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傳》:諾蘭的新片,為什么是奧本海默?
8月30日,諾蘭導演的新片《奧本海默》將在內地上映,最近,中信出版集團出版了本片的靈感來源和原著傳記——《奧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
奧本海默是理論物理學家,曾領導曼哈頓計劃。他是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在他的帶領下,科學家們為自己的國家從自然手中奪取了令人驚嘆的太陽之火。在這之后,他不僅睿智地申明了核彈的危害,也充滿希望地提及了核能的潛在益處。奧本海默成為同代人中最著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20世紀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奧本海默成為“原子彈之父”并非偶然,他在一種重視獨立探究、實驗探索和自由思考的文化氛圍中長大,這種文化體現的正是科學的價值觀。
在1954年的聽證會上,奧本海默的反對者們對他的政治傾向和專業判斷進行了抨擊,但實際上,他們是在詆毀他的人品和價值觀,這一過程也暴露了奧本海默個性的諸多方面:他野心勃勃又沒有安全感,他才智超群又幼稚可笑,他果斷堅決又惶恐不安,他堅忍淡泊又充滿困惑。作為一個個性復雜的人,他早年間就打造了一副內心的鎧甲。
從20世紀初奧本海默在紐約上西區度過的童年時光到1967年他離開人世,《奧本海默傳》追溯了奧本海默的一生,探究了這副盔甲背后奧本海默謎一般的個性。
《奧本海默傳》書影
每一塊石頭都被掀開了
諾蘭新片《奧本海默》好評如潮,內地觀眾也對這部大片期待值拉滿。不過,據現有的影評稱,《奧本海默》比較晦澀難懂。電影的時長達到了3個小時,電影的非線性敘事,再加上黑白和彩色場景的切換,讓一些觀眾覺得難以觀看下去。而它作為一部傳記片,出場人物眾多,臺詞密度高,給理解影片更是增加了許多難度。
奧本海默是美國原子彈之父,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敘寫他的作品數不勝數,為什么諾蘭偏偏選了這一本傳記作為他的電影靈感來源?
諾蘭回答:“這里有大量的權威信息,每一塊石頭都被掀開了,沒有一塊石頭沒有被翻過……正是這樣一座不可思議的知識寶藏,讓我得以動手創作一部第一人稱視角的劇本。我想從奧本海默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這正是這部傳記給我帶來的啟發,我不僅對奧本海默感同身受,還能窺見他頭腦中的所思所想。我感到這部電影呼之欲出。”
本書的兩位作者——凱·伯德和馬丁·J.舍溫——是真的“掀開了每一塊石頭”。這本書是關于“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的最為完整的一部傳記,寫作時間長達25年,作者們采訪了奧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親人和同事,參考了超5萬份文獻記錄,它們來自國內外的檔案資料和個人收藏,以及奧本海默自己留存的大量文件,甚至包括美當局在對奧本海默超過25年的監視活動中積累的數千頁記錄。
兩位作者凱·伯德和馬丁·J.舍溫
兩位作者采訪的人中,有奧本海默的兒子彼得,還有曼哈頓計劃時在奧本海默手下工作的科學家,也包括奧本海默曾經的好友哈康·希瓦利埃和愛德華·泰勒,后者在1954年聽證會上的證詞斷送了奧本海默的職業生涯。
1941年,奧本海默已被聯邦調查局列為可疑的激進分子,一旦國家發生緊急情況,他將會被拘留。
《奧本海默傳》中文版邀請到《列奧納多·達·芬奇傳》譯者、汪冰博士執筆翻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導方在慶專業審校,保留近百張真實歷史照片插圖,讀者將藉由這些照片身臨現場。
為什么是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是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是美國原子彈計劃的領導者,但是除此之外呢?為什么是奧本海默?
作為一位引人注目的公共知識分子,奧本海默曾領導位于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絕密實驗室,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原子彈從理論上的可能性變成了現實。
三一試驗爆炸現場
隨著兩顆原子彈在日本領土爆炸,“奧本海默”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贊譽為美國的普羅米修斯,在他的帶領下,科學家們為自己的國家從自然手中奪取了令人驚嘆的太陽之火。
而他本人卻被負罪感淹沒了:“我覺得我的雙手沾滿了鮮血。”一名聯邦調查局的線人報告說,奧本海默“精神崩潰了”。英雄般的成就和對于人類的背叛,構成了奧本海默的人生悲劇。
青年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他成為了戰后核時代的哲人,他基本上是在代表洛斯阿拉莫斯的所有平民科學家發聲。奧本海默成為同代人中最著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20世紀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
二戰已經結束,但在沒有公開討論的情況下,杜魯門政府卻決定快速發展氫彈并要壟斷核武器的生產與裝備。而奧本海默想利用自己突如其來的名聲影響高層政府官員,他公開聲明核彈的危害,反對氫彈的研制。這一立場使奧本海默成為美國技術天才和良知的象征,也讓他在麥卡錫主義盛行時代成為眾矢之的。
于是,一場針對奧本海默的“抹黑運動”悄然上線。杜魯門先是批評他“哭哭啼啼”、“脆弱”和“軟弱”。隨后,他年輕時的左翼政治傾向被挖出,當權者開始摧毀奧本海默的人格。
在1954年原子能委員會召開的聽證會上,他被剝奪了安全許可。奧本海默的反對者們對他的政治傾向和專業判斷進行了抨擊,但實際上他們是在詆毀他的人品和價值觀,這一過程也暴露了奧本海默個性的諸多方面:他野心勃勃又沒有安全感,他才智超群又幼稚可笑,他果斷堅決又惶恐不安,他堅忍淡泊又充滿困惑。
1967年,奧本海默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去世,享年62歲。
老年奧本海默
個性復雜的奧本海默
奧本海默的故事豐富、微妙、充滿戲劇性、意義重大,還有道德上的挑戰性。
奧本海默曾是釋放核威脅的推手,但后來他致力于遏制核威脅,奮勇地將我們從核彈文化的歧途上引開。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貢獻是一份國際原子能管制計劃,迄今為止,這仍是核能時代保持理性的杰出范式。他帶領我們進入核時代,又步履維艱地尋找著消除核戰爭威脅的方法,雖然他沒有成功,但是我們的努力還在繼續。
“我拍這部電影的目的不是傳達什么信息,我拍這部電影是因為它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諾蘭說。
奧本海默是一個個性復雜的人,他早年間就打造了一副內心的鎧甲。《奧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追溯了奧本海默的一生,探究這副鎧甲背后奧本海默謎一般的個性。
20世紀初,奧本海默在紐約上西區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贏得神童之名,在青年時期卻遭受精神疾病的折磨。
幼年奧本海默坐在父親的膝頭
三地求學,哈佛讓他堅定了從事物理學研究的信念,劍橋卻令他崩潰到給導師下毒,來到哥廷根他又奇跡般地振作,在量子物理史上深深鐫刻下自己的姓名。
青年奧本海默
作為天真的科學家,奧本海默本想讓物理學的百年成果帶給世界永久的和平;而作為原子彈的制造者,他的成就卻讓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與危機。二戰后他想力挽狂瀾,全力阻止核軍備競賽,但是,當科學家的求真與內心良知和政治風向相左時,他竟被當作叛徒攻擊和審判,成了被流放的棄子。愛因斯坦說過:“奧本海默的問題在于,他愛上了一個不愛他的女人——美國政府。”
奧本海默在高等研究院辦公室里
《奧本海默傳》中,除了展現奧本海默先知先覺的科學家這一面,這本耗時25年的全景式傳記,還刻畫出了他還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待解之謎:
他的睿智有多驚人,他的愚蠢就有多令人不解;
他內心離群索居,但又沉迷于用自己的魅力俘獲無數的追隨者;
他像修士一般超脫世俗,同時又熱衷于政治和權力,無法自拔;
他能對弱者關懷備至,也能讓“巨人覺得自己像只蟑螂”;
他的家庭生活是雜志上的幸福樣板,但是事實遠非看上去那樣
……
無論在研究資料還是撰寫過程中,作者都秉持一個觀點,那些終生難忘的人生經歷會影響一個人的言行和決策,在奧本海默身上甚至可能還影響到了他的科學研究事業。奧本海默曾是釋放核威脅的推手,但后來他致力于遏制核威脅,奮勇地將我們從核彈文化的歧途上引開。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貢獻是一份國際原子能管制計劃,迄今為止,這仍是核能時代保持理性的杰出范式。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