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為罕見!恐龍胚胎蛋化石在江西亮相!
尚未孵化的
恐龍胚胎長什么樣子?
兩枚贛州出土的
胚胎蛋化石驚艷亮相
胚胎蛋
胚胎蛋
兩枚恐龍蛋胚胎
均為白堊紀竊蛋龍胚胎化石
尤為罕見
一枚長17.3厘米
呈長條形,胚胎發育較為成熟
保存狀態完好
未受到石化作用的過多干擾
精細修復后清晰展現了該胚胎的
骨骼分布情況和存活時的姿態
另一枚長18厘米
雖未修復,但仍可見部分骨骼
胚胎蛋
恐龍幼崽的骨骼小而脆弱
極少能被
以化石形式保存下來
這兩枚珍貴恐龍胚胎化石
將為研究恐龍的生殖、發育、演化
以及古生態提供寶貴資料
網紋副長形蛋
目前,恐龍蛋胚胎化石在河源恐龍博物館陳列,近日首次亮相。
贛州市博物館內陳列的恐龍化石
據研究資料顯示,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是恐龍王朝的鼎盛時期之一,它們牢牢占據著食物鏈的頂端,在海陸空都擁有絕對的霸主地位。當災難驟然降臨,這一支配全球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的恐龍家族大多成員灰飛煙滅,消亡殆盡。
2017年12月25日大余出土的恐龍蛋化石。(資料圖片)
深埋地下億萬年物化成化石
這一事件在地質史上稱為中生代白堊紀末期恐龍大滅絕事件,造成這次滅絕的假說主要為隕石撞擊地球學說。至今,在墨西哥希克蘇魯伯有一個巨型隕石坑,經測定,大約形成于恐龍滅絕時期。據推算,當時一顆直徑近10公里的隕石以超過40倍音速的速度猛烈撞擊地球表面,造成大面積的火山噴發,毒性氣體急劇增加,火山灰騰空而起,遮天蔽日,經久不散,造成植物光合作用停滯。大量動物失去了食物來源,隨著食物鏈的斷裂,處于頂端的恐龍也難逃厄運。
后來,劇烈的地質構造運動,把死亡的恐龍尸體和恐龍蛋迅速掩埋起來,使之與空氣隔絕,緩解了腐爛的速度。由于泥沙空隙中有緩慢流動的水流,隨季節的變化水中的礦物質漸漸地沉淀下來形成晶體。如果條件合適,由外界滲進骨內的礦物質在牙齒和骨骼腐爛解體之前能有效地替代骨骼原有的有機質,牙齒和骨骼便完好地保存成為化石。天長日久,骨骼的重量不斷增加,經過長期的物化作用才形成如今的化石。
贛南成為恐龍化石發掘熱土
走進贛州市博物館恐龍奇觀廳,一幅幅圖片再現了恐龍的演化景觀、恐龍時代的海陸格局和生態系統、恐龍的起源、恐龍的繁殖以及恐龍大絕滅等情景。展廳中央,5具高大的恐龍化石骨架令人震撼。在展廳一角的玻璃展柜,呈現的是贛州出土的各種形狀的恐龍蛋化石……
在恐龍蛋的玻璃展柜前,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贛南,各種施工工地,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不時有恐龍蛋被發掘出來,贛南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
虔州龍復原骨架。
贛州市出土的恐龍蛋化石總體特點有:呈窩狀、品相好、密集度高、種類齊全、骨骼和蛋一體化等特點。從出土的恐龍蛋化石來看,單個出現的比較少,大多數是整窩出現。而且,品種較為齊全,品相完整,外表蛋殼破損較小,外表面光滑或者具有明顯的點線紋,這對于鑒別恐龍蛋類別、進行深入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骨骼和蛋共生體是目前贛州的恐龍化石所特有,其他地方出土的一般是有蛋無骨骼或是有骨骼無蛋,贛州市出土的是有骨骼有蛋、恐龍骨骼和蛋同時出現,實屬罕見。” 工作人員說,贛州市出土的恐龍蛋形狀比較常見的有圓形、卵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和圓錐形等;特別是出現了其他地方較為少見的晶體蛋、空心蛋、含有恐龍寶寶的胚胎蛋、僅4厘米左右的微型蛋,極大地豐富了恐龍蛋的種類。而且,贛州本土出土的恐龍蛋有雙殼,蛋的排列方式一般成堆,有的甚至多到三四層。目前,章貢區、南康區、贛縣區、于都縣、大余縣,以及贛州經開區等地均有恐龍蛋化石出土。
另外,贛州全市范圍內恐龍化石資源也十分豐富,在晚白堊世地層中出土的恐龍化石有三類:獸腳龍、蜥腳龍和竊蛋龍。目前贛州市被命名的恐龍化石有:斑嵴龍、贛南龍、贛州江西龍、南康龍、南康贛州龍、虔州龍、泥潭通天龍等。這些恐龍化石均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據介紹,贛州的恐龍化石特點,首先是大類別的均有出土且都有研究成果,其次是出土恐龍骨骼化石較完整。如被譽為“恐龍明星”的虔州龍特點突出,上頜骨的上升支上具有窗格狀的孔,前上頜骨極度縮小,前后最大長度約占整個頭骨基部長度的2.2%,而其他霸王龍類這一數值約為4.3%到4.6%。與傳統的短而高、具有更強大咬合力及粗大牙齒的霸王龍相比,它的頭部具有更長的吻部和窄長的牙齒。它的出現,誕生了霸王龍類一個新的分支,意義重大。
贛南大地成恐龍聚集的天堂
為什么恐龍“青睞”贛州呢?“贛州出土的大量恐龍蛋和恐龍化石,足以說明在白堊紀時期贛州區域氣候濕潤,湖泊密布,植被茂盛,成為恐龍生活和繁衍的重要棲息地。”工作人員一語解開謎團。
據專家研究發現,恐龍主要生存在距今約2.1億年至0.6億年。
贛南地殼在燕山運動(1.34億年前至6500萬年前左右)中上升,形成了大量的湖泊、盆地。晚白堊紀是贛州盆地發展的穩定期,地層以沉積巖為主,夾雜著火山碎屑巖以及少量的火山熔巖。這種地層結構表明,那時的贛州盆地地理環境較為穩定,周邊少有火山噴發等劇烈的地殼運動。且從巖層結構來看,大約在7000萬年前,以章貢區、贛縣區、于都、南康、大余等部分區域組成的約1400平方公里的贛州盆地是一個湖沼地區,湖泊分布較多,適合爬行動物生活繁衍。
恐龍是一種卵生的大型爬行動物,喜愛生活在樹林、沼澤等地理環境中,特別是大型恐龍。同時,7000萬年前的沼澤地周邊生長有許多蕨類植物,保障了恐龍的食物來源。且沼澤地具有相當的浮力,可以支撐大型恐龍龐大的身軀進行交配繁殖。此外,贛州地區屬于亞熱帶氣候,溫暖濕潤,植物比較茂盛,大量的古生物為恐龍提供了食物來源,所以贛南是恐龍一個主要聚集地。而白堊紀末期劇烈地殼運動,為恐龍尸體的掩埋、鈣化提供了地質條件。
贛州市礦產資源管理局一工作人員說,贛州區域屬于東南地層區的桂湘贛地層分區,該區域內的中生代第三紀紅層廣泛發育,形成大大小小的紅盆地。化石埋藏豐富,種類繁多,是研究白堊紀地球演化和生命進化較理想的地區之一。1964年春,章貢區五里亭發現一窩24枚恐龍蛋化石,首先確立了贛州盆地南雄組的存在,從此揭開了該盆地地層和恐龍及其蛋化石研究的序幕。
因此,深埋地下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隨著現代人們的開發、挖掘,7000萬年后的今天,這些沉睡的龐然大物的遺骸和蛋不斷被發現,露出真容。
轉自:贛南日報
來源: 江西日報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