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馬桶漏水維修(馬桶上水漏水怎樣維修)
前沿拓展:
//全力打響“協商于民”工作品牌
///
NOCITCE
7月30日,上海市政協向16個區首批達標的110家“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集中授牌,此舉表明在基層社會治理中打響“協商于民”品牌活動正式啟動。
推動政協委員協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上海政協系統早在2006年就邁出了探索的步伐。目前,全市各區222個街鎮均建立了政協委員街鎮聯絡組(站),近90%的在滬全國政協委員和市、區政協委員就近加入各街鎮聯絡組(站),逐漸形成了“零距離協商”“協商議事廳”“亮就亮吧”“協商在一線”等一批散發著泥土芬芳的特色平臺。
在全市各街鎮統一打造“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旨在推動全國、市、區三級政協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體現政協協商與基層社會治理有機結合、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把專門協商機構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城市治理效能。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建設各項工作,需要進一步打好底色、提升成色、彰顯特色、增強亮色,需要進一步樹立履職標桿、發揮示范效應、打響工作品牌。
近期,本報組織記者深入本市部分政協委員街鎮聯絡組(站)蹲點,就此采寫一組紀實報道。
兩年多時間里,先后14位政協委員參與,提交近百篇社情民意信息、撰寫5篇調研報告,幫助解決十余件百姓身邊實事、推動十余個鎮級項目落地,榮獲“2019年度、2020年度區政協優秀地區聯絡組”……這是松江區新浜鎮“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提交的一道亮麗的“履職作業”。
新浜鎮地處黃浦江上游,地小多嶼,形似荷葉,元時便因遍植荷花、蓮花秀美而得名“芙蓉鎮”。這個工作站又稱松江區政協新浜鎮聯絡組,2019年2月正式設立。松江區政協主席劉其龍曾對各地區聯絡組提出這樣的要求:“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引導委員深入聯系群眾,協助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推動委員在與群眾面對面中增強政協履職實效。”
在秀美的“芙蓉鎮”上,聯絡組的委員們肩負這樣的重托,扎實履行自己的使命和擔當。
專題協商,為區域發展出謀劃策
8月17日傍晚,涼風習習。新浜鎮上虞路新鋪的步道上,70多歲的王桂華阿婆牽著孫女悠閑散步。自今年5月步道鋪設完畢后,這幾乎成為王阿婆每天的規定動作。“原先這里是綠化帶,我們不能進入。現在好了,這條步道既舒服又安全,開心哦。” 王阿婆高興地說。
王阿婆腳下的這條步道,覆蓋新浜工業區的核心區域,總長度19.7千米。在王阿婆這樣的周邊百姓眼中,這是項名副其實的“惠民工程”。而它,正是新浜鎮聯絡組去年開展的“發揮區域資源優勢,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專題協商的成果之一。
“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化美麗鄉村,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實現產業興旺。”基于這個共識,2020年新年伊始,新浜鎮聯絡組確定了調研協商議題——農業產業融合。
作為“三農”問題行家,新浜鎮村建公司經理、文華村原黨支部書記的吳雪平應邀加入調研組。半年多的時間里,他與聯絡組的委員們一起風塵仆仆地奔波在新浜鎮的各個角落。在他眼里,聯絡組的委員們有幾個特點:“有情懷、想干事——委員們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但凡是涉及的調研,他們都會排除困難積極參與;沉下心、勤鉆研——委員們雖然未必都是專家,但他們對相關問題都會沉下心來認真研究,著實不是門外漢;有愛心、重責任——他們把政協工作看作一份事業,兢兢業業。”
吳雪平對委員們的評價恰如其分。為確保建言質量,他們制訂了詳盡的調研方案,以實地考察、座談咨詢會、問卷調查、資料文獻搜集整理、數據分析等多種方式深入調研,并線上線下結合,廣開渠道、廣集民意。“我們拿出了‘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鉆勁和韌勁,為的就是切實把問題搞清楚、把對策找精準,把措施弄具體。”松江區政協委員、新浜鎮聯絡組組長徐萍說。
6個月后,一份題為《發揮區域資源優勢,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調研報告出爐。這份調研報告詳細梳理了新浜鎮五大資源優勢,認真分析農業產業方面的問題瓶頸,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和長遠規劃。報告中的主要內容編入鎮“十四五”規劃,部分內容、相關理念,如“關注地方特色,打響文化品牌”等,還被納入松江區“十四五”規劃的編制。
在助推區域發展規劃的同時,新浜鎮聯絡組還主動給自己的履職“加料”,制定了一份《調研擬建項目規劃建設推進建議表》,11個項目建設的建議被鎮政府采納,其中就有王阿婆心儀的新浜工業區步道。此外,于2020年9月開始建造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由中國奧園集團打造都市農業休閑度假綜合體……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建言成果。
正是憑借這些突破,2020年,新浜鎮鄉村振興工作在全區年度考核中位列前茅。
今年,根據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現實需求,新浜鎮聯絡組將“強化組織引領,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確定為專題協商主題,具體議題涵蓋物業治理、雪亮工程、“四查兩評”、鄉風文明等。目前,4篇分組調研報告均已完成。下一步,新浜鎮聯絡組還將圍繞4個議題,分別開展專項微協商活動,力爭使調研成果真正轉化為工作實效。
“聯絡組的專題調研是深入實際、聯系群眾、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情況并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重要途徑和方法,是參政議政的必要準備和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徐萍表示,在調研報告外,聯絡組還將繼續追蹤,切實把情況搞透、把舉措搞實,為推動地區發展提供政協助力。
深入基層,切身感受群眾“急難愁盼”
8月17日午飯時間剛過,位于新浜鎮友誼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就來了不少老人。放映廳內,老人們坐在舒適的椅上看著影片;休閑室內,老人們三五一群邊喝茶邊聊天……
“我每天都來,因為這里啥都有,真是我們老年人的樂園。”66歲的張彩英豎起了大拇指。
說起這個日間照料中心,友誼居民區書記陸萍馬上想到了新浜鎮聯絡組:“中心的設立,和他們的推動密切相關。”
新浜鎮的老齡化程度高。聯絡組委員們到基層社區調研時,經常聽到基層干部提到老年人日托管理的問題。言者無心、聽者有意,2019年年底,兩位聯絡組的政協委員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就此提交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在聯絡組的建言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6月,新浜鎮方家哈居委會和友誼居委會先后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贏得一致好評。
“從有想法到最后建成,聯絡組始終為我們提供幫助和支持,幫我們想辦法、出主意。”陸萍介紹說,友誼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除了提供看護、照料、陪伴等基本服務外,還準備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項目,并設置了活動區、影音空間、休息區、按摩區、閱讀區、助餐區等多樣的活動空間,為老人提供了豐富的社交、娛樂空間。“這些項目的設置,在委員建言中都有具體的體現。”
在方家哈居民區原書記顧海忠看來,日間照料中心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生活問題,更解決了他們的社交難題,滿足了新浜鎮老年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增進了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浜鎮的老人日托工作走在前列,這與聯絡站的推動密不可分。”
時時留意、處處留心,以細致、扎實的建言促進百姓身邊實事和急難問題的解決,在新浜鎮聯絡組,這已經成為“履職習慣”。
今年6月正式開館的“陳云與松江地區農民暴動史料館”,開館短短兩個月內,就接待了近3萬人次的觀眾,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一年之前,這個展館,還處于建筑年久失修、少人問津的狀態。
2020年年初,新浜鎮聯絡組到展館所在的趙王村走訪調研,了解到曾是松江地區農民暴動指揮所的一棟老建筑年久失修,甚至出現漏水,村里準備打報告進行屋面檢修,預計資金3萬左右。聯絡組的委員們敏銳意識到:這棟建筑的價值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它應該成為“四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
此后,聯絡組積極建言,先后通過鎮黨委政府、區政協等渠道助推此事。2020年年底,“史料館”提檔升級工作正式啟動后,聯絡組又多次邀請政協領導和委員、聯絡市區多部門進行溝通協商,為該項目順利竣工和開館保駕護航。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項目改造經費從村委會最初提出的3萬元,提高到800萬元;不但史料館成功“升級”,其配套的農林水項目也逐一得到落實,使周邊整體環境面貌有了質的提升。“這項工程,從頭到尾都有委員們的大力推動。這也真正讓我感受到了政協的作用。”趙王村黨支部書記姚海華感慨道。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聯絡組委員以建言的方式促進新浜鎮農民宅改方案的出臺,為改善農村住房環境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助力;發揮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協商,促成新浜鎮南楊村開放式休閑林地的建成,為村民提供了休閑游憩的最佳場所……短短兩年時間,助推完成十余個實事項目,讓新浜鎮聯絡組在當地居民和各級領導心中的分量也越來越重。
創新機制,委員履職“走深、走實”
今年年初,新浜鎮聯絡組在前期調研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創新調研模式——“1+X”:“1”即“強化組織引領,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協商主題;“X”即將新浜鎮14個村居分為東、南、西、北4個片區,新浜鎮聯絡組成員亦分成4個小組,小組與片區逐一對應;調研前即擬定每個組的調研項目,并明確時間及負責委員。
借助這項制度創新,在開展專題協商等履職工作時,委員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和更有力的抓手。在委員們細致的調研之下,居民的一些具體需求逐漸明確:鄉村振興宅基地平移歸并后,村民們希望盡快辦理新房產證;老年人出行不方便,希望設立助老服務點,免費理發;農村老年人大多和子女分居,希望設立緊急報警聯動機制……實地了解之后,委員們針對性地通過建言獻策,與鎮黨委政府、村居委會等組織開展“微”協商,有力地推動問題及時解決。
“聯絡組是‘協商在一線’的重要載體和支撐。如何使聯絡組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如何確保委員能夠真正深入一線有效履職?制度和平臺建設非常重要。”徐萍說,自成立以來,新浜鎮聯絡組充分利用聯絡站功能,探索建立的一系列工作制度和模式: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書香政協”學習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自學+集中學”“研讀原著+調查研究”相結合的多元化學習方式,拓寬委員視野,加強思想引領,提高理論水平。
——建立和完善基層走訪制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和委員進社區走訪活動融合起來、把“微”協商議題和“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結合起來。
——每季度開展一次活動,從群眾關心的急事、難事入手,從社區治理的堵點、難點入手,找準切入點,凸顯“微”字,真正解決群眾難題。
——利用聯絡站功能,深入基層,用民主協商的方式調解化解群眾矛盾,積極組織并參加聯絡組“進社區聽取社情民意”等活動,記錄、匯集基層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近日,松江區政協新浜鎮聯絡組加掛“‘協商于民’政協委員工作站”銘牌,各項工作要求全面升級。徐萍說,工作站將進一步完善制度和平臺建設,充分調動委員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積極性,著重打造好“微協商”平臺,推動委員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中走深走實,為建設美麗鄉村作出貢獻。
原創 政協
作者:政協記者潘良蕾
編輯:劉 毅
拓展知識:
- 佳源燃氣灶維修(如何自行解決常見故障)10-10
-
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如何獲取艾柯空調廠家服務電話以解決空調問題?)
2024-08-26
-
DB空調拆機電話(如何獲取DB空調拆機服務的聯系電話?)
2024-08-26
-
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如何聯系SUODI空調售后維修中心以解決我的空調問題?這
2024-08-25