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見的毒蘑菇都長什么樣?疾控最新發布
野生蘑菇難分辨
不采不食最安全
一場降雨給京城帶來清涼,也為野生蘑菇的生長提供了條件。
雨水過后,公園、山區、樹林、綠地常常會“冒出”各種各樣的野生蘑菇,一些有毒蘑菇也混跡其中。
蘑菇中毒常發生在6-9月份,9月份仍是蘑菇中毒的高發期。
在此提醒大家:勿采勿食勿買野生菌,謹防蘑菇中毒。
一、蘑菇中毒的原因
野生蘑菇的種類很多,其中有毒的有500多種,劇毒者有40余種。
野生蘑菇的大小、形狀、顏色、花紋千變萬化,普通人很難分辨哪些是有毒的蘑菇,有些蘑菇就算是專家也要借助專業的儀器設備才可以鑒別,一旦誤食可引起中毒。
有的毒蘑菇外觀與無毒蘑菇非常相似,采摘時混雜在一起,食用后也會引起中毒。
二、蘑菇中毒的危害
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異,中毒后出現的癥狀也不相同。
常見的可分為胃腸炎型、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7種類型。
中毒后輕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及視力模糊、精神亢奮、錯亂、幻覺等精神癥狀,嚴重的可出現溶血、肝臟和腎臟損害,甚至導致死亡。
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見的是胃腸炎型和神經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損害型和橫紋肌溶解型。
以下是北京地區部分常見的有毒蘑菇
肉褐鱗環柄菇(肝損害型)
黃蓋鵝膏(肝損害型)
歐氏鵝膏(腎損害型)
卷邊樁菇(溶血型)
變紅絲蓋傘(神經精神型)
晶粒小鬼傘(胃腸炎型)
三、如何預防蘑菇中毒
目前,對蘑菇中毒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旦發生中毒發病急、癥狀重、病死率高。
預防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購買、不食用野生蘑菇。
01不采摘
非專業人員很難分辨有毒與無毒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輕信民間或者網上流傳的毒蘑菇鑒定方法;
即便曾經采摘過的無毒品種,再次采摘時也可能混有有毒品種或者受到有毒蘑菇菌絲的沾染,仍會有中毒風險。
所以一定要做到不采摘野生蘑菇。
02不購買
做到從正規的商場、超市和集貿市場購買人工栽培的食用菌;
切勿從路邊、流動攤販和網上購買野生蘑菇,更不要輕信店家的宣傳而購買。
03不食用
做到不食用自采或者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外出旅游或到農家院就餐時,要謹慎食用不熟悉、來源不明的菌類;
如果食用,可以留個蘑菇的照片。
四、懷疑蘑菇中毒了,怎么辦?
1、盡快就醫
蘑菇中毒的潛伏期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現不適,無論癥狀輕重,都應盡快就醫。
如意識清醒可立即催吐,若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一起食用過毒蘑菇的人,無論是否出現中毒癥狀,都應該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2、留存野生蘑菇樣本
就醫時,及時告知醫生野生蘑菇食用史。
最好攜帶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者野生蘑菇的照片,以便確定野生菌的種類,判斷預后。
3、警惕“假愈期”
肝損害型蘑菇中毒在臨床上存在“假愈期”。
患者在嘔吐、腹瀉等急性胃腸炎期過后,自我感覺已“康復”,這時候特別容易忽視而不愿意就診,而此時體內已經出現嚴重的肝腎功能異常,救治不及時可能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因此,對于超過6小時以上潛伏期的中毒患者要及時轉診到有診療能力的綜合醫院進行治療。
提醒
最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預防蘑菇中毒要做到
不采摘、不食用、不購買野生蘑菇!
轉自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來源: 千龍網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