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競賽或可提振全球經濟
太空競賽給我們帶來凍干食品、現代計算機技術的基本構架、醫療和消防設備等許多創新——盡管按民間說法,特富龍也源自于此,但它實際上是20世紀30年代的發明。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阿波羅”登月行動盡管耗費巨資,卻帶來巨大的技術附帶效應,啟動了許多產業,它們如今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
這種情況可能再次發生。隨著印度、日本、中國或許還有韓國都在向月球表面發射航天器,我們即將見證第二個偉大的探月時代。
從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研究,到創造新的低成本太空探索方式,再到有可能開采礦藏甚至建立完整的殖民地,我們可能就要看到全新一代的太空探索衍生品。
至少這幾十年來,世界一直深陷低增長低創新的陷阱。但是,新一代登月者計劃可以使全球經濟擺脫這種狀態,就像上世紀60年代那樣。
按照各國目前的發射速度,月球表面很快就會像高峰時段的英國倫敦皮卡迪利廣場一樣擁擠不堪。
在多次嘗試失敗后,日本周四發射了一枚攜帶月球著陸器的火箭。如果一切順利,它將在明年2月登陸月球。
就在兩周前,印度也創造歷史,在月球南極成功著陸一個航天器。
韓國有先進的探月計劃,美國也在計劃恢復1972年停止的載人登月。
把所有這些情況匯合起來看,月球探索正在以50年來最快的速度加快發展(盡管可悲的是,英國并不在其中)。
當然,這主要事關科學。
探月的商業副產品基本沒什么意義。即便如此,這不意味著它們就不存在。
在第一代登月的偉大時代,有許多經濟變化可以直接追溯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將首批宇航員送上月球所做的工作。我們可能會在21世紀20年代看到類似情況。
以下是可以首先考慮的三點。
第一,我們將看到太空旅行的費用大幅降低。貝索斯或馬斯克這些企業家創建的火箭公司已經顯示這一點,但最新的開創性登月計劃將把這提升到新水平。隨著登月成本越來越低,一系列新商業可能也將隨之出現。
其次,這將推動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現代化。能把飛行器送上月球的一代科學家和工程師將具備信心和專業知識應對一系列宏大的挑戰。
最后,這很可能為開采礦產、建立探索其他行星的基地、甚至開辟殖民地鋪平道路。如果是這樣,那將打開一系列全新的貿易機會。(編譯/趙菲菲、斯宏亮)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