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制造業中心,是因為它能夠規模化生產。”
盡管勞動力持續增長,印度卻無法提供足夠高質量的工作機會。如果不能創造足夠多的就業崗位,人口增長反而可能成為印度的負擔。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