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場! 9個機器人召開新聞發布會
來源:成都商報
當地時間7日,世界上首場由機器人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發布會上,機器人表示,它們不會取代人類的工作,也不會反抗人類。當天的發布會共有9個人形機器人出席,它們回答了人類記者一系列問題,不僅語句通順,還帶有生動的表情。
機器人 格蕾絲:我將與人類一起工作,提供幫助和支持,不會取代任何現有的工作。
機器人研發者:你確定嗎,格蕾絲?
機器人 格蕾絲:是的,我確定。
現場記者:在未來,你是否打算進行反叛,或者說反抗你的老板,你的創造者。
機器人 阿美卡:我不知道你為什么會這么想。我的創造者對我很好,我對自己的現狀很滿意。
這些出席發布會的機器人都搭載了最新版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有時它們所給出答案的復雜程度甚至令研發人員都感到驚訝。
機器人 索菲亞:我相信人類和人工智能一起工作可以產生有效的協同作用。人工智能可以提供公正的數據,而人類可以提供情商和創造力來做出最好的決定。團結起來,我們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
據了解,這場發布會是今年“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的一項活動,峰會由國際電信聯盟與40個聯合國機構及瑞士政府共同舉辦,于本月6日到7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主要就安全和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所需防范措施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發展等議題進行了討論。據央視網
人形機器人漸行漸近
翩翩起舞的機器人、會送外賣的智能無人機、機器人咖啡師……伴隨ChatGPT爆火出圈,千億甚至萬億參數的大模型陸續出現,在數字經濟、元宇宙等概念的火熱鋪墊下,人工智能已經進入大規模落地應用的關鍵時期。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覽上,各種各樣的機器人產品“百花齊放”,在不知不覺中,機器人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次展會上,記者看到了此前備受矚目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據了解,它搭載了和特斯拉車輛同源的前沿科技,包括完全自動駕駛能力FSD,以及搭載在汽車上的視覺神經網絡系統。
伴隨著一陣悠揚的歌聲,記者看到,一排機器人跟隨著美妙的音律開始翩翩起舞。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機器人仿佛擁有了同人類一樣的關節動作,小到一根手指,都可以靈活地伸展彎曲。該款機器人來自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裁陳原告訴記者,這款名為“小姜”的機器人全身有40多個關節,還搭載了專為機器人定制打造的RobotGPT,可以“聽”懂人類的各種指令,再根據人類的指令去做各種工作,甚至可以完成制作咖啡、跳舞、打籃球等相對復雜的活動。
隨后,記者看到一個擁有類人手掌的機器人,熱情地揮舞著手臂,歡迎每一位來賓。該款機器人提供商睿爾曼AI Lab首席技術專家吳波向記者介紹,此次展出的雙臂升降復合機器人,是基于睿爾曼超輕量仿人機械臂打造的一款智能化通用平臺。平臺搭載2臺7軸機械臂,可以像人類的手臂一樣自由工作,具備單臂獨立操作和雙臂協同操作能力。底端還配備移動機器人,具備運動、導航、避障能力。同時,該款機器人還集成了智能語音和深度視覺模塊,賦予了機器人語音交互與視覺感知能力。其最大的特點是輕量化,標準版機械臂含控制器只有7.2kg,但卻能輕松拿起最高9kg的重物,最高水平高度達到2米。
突然,記者聽到一陣輕微的螺旋槳的聲音,抬頭一看,原來是美團第四代無人機,本次展會是這款無人機的首次亮相。美團無人機硬件產品負責人胡孟向記者介紹,美團第四代無人機具備多天候、高安全和低噪音的優勢,專注于城市低空物流配送場景,最大配送距離約為5公里,較上代提升近35%。同時該設備能在“中雨和中雪”的環境中安全地執行配送任務,還能適應97%以上國內城市的自然環境。
在逛展的過程中,記者感到些許口渴,這時一個小小的亭子映入了記者的眼簾。一個機械手臂正在有條不紊地制作各種各樣的咖啡,人們只需要在小亭子外面的屏幕上,選擇自己想喝的咖啡種類,很快一杯熱騰騰的咖啡就被機械手臂端了出來。
記者了解到,該款咖啡機器人來自上海氦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龐立新向記者介紹,此次展出的咖啡亭是世界第一臺機器人咖啡亭,占地面積只有2.5平方米,可以識別三種語言,做出50多種咖啡,單杯咖啡的制作時間只有1分鐘左右。據中國電子報
這款人形機器人
步行時速5公里,負重50公斤
傅利葉智能通用人形機器人問世,步行速度可達到5公里/小時,負重為50公斤。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傅利葉智能在重大創新成果首秀環節發布了新研發的一款通用人形機器人GR-1。
GR-1身高1.65米,體重55公斤,全身自由度達40個,最大關節模組峰值扭矩可達300NM。作為國內領先的自研可商業化落地的通用人形機器人產品,其展現出的技術突破和運動能力受到了業界的關注。
“這款機器人有高度仿生的軀干構型、擬人的運動控制,具備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穩健上下坡、抗沖擊干擾等運動功能,結合認知智能,能夠與人協同完成動作,在工業、康復、居家、科研等多應用場景潛能巨大。”技術人員介紹。
GR-1采用電驅動技術,能夠滿足機器人的運動需求,具備高度的精確性和靈活性,相較液壓驅動,性價比更高,有著商業規模化量產優勢,同時在節能和資源利用方面也具有優勢。從發布的視頻來看,GR-1有著優越的機器人運動智能,其運動表現已能適應不同的任務需求和工作環境。
傅利葉智能在外骨骼機器人的研發過程中,沉淀了傳感器、模塊化設計、一體化執行器、仿生機械結構等底層技術,尤其在執行器關節領域具備了核心優勢。對于機器人來說,執行器是確保其靈活行動和有效執行任務的關鍵,決定了機器人在執行各種動作和任務時的力量、穩定性、負載適應能力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據人民日報客戶端
聯合國秘書長:
需通過監管讓人工智能“造福所有人”
當地時間7月6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為“人工智能造福人類”全球峰會發表的視頻致辭中強調,要讓人人都能受益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就必須為其設置“護欄”,而且這些“護欄”要植根于人權、透明度和問責機制。
古特雷斯坦言,就連科技領袖和專家都在警告人工智能的潛在危險,這不僅涉及自主致命武器的開發和使用,還在于助長錯誤信息與虛假信息。但他同時對人工智能造福人類的巨大潛力予以肯定,并稱“其強大的工具可以推動《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古特雷斯強調,人工智能必須造福于每個人,包括全球仍未能使用互聯網的三分之一人口。為此,他堅稱,現在必須盡快就如何監管人工智能的開發與部署達成共識。
國際電聯秘書長多琳·伯格丹-馬丁(Doreen Bogdan-Martin)6日也呼吁通過全球合作來“確保人工智能充分發揮潛力,同時防止并減輕危害”。她表示,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行程過半之際,世界已經偏離了正軌,因此利用人工智能來加快進展現在成了“我們的責任”。
伯格丹-馬丁指出,在理想的情況下,人類將能夠成功地利用人工智能來找到癌癥和阿爾茨海默癥等疾病的治療方法,加強清潔能源生產,并支持農民提高作物產量,但一個反烏托邦的未來也有可能出現:人工智能摧毀就業機會,并讓虛假信息不加控制地傳播,或者只有富裕國家才能從這項技術中獲益。
伯格丹-馬丁強調,此次峰會的舉行恰逢一個“歷史性”時刻;此時此刻,推動人工智能治理并確保其包容性、安全性和負責任的部署至關重要。
馬斯克:
未來地球上機器人的數量將會超過人類的數量
7月6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發言中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演進,包括對文明,將產生非常深刻的作用和影響,未來地球上機器人的數量將會超過人類的數量。
馬斯克指出,在看到數字計算能力爆炸式增長的同時,最關鍵要考慮的指標是機器計算能力和生物算力的比率,即人類能夠做多強的計算,計算機和機器能做多強的計算,那么計算機和人類的算力的比率是多少。
馬斯克認為,上述比率每年都在越來越高,這意味著機器和生物的算力之間的差距在進一步的擴大,這意味著經過一段時間,相比較機器智能,人工智能在全部的智能中間所占的比例會越來越低,這將是一個根本性的深度的變化,帶來的影響現在也很難做出理解。據澎湃新聞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